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6685发布日期:2021-04-06 12: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成灶的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选择集成灶的时候,因为根据家庭实际装修情况,左右通风口的选择不易确定,所以风箱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排风方向转换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包括内置蜗壳的上风箱和横向设置带有左右出风口结构的下风箱,蜗壳安装在上风箱内,蜗壳的出风口与下风箱相连接,下分箱设置有左右两个出风口,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这种结构造成蜗壳的出风口垂直与底部的板材,对蜗壳的风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蜗壳的能耗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噪音,下风柜的设计大大占用了空间,而且一般情况下,集成灶安装好后,排烟方向不会产生改动,两个排烟口的设计使得加工工艺更为繁琐,加工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除去了下风箱的设计,蜗壳的出风口直接正对排烟口,减少了风力的浪费,使蜗壳的能耗降低,也降低了噪音。同时排烟口方向的转变也十分的便捷,去除了下风柜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也使得集成灶的结构更为简单,更易于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包括单侧出烟的风箱和灶具,灶具和风箱可拆卸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单侧出烟的风箱设有至少两个进烟口,灶具设有进烟槽,与进烟槽位置相对应的进烟口、进烟槽和集烟罩相互连通,其余进烟口安装有盖板,盖板的设计用于密封不使用的进烟口,使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蜗壳抽风时效率达到最大,降低了能源的浪费。要转变出风方向时,先将风箱前后旋转一百八十度,使设置在风箱一侧的出烟口左右位置互换,再把不与进烟槽相连通的进烟口盖上盖板,即可改变排烟方向,操作十分的便捷,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也使得集成灶的结构更为简单,更易于后期的维护。

进一步,进烟口数量为两个,出烟口数量设置为一个。两个进烟口的设计可以使加工成本最低,一个进烟口安装盖板,另一个进烟口与进烟槽相配合,使得进烟口与进烟槽相配合面积最大,使得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基于本实用新型左右风向转换的技术,只需设计一个出烟口,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性,进烟口形状与进烟槽一致。使得进烟口与进烟槽的配合地更加紧密,油烟有很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蜗壳抽风时也不会造成风力的浪费。

进一步,进烟口与进烟槽形状设置为长方形,长方形的设计便于进烟口与进烟槽之间位置的一个对应,使得两者配合时定位更加容易。

进一步,单侧出烟的风箱设有螺纹孔,盖板与单侧出烟的风箱通过螺钉连接,盖板的设计用于密封不使用的进烟口,使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蜗壳抽风时效率达到最大,降低了能源的浪费,螺钉的连接方式使盖板的安装与拆卸更为快捷。

进一步,单侧出烟的风箱设有蜗壳,单侧出烟的风箱一侧设有出烟口,蜗壳和出烟口相连通,蜗壳的出风口直接正对排烟口,减少了风力的浪费,使蜗壳的能耗降低,也降低了噪音。

进一步,蜗壳设有连接角片,连接角片与单侧出烟的风箱通过紧固件连接,蜗壳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蜗壳通过连接角片与单侧出烟的风箱进行连接,相较于普通的紧固件连接,蜗壳与风箱有更大的连接面积,使蜗壳在工作时更加稳定,减少噪音的产生。

进一步,单侧出烟的风箱底部和消毒柜底部各设有两个支撑脚,四个支撑脚对称布置。设置多个、对称的支撑脚,可使集成灶受力更加均匀,工作时更为稳定。

进一步,支撑脚与单侧出烟的风箱通过螺纹连接,支撑脚与消毒柜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四个支撑脚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微调,不会因为地面的不平整而产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进烟槽位置相对应的进烟口、进烟槽和集烟罩相互连通,其余进烟口安装有盖板,盖板的设计用于密封不使用的进烟口,使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蜗壳抽风时效率达到最大,降低了能源的浪费。要转变出风方向时,先将风箱前后旋转一百八十度,使设置在风箱一侧的出烟口左右位置互换,再把不与进烟槽相连通的进烟口盖上盖板,即可改变排烟方向,操作十分的便捷,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也使得集成灶的结构更为简单,更易于后期的维护。

两个进烟口的设计可以使加工成本最低,一个进烟口安装盖板,另一个进烟口与进烟槽相配合,使得进烟口与进烟槽相配合面积最大,使得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基于本实用新型左右风向转换的技术,只需设计一个出烟口,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性,进烟口形状与进烟槽一致。使得进烟口与进烟槽的配合地更加紧密,油烟有很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蜗壳抽风时也不会造成风力的浪费。进烟口与进烟槽形状设置为长方形,长方形的设计便于进烟口与进烟槽之间位置的一个对应,使得两者配合时定位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风箱;2-灶具;3-进烟槽;4-进烟口;5-集烟罩;6-盖板;7-螺纹孔;8-蜗壳;9-出烟口;10-连接角片;11-支撑脚;12-消毒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左右出风式模块化集成灶,包括单侧出烟的风箱1和灶具2,灶具2和风箱1可拆卸式连接。单侧出烟的风箱1设有至少两个进烟口4,灶具2设有进烟槽3,与进烟槽3位置相对应的进烟口4、进烟槽3和集烟罩5相互连通,其余进烟口4安装有盖板6,盖板6的设计用于密封不使用的进烟口4,使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蜗壳8抽风时效率达到最大,降低了能源的浪费。要转变出风方向时,先将风箱1前后旋转一百八十度,使设置在风箱1一侧的出烟口9左右位置互换,再把不与进烟槽3相连通的进烟口4盖上盖板6,即可改变排烟方向,操作十分的便捷,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也使得集成灶的结构更为简单,更易于后期的维护。

进烟口4数量为两个,出烟口9数量设置为一个。两个进烟口4的设计可以使加工成本最低,一个进烟口4安装盖板6,另一个进烟口4与进烟槽3相配合,使得进烟口4与进烟槽3相配合面积最大,使得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基于本实用新型左右风向转换的技术,只需设计一个出烟口9,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性,进烟口4形状与进烟槽3一致。使得进烟口4与进烟槽3的配合地更加紧密,油烟有很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蜗壳8抽风时也不会造成风力的浪费。进烟口4与进烟槽3形状设置为长方形,长方形的设计便于进烟口4与进烟槽3之间位置的一个对应,使得两者配合时定位更加容易。

单侧出烟的风箱1设有螺纹孔7,盖板6与单侧出烟的风箱1通过螺钉连接,盖板6的设计用于密封不使用的进烟口4,使油烟有更好的通过性的同时也不易泄露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蜗壳8抽风时效率达到最大,降低了能源的浪费,螺钉的连接方式使盖板6的安装与拆卸更为快捷。

单侧出烟的风箱1设有蜗壳8,单侧出烟的风箱1一侧设有出烟口9,蜗壳8和出烟口9相连通,蜗壳8的出风口直接正对排烟口,减少了风力的浪费,使蜗壳8的能耗降低,也降低了噪音。蜗壳8设有连接角片10,连接角片10与单侧出烟的风箱1通过紧固件连接,蜗壳8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蜗壳8通过连接角片10与单侧出烟的风箱1进行连接,相较于普通的紧固件连接,蜗壳8与风箱1有更大的连接面积,使蜗壳8在工作时更加稳定,减少噪音的产生。

单侧出烟的风箱1底部和消毒柜12底部各设有两个支撑脚11,四个支撑脚11对称布置。设置多个、对称的支撑脚11,可使集成灶受力更加均匀,工作时更为稳定。支撑脚11与单侧出烟的风箱1通过螺纹连接,支撑脚11与消毒柜12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四个支撑脚11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微调,不会因为地面的不平整而产生晃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