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3804发布日期:2020-12-15 08:2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传播是病毒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空气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传染病经空气传播的三种方式分别为: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经尘埃传播。

对于经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中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里,当患者呼吸、大声说话、嚎哭、打鼾、咳嗽、打喷嚏时,可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体积较小(15~100μm),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久(通常不超过几秒钟)。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患者或携带者周的密切接触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均可经此方式传播。拥挤的临时工棚、看守所或监狱、旅客众多的船舱、车站候车室是发生此类传播的常见场所。

对于经飞沫核传播,是指由传染源排出的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由于蒸发失去水分,剩下蛋白质外壳的微小颗粒,内含病原体,成为飞沫核。这种飞沫核可以在空气悬浮数小时甚至更长,漂浮距离也较远。吸入带病原体的飞沫核引起感染,称为飞沫核传播。病原体抵抗力将强的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结核病等,可经飞沫核传播。

对于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较大的飞沫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由于人们的活动,使尘埃重新悬浮于空气中,被人吸入而造成传播。凡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均可以经尘埃传播。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将空气抽入机器,通过内置的滤网过滤空气,主要能够起到过滤粉尘、异味、有毒气体核杀灭部分细菌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并不能将空气中携带的病毒有效杀死,进而难以阻断病毒(尤其是冠性病毒)的传播,使得病毒的传染性较高,不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时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

根据医疗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在56℃的环境中30min就能失去活性,在人流较大的密封区域(比如电梯、医院等高危区域),急需一种消毒产品对室内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将空气中携带的病毒杀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具有供空气通过的空气流道,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空气流道内,以对经过过滤网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装置,杀菌装置设置在空气流道内,杀菌装置的介质发射部朝向过滤网设置以向过滤网发送杀菌介质,以通过杀菌介质对过滤网进行杀菌。

进一步地,杀菌装置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之一:紫外灯,紫外灯的紫外线发射部朝向过滤网设置;红外发射部件,红外发射部件的红外线发射部朝向过滤网设置;臭氧发射部件,臭氧发射部件的臭氧发射部朝向过滤网设置;微波发生部件,微波发生部件的微波发射部朝向过滤网设置。

进一步地,沿空气流道的气流流动方向,杀菌装置设置在过滤网的上游或下游。

进一步地,沿空气流道的气流流动方向,过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杀菌装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为板状结构,杀菌装置的介质发射部沿过滤网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杀菌装置包括多个介质发射部,多个介质发射部环绕过滤网设置。

进一步地,杀菌装置为多个,多个杀菌装置沿空气流道的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与空气流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风机设置在空气流道内,以使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空气流道并由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地,空气流道沿竖直方向延伸,进风口和出风口布置在空气流道的两端;或者,空气流道沿水平方向延伸,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空气流道的两端;或者,空气流道为环形,进风口和出风口均沿壳体的周向延伸以环绕空气流道设置。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沿空气流道的气流流动方向,过滤模块设置在杀菌装置的上游,以对进入空气流道内的空气进行初级过滤。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空气流道内,以通过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对空气流道内的气体进行杀菌消毒。

进一步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与空气流道连通的进风口处或与空气流道连通的出风口处;或者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电离组件,电离组件用于与电源连接,电离组件包括多个交叉排布的纳米导电丝以形成纳米导电网格。

进一步地,纳米导电丝由纳米纤维束构成,纳米纤维束由至少两种纳米线混合缠绕而成。

进一步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电离组件,电离组件用于与电源连接,电离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和纳米导电材料,纳米导电材料刻蚀在柔性线路板上以形成纳米导电网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空气净化装置具有供空气通过的空气流道,为了实现杀菌功能,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杀菌装置,过滤网设置在空气流道内,以对经过过滤网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装置设置在空气流道内,并使杀菌装置的介质发射部朝向过滤网设置以向过滤网发送杀菌介质,以通过杀菌介质对过滤网进行杀菌。这样,积累在过滤网上的病毒、细菌等在过滤网上的杀菌介质的作用下被杀灭,进而起到杀菌灭毒的效果,通过杀灭空气中携带的病毒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可见,本空气净化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将空气中携带的病毒杀死的问题,并且,通过阻断空气中病毒的传播,解决了因传染性疾病的病毒的传染性较强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过滤网与杀菌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空气流道;12、进风口;13、出风口;20、过滤网;30、杀菌装置;40、风机;50、过滤模块;60、负离子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具有供空气通过的空气流道11,请参考图1至图3,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20和杀菌装置30,过滤网2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以对经过过滤网20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装置3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杀菌装置30的介质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向过滤网20发送杀菌介质,以通过杀菌介质对过滤网20进行杀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其具有供空气通过的空气流道11,为了实现杀菌功能,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20和杀菌装置30,过滤网2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以对经过过滤网20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装置3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并使杀菌装置30的介质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向过滤网20发送杀菌介质,以通过杀菌介质对过滤网20进行杀菌。这样,积累在过滤网20上的病毒、细菌等在过滤网20上的杀菌介质的作用下被杀灭,进而起到杀菌灭毒的效果,通过杀灭空气中携带的病毒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可见,本空气净化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将空气中携带的病毒杀死的问题,并且,通过阻断空气中病毒的传播,解决了因传染性疾病的病毒的传染性较强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可选地,杀菌装置30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之一:

紫外灯,紫外灯的紫外线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通过紫外线杀灭积累在过滤网20上的病毒、细菌等;

红外发射部件,红外发射部件的红外线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通过红外线杀灭积累在过滤网20上的病毒、细菌等;

臭氧发射部件,臭氧发射部件的臭氧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通过臭氧杀灭积累在过滤网20上的病毒、细菌等;

微波发生部件,微波发生部件的微波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通过微波杀灭积累在过滤网20上的病毒、细菌等。

在本申请中,过滤网20和杀菌装置30之间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沿空气流道11的气流流动方向,杀菌装置30设置在过滤网20的上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沿空气流道11的气流流动方向,杀菌装置30设置在过滤网20的下游。此时,杀菌装置30的杀菌介质可以在气流的带动下更好地传递至过滤网20上,进而更有利于对病毒进行杀灭。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沿空气流道11的气流流动方向,过滤网20的两侧均设置有杀菌装置30。通过在过滤网20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杀菌装置,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加发送至过滤网20上的杀菌介质的数量,以提高对病毒的杀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方式中,过滤网20为板状结构,杀菌装置30的介质发射部沿过滤网20的周向延伸。优选地,如图2所示,杀菌装置30的介质发射部为环状结构,杀菌装置30的介质发射部环绕该过滤网20设置;或者,杀菌装置30包括多个介质发射部,多个介质发射部环绕过滤网20设置。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过滤网20,多个过滤网20沿空气流道11的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叠置,进而提高杀菌效果。这样,可以提高杀菌效果,保证杀菌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20的具体形式为:过滤网20为hepa过滤网。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e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装置,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hepa分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和熔喷玻璃纤维五种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要结构为: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壳体10和风机40,壳体10具有与空气流道11连通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风机4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以使空气由进风口12进入空气流道11并由出风口13流出。通过设置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风机40,可以保证空气流道11内的正常气体流动。

为了保证气体的快速流动,如图1和图3所示,沿空气流道11的气流流动方向,空气流道11的靠近进风口12的一端和靠近出风口13的一端均设置有风机40。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道的布置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空气流道11沿竖直方向延伸,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布置在空气流道11的两端。优选地,进风口12设置在出风口13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空气流道11沿水平方向延伸,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设置在空气流道11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空气流道11为环形,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均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以环绕空气流道11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空气流道11也可以是非闭环的环形,该空气流道11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

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50,沿空气流道11的气流流动方向,过滤模块50设置在杀菌装置30的上游,以对进入空气流道11内的空气进行初级过滤。通过在壳体10的进风口12的内侧设置过滤模块50,可以对由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

具体地,如图1所示,靠近进风口12的风机40位于杀菌装置30和过滤模块50之间。

为了提高过滤效果,杀菌装置30为多个,多个杀菌装置30沿空气流道11的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和/或,过滤模块50为多个,多个过滤模块50沿空气流道11的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当杀菌装置30和过滤模块50均为多个,靠近进风口12的风机40位于多个杀菌装置30中靠近过滤模块50的杀菌装置30和多个过滤模块50中靠近杀菌装置30的过滤模块50之间。

为了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如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60,负离子发生器6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以通过负离子发生器60所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对空气流道11内的气体进行杀菌消毒。

具体地,如图3所示,负离子发生器60设置在与空气流道11连通的出风口13处,以对将要经过出风口13流出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本实施例中,空气流道11连通的进风口12处设置有过滤模块50,以对进入空气流道11内的空气进行初步杀菌消毒。

或者,可以将上述进风口12处的过滤模块50替换成负离子发生器60,即在进风口12处和出风口13处均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60。

又或者,也可以仅在与空气流道11连通的进风口12处设置负离子发生器60。

具体地,负离子发生器60包括电离组件,电离组件用于与电源连接,电离组件包括多个交叉排布的纳米导电丝,以在电离组件上形成纳米导电网格,电源产生的电流流经纳米导电网格,使电离组件发生电离,产生高浓度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可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本实施例中的电离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纳米导电丝由纳米纤维束构成,纳米纤维束是由至少两种纳米线混合缠绕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纳米纤维束通过编制的方法形成多孔、网状的柔性纤维网,柔性纤维网可以编织成六边形孔的网状结构,也可以编织成三角形孔或矩形孔的网状结构。具体地,各种纳米线均为软质纳米线;优选地,纳米线可为纳米级碳纤维、纳米级金属丝或其他纳米级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电离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电离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和纳米导电材料,纳米导电材料刻蚀在柔性线路板上以形成纳米导电网格。具体地,电离组件以柔性线路板作为基材,通过刻蚀的加工工艺,将纳米级的导电材料例如纳米级金属材料刻蚀到柔性线路板的表面,形成纳米级的网状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即纳米导电网格。刻蚀形成的纳米导电网格具体可以为树枝状的分叉形结构,也可以为三角形、矩形和六边形网格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模块50为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可选地,该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的杀菌原理与上述的负离子发生器60的杀菌原理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其具有供空气通过的空气流道11,为了实现杀菌功能,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20和杀菌装置30,过滤网2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以对经过过滤网20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装置30设置在空气流道11内,并使杀菌装置30的介质发射部朝向过滤网20设置以向过滤网20发送杀菌介质,以通过杀菌介质对过滤网20进行杀菌。这样,积累在过滤网20上的病毒、细菌等在过滤网20上的杀菌介质的作用下被杀灭,进而起到杀菌灭毒的效果,通过杀灭空气中携带的病毒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可见,本空气净化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将空气中携带的病毒杀死的问题,并且,通过阻断空气中病毒的传播,解决了因传染性疾病的病毒的传染性较强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