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0368发布日期:2021-06-01 23:2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



背景技术: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升温除湿的典型代表;目前全球转轮除湿机的主要产地集中在美国、日本、瑞典和中国等地,中国的转轮除湿机也已发展了20多年,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国、日本、瑞典等国企业中,所以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不显著。但是近几年中国产业升级,转轮除湿机需求猛增,中国的转轮除湿机企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被中国的消费者认知;但是现有的转轮除湿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转轮除湿机在长时间工作下,内部的过滤装置和转轮会堆积大量灰尘等,处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定时观察定时进行清理。但每一次清理都需要打开机箱拆出来,尤其是像转轮这样的部位,每次拆出来清理后还需要更换密封装置,清理次数一多,既增加了清理工作难度,又加大了使用成本。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所述转轮除湿机组包括:

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上分别设有安装槽;以及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安装框和过滤网板,所述过滤安装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过滤安装框由主框和副框可拆卸连接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一侧开口设置,另一侧封口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可推拉,所述安装槽的封口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过滤网板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框包括底框和半边框,所述半边框连接在所述底框上方的一端,所述半边框的纵截面呈倒"l"型,所述半边框的两端设有限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框的纵截面呈倒"l"型,所述副框的两端设有限位凸体,所述限位凸体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高度高于所述过滤网板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若干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若干弹簧与所述限位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包括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上分别设有安装槽;以及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安装框和过滤网板,所述过滤安装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过滤安装框由主框和副框可拆卸连接而成。采用上述设计,在不影响机箱内部空间构造的情况下,安装可以轻易拆卸更换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且可以减少对转轮的清理次数,增加空气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主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副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安装槽;2、挡板;3、主框;31、限位孔;4、副框;41、限位凸体;5、过滤网板;6、弹簧;7、调节板;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所述转轮除湿机组包括:

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上分别设有安装槽1;以及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安装框和过滤网板5,所述过滤安装框上设有限位槽8,所述过滤网板5设置在所述限位槽8内,所述过滤安装框由主框3和副框4可拆卸连接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1一侧开口设置,另一侧封口设置,所述安装槽1的开口侧设有挡板2,所述挡板2可推拉,所述安装槽1的封口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过滤网板5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框3包括底框和半边框,所述半边框连接在所述底框上方的一端,所述半边框的纵截面呈倒"l"型,所述半边框的两端设有限位孔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框4的纵截面呈倒"l"型,所述副框4的两端设有限位凸体41,所述限位凸体41与所述限位孔31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8的高度高于所述过滤网板5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8内设有若干调节板7,所述调节板7通过若干弹簧6与所述限位槽8连接。

具体的,除湿机本体包括一体化的机箱,设置在机箱内的除湿转轮,以及与除湿转轮相配合的处理机构和再生机构,处理机构将抽入机箱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然后被除湿转轮上的吸附材料吸附,使空气干燥,干燥后的空气排出机外,同时再生机构加热空气,反向吹向除湿转轮,将除湿转轮上吸附的水一起带出室外,恢复除湿转轮的吸附能力。

在本实施例里,在一体化的机箱外壁设置分别与处理机构和再生机构相配合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在这些通道上设置安装槽1,安装槽1的宽度和高度与过滤安装框的宽度和高度相匹配,安装槽1一侧开口,用于将过滤安装框装入,另一侧是封闭的,过滤安装框插入进安装槽1内到底后,用挡板2封住开口,此时过滤安装框即被安装槽1固定住,不能移动或转动,要将过滤安装框取出时,打开挡板2,通过棍状物品从安装槽1封闭侧的通孔将过滤安装框往外顶,过滤安装框会沿着安装槽1往外运动。挡板2是可以推拉拆卸的,优选为从上往下推,例如在通道顶上设置与安装槽1相通的条形槽,再在安装槽1的底面上与条形槽对应的位置设置一个卡孔,在挡板2上的底部设置卡体,将挡板2从条形槽插入,可以将卡体插入卡孔处,来固定住挡板2,挡板2固定住过滤安装框。

过滤安装框包括主框3和副框4,主框3又包括底框和半边框,副框4和半边框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四方形。过滤安装框上设置一个同轴的四方形的限位槽8,限位槽8上设置若干通过弹簧6连接的调节板7,调节板7本实施例设置为长条形状,调节板7可以设置成朝上,也可以设置成朝下。安装一个过滤网板5时,将过滤网板5插入进限位槽8内,再将副框4的限位凸体41对准限位孔31插入进去,装好副框4后,弹簧6被压缩,此时调节板7在弹簧6的作用下顶着过滤网板5,将过滤网板5固定住;需要安装两个或更多个过滤网板5时,先将一个过滤网板5插入进去,再将其余的安装进去,然后同样将副框4的限位凸体41插入限位孔31内。这样设计,方便及时拆卸更换过滤网板5。接着将组装好后的过滤安装框和过滤网板5插进安装槽1内,安装槽1的侧壁可以对副框4起到限制作用,使其牢牢的将过滤网板5固定住。限位槽8上设置弹簧6和调节板7,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过滤网板5的个数,而且不会因为过滤网板5过厚或过薄而无法固定。为了提高空气质量,可以在进风通道处设置用于过滤灰尘等物的过滤网板5,在出风通道处设置用于吸附有害气体或废气的过滤网板5,例如活性炭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上分别设有安装槽1;以及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安装框和过滤网板5,所述过滤安装框上设有限位槽8,所述过滤网板5设置在所述限位槽8内,所述过滤安装框由主框3和副框4可拆卸连接而成。采用上述设计,在不影响机箱内部空间构造的情况下,安装可以轻易拆卸更换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且可以减少对转轮的清理次数,增加空气的洁净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