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5273发布日期:2021-03-30 19:4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为储水式电热水器,使用时在储水罐装满水,通电预热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使用混水阀配合冷水调节出水。储水式电热水器具有安全、环保、安装线路要求低和局限性影响小的优点。但是其缺点是预热时间长、加热缓慢,需要较长时间等待后才能使用,而且水量有限,而且易形成水垢,用户自身又难以清洗,而且还易发生漏水状况。

另一种是即热式电热水器,不需要储水箱储水,这种电热水器大多是将多根功率在1.5kw-2kw的电热管安装在金属加热鼓内,通过集束加热的方式来加热流经加热鼓的冷水,现有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只要打开开关,加热器就会对水进行加热,但是在加热器内没有水的情况下,加热器干烧会导致加热器损坏,严重情况下会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包括:壳体,其具有进水部以及出水部;

箱体,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进水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防烧浮体,箱体上端设置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下端插入至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防烧浮体上方;

加热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出水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下端与所述出水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当所述箱体内有水时,所述防烧浮体能够向上移动并带动接触开关打开。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中,所述箱体包括进水腔以及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最低高度高于所述出水腔的最低高度,所述进水腔与所述出水腔相通,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出水腔,所述浮体设置于所述出水腔内,所述进水孔设置于所述进水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中,所述防烧浮体上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出水腔内设置有连接筒,所述接触开关下端插入至所述连接筒内,所述连接柱活动插入至所述连接筒内。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中,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抵靠于所述连接筒。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加热开关,所述加热开关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加热开关电连接,箱体上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位于所述加热开关侧方,当转动旋钮时能够带动所述加热开关打开。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管上端与所述出水部连接,加热管下端与进水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开关与所述加热管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中防烧浮体能够根据出水腔内的水位高低浮动,当出水腔内水位低至一定高度时,浮体上端不再与接触开关接触,进而将接触开关关闭,以保证加热组件不再通电,防止加热组件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干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箱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箱体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5是箱体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中,1、壳体;2、进水部;3、出水部;4、进水孔;5、出水孔;6、防烧浮体;7、接触开关;8、进水腔;9、出水腔;10、连接柱;11、连接筒;12、弹簧;13、加热开关;14、旋钮;15、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用于热水器内的热保护结构,包括:壳体1,其具有进水部2以及出水部3;箱体,其设于壳体1内,箱体上设置有进水孔4以及出水孔5,进水孔4与进水部2通过管道连接,箱体内设置有防烧浮体6,箱体上端设置有接触开关7,接触开关7下端插入至箱体内且位于防烧浮体6上方;加热组件,其设于壳体1内且与出水部3连接,加热组件下端与出水孔5通过管道连接,接触开关7与加热组件电连接;当箱体内有水时,防烧浮体6能够向上移动并带动接触开关7打开。

常温水进入进水部2后,再经过进水孔4进入至箱体内,箱体内的水通过出水孔5进入至加热组件内,箱体内设置有防烧浮体6,防烧浮体6位于接触开关7下方,当箱体内进水后,水位逐渐升高,此时箱体内升高的水位能够带动防烧浮体6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防烧浮体6上端与接触开关7接触,进而能够将接触开关7打开,因为接触开关7与加热组件电连接,当接触开关7打开时,加热组件才能够正常工作,同时接触开关7必须要防烧浮体6向上移动才能够将其打开,所以接触开关7打开就说明箱体内是有足够的水的。

当箱体不再持续进水时,箱体内的水位逐渐降低,此时防烧浮体6向下移动并脱离于接触开关7,进而接触开关7闭合,加热组件无法继续加热,保证在箱体内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加热组件不会工作,避免加热组件干烧。

箱体包括进水腔8以及出水腔9,进水腔8的最低高度高于出水腔9的最低高度,进水腔8与出水腔9相通,出水孔5设置于出水腔9,浮体设置于出水腔9内,进水孔4设置于进水腔8。

进水腔8与出水腔9相通且进水腔8的最低高度高于出水腔9的最低高度,通过进水孔4进入的水进入进水腔8后能够流入至出水腔9内,进而保证只要进水腔8进水就能够将水送往出水腔9,使得水更快的流入加热组件内,提高加热效率。

防烧浮体6上端设置有连接柱10,出水腔9内设置有连接筒11,接触开关7下端插入至连接筒11内,连接柱10活动插入至连接筒11内。

连接柱10位于连接筒11内,这样能够避免防烧浮体6跑偏而不与接触开关7接触的情况。

连接柱10上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上端抵靠于连接筒11。

弹簧12能够提供弹力,保证无水的情况下浮体是位于出水腔9最下端的,进一步保证安全性。

箱体上设置有加热开关13,加热开关13与加热组件电连接,接触开关7与加热开关13电连接,箱体上转动连接有旋钮14,旋钮14位于加热开关13侧方,当转动旋钮14时能够带动加热开关13打开。

当使用者需要常温水时,不拧动旋钮14,此时加热开关13不打开,即使箱体内的水位很高,防烧浮体6带动接触开关7打开,此时加热组件也不会工作,进而使用者可以取到常温水。

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15,加热管15竖直设置于壳体1内,加热管15上端与出水部3连接,加热管15下端与进水孔4通过管道连接,加热开关13与加热管15电连接。

加热管15上端与出水部3连接,下端与进水孔4通过通过管道连接,常温水从加热管15下端进入,延缓冷水的流动时间,提高加热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