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组件及嵌入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4734发布日期:2021-05-25 12:2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面板组件及嵌入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板组件及前途是空调器。



背景技术:

嵌入式空调器,又称天花机或吸顶式空调器,由于该种类型的空调器可以节省空间并且安装后也比较美观,因此其应用较为广泛,多应用于商场、商铺、办公场所等。

目前,嵌入式空调器多采用下出风的送风方式,即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面板的四周,但是这种出风模式使得空调器在运行时,尤其是制冷模式运行时,换热后的冷空气直接从出风口向下吹出,容易引起用户受凉等情况,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面板组件及嵌入式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嵌入式空调器存在的制冷出风直吹用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侧板,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板的外缘设置,并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成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远离所述进风口一侧的侧边向下翻转以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成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上靠近所述底板一侧的侧边向外翻转以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导风板以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导风板通过安装部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一个l型安装筋板和两个耳板,所述l型安装筋板的横向板的外侧边固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所述l型安装筋板的竖向板的外侧边固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同一侧的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上,两个所述耳板中的一个固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另一侧的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两个所述耳板中的另一个固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另一侧的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同一端的转轴分别与所述横向板和所述竖向板枢转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的转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耳板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横向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竖向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传动连接。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板包括多组,每组中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侧板,每组中的两个所述l型安装筋板相邻设置。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弧形面向所述导风板的外侧面的方向凹陷;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弧形面向所述导风板的外侧面的方向凹陷。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筋;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筋。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第一导风筋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排布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中心线两两对称设置,其中,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导风筋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逐渐增大;并且/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导风筋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排布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中心线两两对称设置,其中,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导风筋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逐渐增大。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面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底板的内部延伸的第一凸起;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侧板的内部延伸的第二凸起。

在上述面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起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侧面形成有向所述第一凸起的内部延伸的第一凹槽;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凸起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侧面形成有向所述第二凸起的内部延伸的第二凹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器,所述嵌入式空调器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面板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侧板,侧板围绕底板的外缘设置,并且侧板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枢转连接于第一出风口;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枢转连接于第二出风口;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底板的内侧并与第一导风板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成能够带动第一导风板上远离进风口一侧的侧边向下翻转以打开第一出风口;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侧板的内侧并与第二导风板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成能够带动第二导风板上靠近底板一侧的侧边向外翻转以打开第二出风口。

通过在底板上开设第一出风口,在侧板上开设第二出风口,本申请的面板组件在应用于嵌入式空调器时,能够基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合理的选择开启第一出风口或者第二出风口,使得不同运行模式下具有不同的送风模式,提高送风效果,避免制冷出风直吹用户。具体而言,在制冷模式下,主要开启侧板上设置的第二出风口,以侧向出风为主,能够防止出风向下直吹用户,并且通过侧向出风还能够提高出风覆盖范围,有利于冷空气下沉。制热模式下,主要开启底板上设置的第一出风口,以下出风为主,有利于热空气向下扩散并随后上浮,提高制热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将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的优势综合在一起,能够增强空调的运行送风效果,避免了制冷模式下用户易出现头寒脚热、制热模式下用户易出现头热脚寒的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共用一个l型安装筋板,使得两个驱动机构的固定更加牢靠,增加了驱动机构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通过将每组中的两个l型安装筋板相邻设置,能起到便于驱动机构的走线,简化空调面板组件结构的作用,既便于面板的组装,又便于维修维护。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导风板的内侧设置弧形面,能够在空调器运行时对出风进行导向,减少出风阻力,避免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向下直吹。通过在第二导风板的内侧设置弧形面,能够在空调器运行时通过弧形面对气体进行导向,减少出风阻力,增加第二出风口吹出的风的向下偏转,提高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导风板上设置第一导风筋,并且第一导风筋相对于第一导风板的中心线两两对称设置,且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导风筋之间的距离出风方向逐渐增大,能够增加第一出风口的送风范围,使室内各区域的送风更加均匀。同样地,通过在第二导风板上设置第二导风筋,并且第二导风筋相对于第二导风板的中心线两两对称设置,且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导风筋之间的距离出风方向逐渐增大,能够增加第二出风口的送风范围,使室内各区域的送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导风板的内侧面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形成第一凸起,能够强化第一导风板对气流的导向作用。通过在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靠近底板的一侧形成第二凸起,能够强化第二导风板对气流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凸起远离进风口的侧面形成向第一凸起内部延伸的第一凹槽,能够避免第一导风板在注塑加工时发生缩水等缺陷,进而提高第一导风板的成品率。通过在第二凸起靠近底板的侧面形成向第二凸起内部延伸的第二凹槽,能够避免第二导风板在注塑加工时发生缩水等缺陷,进而提高第二导风板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及嵌入式空调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风板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状态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状态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状态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状态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状态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状态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送风模式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底板;11、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进风格栅;2、侧板;21、第二出风口;3、第一导风板;31、第一导风筋;32、第一凸起;33、第一凹槽;4、第二导风板;5、第一驱动机构;6、第二驱动机构;71、l型安装筋板;72、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下述实施例中的壳体是结合外缘为正方形的底板与四个侧板的组合形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其设置形式并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例如,底板的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相应地,侧板的个数分别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图(二)。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决现有嵌入式空调器存在的制冷出风直吹用户的问题,本申请的面板组件包括底板1、侧板2、第一导风板3、第二导风板4、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底板1上开设有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侧板2围绕底板1的外缘设置,并且侧板2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1。第一导风板3枢转连接于第一出风口12,第二导风板4枢转连接于第二出风口21,第一驱动机构5设置于底板1的内侧并与第一导风板3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5设置成能够带动第一导风板3上远离进风口11一侧的侧边向下翻转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2。第二驱动机构6设置于侧板2的内侧并与第二导风板4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6设置成能够带动第二导风板4上靠近底板1一侧的侧边向外翻转以打开第二出风口21。

当面板组件安装在嵌入式空调器时,在嵌入式空调器工作过程中,可以基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控制不同的导风板打开,以实现较佳的送风效果。例如,在制冷模式下,可以控制第二导风板4打开,由第二出风口21吹出的冷空气在第二导风板4的导向作用下大部分向向水平方向吹出至室内较高的位置,然后冷空气下沉从而对室内进行降温。在制热模式下,可以控制第一导风板3打开,由第一出风口12吹出的热空气在第一导风板3的导向作用下大部分向竖直方向吹出至室内较低的位置,然后热空气上升从而对室内进行升温。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在底板1上开设第一出风口12,在侧板2上开设第二出风口21,本申请的面板组件在应用于嵌入式空调器时,能够基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合理的选择开启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21,使得不同运行模式下具有不同的送风模式,提高送风效果,避免制冷出风直吹用户。具体而言,在制冷模式下,主要开启侧板2上设置的第二出风口21,以侧向出风为主,能够防止出风向下直吹用户,并且通过侧向出风还能够提高出风覆盖范围,有利于冷空气下沉。制热模式下,主要开启底板1上设置的第一出风口12,以下出风为主,有利于热空气向下扩散并随后上浮,提高制热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将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的优势综合在一起,能够增强空调的运行送风效果,避免了制冷模式下用户易出现头寒脚热、制热模式下用户易出现头热脚寒的问题。

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4,对本申请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风板3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面板组件包括底板1和多个侧板2,底板1的外缘大致为正方形,其中部开设有方形的进风口11,进风口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3。侧板2设置有四个,四个侧板2分别由底板1的四个外缘向上延伸形成,并且四个侧板2沿底板1的周向依次连接。底板1的四个侧边框的中部各开设有一个第一出风口12,每个第一出风口12处配置有一个第一导风板3,第一导风板3枢转连接在第一出风口12,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的驱动实现相对于第一出风口12的开闭。每个侧板2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形成有第二出风口21,每个第二出风口21配置有一个第二导风板4,第二导风板4枢转连接于第二出风口21处,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的驱动实现相对于第二出风口21的开闭。如图1所示,较为优选地,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21大小相同,并且开设位置彼此对应。也即,在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出风口12的两端分别到底板1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第二出风口21的两端分别到侧板2的两端之间距离相等;在出风口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导风板3远离进风口11的侧边到该侧底板1的外缘的距离与对应的第二出风口21靠近底板1的侧边到同一底板1外缘的距离相等。

本申请中,侧板2与底板1可以一体成型,如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可以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并且,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可以采用相同的电机,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机。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彼此对应设置的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通过安装部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1。具体地,本申请中安装部件包括一个l型安装筋板71和两个耳板72。l型安装筋板71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1的同一侧,两个耳板72则分别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1的另一侧。其中,l型安装筋板71的横向板的外侧边紧邻第一出风口12的一侧固定于底板1的内侧面上,l型安装筋板71的竖向板的外侧边紧邻第二出风口21的一侧固定于侧板2的内侧面上。一个耳板72紧邻第一出风口12的另一侧固定于底板1的内侧面上,另一个耳板72紧邻第二出风口21的另一侧固定于侧板2的内侧面上。

与此相适应地,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位于同一端的转轴分别枢转连接于横向板和竖向板上开设的通孔内,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的另一端的转轴则分别枢转连接于对应的耳板72上开设的通孔内。第一驱动机构5固设于横向板上并与第一导风板3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6固设于竖向板上并与第二导风板4传动连接。连接好后,第一驱动机构5能够驱动第一导风板3沿其宽度方向上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绕第一导风板3的转轴枢转,以实现第一出风口12的打开和关闭。第二驱动机构6能够驱动第二导风板4沿其宽度方向上靠近底板1的一侧绕第二导风板4的转轴枢转,以实现第二出风口21的打开和关闭。其中,安装好后,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的最小打开角度均为20°,最大打开角度均为70°。其中,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在完全关闭时为0°,在完全打开时(即相对于各自的板面垂直时)为90°。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四个侧板2两两分为一组,每组中的两个侧板2相邻设置,并且每组中的两个l型安装筋板71相邻设置。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图2中位于上方左侧和右侧的两个侧板2为一组,位于下方左侧和右侧的两个侧板2为一组,上方的两个侧板2中,两个l型安装筋板71分别安装在靠近该组中的两个侧板2连接处形成的角部的位置,下方的两个侧板2中,两个l型安装筋板71分别安装在靠近该组中的两个侧板2连接处形成的角部的位置。

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共用一个l型安装筋板71,使得两个驱动机构的固定更加牢靠,增加了驱动机构转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将每组中的两个l型安装筋板71相邻设置,能起到便于驱动机构的走线,简化空调面板组件结构的作用,既便于面板的组装,又便于维修维护。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对本申请的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的结构进行介绍。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风板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截面处的剖视图。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板3与第二导风板4采用相同的设置方式,因此以下结合第一导风板3进行介绍,对第二导风板4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再赘述,但本领技术人员基于该描述完全可以知晓第二导风板4的具体设置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板3的内侧面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向导风板的外侧面的方向凹陷。第一导风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筋31,本申请中,第一导风筋31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导风筋31沿第一导风板3的长度方排布且相对于第一导风板3的中心线(参见图3中的点划线)两两对称设置。其中,彼此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导风筋31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即图3中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增大。参见图4,第一导风板3的内侧面在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即图4中的下侧)形成有向底板1的内部延伸的第一凸起32,本申请中第一凸起32的截面大致成三角形。第一凸起32在远离进风口11的侧面(即图4中靠下的侧面)形成有向第一凸起32的内部延伸的第一凹槽33。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导风板3的内侧设置弧形面,能够在空调器运行时对出风进行导向,减少出风阻力,避免第一出风口12吹出的风向下直吹。通过在第一导风板3上设置第一导风筋31,并且第一导风筋31相对于第一导风板3的中心线两两对称设置,且沿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导风筋31之间的距离出风方向逐渐增大,能够增加第一出风口12的送风范围,使室内各区域的送风更加均匀。通过在第一导风板3的内侧面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形成第一凸起32,能够强化第一导风板3对气流的导向作用。通过在第一凸起32远离进风口11的侧面形成向第一凸起32内部延伸的第一凹槽33,能够避免第一导风板3在注塑加工时发生缩水等缺陷,提高第一导风板3的成品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二导风板4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导风板3相同,因此其取得的技术效果也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21的数量、设置位置、大小等均不唯一,在能够实现底部出风和侧面出风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二者的设置形式、数量进行调整。例如,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21还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长度;再如在第二出风口21保持四个不变的前提下,第一出风口12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两个,或围绕底板1设置为六个或八个等。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装部件是结合l型安装筋板71和两个耳板72进行介绍的,但其只是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可替换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l型安装筋板71拆分为两个矩形的安装筋板并分别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1的一侧;或者将l型安装筋板71更改为三角形筋板或矩形筋板等。在其他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两个耳板72使用连接筋连接而组成一块完整的连接板。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每组中的两个l型安装筋板71相邻设置的方式仅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每个l型安装筋板71都设置在在侧板2上同一侧,当然这样的设置方式相应地也无法达到本申请中所述的便于驱动机构走线等效果。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板3与第二导风板4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将上述设置方式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征进行删除或更改,以组合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删除:第一/第二弧形面、第一/第二导风筋、多个第一/第二导风筋的排列方式、第一/第二凸起、第一/第二凹槽。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嵌入式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面板组件。当然,嵌入式空调器还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如吊装箱体、换热器、接水盘、风机等。

通过在嵌入式空调器中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面板组件,使得嵌入式空调器的出风模式多样,能够针对不同运行模式采用不同的出风方式,将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的优势综合在一起,提高空调运行效果。

下面结合图5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的一种可能运行控制过程作简要说明。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状态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状态图(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的状态图(三);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状态图(一);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状态图(二);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状态图(三);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调器运行送风模式的状态图。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嵌入式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当房间内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小于3℃时,控制第一导风板3关闭、第二导风板4打开至45°,且控制风速为低风速(图5);当房间内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大于3℃且小于6℃时,控制第一导风板3关闭、第二导风板4打开至最大角度70°,且控制风速为中风速(图6);当房间内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大于6℃时,控制第一导风板3打开至45°、第二导风板4打开至最大角度70°,且控制风速为高风速(图7)。

上述控制方式,当房间内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相差较小时,只打开第二导风板4,利用冷空气密度大、向下运动的特性,使房间降温,提高制冷效率,此时风速较小,冷风较为柔和;当房间内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相差较大时,控制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同时打开,且风速较大,以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并且当第一导风板3打开时,并未打开至最大角度,因此可以避免冷风直接向下吹。

如图8至图10所示,嵌入式空调器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当设定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的差小于3℃时,控制第二导风板4关闭、第一导风板3打开至45°,且控制风速为低风速(图8);当设定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的差大于3℃且小于6℃时,控制第二导风板4关闭、第一导风板3打开至最大角度70°,且控制风速为中风速(图9);当设定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的差大于6℃时,控制第二导风板4打开至45°、第一导风板3打开至最大角度70°,且控制风速为高风速(图10)。

上述控制方式,当设定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相差较小时,空调只打开第一导风板3,利用热风密度小、向上运动的特性,使房间温暖,提高制热效率,此时风速较小,热风较为柔和;当设定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相差较大时,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同时打开,且风速较大,以达到快速制热的目的。

参照图11,在嵌入式空调器运行送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板3、第二导风板4全部打开至最大角度70°,以实现快速送风、提高送风量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具体的控制参数仅为示例性说明,并非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任一参数进行调整。例如,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最小/最大开启角度、每种运行模式的控制过程中第一/第二导风板的开启角度、以及温差阈值等均可以进行调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