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预制件的转送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有气体流动、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物料运动等过程所组成的。回转窑使燃料能充分燃烧,燃料燃烧的热量能有效的传给物料,物料接受热量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成品熟料。混凝土预制件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是,现有的在预制件的制作过程中浇筑、脱模过程复杂,并且在传送中撞击容易损坏,降低了出品率;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预制件的转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预制件的转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预制件的制作过程中浇筑、脱模过程复杂,并且在传送中撞击容易损坏,降低了出品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预制件的转送装置,包括进料桶,所述进料桶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风扇,且风扇有多个,所述风扇的顶部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设置有模具,且模具有多个,所述模具的一侧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壳,且底座与外壳焊接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支柱。
优选的,所述进料桶的底部设置有开合页板,且进料桶与开合页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桶与顶座通过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隔板与第一传送带通过粘胶剂连接,所述间隔板与模具通过螺丝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与外壳和支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风扇与顶座通过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顶部设置有履带,所述刮板与履带通过粘胶剂连接,所述履带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履带的内部设置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轴,所述从转轴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桶下方的开合页板和间隔板的配合,让第一传送带在运动时,间隔板可以控制开合页板开合,让水泥定量进入模具,不产生浪费,用简单的操作,简化了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控制主转轴转动,控制刮板在滑动槽中作往复运动,把模具里的水泥抹平,只要设置好电机来回转动的频率,就可以完美的完成这个操作,减少了人力对水泥表面刮平;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传送带带着模具向前运动,风扇加快水泥变干,水泥干后刚好到达第一传送带末端,间隔板是粘在第一传送带,而模具和间隔板连接,在到达旋转处时模具慢慢倒置过来,水泥从模具里脱落,掉到第二传送带,这里简化了水泥脱模只需要在传送的中途就能完成,简化了中间很多复杂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桶;2、顶座;3、风扇;4、刮板;5、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模具;8、间隔板;9、滑动槽;10、履带;11、螺丝;12、电机;13、主转轴;14、从转轴;15、外壳;16、支柱;17、固定块;18、底座;19、开合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预制件的转送装置,包括进料桶1,进料桶1中可以加入要做预制件的水泥,以备后续开合页板19打开,水泥流下来,进料桶1的一侧设置有刮板4,刮板4快速对水泥表面进行刮平,刮板4的另一侧设置有风扇3,且风扇3有多个,多个风扇3一起吹可以加快水泥中的水分蒸发,风扇3的顶部设置有顶座2,顶座2的底部设置有模具7,且模具7有多个,多个模具7的设置,满足了大量预制件的制作,模具7的一侧设置有间隔板8,间隔板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5,间隔板8的运动可以控制开合页板19的开关,防止水泥流下过多,溢出模具7,第一传送带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6接住做好的预制件,完成后续运输,第二传送带6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8,底座18的顶部设置有外壳15,且底座18与外壳15焊接连接,外壳15的一侧设置有支柱16,外壳15和底座18的设计让整个装置运行的更稳定。
进一步,进料桶1的底部设置有开合页板19,且进料桶1与开合页板19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进料桶1与顶座2通过卡槽连接,开合页板19可以控制水泥流出来多少,减少水泥的浪费。
进一步,间隔板8与第一传送带5通过粘胶剂连接,间隔板8与模具7通过螺丝11转动连接,这样到达第一传送带5末端时,间隔板8还黏在第一传送带5,而模具7会慢慢和第一传送带5分离,逐渐倒置,让水泥脱模。
进一步,第一传送带5与外壳15和支柱1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风扇3与顶座2通过卡槽连接,外壳15连接和固定了整个装置,使装置在运行中更稳定。
进一步,刮板4的顶部设置有履带10,刮板4与履带10通过粘胶剂连接,履带10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槽9,刮板4顺着履带10的运动,对水泥表面刮平,减少了人力对水泥表面刮平。
进一步,履带10的内部设置有主转轴13,主转轴13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2,主转轴13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轴14,从转轴14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7,主转轴13带着从转轴14运动,让刮板4可以简单的平移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检查本装置有无损坏情况,检查完毕,在进料桶1中加入水泥,第一传送带5开始转动,间隔板8跟着第一传送带5向前运动,离开贴合的开合页板19,开合页板19打开,水泥从进料桶1流下进入模具7里,第一传送带5是继续向前运动的,下一个间隔板8会接触到开合页板19,开合页板19会慢慢关上,上一个模具7也刚好接到适量的水泥向前进,滑动槽9里的电机12开始顺时针转动,主转轴13同步转动,履带10上的刮板4也平行移动,刮板4到达从转轴14时,电机12开始逆时针转动,履带10上的刮板4返回,刮板4在这个往复运动中不断对模具7里的水泥表面刮平,风扇3开始转动,吹出来的热风吹到水泥上,让水泥里的水分加快蒸发,当第一个装水泥的模具7到达第一传送带5末端后,第一传送带5停止运动,让水泥预制件在风扇3下放置一段时间,水泥干后,第一传送带5继续运行,间隔板8是粘在第一传送带5上,而模具7和间隔板8连接,在到达旋转处时模具7和第一传送带5慢慢分离,模具7倒置,预制件从模具7里脱落,掉到第二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6把做好的预制件传送走,完成整个转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