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面板组件、嵌入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4731发布日期:2021-05-25 12:2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空调面板组件、嵌入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面板组件、一种嵌入机以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嵌入式空调应用在商场、大型场馆、办公室、教室等空间较大的环境中,通常装在天花板上,其以占地面积小、辐射面积大、制冷、制热效果好等优点广受用户的青睐。

现有的嵌入式空调,出风口位于空调面板的底部,导致送风面积受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出风口内设置导风板,通过导风板将气流送到更远的区域,但导风板作用有限,依旧不能满足较大室内空间的使用需求。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面板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嵌入机存在的送风面积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面板组件,该空调面板组件包括:底面板,所述底面板围设形成有进风口;侧面板,所述侧面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导风板,与所述侧面板枢转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侧面板上且与所述导风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能使导风板的下侧向所述侧面板的外侧翻转,以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使导风板的下侧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内翻转,以闭合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的内侧面为弧形面,由上向下,所述弧形面向所述导风板的内部凹陷。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强筋,设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面。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筋为至少一组,每组所述加强筋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导风板的左右两侧,其中,由上向下,两个所述加强筋的间距逐渐增大。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内侧面的底部形成有向所述侧面板内部凸出的凸起。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的底面与所述导风板的外侧面呈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为锐角。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的外侧面顶部设置有配合斜面。

在上述空调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凹槽,由所述导风板的底面向所述凸起内凹陷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嵌入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空调面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嵌入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面板组件包括:底面板,底面板围设形成有进风口;侧面板,侧面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导风板,与侧面板枢转连接且位于第一出风口处;驱动装置,固设于侧面板上且与导风板连接,驱动装置设置成能使导风板的下侧向侧面板的外侧翻转,以打开第一出风口,以及使导风板的下侧向第一出风口内翻转,以闭合第一出风口。

通过在侧面板上设置出风口,实现嵌入机的侧向出风,进而能够增大嵌入机的出风面积,使嵌入机能够实现大面积室内送风。

进一步地,设置导风板,能够调整出风方向,一方面能够对室内不同区域循环送风,以快速调节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温度均匀;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调整导风板的角度,以防止第一出风口的出风直接朝向用户,提升用户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导风板的下侧向第一出风口外翻转时,第一出风口打开,通过导风板的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增强导风板的向下导流作用,使气体能够经第一出风口以及导风板吹向嵌入机周围的区域,使嵌入机能够实现向室内各个区域出风。

进一步地,通过在导风板的内侧设置弧形面,弧形面能够对气体进行导向,增加气体向下的偏转,进而提高导风板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提到导风板的强度,同时能够减少导风板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使导风板能够顺利与第一出风口配合。

进一步地,由上向下,两个加强筋的间距逐渐增大,在第一出风口打开时,沿出风方向,两个加强筋的间距逐渐增大,加强筋能够对气体进行导向,使部分气体流向导风板的两侧,以强化导风板的出风,使空调器出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通过在导风板内侧面的底部设置凸起,能够强化导风板对气流向下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凸起的内侧面与导风板的外侧面呈预设夹角,且预设夹角为锐角,凸起能够与第一出风口的侧壁抵接,以实现导风板的定位,防止导风板越过第一出风口的侧壁转动至侧面板的内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凹槽,能够降低导风板的最大厚度,进而减少导风板在注塑加工时发生缩水缺陷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导风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导风板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导风板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底面板,11、进风口;

20、侧面板,21、第一出风口,22、面板本体,23、定位板,24、竖挡板,25、第二出风口;

30、导风板,31、加强筋,32、凸起,33、凹槽,34、枢转轴,35、配合斜面;

4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的导风板上侧和侧面板枢转连接,但是这种位置关系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可将导风板的中间部位与侧面板枢转连接。再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嵌入机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还可将本申请的方案应用于风管机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首先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导风板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导风板30的侧视图;图6为图5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组件的导风板30的右视图。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面板组件包括:底面板10,底面板10围设形成有进风口11;侧面板20,侧面板20上设有第一出风口21;导风板30,与侧面板20枢转连接且位于第一出风口21处;驱动装置40,固设于侧面板20上且与导风板30连接,驱动装置40设置成能使导风板30的下侧向侧面板20的外侧翻转,以打开第一出风口21,以及使导风板30的下侧向第一出风口21内翻转,以闭合第一出风口21。

其中,对导风板30上下方位的描述参照导风板30位于使第一出风口21关闭的位置进行描述,上下方向详见图1至图5中的标注。

本方案中,通过在侧面板20上设置出风口,实现嵌入机的侧向出风,进而能够增大嵌入机的出风面积,使嵌入机能够实现大面积室内送风。

进一步地,设置导风板30,能够调整出风方向,一方面能够对室内不同区域循环送风,以快速调节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温度均匀;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调整导风板30的角度,以防止第一出风口21的出风直接朝向用户,提升用户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导风板30的下侧向第一出风口21外翻转时,第一出风口21打开,通过导风板30的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增强导风板30的向下导流作用,使气体能够经第一出风口21以及导风板30吹向嵌入机周围的区域,使嵌入机能够实现向室内各个区域出风。

参照图5和图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板30的内侧面为弧形面,由上向下,弧形面向导风板30的内部凹陷(即向图6中的向导风板30外侧凹陷)。

本方案中,通过在导风板30的内侧设置弧形面,弧形面能够对气体进行导向,增加气体向下的偏转,进而提高导风板30的导向作用。

同时,弧形面还能够增大导风板30内侧面的面积,有利于提高导向作用。

参照图2、图5至图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面板组件还包括:加强筋31,设于导风板30的内侧面。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加强筋31,能够提高导风板30的强度,同时能够减少导风板30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使导风板30能够顺利与第一出风口21配合。

参照图2、图5至图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筋31为至少一组,每组加强筋31为两个且两个加强筋31设于导风板30的左右两侧,其中,由上向下,两个加强筋31的间距逐渐增大。

本方案中,由上向下,两个加强筋31的间距逐渐增大,在第一出风口21打开时,沿出风方向,两个加强筋31的间距逐渐增大,加强筋31能够对气体进行导向,使部分气体流向导风板30的两侧,以强化导风板30的出风,使空调器出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优选设计加强筋31的厚度为2mm,以既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同时提高导风板30的强度,又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减少气体的能量损失,以便于提高送风距离。

参照图5和图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板30内侧面的底部形成有向侧面板20内部凸出的凸起32。

本方案中,凸起32能够强化导风板30对气流向下的导向作用,便于调节出风角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凸起32的底面与导风板30的外侧面呈预设夹角,预设夹角为锐角。

本方案中,凸起32的底面与导风板30呈预设夹角,且预设夹角为锐角,这样,凸起32能够与第一出风口21的侧壁抵接(即与侧面板20抵接),以实现导风板30的定位,防止导风板30越过第一出风口21的侧壁转动至侧面板20的内侧。

其中,具体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导风板30的外侧面为直面,当导风板30位于使第一出风口21闭合的位置时,导风板30的外侧面与侧面板20的外侧面共面。凸起32的底面与导风板30的预设夹角,即,凸起32的底面与导风板30外侧面在图6视角下的夹角。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夹角为40°。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夹角为45°。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夹角为50°。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求在40°和50°之间选择合适的角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板30外侧的顶部设有配合斜面35。

本方案中,当导风板30处于闭合状态时,配合斜面35起到遮挡接水盘的作用,防止用户从下方看到空调内部零部件。

进一步优选设计配合斜面35与导风板30的外侧面呈一定角度,优选为30°。

参照图6和图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面板组件还包括:凹槽33,由导风板30的底面向凸起32内凹陷形成。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凹槽33,能够降低导风板30的最大厚度,进而减少导风板30在注塑加工时发生缩水缺陷的可能。

进一步优选地,加强筋31由导风板30的上侧延伸至所述凸起32位置,在提高导风板30位置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凸起32位置处的强度,防止因设置凹槽33导致导风板30底部强度降低。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面板20和底面板1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本方案中,侧面板20和底面板1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能够提高整体强度,同时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安装和转运。

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传统嵌入机的侧面板20也叫围板,其通常为钣金件,而本申请将侧面板20与底面板10一体注塑成型,还能够降低物料成本。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侧面板20和底面板10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侧面板20和底面板10可拆卸连接,维护维修更加便捷。

参照图1至图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面板20包括:面板本体22,第一出风口21设于面板本体22上;定位板23和竖挡板24,固设于面板本体22的内侧且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两侧,导风板30的两枢转轴34分别与定位板23以及竖挡板24转动连接,驱动装置40固设于竖挡板24上。

本方案中,导风板30的两个枢转轴34分别于定位板23和竖挡板24转动连接,以实现导风板30在侧面板20上的枢转设置。

参照图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面板20为多组,每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侧面板20,其中,每组中的两个竖挡板24相邻设置。

本方案中,由于驱动装置40设置在竖挡板24上,因而每组中的两个竖挡板24相邻设置便于驱动装置40的走线,以能简化空调面板组件的结构,既便于安装,又便于维修维护。

还需指出,定位板23和竖挡板24设于面板本体22的内侧,一方面能够使空调器外观简洁;同时还能够减少运输过程中导风板30枢转轴34的磕碰,减少故障率。

具体地,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侧面板20设置为两组,且两组侧面板20围成矩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40为步进电机,导风板30连接在竖挡板24上的枢转轴34上固设有从动齿轮,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齿轮,主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步进电机通过主齿轮以及从动齿轮带动导风板30转动,以能够精确控制导风板30摆动的角度。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40为电机,导风板30具有多个档位,且导风板30每个档位的位置对应设有一个光电门,当导风板30转动至目标档位时,目标档位对应的光电门被触发,电机停止工作,以能够实现导风板30角度的精确调整。

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电门替换为行程开关。

参照图1至图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面板本体22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25,多个第二出风口25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两侧。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出风口25,能够增加出风量。同时还能够弥补由于第二出风口25朝向固定导致部分区域无风吹过的缺陷,便于快速调节室温。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侧面板20上设有两个第二出风口25,两个第二出风口25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两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入机,包括实施例1中的空调面板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嵌入机,由于具有实施例1中的空调面板组件,因为具有实施例1的全部有益效果。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嵌入机还具有进风格栅、出风风机、蒸发器等结构,由于上述结构为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实施例2中的嵌入机

本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由于具备实施例2中的嵌入机,因而具备实施例2中的全部有益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等装置,由于上述装置为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