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铜罐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0620发布日期:2021-03-09 18:5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铜罐饭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铜罐饭炉。


背景技术:

2.铜罐饭的饭香迷人,且罐中还结成酥脆可口的锅巴,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现今只有土法烧制的铜罐饭,该土法烧制非常不方便,其需用柴火烧,然后在炭上不停转动,才能制成铜罐饭,这样费时费力,以致铜罐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虽然现在很少有人用铜罐烧饭,但有时候家庭野,也会带着旧铜罐出门,例如,目前农家乐出现了以铜罐饭为特色的餐馆。然而,由于环境管制的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在一些乡村之中,才可以偶尔得见。可见,需要能进行铜罐饭的设备,以保持铜罐饭这一民间文化。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节能、便于操作和安全简单的电磁铜罐饭炉。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电磁铜罐饭炉,包括电磁加热炉体,所述炉体的内腔设有加热件,所述内腔放置有用于装米饭的铜罐,所述内腔能与所述铜罐相对转动,且所述内腔的内壁以及所述加热件不接触所述铜罐,所述内腔的底部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铜罐的支承体,所述炉体的顶部盖有炉盖,所述铜罐的顶部设有罐盖,所述炉盖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罐盖上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铜罐通过所述炉体产生的热量来制成铜罐饭。
6.其中,所述电磁加热炉体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胆,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内胆的底部和内侧壁,所述加热件连接有测温器,所述测温器采用连接器连接有所述温度控制器,且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有加热用的继电器,所述温度控制器接收所述测温器的信号从而控制所述加热用的继电器的供热效率。
7.其中,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电源提示灯、启动按钮以及定时控制器。
8.其中,所述加热件包括设于所述内胆底部的加热丝以及与所述加热丝连接的竖直设置的靠近所述内胆内侧壁的加热棒。
9.其中,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于中间隔层,所述中间隔层中填充有隔热材料。
10.其中,所述支承体为可拆卸的环状架,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有向外凸出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承托所述环状架,所述铜罐放置在所述环状架上。
11.其中,所述炉盖与所述炉体铰接,所述炉盖包括上壳、设于所述上壳内的上填充物以及顶住所述上填充物并与所述上壳的端口固接的上壳盖,所述第一排气孔贯穿所述上壳、上填充物和所述上壳盖。
12.其中,所述炉盖上设有把手。
13.其中,所述铜罐包括壶身,所述罐盖盖在所述壶身上。
14.其中,所述壶身的左、右对称侧设有壶耳。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加热炉体发热以代替柴火,从而蒸熟铜罐饭,达到环保节能;且,无需人手操作,简化了铜罐饭制备步骤,具有安全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铜罐饭炉与铜罐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铜罐饭炉的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铜罐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电磁加热炉体1、外壳11、内胆12、;加热件2、加热丝201、加热棒202;铜罐3;支承体4;炉盖5、上壳51、上填充物52、上壳盖53;罐盖6;第一排气孔7;第二排气孔8;测温器13、温度控制器14、继电器15、电源提示灯16、启动按钮17、定时控制器18、中间隔层19、隔热材料20、把手21、壶耳23;连接器24;连接轴25;壶身26;握把27。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4.实施例
25.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铜罐3饭炉,图1-图4结合所示,包括电磁加热炉体1,所述炉体的内腔设有加热件2,所述内腔放置有用于装米饭的铜罐3,所述内腔能与所述铜罐3相对转动,以便模拟的真实的柴火烧罐操作。且内腔的内壁以及所述加热件2不接触所述铜罐3,所述内腔的底部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铜罐3的支承体4,进一步地模拟柴火烧的效果。所述炉体的顶部盖有炉盖5,所述铜罐3的顶部设有罐盖6,所述炉盖5上设有第一排气孔7,所述罐盖6上设有第二排气孔8,排气孔是用于排气的,保持炉内压强稳定。所述铜罐3通过所述炉体产生的热量来制成铜罐3饭。
26.本实施例中,图2所示,所述电磁加热炉体1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胆12,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内胆12的底部和内侧壁,所述加热件连接有测温器13,所述测温器13连接有所述温度控制器14,且所述温度控制器14采用连接器24(连接有加热用的继电器15,所述温度控制器14 接收所述测温器13的信号从而控制所述加热用的继电器15的供热效率,这样能稳定地检测加热温度。其中,连接器24如图2所示,其由连接轴25固定在外壳11上。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电源提示灯16、启动按钮17以及定时控制器18。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2包括设于所述内胆12底部的加热丝201以及与所述加热丝201连接的竖直设置的靠近所述内胆12内侧壁的加热棒202,以使整个内胆12的加热均匀。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12与所述外壳之间设于中间隔层19,所述中间隔层19中填充有隔热材料20,以防炉内的热量烫伤人。
3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体4为可拆卸的环状架,所述内胆12的内侧壁有向外凸出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承托所述环状架,这样简化了支承体4的结构以及操作。所述铜罐3放
置在所述环状架上。
31.本实施例中,图3所示,所述炉盖5与所述炉体铰接,所述炉盖5包括上壳51、设于所述上壳 51内的上填充物52以及顶住所述上填充物52并与所述上壳51的端口固接的上壳盖53,所述第一排气孔7贯穿所述上壳51、上填充物52和所述上壳盖53。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炉盖5上设有把手21。
33.本实施例中,图4所示,所述铜罐3包括壶身26,所述罐盖6盖在所述壶身26上,罐盖6上设有握把27。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壶身26的左、右对称侧设有壶耳23。
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