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烟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8298发布日期:2021-01-05 17:4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烟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发电机组消烟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烟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消烟降温设备无论是在民用的环保领域,还是在军事工程隐蔽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现有的消烟降温装置主要采用喷淋或循环水降温、化学消烟。存在降温效率较低,排量小,连续工作性能衰减严重,设备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并且现有消烟降温装置在消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生物较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例如:使用化学溶液的消烟降温设备吸收烟尘的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液态废物,而且很难进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烟降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消烟降温装置消烟降温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消烟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消烟单元,有效提高消烟质量,至少一个消烟单元设置为备用消烟单元,使消烟能够持续进行,消烟效果显著;水冷降温单元包括换热腔系统,换热腔系统包括喷淋室,喷淋室通过喷淋对高温气体进行降温;喷淋室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增大喷淋与高温气体的接触面积;喷淋室设置为蛇形回转结构,延长高温气体通过喷淋室的时间;喷淋室内设置有金属导热板,提高导热面积;水冷降温单元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有进水管、回流管和补水管的蓄水池,与喷淋室之间能够形成水循环,水资源利用率高;进水管和蓄水池之间设置有净水器,过滤水中杂质,提高设备利用寿命;混风降温单元包括混风室,压缩空气进入至混风室内与水冷降温后的气体进行混合,进一步对气体进行降温;混风室内设置有主风管,主风管上设置有多个支风管,支风管上设置有排气孔,气体接触均匀,面积大,降温效果显著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烟降温系统,包括连通设置的消烟模块和降温模块,所述消烟模块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降温模块与排风管相连通,其中:所述消烟模块包括消烟单元,所述消烟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管和所述降温模块相连通,所述消烟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滤芯;所述降温模块包括水冷降温单元和混风降温单元。

优选地,所述消烟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消烟单元,所有所述消烟单元并联设置,至少一个消烟单元设置为备用消烟单元。

优选地,所述水冷降温单元包括换热腔系统,所述换热腔系统包括喷淋室,所述喷淋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烟模块和所述混风降温单元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淋室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有所述喷淋室层级设置。

优选地,所述喷淋室设置为蛇形回转结构。

优选地,所述喷淋室内设置有金属导热板。

优选地,所述消烟降温系统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回流管和补水管,其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喷淋室相连通,所述喷淋室内换热后的水能经所述进水管流至所述蓄水池内;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喷淋室内的喷淋管路相连通;所述补水管与水源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净水器,所述净水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蓄水池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混风降温单元包括混风室,所述水冷降温单元和所述排风管均与所述混风室相连通,所述混风室连通设置有送风管,压缩空气经所述送风管进入至所述混风室内,并与所述水冷降温单元排出的空气混合后经所述排风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混风室内设置有主风管,所述主风管与所述送风管相连通,所述主风管连通设置有支风管,所述支风管上设置有排气孔;压缩空气依次经所述送风管、所述主风管和所述支风管,并由所述排气孔排出至所述混风室内。

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烟降温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消烟降温系统包括连通设置的消烟模块、降温模块,所述消烟模块与进风管连通,所述降温模块与排风管连通,高温烟气依次经过进风管、消烟模块和降温模块,由排风管排出,在此过程中消烟模块用于消烟,降温模块用于降温;所述消烟模块包括消烟单元,所有消烟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管和所述降温模块相连通,所述消烟单元至少设置有一个滤芯,采用多个滤芯能够有效吸附烟气中颗粒物,在保证消烟效果的基础上,避免传统消烟装置采用化学消烟而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能够做到无害化处理,消烟效果显著;所述降温模块包括水冷降温单元和混风降温单元,利用水冷和混风两种方式,能够将气体温度降低至与室外温度现今的水平,降温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不但消烟降温效果显著,效率高,而且性能稳定,集成度高,同时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腔系统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热腔系统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喷淋室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混风室纵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支风管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消烟模块;11、消烟单元;111、滤芯;12、阀门;2、降温模块;21、水冷降温单元;211、喷淋室;212、金属导热板;213、喷头;22、混风降温单元;221、混风室;222、主风管;223、支风管;2231、排气孔;224、空气压缩机;225、送风管;3、水循环系统;31、净水器;32、蓄水池;4、进风管;5、排风管;6、进水管;7、回流管;8、补水管;9、水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烟降温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消烟降温系统包括连通设置的消烟模块1和降温模块2,消烟模块1与进风管4相连通,降温模块2与排风管5相连通,其中:消烟模块1包括消烟单元11,消烟单元11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4和降温模块2相连通,消烟单元11设置有至少一个滤芯111,滤芯111采用金属或者陶瓷材料滤芯,能够吸附烟尘中的颗粒物,每个消烟单元11使用多个同型号滤芯,可以互相替换使用;降温模块2包括水冷降温单元21和混风降温单元22,水冷和混风分两步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

使用时,高温烟气由进风管4进入至消烟模块1内,消烟单元11吸附高温烟气中90%左右的颗粒物,之后进入至降温模块2,经水冷降温单元21和混风降温单元22降温后,由排风管5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消烟单元11吸附烟气中的颗粒物,不但消烟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消烟设备因采用化学消烟而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能够实现无害化处理消烟;通过水冷降温单元21和混风降温单元22相互配合,采用水冷和混风两种方式将气体温度降低至与室外温度相近的水平,降温效果显著。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消烟模块1并联设置有多条支路,每条所述支路上均设置有一个消烟单元11,所有消烟单元11并联设置,每条所述支路上位于消烟单元11的两端均设置有阀门12,至少一个消烟单元11设置为备用消烟单元;当正常工作的消烟单元11达到运行时限时,切换备用的消烟单元,更换清洗换下的消烟单元11的滤芯111;备用消烟单元的设置,有效保证系统中消烟模块1的持续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水冷降温单元21包括换热腔系统,所述换热腔系统包括喷淋室211,喷淋室211的两端分别与消烟模块1和混风降温单元22相连通,喷淋室内设置有多个喷头213,高温气体进入至喷淋室211内后,与喷头213喷射的雾化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喷淋室211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有喷淋室211层级设置,多个喷淋室211的设置,能够增大高温气体的热交换面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喷淋室211设置为蛇形回转结构,能够有效延长高温气体通过的时间,类似地,喷淋室21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盘管形等其他回转结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喷淋室211内设置有金属导热板212,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热面积;当高温气体进入喷淋室211后,喷头213喷射雾化水,在喷淋室211内,雾化水吸收一部分气体热量,同时金属板吸收另一部分气体热量,并立即被喷头213喷出的雾化水降温,持续与高温气体进行换热,该种换热结构以及换热方式,能够数倍提高换热效率,增加换热效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消烟降温系统还包括水循环系统3,水循环系统3包括蓄水池32,蓄水池32连通设置有进水管6、回流管7和补水管8,其中:进水管6与喷淋室211相连通,喷淋室211内换热后的水能经进水管6流至蓄水池32内;回流管7与喷淋室211内的喷淋管路相连通,喷淋室211和蓄水池32之间能够形成水循环,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优选地,层级设置的上下喷淋室211之间相连通,水流由上层喷淋室流向下层喷淋室,再汇流至蓄水池32内。

补水管8与水源9相连通,蓄水池32内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蓄水池32内的水位变化,导通或者断开补水管8,从而实现蓄水池32的随时补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水循环系统3还包括净水器31,净水器3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进水管6和蓄水池32相连通,净水器31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混风降温单元22包括混风室221,水冷降温单元21和排风管5均与混风室221相连通,混风室221连通设置有送风管225,压缩空气经送风管225进入至混风室221内,并与水冷降温单元21排出的空气混合后经排风管5排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混风室221内设置有主风管222,主风管222与送风管225相连通,送风管225连接设置有空气压缩机224,主风管222连通设置有多个支风管223,每个支风管22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2231;外界空气在空气压缩机224的作用下,依次经过送风管225、主风管222和支风管223,并由排气孔2231排出至混风室221内,与水冷后的气体充分混合,进一步减小温差后,经排风管5排出至大气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