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装置、排水管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0215发布日期:2021-01-30 00:3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防堵装置、排水管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堵装置、排水管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空调已成为消费者提升生活质量的必备家用电器。目前市场上现所应用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中,空调器运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温度低的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往往收集在接水盘中,为了冷凝水不会在接水底盘中存储过多,因此需要将冷凝水及时、快速排到室外。由于用户的户型、雨水管道布局、排水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冷凝器中的水排出要求也往往不同,而现有空调器往往会采用将排水管插进雨水管支管的方式实现冷凝水排出。
[0003]
雨水滴在建筑物上,流入雨水管道之时会伴随有很多的泥沙,而一部分泥沙会淤塞在雨水管支管的弯曲部分,空气中的灰尘在空调制冷时被带入冷凝水,也会随着排水管在弯道部分沉积,容易在雨水管支管弯曲部位淤塞造成堵塞。并且排水管插入雨水管支管时经常会发生排水管深度过深或者管口变形等问题,造成预留空间不够,泥沙、灰尘等等日积月累下便会形成管路淤塞,造成接水盘溢水。同时,现有的排水管与雨水管支管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缠胶带方式固定,方法老旧且可靠性不高,胶带容易老化、褪色且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大包容淤塞的空间,提高空调器排水管路的可靠性的防堵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堵装置的排水管组件。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水管组件的空调器。
[0007]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装置,包括沿着长度方向的排水管安装部和雨水管支管安装部,排水管安装部远离雨水管支管安装部的一端开设有插入口。排水管安装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单向止回凸起,单向止回凸起自内周壁沿径向向外凸出。单向止回凸起设置有引导部和止回部,引导部相对于排水管安装部的轴向呈倾斜设置,在排水管安装部的轴向上,引导部靠近单向止回凸起的自由端一侧相对于靠近单向止回凸起的固定端一侧距离插入口更远。在排水管安装部的轴向上,引导部位于单向止回凸起靠近插入口的一侧,止回部位于单向止回凸起远离插入口的一侧。
[0008]
由上述方案可见,防堵装置与雨水管支管的过渡位置预留有足够的空间,当出现泥沙污垢等异物堵塞管颈时,管道不会出现完全堵塞的情况,防堵装置能够增大包容淤塞的空间,防止排水管路堵塞,从而提高空调器排水管路的可靠性。排水管外周的卡合凸起与单向止回凸起配合连接,安装方式简单,只需要用力将排水管插入防堵装置之内便可实现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性高且不再需要缠胶带固定,增加美观性。单向止回凸起的引导部引导排水管上的卡合凸起移动至与限位部配合的位置,从而使得排水管更顺畅地插入防堵装置
的排水管安装部中,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限位部与卡合凸起配合形成自锁结构,防止防堵装置与排水管脱开。
[0009]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排水管安装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止回凸起组,止回凸起组包括沿周向布置的多个单向止回凸起。
[0010]
由此可见,提高排水管外周的卡合凸起与单向止回凸起配合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单向止回凸起失效而失去止回作用,造成防堵装置与排水管脱离。
[0011]
进一步的方案是,止回凸起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止回凸起组沿着排水管安装部的轴向依次布置。
[0012]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多组止回凸起组,从而实现排水管插入防堵装置内的深度的调节。
[0013]
进一步的方案是,各止回凸起组中单向止回凸起的数量均相等。
[0014]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各止回凸起组中对应的单向止回凸起沿着排水管安装部的轴向依次布置。
[0015]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雨水管支管安装部远离排水管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斜切口。
[0016]
由此可见,便于防堵装置插入雨水管支管中。
[0017]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防堵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
[0018]
由此可见,防堵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其硬度与雨水排水管的硬度相当,不会出现由pp材料制成的吹塑排水管插接时出现的变形、歪斜等情况。
[0019]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和上述的防堵装置,排水管的出水端从插入口安装至排水管安装部。排水管的出水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卡合凸起,卡合凸起与单向止回凸起配合将防堵装置卡接在排水管的出水端,卡合凸起可沿着排水管安装部的轴向向远离插入口的方向移动,单向止回凸起限制卡合凸起反向移动。
[0020]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卡合凸起沿着排水管的周向延伸。
[0021]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卡合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合凸起沿着排水管的轴向布置。
[0022]
由此可见,可进一步提高防堵装置与排水管连接的稳定性。
[0023]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排水管组件。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组件实施例和雨水管支管的装配后的剖视图。
[0025]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组件实施例中防堵装置的剖视图。
[0027]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组件实施例中防堵装置的俯视图。
[0029]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组件实施例中排水管的剖视图。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防堵装置和排水管组件实施例
[0032]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管1和防堵装置2。防堵装置2用于将排水管1出水端12连接到雨水管支管3上,且排水管1与雨水管支管3通过防堵装置2相连通。排水管由pp材料制成,硬度较小,其伸缩率在7%至9%范围内。
[0033]
防堵装置2呈圆柱状,其包括沿着长度方向的排水管安装部21和雨水管支管安装部22,排水管安装部21远离雨水管支管安装部22的一端开设有插入口23。排水管1的出水端12从插入口23安装至排水管安装部21。
[0034]
排水管安装部21的内周壁211上设置有多组止回凸起组24,多组止回凸起组24沿着排水管安装部21的轴向依次布置。通过设置多组止回凸起组24,从而实现排水管1的出水端12插入防堵装置2内的深度的调节。
[0035]
参见图5,每组止回凸起组24均包括沿周向布置的四个单向止回凸起241,各止回凸起组24中对应的单向止回凸起241沿着排水管安装部21的轴向依次布置。单向止回凸起241自排水管安装部21的内周壁211沿径向向外凸出。
[0036]
如图4所示,单向止回凸起241设置有引导部242和止回部243,引导部242相对于排水管安装部21的轴向呈倾斜设置,在排水管安装部21的轴向上,引导部242靠近单向止回凸起241的自由端2411一侧与插入口23之间的距离比引导部242靠近单向止回凸起241的固定端2412一侧与插入口23之间的距离大。在排水管安装部21的轴向上,引导部242位于单向止回凸起241朝向插入口23的一侧,止回部243位于单向止回凸起241远离插入口23的一侧。
[0037]
参见图2和图6,排水管1的出水端1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卡合凸起11,两个卡合凸起11沿着排水管1的轴向布置。每个卡合凸起11均沿着排水管1的周向延伸,卡合凸起11在引导部242的引导下可沿着排水管安装部21的轴向向远离插入口23的方向移动,单向止回凸起241的止回部243限制卡合凸起11反向移动,卡合凸起11与单向止回凸起241配合将防堵装置2卡接在排水管1的出水端12。
[0038]
雨水管支管安装部22远离排水管安装部21的一端设置有斜切口221。斜切口221的设置便于防堵装置2的雨水管支管安装部22插入到雨水管支管3中。雨水管支管3包括水平延伸部31、竖直延伸部32和弧形过渡部33,水平延伸部31与竖直延伸部32通过弧形过渡部33连接,水平延伸部31和竖直延伸部32相互垂直设置,防堵装置2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雨水管支管安装部22插入到竖直延伸部32内。斜切口221朝向弧形过渡部33的圆心侧倾斜。雨水管支管安装部22的最小长度大于30毫米,防止防堵装置2与雨水管支管3脱开。
[0039]
防堵装置2采用pvc材料制成,其硬度与雨水排水管1的硬度相当,不会出现由pp材料制成的吹塑排水管1插接时出现的变形、歪斜等情况。
[0040]
空调器实施例
[0041]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排水管组件实施例中的排水管组件。
[0042]
由上可见,防堵装置与雨水管支管的过渡位置预留有足够的空间,当出现泥沙污垢等异物堵塞管颈时,管道不会出现完全堵塞的情况,防堵装置能够增大包容淤塞的空间,防止排水管路堵塞,从而提高空调器排水管路的可靠性。排水管外周的卡合凸起与单向止回凸起配合连接,安装方式简单,只需要用力将排水管插入防堵装置之内便可实现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性高且不再需要缠胶带固定,增加美观性。单向止回凸起的引导部引导排水管
上的卡合凸起移动至与限位部配合的位置,从而使得排水管更顺畅地插入防堵装置的排水管安装部中,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限位部与卡合凸起配合形成自锁结构,防止防堵装置与排水管脱开。
[0043]
此外,每组止回凸起组中单向止回凸起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单向止回凸起也可以为倒钩。单向止回凸起也可以沿着排水管安装部的周向延伸。卡合凸起也可以包括多个卡合段,多个卡合段沿着排水管的周向间隔布置。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44]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