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的防空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3731发布日期:2021-08-03 12: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灶具的防空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灶具,用来检知锅具温度以防止空烧的装置,技术内容涉及通过一温度感应组件及一隔离套筒,防止火焰及辐射热干扰,进而让温度感应组件准确地检知锅具温度,并能够配合一磁感应开关组侦测温度感应组件的位移量,具有结构简化的优点。



背景技术:

已知的灶具防空烧装置是将一温度传感器凸设在灶具炉头上,当使用者将锅具摆放在炉头上烹煮食物时,该温度传感器被锅具下压而弹性紧贴在锅具底面,如此侦测锅具底面的温度;若锅具底面温度升高到超出烹煮食物的正常温度时,即判定为空烧,并且发出一信号控制灶具关闭炉火,避免酿成火灾。

但温度传感器在运作时,容易受炉头火焰及辐射热的影响而造成误判,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曾研发出cn208365591u燃气炉具的防空烧侦测装置,其结构是通过一定位件固定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让温度传感器及隔离套筒通过各弹簧能够相对于定位件弹性上下位移,再由该隔离套筒隔离火焰及辐射热,而让温度传感器能精准地感测锅具温度。但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发现其结构上仍有精进之处,例如,让第二弹簧直接顶抵于隔离套筒和温度传感器之间、让第一弹簧直接顶抵于温度传感器与炉头管线之间,如此节省组装工序,或者是让温度传感器位移时同时侦测位移量等等。

再者,另一种已知的防空烧装置如cn202522337u灶具温度传感器,是在一温度探测头底端设有一导管,该导管内部则穿设有一随温度探测头移动的导线、以及一固定在导线上的阻磁件,该导管外部则对应于阻磁件的两侧设有一磁铁及一磁簧管。该阻磁件位于导管外部两侧的磁铁与磁簧管之间,并隔着导管的管壁使磁铁与磁簧管的磁场彼此隔离,让磁簧管恒常处于未动作的状态。

当使用者将锅具摆放置炉头烹煮食物时,该温度探测头被锅具下压而带动导线及阻磁件位移,使阻磁件远离磁铁与磁簧管之间的位置,则该磁簧管随即感应到磁铁磁力而导通,进而让该温度传感器开始侦测锅具的温度。

然而,在cn202522337u的结构中,因阻磁件设置在导管内部,让设置在导管外部的磁铁与磁簧管之间的感应距离被导管直径以及壁厚所限制,使得磁体需较大的体积才能令磁簧管有所感应。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设想,若是能让磁铁与磁簧管在导管外部进行感应作动,使二者之间的感应距离变近,将可有效缩小磁铁体积,同时整合侦测温度传感器位移量的功能,简化整体结构来降低组装工序,让防空烧装置更臻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检知锅具温度以防止空烧的防空烧装置,当锅具置于炉头上受热时,该装置的温度感应组件及外隔离套筒分别弹性顶抵于锅具底面,并能够配合一磁感应开关组侦测内套筒的位移量,该外隔离套筒能够隔离火焰,使温度感应组件能精确地检知锅具温度来防止空烧,具有结构简化、安装容易及成本降低的优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灶具的防空烧装置,包含一设置在灶具炉头内的支撑管、一设置在该支撑管上方的温度感应组件,以及一设置在该温度感应组件外周围的外隔离套筒,其中:

该温度感应组件包含一设置在支撑管顶部周围的内套筒,该内套筒具有一顶板,该顶板的底面设有一用以感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一顶抵于顶板底面与该支撑管顶面之间的弹簧,通过该弹簧使该内套筒能够在支撑管顶部弹性上、下位移,并且使该内套筒的顶板顶面能够弹性顶贴于一外来锅具的底面;

该外隔离套筒顶端中央具有一大于该内套筒外径的开口,且该外隔离套筒内围壁面设有一顶抵于该内套筒外围壁面的平面涡形弹簧,通过该平面涡形弹簧使该外隔离套筒能以该内套筒为支撑点弹性上下位移,并向上顶贴于外来锅具的底面,将炉头的火焰及辐射热隔离在该外隔离套筒外部。

以下进一步说明各元件的实施方式:

实施时,该外隔离套筒的内围壁面设有一定位部,该内套筒外围壁面相对于该定位部的水平位置设有一定位环沟,该平面涡形弹簧的外圈固定在定位部上、内圈固定在定位环沟上。

实施时,该内套筒上方周围设有一小于内套筒本体外径的颈部,使该颈部与内套筒本体之间形成一阶梯状段差,该顶板周围向下延伸有一环壁叠合固定在该颈部外围,且该环壁底部与该阶梯状段差之间形成该定位环沟。

实施时,该支撑管顶端设有一凸缘,该内套筒底部设有一止挡部,且该止挡部位于该凸缘的下方以止挡内套筒向上位移,该弹簧设置在内套筒的顶板顶面与支撑管的凸缘之间。

实施时,该外隔离套筒底部设有至少一能够让冷空气进入外隔离套筒与内套筒之间或让水分排出的通孔。

实施时,该防空烧装置在该支撑管远离炉头的位置进一步设有一套管组件,该温度传感器底端延伸有一能随之移动的导线,该导线穿设于支撑管与套管组件中,该温度传感器随着内套筒被外来锅具下压带动该导线位移后启动一磁感应开关组,其中:

该套管组件设有一内外连通的穿槽,该磁感应开关组包含彼此间隔固定在该套管组件外部穿槽两侧的一磁体与一磁感应元件,该导线上设置有一隔板穿出该穿槽而位于该磁体与磁感应元件之间,且该导线位移时带动该隔板移动后能改变该磁体与磁感应元件之间的磁场,使该磁感应元件被启动。

实施时,该套管组件包含一衔接于支撑管的衔接管、以及一能夹持固定在衔接管外部的夹持座;

该穿槽是由一贯穿该衔接管的管壁上的长形缺槽、以及设置在夹持座上与长形缺槽相对位的长形开口所组成,该隔板从导线上穿出该长形缺槽及长形开口而位于该磁体与磁感应元件之间;

该夹持座在长形开口相对应的两侧设有一供磁体固定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一供磁感应元件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实施时,该防空烧装置在该支撑管远离炉头的位置进一步设有一套管组件,该温度传感器底端延伸有一能随之移动的导线,该导线穿设于支撑管与套管组件中,该温度传感器随着内套筒被外来锅具下压带动该导线位移后启动一磁感应开关组,其中:

该套管组件设有一内外连通的穿槽,该磁感应开关组包含彼此相邻设置的一固定元件以及一移动元件,该固定元件为一固定在该套管组件外部穿槽侧边的磁体或磁感应元件,该移动元件为相对应固定在该导线上并且穿出该穿槽的磁感应元件或磁体,且该导线位移时同步带动该移动元件以改变该磁体与磁感应元件之间的磁场,进而使该磁感应元件被启动。

实施时,该套管组件包含一衔接于支撑管的衔接管、以及一能夹持固定在衔接管外部的夹持座,该穿槽是由一贯穿该衔接管的管壁上的长形缺槽、以及设置在夹持座上与长形缺槽相对位的长形开口所组成,该移动元件固定在该导线上穿出该长形缺槽及长形开口;该夹持座在长形开口侧边设有一供固定元件固定的第三固定部。

实施时,该磁感应元件为一磁簧管及/或霍尔ic。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直接弹性顶持于支撑管与温度感应组件之间;该平面涡形弹簧直接弹性顶持于外隔离套筒与温度感应组件之间,让外隔离套筒能以温度感应组件的内套筒为支撑点弹性上下位移,省略已知技术中需要另外设置定位件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化、安装容易及成本降低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磁感应开关组通过夹持座设置在衔接管外部,彼此之间能够以较近的距离进行感应,不再如同已知技术中会受到管径大小的影响,相对地可以缩小磁体体积,同时可以侦测温度感应组件的位移量,如此检知锅具种类,让防空烧装置的功能更臻完善。

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温度感应组件、外隔离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温度感应组件、外隔离套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感应组件、外隔离套筒被锅具下压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温度感应组件及外隔离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组件倒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组件倒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位于磁体与磁感应元件之间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位移远离磁体与磁感应元件之间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三实施例的套管组件倒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第四实施例的套管组件倒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第五实施例以磁体为固定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五实施例中磁体与磁感应元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4是第六实施例以磁感应元件为固定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六实施例中磁体与磁感应元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6是第七实施例的套管组件倒置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七实施例的炉头放置平底锅时磁体的位移量示意图。

图18是第七实施例的炉头放置炒锅时磁体的位移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温度感应组件;200外来锅具;10支撑管;11凸缘;12限位部;20外隔离套筒;21开口;22定位部;23通孔;24下套筒;30内套筒;301颈部;31顶板;311环壁;32温度传感器;33定位环沟;34止挡部;35纵向导引部;40弹簧;50平面涡形弹簧;60套管组件;61穿槽;611长形缺槽;612长形开口;613环壁;614遮盖;62衔接管;63夹持座;631凸柱;632第一固定部;633第二固定部;634第三固定部;64止水件;70导线;71隔板;80磁感应开关组;81磁体;82磁感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灶具的防空烧装置,包含一固定竖立在灶具炉头内的支撑管10、一设置在该支撑管10上方的温度感应组件100,以及一设置在该温度感应组件100外周围的外隔离套筒20。

该支撑管10顶端设有一凸缘11;该温度感应组件100包含一设置在支撑管10顶部周围的内套筒30,该内套筒30具有一顶板31,该顶板31的底面设有一用以感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2,以及一顶抵于顶板31底面与该支撑管10凸缘11之间的弹簧40,该弹簧40能够使内套筒30在支撑管10顶部弹性上、下位移。

该外隔离套筒20顶端中央具有一大于该内套筒30外径的开口21,使该内套筒30的顶板31能够在开口21内围弹性顶贴于一外来锅具200的底面,让温度传感器32通过该内套筒30的顶板31的热传导来感测温度。

该外隔离套筒20内围壁面设有一顶抵于该内套筒30外围壁面的平面涡形弹簧50,通过该平面涡形弹簧50使该外隔离套筒20能以该内套筒30为支撑点弹性上下位移,并向上顶贴于外来锅具200的底面,将炉头的火焰及辐射热隔离在该外隔离套筒20外部。

凭借上述构造,当锅具置于炉头上受热时,该温度感应组件100及外隔离套筒20分别弹性顶抵于锅具200底面,以通过外隔离套筒20隔离火焰,让温度感应组件100能精确地检知锅具温度来防止空烧。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弹簧40直接弹性顶持于支撑管10与温度感应组件100之间;该平面涡形弹簧50直接弹性顶持于外隔离套筒20与温度感应组件100之间,让外隔离套筒20能以温度感应组件100的内套筒30为支撑点弹性上下位移,省略已知技术中需要另外设置定位件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化、安装容易及成本降低的优点。

为了方便组装平面涡形弹簧50,该外隔离套筒20在内围壁面设有一定位部22,该内套筒30外围壁面相对于该定位部22的水平位置设有一定位环沟33,让平面涡形弹簧50的外圈固定在定位部22上、内圈固定在定位环沟33上。

实施时,该外隔离套筒20的定位部22能如图2所示,为一定位凹环,或者如图5所示,该定位部22为复数夹持片。

该内套筒30的定位环沟33实施时,在该内套筒30上方周围设有一小于内套筒30本体外径的颈部301,使该颈部301与内套筒30本体之间形成一阶梯状段差,该顶板31周围向下延伸有一环壁311叠合固定在该颈部301外围,使内套筒30本体和顶板31组装时在该环壁311底部与该阶梯状段差之间形成该定位环沟33,毋须另外加工施作。

图示中,该顶板31及环壁311遮蔽在内套筒30的顶部及周围,也能够防止烹煮或烧开水时溢出的水影响到温度传感器32正常工作。

另外,该内套筒30与支撑管10之间设有限制内套筒30上下移动及旋转的结构。例如在内套筒30底部设有一止挡部34,且该止挡部34位于该支撑管10的凸缘11下方,当内套筒30移动时,该止挡部34能够阻挡内套筒30向上位移,避免内套筒30脱离支撑管10。

再者,该支撑管10的凸缘11外围设有一限位部12,该内套筒30内侧壁面设有一纵向导引部35,该内套筒30通过该纵向导引部35相对于限位部12上、下移动,并限制内套筒30相对于支撑管10旋转,避免内部设置的线材扭转。

该外隔离套筒20实施时,底部设有至少一通孔23,该通孔23能够让冷空气进入外隔离套筒20与内套筒30之间隔离高温,或让从炉头滴落水分从通孔23排出。

图示中,该外隔离套筒20可为一体成型,或者如图5所示,下方周围组装有有一下套筒24,该外隔离套筒20本体与下套筒24之间设有卡持结构,以方便外隔离套筒20的制造与组装。

如图1、图6所示,该防空烧装置在该支撑管10远离炉头的位置进一步设有一套管组件60,该温度传感器32底端延伸有一能随之移动的导线70,该导线70穿设于支撑管10与套管组件60中。图示中,该支撑管10与套管组件60之间能够以一弯管连结,让套管组件60能够以水平向设置在灶具内。

该套管组件60设有一内外连通的穿槽61、以及一位于套管组件60上的磁感应开关组80,该磁感应开关组80包含彼此间隔固定在该穿槽61两侧的一磁体81与一磁感应元件82。

该导线70上设置有一隔板71,该隔板71穿出该穿槽61而位于该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之间。图示中,该穿槽61设置在水平向套管组件60的底部管壁上,可避免烹煮时的水分从炉头滴落穿槽61中。为了清楚表现穿槽61、磁体81及磁感应元件82的设置位置,图6、图7是以倒置方向表现。

如图7至图9所示,当使用者将外来锅具放置在炉头上加热时,该温度感应组件能被下压并接触该锅具底面,同时该导线被温度感应组件带动位移。

该导线70位移的同时,带动固定在导线70上的隔板71移动远离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之间,如此改变该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之间的磁场,让磁感应元件82能感应磁体81而被启动,使温度传感器开始感应温度。

该套管组件60实施时,能够如图7所示,包含一衔接于支撑管10的衔接管62、以及一能夹持固定在衔接管62外部的夹持座63,前述套管组件60的穿槽61是由一贯穿该衔接管62的管壁上的长形缺槽611、以及设置在夹持座63上与长形缺槽611相对位的长形开口612所组成,前述隔板71从导线70上穿出该长形缺槽611及长形开口612后,位于该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之间。

该衔接管62与夹持座63组装时,能够以一螺固元件锁付固定。再者,该夹持座63凸设有一延伸至衔接管62的长形缺槽611内的凸柱631,防止夹持座63组装在衔接管62上后,相对于衔接管62偏转。

为了方便将磁感应开关组80安装固定在夹持座63上,该夹持座63在长形开口612相对应的两侧设有一供磁体81固定的第一固定部632、以及一供磁感应元件82固定的第二固定部633,该磁感应元件82能够以灌胶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固定部633。

凭借夹持座63的设置,该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能够设置在衔接管62外部,彼此之间能够以较近的距离进行感应,不再如同已知技术中会受到管径大小的影响,相对地可以缩小磁体体积。再者,该穿槽61设置在套管组件60的底部,可避免烹煮时的水分从炉头滴落穿槽61中,形成简易的防水措施。

该套管组件60除了将衔接管62与夹持座63分开制造后再行组装外,如图10、图11所示,该套管组件60也能够为以塑胶、铝合金或锌合金一体成型。

图示中,该套管组件60在穿槽61周围对应于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之间凸设有一环壁613,该环壁613上设有一遮蔽该穿槽61的遮盖614,该隔板71从导线70上穿出该穿槽61后位于该环壁613及遮盖614内。配合前述一体成型的结构,该套管组件60与支撑管10或弯管之间的衔接位置设有一止水件64,可避免水气渗入,加强防水功能。

该环壁613主要是让隔板71能顺利在穿槽61中移动,避免隔板71被异物干涉影响作动。前述环壁、遮盖的结构,也能应用在夹持座上,例如图6中,该夹持座63在长形开口612周围凸设有环壁613,该隔板71从导线70上穿出该长形缺槽611及长形开口612后位于该环壁613内。

图12至图15为另一种启动磁感应开关组的结构,与图6的差异在于,该磁感应开关组80包含彼此相邻设置的一固定元件以及一移动元件,该固定元件为一固定在该穿槽61侧边的磁体81或磁感应元件82,该移动元件为相对应固定在该导线70上并且穿出该穿槽61的磁感应元件82或磁体81。

举例来说,图12、图13以磁感应元件82为固定元件,磁体81为移动元件,该磁体81固定在该导线70上并且穿出该穿槽61,该导线70位移时同步带动磁体81以改变与磁感应元件82之间的磁场来启动磁感应元件82。

图14、图15则以磁体81为固定元件,磁感应元件82为移动元件,同理,该导线70位移时会同步带动磁感应元件82来改变与磁体81之间的磁场,如此启动磁感应元件82。

在此实施例中,该套管组件60同样包含有衔接管62、夹持座63、长形缺槽611及长形开口612,该移动元件固定在该导线70上并穿出该长形缺槽611及长形开口612,该夹持座63在长形开口612侧边设有一供固定元件固定的第三固定部634。

再者,该磁体81与磁感应元件82同样是设置在衔接管62外部,达到彼此之间以较近的距离进行感应的目的,改善已知技术中感应功能会受到管壁厚度影响的缺点。

该磁感应元件82实施时,可为一磁簧管821,或者是如图16至图18所示,该磁感应元件为一磁簧管821及/或霍尔ic822,该霍尔ic822能够检知炉头放置的锅具种类,例如图17在炉头放置平底锅,图18放置炒锅,则二种锅具的重量导致温度感应组件100被下压的深度不一样,使得磁体81被导线70带动的位移量也不一样,如此让霍尔ic822检知磁体81的不同磁力变化而能够检知锅具种类。

再者,因霍尔ic使用上须持续供电,因此实施时,可在霍尔ic电路上设置磁簧管821,当锅具带动温度感应组件100的磁感应元件82及/或磁体81位移时,先启动磁簧管而导通电路,才由霍尔ic进行检知位移量,使电路系统不必持续地对霍尔ic供电。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