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5872发布日期:2021-04-21 04: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换热器。


背景技术:

2.喷淋式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而现有的喷淋式换热器喷淋时,接触面积不够充分换热效率比较低,另外换热的效果也比较差,装置连接效果差不稳定,对于热反应后的水蒸气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淋换热器。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喷淋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内壁分别设有管口与收集槽,所述管口底部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两侧设有斜导管,所述斜导管与所述管口相连,所述斜导管与所述导管底部设有螺旋管,所述壳体两侧壁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螺旋管穿过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所述导管与所述斜导管,所述导管、所述斜导管与所述收集槽相连;所述壳体两侧壁设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一侧设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底部设有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穿过所述螺旋管,所述壳体顶部内壁设有长喷淋管,所述长喷淋管穿过所述螺旋管,所述长喷淋管、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第二喷管上设有若干个喷淋孔;所述壳体一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一侧设有风管,所述风管底部设有三个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导风管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相对所述固定板倾斜,所述出风管指向所述导风管。
6.优选地,所述螺旋管两侧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分别与所述斜导管、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弹性片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性片通过所述弹簧相连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7.优选地,所述导管底部两侧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8.优选地,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第二喷管均为弯折管,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第二喷管的弯折部分相对平行于所述斜导管。
9.优选地,所述长喷淋管为长直管,所述长直管相对平行于所述导管。
10.优选地,所述导风管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风管穿过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穿过所述固定板。
11.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壁设有排出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通过导管与斜导管便于液体下滑进行热交换,通过螺旋管增加热交换的面积,两个相连的弯折管平行地对着斜导管与螺旋管,这样使喷淋时热交换更加均匀完整,提高了喷淋的效率;而喷淋的管设在螺旋管
的内环壁,增加了喷淋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对螺旋管的喷淋效果;风机是为了加快螺旋管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出风管对准螺旋管的每一个螺环处,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螺旋管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的效率,处理了热反应后的水蒸气。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记为:1.管口,2.导管,3.斜导管,4.风管,5.弹性片,6.弹簧,7.固定板,8.螺旋管,9.隔板,10.长喷淋管,11.收集槽,12.排出口,13.喷淋泵,14.第一喷管,15.风机,16.卡块,17.出风管,18.导风管,19.壳体,20.第二喷管,2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淋换热器,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两端内壁分别设有管口1与收集槽11,所述管口1底部设有导管2,所述导管2两侧设有斜导管3,所述斜导管3与所述管口1相连,所述斜导管3与所述导管2底部设有螺旋管8,所述壳体19两侧壁之间设有固定板7,所述螺旋管8穿过所述固定板7的一端设有所述导管2与所述斜导管3,所述导管2、所述斜导管3与所述收集槽11相连;所述壳体19两侧壁设有喷淋泵13,所述喷淋泵13一侧设有第一喷管14,所述第一喷管14底部设有第二喷管20,所述第二喷管20穿过所述螺旋管8,所述壳体19顶部内壁设有长喷淋管10,所述长喷淋管10穿过所述螺旋管8,所述长喷淋管10、所述第一喷管14与所述第二喷管20上设有若干个喷淋孔;所述壳体19一侧设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一侧设有风管4,所述风管4底部设有三个导风管18,所述导风管18穿过所述固定板7,所述导风管18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出风管17,所述出风管17相对所述固定板7倾斜,所述出风管17指向所述导风管18。
17.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9,壳体19两端内壁分别设有管口1与收集槽11,管口1底部设有导管2,导管2两侧设有斜导管3,斜导管3与管口1相连,斜导管3与导管2底部设有螺旋管8,壳体19两侧壁之间设有固定板7,螺旋管8穿过固定板7的一端设有导管2与斜导管3,导管2、斜导管3与收集槽11相连。管口1是为了便于需要热交换的液体进入导管2与斜导管3,收集槽11便于收集热交换后的液体,设置导管2与斜导管3便于液体下落时进行热交换,而螺旋管8则是为了增加热交换的面积;壳体19两侧壁设有喷淋泵13,喷淋泵13一侧设有第一喷管14,第一喷管14底部设有第二喷管20,第二喷管20穿过螺旋管8,壳体19顶部内壁设有长喷淋管10,长喷淋管10穿过螺旋管8,长喷淋管10、第一喷管14与第二喷管20上设有若干个喷淋孔。喷淋泵13将喷淋液体抽入到第一喷管14中,由于第一喷管14为弯折管,弯折处对着斜导管3,这样对于斜导管3喷淋得更加完整,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喷淋的效率,而紧接着第一喷管14的第二喷管20亦为弯折管,先与螺旋管8平行且放置在螺旋管8的内环壁,这样对于螺旋管8这种接触面积大的喷淋的更加均匀全面,第二喷管20的另一部分与底部的斜导管3相对放置,提高了喷淋的效果,长喷淋管10竖直放置在螺旋管8的内环壁,也是为了增加喷淋的效果;壳体19一侧设有风机15,风机15一侧设有风管4,风管4底部设有三个导风管18,导风管18穿过固定板7,导风管18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出风管17,出
风管17相对固定板7倾斜,出风管17指向导风管18,设置风机15是为了加快螺旋管8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喷淋后,启动风机15,风顺着风管4进入到三个竖直的导风管18,由于导风管18一侧设有若干的出风管17,出风管17倾斜放置,对准螺旋管8的每一个螺环处,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螺旋管8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的效率。
18.具体的,如图1所示,螺旋管8两侧设有弹性片5,弹性片5分别与斜导管3、固定板7相连,弹性片5一端设有弹簧6,弹性片5通过弹簧6相连一侧设有卡块16,卡块16与固定板7相连。导管2底部两侧设有弹簧6,弹簧6与固定板7相连。喷淋泵13在喷淋时,为了防止斜导管3或者导管2与固定板7与螺旋管8连接时,发生晃动,通过弹性片5挤压弹簧6的方式,增加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第一喷管14与第二喷管20均为弯折管,第一喷管14与第二喷管20的弯折部分相对平行于斜导管3。长喷淋管10为长直管,长直管相对平行于导管2。相对平行地对准斜导管3与长直管,可以增加喷淋时液体与导管2、斜导管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喷淋的效率。导风管18一侧设有隔板9,风管4穿过隔板9,隔板9穿过固定板7,隔板9能将螺旋管8竖直方向上分开进行喷淋换热,提高了对单个螺旋管8喷淋换热的效果。壳体19底部设有底座21,底座21内壁设有排出口12,排出口12收集喷淋后流下的液体。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9,管口1是为了便于需要热交换的液体进入导管2与斜导管3,收集槽11便于收集热交换后的液体,设置导管2与斜导管3便于液体下落时进行热交换,而螺旋管8则是为了增加热交换的面积;喷淋泵13将喷淋液体抽入到第一喷管14中,由于第一喷管14为弯折管,弯折处对着斜导管3,这样对于斜导管3喷淋得更加完整,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喷淋的效率,而紧接着第一喷管14的第二喷管20亦为弯折管,先与螺旋管8平行且放置在螺旋管8的内环壁,这样对于螺旋管8这种接触面积大的喷淋的更加均匀全面,第二喷管20的另一部分与底部的斜导管3相对放置,提高了喷淋的效果,长喷淋管10竖直放置在螺旋管8的内环壁,也是为了增加喷淋的效果;设置风机15是为了加快螺旋管8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喷淋后,启动风机15,风顺着风管4进入到三个竖直的导风管18,由于导风管18一侧设有若干的出风管17,出风管17倾斜放置,对准螺旋管8的每一个螺环处,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螺旋管8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的效率。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通过导管与斜导管便于液体下滑进行热交换,通过螺旋管增加热交换的面积,两个相连的弯折管平行地对着斜导管与螺旋管,这样使喷淋时热交换更加均匀完整,提高了喷淋的效率;而喷淋的管设在螺旋管的内环壁,增加了喷淋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对螺旋管的喷淋效果;风机是为了加快螺旋管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出风管对准螺旋管的每一个螺环处,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螺旋管表面的水分蒸发吸热的效率,处理了热反应后的水蒸气。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