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061发布日期:2021-02-20 20:0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供热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市政热水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有架空敷设、直埋敷设、管沟敷设等,其中直埋敷设方式具有不影响地上环境、开沟断面小,保温性能好、管路附件少、建设周期短、节约投资等优点,因此在温度不高于130℃的供热系统中优先采用直埋的敷设方式。
[0003]
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中8.5.5条规定:热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水装置。因此,放水装置是直埋敷设的热水管网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通常与与阀门检查井合建组成主副井的结构形式。同时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中8.5.9条规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6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管道上的闸阀应安装旁通阀。所以,当前功能齐全的的阀门检查井内有供水管道、回水管道、2个关断阀门、2根旁通管、2个旁通阀门、4根放水管道、12个放水阀门,阀门众多且管线复杂造成检查井主井占地大、投资高。有时受现场条件限制,检查井尺寸受限,窄小拥挤的井内环境给管道检修或者阀门检修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其通过快速连接装置既可以实现不同管道的放水,又可以作为阀门开启时降低阀门开启力矩的旁通管道,从而使检查井内管道减少,检修间距变大。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包括:检查井主井,检查井副井,供水管道,回水管道,分段阀门,放水控制-连接组件,放水末端转换组件和快速连接装置;所述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穿过所述检查井主井;所述检查井副井设置在所述检查井主井的邻侧;所述分段阀门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所述放水控制-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所述放水末端转换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查井主井内;所述快速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放水控制-连接组件与所述放水末端转换组件之间。
[0007]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放水控制-连接组件包括:放水短管、第一关断阀门和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所述第一关断阀门设置在所述放水短管距离所述供水管道或回水管道外壁50-100mm(例如80mm)处;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设置在所述放水短管的端部;优选放水短管的长度为200-500mm(例如300mm)。
[0008]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放水控制-连接组件为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分段阀门的前端、所述供水管道的分段阀门的后端、所述回水管道的分段阀门的前端和所述回水管道的分段阀门的后端;优选每个所述放水控制-连接组件与相邻的分段阀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mm(例如200~800mm)。
[0009]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放水末端转换组件包括:放水
管、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分支管段、第二关断阀门、快速连接接口、第三关断阀门;所述放水管跨越所述检查井主井和检查井副井之间;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设置于检查井主井内、且连接于放水短管端部;所述分支管段与所述放水管相连、且位于所述检查井主井内;所述第二关断阀门和快速连接接口依次设置在所述分支管段上;所述第三关断阀门设置在所述放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检查井副井内。
[0010]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放水管的一端伸出检查井主井外、且距离检查井主井的井壁200-500mm(例如300mm),另一端伸出检查井副井外、且距离检查井副井的井壁300-600mm(例如400mm)、并连接90
°
弯头向下延伸至检查井副井的集水坑内。
[0011]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分支管段的长度不小于500mm(例如500~2000mm),所述分支管段和所述放水管的连接处与墙壁的净距离为50-200mm(例如100mm)。
[0012]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第二关断阀门设置在所述分支管段的1/3~2/3(例如1/2)位置。
[0013]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第三关断阀门设置在所述放水管上、且位于与检查井副井的井壁净距离50-200mm(例如100mm)处。
[0014]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快速连接装置为可承压软管,所述可承压软管的一端设置第一快速接头的母接头,另一端设置第二快速接头的母接头。
[0015]
优选地,上述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所述可承压软管选自波纹金属软管;优选所述可承压软管的管径与所述放水管的管径相同,长度为1~2米。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
(1)与现有的放水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使得管道总数量和阀门总数量大大减少(阀门总数量由14个减少至6个),从而降低了施工工程量,因此节省了初期建设费用;
[0018]
(2)本实用新型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减小了检查井尺寸,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可实施性;
[0019]
(3)本实用新型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在检查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井内空间,从而给阀门的启闭和检修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检查井主井,2—检查井副井,3a—供水管道,3b—回水管道,4—分段阀门,5—放水短管,v1—第一关断阀门,6-1—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9—放水管、6-2—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7—分支管段,v2—第二关断阀门,6-3—快速连接接口,v3—第三关断阀门,10—可承压软管,8-1—第一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2—第二快速接头的母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1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包括:检查井主井1,检查井副井2,供水管道3a,回水管道3b,分段阀门4,4个放水控制-连接组件,1个放水末端转换组件和1个快速连接装置(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快速连接装置);供水管道3a和回水管道3b穿过检查井主井1;检查井副井2设置在检查井主井1的邻侧;分段阀门4设置在供水管道3a和回水管道3b上;放水控制-连接组件设置在供水管道3a和回水管道3b上;放水末端转换组件设置在检查井主井1内;快速连接装置设置在放水控制-连接组件与放水末端转换组件之间。
[0024]
其中,放水控制-连接组件包括:放水短管5、第一关断阀门v1和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1;第一关断阀门v1设置在放水短管5距离供水管道3a或回水管道3b外壁80mm处;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1设置在放水短管5的端部。放水短管5的长度为300mm。4个放水控制-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供水管道3a的分段阀门4的前端、供水管道3a的分段阀门4的后端、回水管道3b的分段阀门4的前端和回水管道3b的分段阀门4的后端,可以实现阀门关断后不同管段的放水功能。每个放水控制-连接组件与相邻的分段阀门4之间的距离为200mm。
[0025]
其中,放水末端转换组件包括:放水管9、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2、分支管段7、第二关断阀门v2、快速连接接口6-3、第三关断阀门v3;放水管9跨越检查井主井1和检查井副井2之间;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2设置于检查井主井1内、且连接于放水管9端部;分支管段7与放水管9相连、且位于检查井主井1内;第二关断阀门v2和快速连接接口6-3依次设置在分支管段7上;第三关断阀门v3设置在放水管9上、且位于检查井副井2内。放水管9的一端伸出检查井主井1外、且距离检查井主井1的井壁300mm,另一端伸出检查井副井2外、且距离检查井副井2的井壁400mm、并连接90
°
弯头向下延伸至检查井副井2的集水坑内。放水管9的管径和长度需要确保放水时间满足以下要求:一般≤dn300的管道放水时间2~3小时,dn350~500的管道放水时间4~6小时,≥dn600的管道放水时间5~7小时。分支管段7的长度为500mm,分支管段7和放水管9的连接处与墙壁的净距离为100mm。第二关断阀门v2设置在分支管段7的1/2位置。第三关断阀门v3设置在放水管9上、且位于与检查井副井2的井壁净距离100mm处。
[0026]
其中,快速连接装置可以为可承压软管10,可承压软管10的一端设置第一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1,另一端设置第二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2。可承压软管10选自波纹金属软管。可承压软管10的管径与放水管9的管径相同,长度为1~2米(实际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0027]
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当热力管道正常运行时,本实施例可切换的热力管道放水装置中的第一关断阀门v1、第二关断阀门v2、第三关断阀门v3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快速连接装置可悬挂在位于检查井主井1上的支架上,以保证井内空间充足。
[0028]
当热力管道出现故障时,关断分段阀门4,快速连接装置一端的第一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1与故障侧的放水控制-连接组件的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1连接,另一端的第二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2与放水末端转换组件的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2连接。若热力管道内压力充足、可将水压出地上,可在快速连接接口6-3处连接一根管道(不包括在本装置内,一般由运行人员携带)到地面上,打开第一关断阀门v1和第二关断阀门v2,从而将水直接排出;若管道内压力不足以将水压出地上,关闭第二关断阀门v2,打开第一关断阀门v1和第三关断阀门v3,将水排至检查井副井2内,再通过潜水泵排出(一般由运行人员携带,井内不配
置)。因此,实现了供水管道3a的分段阀门4前后和回水管道3b的分段阀门4前后四个排水位置、向地面直接排水和向检查井副井2内放水的8种排水功能。
[0029]
在大口径、直埋的热水管道上,当分段阀门4的开启力矩较大时,快速连接装置一端的第一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1与阀门一侧的第一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1连接,另一端的第二快速接头的母接头8-2与阀门一侧的第二快速接头的雄接头6-2连接,开启第一关断阀门v1,从而实现了阀门前后旁通,降低了分段阀门4的开启力矩。
[003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