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9375发布日期:2021-02-27 11:3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热风炉。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陶瓷行业中用于烘干喷雾塔的热风设备大部分为热风炉,热风炉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整个烘干的工艺,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仍存在不少的缺陷:市面上的热风炉内部,大部分是由主炉膛、副炉膛以及三个间隔设置的沉淀室形成,最后热风会经由最后一个沉淀室送出,其中,出风口的位置只能设置在与最后一个沉淀室相靠近的热风炉的侧面壁体上,也就是说热风只能由侧面散出,这样的设置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后续与热风炉相连的对热风进行除尘或者干燥的装置的设置位置和设置高度,无法调整热风由热风炉出来后的位置和高度;而且,传统的热风炉各个沉淀室之间是相间隔设置,容易相互间影响,影响沉淀效果。
[0003]
因此,急需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热风炉,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沉淀效果佳,用户体验感极佳。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0006]
一种新型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由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隔离件、第二隔离件以及第三隔离件,使所述炉体内形成主炉膛、副炉膛、第一沉淀室以及第二沉淀室,所述炉体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二沉淀室相连,所述炉体的一侧上设有沉淀塔,所述沉淀塔通过所述管道与炉体相连,所述沉淀塔呈柱状,所述沉淀塔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中轴线与所述管道的中轴线相垂直设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塔呈竖直状设置,且所述沉淀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圆筒部、中圆筒部以及下圆筒部,所述上圆筒部、中圆筒部以及所述下圆筒部一体成形设置,所述中圆筒部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炉体相连通。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筒部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下圆筒部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塔的体积比所述第二沉淀室的体积大。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安装固定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第二管体安装固定在所述沉淀塔上,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设置螺栓相互安装固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件上具有多个用于气体通过的通孔。
[0013]
进一步地,所述主炉膛一侧上倾斜设置有进料管路。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热风炉,其有益效果为:1、采用外置的沉淀塔并在沉淀塔的顶部设置出风口,使由炉体出来的热风经由该位置散出,将传统的热风侧出改进为热风
顶出,使得后面用于对热风进行除尘或者干燥的装置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高度均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自由调整,可调整范围比传统的侧出要多,极大的提升了热风炉整体的设置灵活性,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2、由于沉淀塔是外置的,使得其与第一沉淀室或者第二沉淀室之间是相互不干扰的,有利于沉淀效果的提升,而且,沉淀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高度,使热风中的沉淀物能更好的在沉淀塔内沉淀,从而进一步提升沉淀效果;3、由于是采用炉体和外置一个沉淀塔的设置形式,使得热风炉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而且生产工艺得到有效简化,企业利润增加。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热风炉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热风炉。
[0017]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0018]
一种新型热风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由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隔离件2、第二隔离件3以及第三隔离件4,使所述炉体1内形成主炉膛101、副炉膛102、第一沉淀室103以及第二沉淀室104,所述炉体1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管道5,所述管道5与所述第二沉淀室104相连,所述炉体1的一侧上设有沉淀塔6,所述沉淀塔6通过所述管道5与炉体1相连,所述沉淀塔6呈柱状,所述沉淀塔6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601,所述出风口601的中轴线与所述管道5的中轴线相垂直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出风口是设置在沉淀塔的顶部且其中轴线与所述管道的中轴线相垂直。
[0019]
优选地,为了使气体由副炉膛102进入第一沉淀室103,所述第二隔离件3上具有多个用于气体通过的通孔。
[0020]
优选地,所述主炉膛101一侧上倾斜设置有进料管路7,所述主炉膛10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8。
[0021]
为了使出风口601设置在上方从而更好的配合后续的加工处理工序,所述沉淀塔6呈竖直状设置,且所述沉淀塔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圆筒部602、中圆筒部603以及下圆筒部604,所述上圆筒部602、中圆筒部603以及所述下圆筒部604一体成形设置,所述中圆筒部603通过所述管道5与所述炉体1相连通。
[0022]
优选地,所述上圆筒部602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有利于热风往上流通的流畅性的提高。
[0023]
其中,所述出风口601设于所述上圆筒部602上。
[0024]
优选地,所述下圆筒部604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有利于沉淀物快速的向下流出。
[0025]
其中,下圆筒部604的末端设置有沉淀物出口,在沉淀物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运料机。
[0026]
所述沉淀塔6的体积比所述第二沉淀室104的体积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减少热风炉的体积,有利于生产炉体1的效率的提高,而且,将沉淀塔6的体积设置为较大的一方,使热风能在沉淀塔6内进行更好的沉淀,有利于沉淀效果的提高。
[0027]
为了简化炉体1和沉淀塔6之间的安装工艺,所述管道5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501和第二管体502,所述第一管体501安装固定在所述炉体1上,所述第二管体502安装固定在所述沉淀塔6上,所述第一管体501与所述第二管体502之间通过设置螺栓相互安装固定。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热风炉,其有益效果为:1、采用外置的沉淀塔6并在沉淀塔6的顶部设置出风口601,使由炉体1出来的热风经由该位置散出,将传统的热风侧出改进为热风顶出,使得后面用于对热风进行除尘或者干燥的装置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高度均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自由调整,可调整范围比传统的侧出要多,极大的提升了热风炉整体的设置灵活性,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2、由于沉淀塔6是外置的,使得其与第一沉淀室103或者第二沉淀室104之间是相互不干扰的,有利于沉淀效果的提升,而且,沉淀塔6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高度,使热风中的沉淀物能更好的在沉淀塔6内沉淀,从而进一步提升沉淀效果;3、由于是采用炉体1和外置一个沉淀塔6的设置形式,使得热风炉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而且生产工艺得到有效简化,企业利润增加。
[0029]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