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147发布日期:2021-02-26 22:1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厨房是人们进行烹饪的主要场所,厨房空气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烹饪体验。厨房夏热冬冷,有供冷、供热需求,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厨房空调,在夏天时对厨房空气进行降温,冬天时则可以向厨房提供暖风,以提高烹饪舒适度。
[0003]
现有的厨房空调基本形式和普通空调没有大的区别,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外机分体式,即外机位于室外,内机位于室内,内、外机各具有一个电机风扇,内外机分体式的厨房空调连接方式需要通过管路连接,需在墙上开孔,破坏装修,室外需挂一个外机,安装难度较大,结构不够紧凑。另一种是内外机为一体式结构,虽然其可以将空调的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均安装在室内,但需要破坏更大面积的墙体才能安装第一换热器的排热管,不仅增加了安装难度,而且还影响室内的美观。此外,由于厨房空间有限,厨房空调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厨房空调的散热存在较大问题,厨房空调使用过程中若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大大降低空调的能效。然而,现有的厨房空调与吸油烟机相互独立工作,两者无法联动,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吸油烟机的风机向室外排出,因此,如何通过吸油烟机排出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
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空调烟机这样的产品,即在油烟机平台基础上增加了空调组件,其既能实现吸油烟机的所有功能,同时又能实现空调的功能。然而,这些空调烟机往往是将传统空调的室内机与传统的油烟机进行简单功能合并,空调室外机还是需要单独安装于室外,这种方式的空调油烟机集成度不够,安装较为繁琐,而且,空调内外机的管路及线路连接也会破坏墙体。另外,空调烟机在使用过程中,空调的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目前均通过导水管排出室外,还没有其他排放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将空调冷凝水雾化至排烟通道内且雾化装置与吸油烟风机同步转动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厨房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和吸油烟组件,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通过冷媒管路相连通,所述吸油烟组件包括有机壳和设于机壳内的吸油烟风机,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在吸油烟风机出风口的下游形成排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还设有出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排烟通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出风通道内,该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厨房室内相流体连通,在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用来将第一换热器或者第二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雾化至所述排烟通道内的雾化器,并且,所述雾化器与吸油烟风机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转动。
[0007]
雾化器可以有多种结构,雾化器包括接水盘、水泵、喷水管和雾化盘,所述接水盘
部分设于所述出风通道内并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下方,接水盘部分设于所述排烟通道内,所述雾化盘设于排烟通道内并位于接水盘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雾化盘和吸油烟风机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分别位于电机的上下两侧,所述喷水管安装在水泵的出水口上,喷水管的喷水口朝向所述雾化盘。
[0008]
优选地,所述排烟通道和出风通道在机壳内部相互之间呈左右分布且相互隔离,且所述排烟通道和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吸油烟风机的上方。
[0009]
为了使出风口顺利出风,在所述机壳上开有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出风通道内安装有朝出风口吹风的出风风机,并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所述出风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游。
[0010]
进一步优选,所述进风口与厨房室内相流体连通或者与厨房室外相流体连通,所述出风口设于机壳的正面或在机壳的顶部。
[0011]
优选地,所述排烟通道包括第一排烟通道和第二排烟通道,在所述第一排烟通道和第二排烟通道的入口安装有用来切换第一排烟通道和第二排烟通道中的其中一个通道与吸油烟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风道切换阀,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二排烟通道内。
[0012]
为了避免油烟污染第一换热器,在所述第二排烟通道内还安装有静电净化装置,并且,沿着油烟流动的路径,所述静电净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游。
[0013]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排烟通道和第二排烟通道均具有横向排烟段,且第一排烟通道的横向排烟段位于第二排烟通道的横向排烟段的上方。
[0014]
为了避免油烟倒灌,所述第一排烟通道的出口和第二排烟通道的出口与同一根排烟管相连通,并且,在第一排烟通道的出口和第二排烟通道出口处安装有仅允许油烟向排烟管排出的单向阀。
[0015]
压缩机可以安装在多个位置,优选地,所述压缩机集成在所述机壳上。
[0016]
进一步优选,所述压缩机设于排烟通道和出风通道外部。
[0017]
为了使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
[0018]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安装有节流器件。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厨房空气调节系统将第一换热器安装在机壳的排烟通道内,油烟可以带走第一换热器的热量或者冷量,第二换热器安装在机壳的出风通道内,空调风从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吹入厨房内,同时,机壳内的雾化器能将空调冷凝水雾化至排烟通道,实现冷凝水的排放,并,由于且雾化器与吸油烟风机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转动,结构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和吸油烟组
件。空气调节组件包括有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冷媒管路上安装有四通阀16,在冷凝器12与蒸发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部件15。冷媒管路14内流经有载冷剂,常见的载冷剂可以采用水、乙二醇或者丙三醇等等。空气调节组件1的具体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0024]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组件具有机壳20,机壳20的下部安装有吸油烟风机21,本实施例的吸油烟风机21采用卧式布置的离心风机。机壳20的上部设有相互隔离的排烟通道22和出风通道23,沿着气体流动方向,排烟通道22设于吸油烟风机21的下游,以图1中箭头b所示方向为右,出风通道23位于排烟通道22的右侧并位于吸油烟风机21的上方。
[0025]
本实施例的排烟通道22包括第一排烟通道221和第二排烟通道222,在第一排烟通道221和第二排烟通道222的入口安装有用来切换第一排烟通道221和第二排烟通道222中的其中一个通道与吸油烟风机21的出风口相连通的风道切换阀5。第一排烟通道221的出口和第二排烟通道222的出口与排烟管7相连通,并且,在第一排烟通道221的出口和第二排烟通道222出口处安装有仅允许油烟向排烟管7排出的单向阀8。
[0026]
第一排烟通道221和第二排烟通道222均具有横向排烟段,且第一排烟通道221的横向排烟段位于第二排烟通道222的横向排烟段的上方。在第二排烟通道222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静电净化装置6,并且,沿着油烟流动的路径,静电净化装置6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上游,从而避免油烟污染第一换热器12。
[0027]
在机壳20上开有出风通道23的进风口24和出风口25,进风口24与可以与厨房室内相连通,也可以与厨房室外相连通而使室外新风进入出风通道23内,出风口25位于机壳20的正面或者机壳20的顶部。出风通道25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13和出风风机26,并且,沿着气体流动方向,出风风机26位于第二换热器13的下游。
[0028]
本实施例将压缩机11集成在机壳20上,且位于排烟通道22和出风通道23的外部,使得系统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0029]
在机壳20内部安装有雾化器3,雾化器3位于第二排烟通道222内,并与吸油烟风机2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转动,雾化器3用来将第二换热器13产生的冷凝水雾化至第二排烟通道22内。雾化器具体包括接水盘31、水泵32、喷水管33和雾化盘34,接水盘31部分设于出风通道23内并位于第二换热器13的下方,接水盘31部分设于排烟通道22内,雾化盘34设于第二排烟通道222内并位于接水盘31的上方,驱动机构为电机4,雾化盘34和吸油烟风机21安装在电机4的输出轴上并分别位于电机4的上下两侧,喷水管33安装在水泵32的出水口上,喷水管33的喷水口朝向雾化盘34。
[0030]
该厨房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1]
吸油烟机和空调均开启,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油烟通过第二排烟通道222排出,并且,油烟气流掠过第一换热器12的表面可以对第一换热器12进行降温、散热,降低流经第一换热器12内的载冷剂温度,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升空调能效。同时,在出风风机26的作用下,冷风从出风口25送入厨房室内。同时,雾化装置3启动,第二换热器13产生的冷凝水经雾化装置3雾化后进入第二排烟通道222内,从而实现冷凝水的顺利排放。
[0032]
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此时,第一换热器
12的冷量随油烟排出,从出风口25吹出暖风,第二换热器13不再产生冷凝水。
[0033]
仅吸油烟机开启,油烟通过第一排烟通道221排出。
[0034]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