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3825发布日期:2021-03-23 10:5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一体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将水温加热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作为清洁能源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大部分外挂在楼房墙体外,这样设计安装,存在安装维修不方便,容易自然老化,且存在脱落危险,存有安全隐患,蓄水桶容易结水垢,占用室内空间,冬天管道易结冰,影响建筑整体的美观等缺点。

发明专利201910432385.1公开了一种封闭阳台一体化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位于建筑外立面的封闭阳台窗框、设置于所述封闭阳台窗框中的太阳能集热板,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中部设置有集热板翻转转轴,所述集热板翻转转轴水平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封闭阳台窗框位置固定,且所述集热板翻转转轴与所述封闭阳台窗框共面。该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决,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有益效果,但该发明未公开水箱的位置,也没有对集热板与水箱的热能传递做出说明,然而水箱设置在距离集热板较远的位置,必然造成热能传递过程中热能损耗的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在窗台下方的建筑空腔内集成一体安装的一体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设置在窗台下方的建筑空腔内的集热板组件和水箱组件,集热板组件设置在靠近户外的一侧,集热板组件用于吸收太阳能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水箱组件设置在集热板组件靠近户内的一侧,且水箱组件直接获取集热板组件上的热能。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水箱内设置有用于存储水的内腔。

进一步优化:

集热板组件包括集热板,集热板固定设置在水箱远离户内一侧的侧板上,集热板与水箱的侧板紧密接触。

进一步优化:

集热板还可以设置在水箱远离户内的一侧,集热板作为水箱的一个侧板且与水箱一体设置,集热板与水箱的侧板共同构成用于存储水的内腔。

进一步优化:

水箱内水平设置有多个依次间隔且交错布设的隔离板,多个隔离板将水箱的内腔分隔成连续的s状的折流回路。

进一步优化:

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折流回路的低端连通,水箱上与进水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

进一步优化:

水箱内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

进一步优化:

窗台下方的建筑空腔内固定设置有框架,集热板组件、水箱组件设置在框架的内部。

进一步优化:

框架与水箱组件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优化:

框架上靠近户外的一侧设置有盖板玻璃,盖板玻璃与集热板之间设置有真空腔。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化设计,将集热板和水箱一体化设计,使集热板吸收的热能直接传递到水箱中的水中,最大限度降低了热能损耗,将集热板、水箱和加热棒集成一体设置在窗台的下方,有效利用了窗台下方的空间,不改变建筑结构,安全美观,热水器在室内窗下安装,解决了室外安装的诸多缺陷,并且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保证了热水器四季全时提供热水,绿色节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的剖视图。

图中:1-框架;2-集热板;3-加热棒;4-窗框;5-盖板玻璃;6-窗台;7-水箱;8-隔离板;9-进水管;1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一体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设置在窗台6下方的建筑空腔内的集热板组件和水箱组件,集热板组件设置在靠近户外的一侧,集热板组件用于吸收太阳能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水箱组件设置在集热板组件靠近户内的一侧,且水箱组件直接获取集热板组件上的热能。

如图3-4所示,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7,水箱7内设置有用于存储水的内腔。

所述集热板组件包括集热板2。

所述集热板2采用真空钢化镀膜玻璃或是经过黑铬涂层处理的金属等吸热材料制成。

所述集热板2固定设置在水箱7远离户内一侧的侧板上,集热板2与水箱7的侧板紧密接触。

所述集热板2吸收太阳的辐射能转换成的热能直接通过水箱7的侧板传递到水箱7内存储的水中,降低了热能损耗。

所述水箱7的形状和尺寸与窗台下的建筑物空腔相对应。

所述水箱7内依次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板8,两两相邻的隔离板8在水箱7内交错布设,多个隔离板8将水箱7的内腔分隔成连续的s状的折流回路。

本实施例中隔离板8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与折流回路的低端连通,水箱7上与进水管9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10。

所述进水管9用于连通冷水水源,出水管10用于连通热水使用装置。

所述隔离板8的设置,避免了从进水管9流入的冷水直接从出水管10流出。

所述水箱7内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3。

所述加热棒3通电即可对水箱7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窗台6下方的建筑空腔内固定设置有框架1,集热板组件、水箱组件设置在框架1的内部。

所述框架1与水箱组件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框架1上靠近户外的一侧设置有盖板玻璃5,盖板玻璃5与集热板2之间设置有真空腔,真空腔有效降低了集热板2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损失,使集热效率得以提高。

根据热传递原理,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集热板2吸收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使得集热板2的温度升高,集热板2吸收的热能直接通过水箱7的侧板传递到水箱7内的水中,使水箱7内的水温升高。

当水箱7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棒3自动开启,将水箱7中水的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对水箱7中的水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

所述窗台6靠近户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窗框4。

所述盖板玻璃5与窗框4处在同一平面上,盖板玻璃5代替窗框4内镶嵌的传统的钢化玻璃起到防尘、美观的效果。

实施例2:

所述集热板2还可以设置在水箱7远离户内的一侧,集热板2作为水箱7的一个侧板且与水箱7一体设置,集热板2与水箱7的侧板共同构成用于存储水的内腔。

所述集热板2吸收太阳的辐射能转换成的热能直接传递到水箱7内存储的水中,最大限度降低了热能损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化设计,将集热板2和水箱7一体化设计,使集热板2吸收的热能直接传递到水箱7中的水中,最大限度降低了热能损耗,将集热板2、水箱7和加热棒3集成一体设置在窗台6的下方,有效利用了窗台6下方的空间,不改变建筑结构,安全美观,热水器在室内窗下安装,解决了室外安装的诸多缺陷,并且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保证了热水器四季全时提供热水,绿色节能。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