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8953发布日期:2021-04-13 23:0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气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暖气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暖气片主要依靠内部的热媒在暖气片内换热,再将热量传给暖气片内壁面,内壁面靠导热把热量传给外壁,使得热量可传递至外界环境中。但依靠暖气片自身的外壳换热传递热量的方式散热速度较慢,影响暖气片的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暖气片,旨在加快暖气片的散热速度,进而提升暖气片的传热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暖气片,所述暖气片包括:
5.本体;
6.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外壁;及
7.热电转换装置,所述热电转换装置设于所述本体的外壁,并与所述散热机构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散热机构供电。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电转换装置包括电池和热电转换芯片,所述热电转换芯片设于所述本体的外壁,并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散热机构电连接。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暖气片还包括设于所述热电转换芯片与所述本体之间的导热块。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暖气片还包括设于所述热电转换芯片背向所述导热块的一侧的散热器。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
12.底板,设于所述热电转换芯片背向所述导热块的一侧;和
13.多个散热片,间隔设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热电转换芯片的一侧。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
15.散热壳,所述散热壳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热电转换装置间隔设置;所述散热壳设有相互连通的内腔、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本体相对设置;
16.风机,设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热电转换装置电连接。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壳面向所述本体一侧的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背向所述散热壳的一侧与所述本体吸附连接。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导风板,且所述导风板为弧形导风板。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还设有多个散热孔,且多个所述散热孔呈间隔设置。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暖气片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腔的腔壁的吸音棉。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暖气片包括本体、散热机构及热电转换装置,所述散热机
构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外壁;所述热电转换装置设于所述本体的外壁,并与所述散热机构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散热机构供电;如此设置,当暖气片的本体通电发热后,而热电转换装置将暖气片外壁传递的热量转换电能,并将该电能传输至散热机构,使得散热机构利用该电能启动运行,对本体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使得暖气片的热量能快速地传递至外界环境中,从而加快暖气片的散热速度,进而提升暖气片的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暖气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本体52散热片20散热机构21散热壳30热电转换装置21a内腔31热电转换芯片21b进风口32电池21c出风口40导热块22风机50散热器211导风板51底板
ꢀꢀ
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3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暖气片。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暖气片包括本体10、散热机构20及热电转换装置30;所述散热机构20连接于所述本体10的外壁;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0设于所述本体10的外壁,并与所述散热机构20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散热机构20供电。
34.在本实施例中,当暖气片通电发热后,通过热电转换装置30将暖气片外壁传递的热量转换成电能;且热电转换装置30与散热机构20电连接,使得热电转换装置30转换的电能向散热机构20供给,使得散热机构20可将暖气片外壁散发的热量快速地散热至外界环境中,进而加快暖气片的热量往外散发,从而加快暖气片的散热速度。同时,本实施例的暖气片无需另外设置电源即可对散热机构20提供电能运行,使得暖气片能实现自给自足。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热电装置30和散热机构20可组合形成转换散热设备,且组合形成的转换散热设备不限定只应用在暖气片,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设备散热。另外热电装置30和散热机构20组合形成转换散热设备可作为单独产品进行售卖。
3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暖气片包括本体10、散热机构20及热电转换装置30,所述散热机构20连接于所述本体10的外壁;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0设于所述本体10的外壁,并与所述散热机构20电连接;如此设置,当暖气片的本体10通电发热后,而热电转换装置30将暖气片外壁传递的热量转换电能,并将该电能传输至散热机构20,使得散热机构20利用该电能启动运行,对本体10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使得暖气片的热量能快速地传递至外界环境中,从而加快暖气片的散热速度,进而提升暖气片的传热效果。
36.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3,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0包括电池32和热电转换芯片31,所述热电转换芯片31设于所述本体10的外壁,并与所述电池32电性连接,所述电池32与所述散热机构20电连接。
37.在本实施例中,热电转换芯片31采用温差发电芯片(teg),也称温差发电电池。当热电转换芯片31两面存在温差时,p、n型半导体电偶臂同时驱动空穴和电子移动,输出端会产生电势差,形成闭合回路时,就会有持续的直流电流输出。热电转换芯片31采用独特的薄膜技术加工制造而成。同半导体制冷器一样,温差发电芯片的生产工艺结合了微电子薄膜和类似mems的晶片技术。该温差发电芯片在1平厘米的区域内的温度变化可产生0.5-5v的电压,可实现自我持续的供电;且温差发电芯片具有体积小,响应时间快的优点。热电转换芯片31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的多个电极,且基板的外壁设有高温硅胶密封层,电极采用铜材料,基板采用氧化铝材料。
38.当热电转换芯片31吸热发电后,一方面为散热机构20提供电能,使得散热机构20可运行,另一方面多余的电能可存储至电池32,提升热电转换芯片31产生的电能的利用率。
39.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3,所述暖气片还包括设于所述热电转换芯片31与所述本体10之间的导热块40。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块40为金属块,且采用铝金属,通过导热块40,加快暖气片的外壁与热电转换芯片31之间的传递速度,从而提升热电转换芯片31的转换速度。可选地,暖气片还包括与本体10一侧连接的进水管,导热块40可拆卸地连接于进水管的外壁,鉴于热媒首先进入进水管,再进入本体10,因此进水管的外壁温度高于本体10的外壁温度,将导热块40与进水管的外壁连接,进而增大导热块40传递给热电转换芯片31的温度,从而使得热电转换芯片31转换的电能更多。可选地,导热块40设有第一安装孔,
进水管的外壁凸设有安装柱,安装柱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设置螺钉依次旋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从而实现导热块40与进水管可拆卸连接。便于后续更换不同面积的导热块40,从而可控制热电转换芯片31的转换量。
40.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暖气片还包括设于所述热电转换芯片31背向所述导热块40的一侧的散热器50。
41.在本实施例中,当热电转换芯片31根据自身的转换极限将足够多的热量转换成电能后,多余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器50进行散热至外界环境,如此设置,不但可增加暖气片对外界环境散热的热量,而且还能避免热电转换芯片31吸热过高。
42.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散热器50包括底板51和多个散热片52,底板51设于所述热电转换芯片31背向所述导热块40的一侧;多个散热片52间隔设于所述底板51背向所述热电转换芯片31的一侧。
43.在本实施例中,底板51和多个散热片52均采用铝金属,通过多个散热片52与底板51连接,进而增加整个散热器50的散热面积,从而提升散热器50的散热效果。可选地,位于底板51两侧边缘的两个散热片52呈弯折设置,进一步增加散热器50的散热面积。
44.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散热机构20包括散热壳21和风机22,所述散热壳2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本体10,并与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0间隔设置;所述散热壳21设有相互连通的内腔21a、进风口21b及出风口21c,所述进风口21b与所述本体10相对设置;风机22设于所述内腔21a,并与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0电连接。
45.在本实施例中,风机22采用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不改变内腔21a介质的流向,而且轴流风机安装较简单,只需将轴流风机的两端分别设于内腔的腔壁;且轴流风机的电机在内部,进而节省散热机构20的安装空间。进风口21b位于散热壳21面向本体10的一表面,而出风口21c位于散热壳21与进风口21b相邻的侧壁上,如此设置,出风口21c与进风口21b与轴流风机的流向适配,使得风机22更快地将本体10外壁的热量散发。
46.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散热机构20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壳21面向所述本体10一侧的磁吸件(图未示),所述磁吸件背向所述散热壳21的一侧与所述本体10吸附连接。如此设置,利用磁吸件实现散热壳21与本体10的可拆卸连接,提升散热机构20的安装便捷性。当用户认为本体10的外壁的温度更高,可直接抓取散热壳21的外壁,即可将散热机构20拆卸,并安装至更佳的位置进行散热。
47.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散热壳21在所述出风口21c的位置设有导风板211,且所述导风板211为弧形导风板。如此设置,该导风板211设计为弧形,形成更佳的流场,使得轴流风机带动的空气从弧形导风板流动时,空气不容易与弧形导风板碰撞,进而降低散热机构20的噪音,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48.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散热壳21还设有多个散热孔(图未示),且多个所述散热孔呈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孔呈矩阵排布设置,当风机22带动空气流动时,并将本体10外壁的热量能从多个散热孔处散发至外界,进而提升散热机构20的散热量,从而提升散热机构20的散热效率。
49.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暖气片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腔21a的腔壁的吸音棉(图未示)。当风机22带动从进风口21b进入温度较高的空气往出风口21c流出时,吸音棉可将空气流动的噪音吸收消除,从而进一步降低散热机构20产生的噪音。
50.可选地,吸音棉可采用玻璃纤维吸音棉和聚酯纤维吸音棉;吸音棉为环保产品,可回收利用;且吸音棉坚固、好用无味防水、防潮、透气性能良好,极易加工,可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各种形状使用寿命长。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