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5340发布日期:2021-06-22 15:1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新风模块在引进新风和排出污风都只能通过一个新风口进行,用户无法根据需要增大进风量或排风量,降低了新风模块的实用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模块,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新风模块实用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新风口、第二新风口、室内风口、出风口及风道;所述第一新风口、第二新风口、室内风口及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道包括连通所述风机出风侧与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的排风通道;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新风口和/或第二新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二阀门组件,所述第二阀门组件用以将所述室内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三阀门组件,所述第三阀门组件用以将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导通,或将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排风通道导通。可选地,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一门体及设于所述排风通道的第二门体。可选地,所述第二门体设于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端。可选地,所述第三阀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排风通道出风端处的第三门体。可选地,所述风道还包括进风通道,所述室内风口、出风口及排风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进风通道。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处的第四门体。可选地,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端并排,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之间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所述第一新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新风口;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过风通道的第五门体,所述第五门体设于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新风口处的第六门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新风口处的第七门体。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具有强新风模式,在所述强新风模式,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导通,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口隔断,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导通,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具有弱新风模式,在所述弱新风模式,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第一新风口或第二新风口导通,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口隔断,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导通,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新风口或第二新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具有强排风模式,在所述强排风模式,所述第二阀门组件打开所述室内风口,所述第四门体关闭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排风通道导通,所述第五门体导通所述过风通道,所述第六门体打开所述第一新风口,所述第七门体打开所述第二新风口,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风口流向所述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具有弱排风模式,在所述弱排风模式,所述第二阀门组件打开所述室内风口,所述第四门体关闭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排风通道导通,所述第五门体隔断所述过风通道,所述第七门体打开所述第二新风口,所述风机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风口流向所述第二新风口。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一种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第一新风口、第二新风口、室内风口、出风口及风道;第一新风口、第二新风口、室内风口及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风机,设于风道内,风道包括连通风机出风侧与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的排风通道;第一阀门组件,第一阀门组件用以将第一新风口和/或第二新风口与风机的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二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用以将室内风口与风机的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三阀门组件,第三阀门组件用以将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导通,或将风机的出风侧与排风通道导通。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设置第一阀门组件来控制第一新风口和/或第二新风口与风机进风侧之间的通断、设置第二阀门组件来控制室内风口与风机进风侧之间的通断、以及设置第三阀门组件来切换风机出风侧与出风口或排风通道的通断,从而新风模块可通过各阀门组件的开关配合来实现强新风、弱新风、及排风几种模式的切换,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用风需求对新风模块进行相应控制,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新风模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弱新风模式的流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强新风模式的流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弱排风模式的流路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强排风模式的流路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11第一新风口12第二新风口13室内风口14出风口20风机151排风通道40第二阀门组件51第一门体52第二门体53第三门体152进风通道31第四门体153过风通道32第五门体33第六门体34第七门体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能够单独使用,或者新风模块可与空调器结合使用,具体地,该空调器可为壁挂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者移动空调等。新风模块主要用于改善空气的质量,如更换室内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洁净度等等。新风模块可以为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模块,可以为调节空气温度的辅热模块,也可以为调节空气洁净度的过滤模块和水洗模块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新风模块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第一新风口11、第二新风口12、室内风口13、出风口14及风道;所述第一新风口11、第二新风口12、室内风口13及出风口14均与所述风道连通;风机20,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道包括连通所述风机20出风侧与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的排风通道151;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或第二新风口12与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二阀门组件40,所述第二阀门组件40用以将所述室内风口13与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三阀门组件,所述第三阀门组件用以将所述风机20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14导通,或将所述风机20的出风侧与所述排风通道151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呈筒状设置,可以为圆形筒状、方形筒状或者其它异形筒状。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与室外空气连通,室内风口13及出风口14与室内空气连通。室外空气可通过第一新风口11和/或第二新风口12进入风道,再从出风口14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也可以通过室内风口13进入风道,在通过第一新风口11和/或第二新风口12排出室外;当然,室内空气还能通过室内风口13进入风道,经处理后再通过出风口14流至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循环。风机20的进风侧可与室内风口13,第一新风口11及第二新风口12连通,风机2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14及排风通道151连通,排风通道151的出风侧可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连通。无论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的连通对象是哪个,室内风口13始终仅用于进室内空气,出风口14仅用于出风,气流在排风通道151内的流向只能朝向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第一阀门组件的具体位置和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第一阀门组件可控制风机20进风侧与第一新风口11和/或第二新风口12之间的通断即可;举例而言,第一阀门组件可使风机20的进风侧同时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连通,也可使风机20的进风侧与第一新风口11或第二新风口12中的一个连通,还可使风机20的进风侧同时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隔断。第二阀门组件40的具体位置和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第二阀门组件40可控制风机20进风侧与室内风口13的通断即可,举例而言,第二阀门组件40包括设于室内风口13处的阀门,用以打开或关闭室内风口13,如此可简化第二阀门组件40的结构。第三阀门组件的具体位置和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第三阀门组件可控制风机20出风侧与排风通道151或出风口14中的一个连通即可,举例而言,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邻近出风口14,第三阀门组件设置为切换门,用以切换打开出风口14与排风通道151进风端中的一个;也就是说,风机20的出风侧与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或出风口14中的一个连通时,与另一个会被隔断。通过第一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40及第三阀门组件的相互配合,新风模块可以实现强新风模式、弱新风模式及排风模式,以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模式。如图3所示,在强新风模式,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与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导通,所述第二阀门组件40将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口13隔断,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20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14导通,所述风机20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流向所述出风口14。如图2所示,在弱新风模式,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与所述第一新风口11或第二新风口12导通,所述第二阀门组件40将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口13隔断,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风机20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14导通,所述风机20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新风口11或第二新风口12流向所述出风口14。如图4和图5所示,在排风模式,第一阀门组件将风机20的进风侧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隔断;第二阀门组件40将风机20的进风侧与室内风口13导通;第三阀门组件将风机20的出风侧与排风通道151连通,并将风机2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14隔断,从而室内污风可从室内风口13流向风机20,最终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排出室外,以更换室内空气。可以理解,排风通道151可与第一新风口11或第二新风口12中的一个连通,也可同时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连通,在此不做限制。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设置第一阀门组件来控制第一新风口11和/或第二新风口12与风机20进风侧之间的通断、设置第二阀门组件40来控制室内风口13与风机20进风侧之间的通断、以及设置第三阀门组件来切换风机20出风侧与出风口14或排风通道151的通断,从而新风模块可通过各阀门组件的开关配合来实现强新风、弱新风、及排风几种模式的切换,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用风需求对新风模块进行相应控制,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新风模块的实用性。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14处的第一门体51及设于所述排风通道151的第二门体52。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4及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均位于风机20的出风侧,第一门体51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4,第二门体52用以导通或隔断排风通道151,第二门体52可设于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也可设于排风通道151的出风端,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导通或隔断排风通道151即可。可以理解,第一门体51打开出风口14时,第二门体52隔断排风通道151;第一门体51关闭出风口14时,第二门体52导通排风通道151。通过将第三阀门组件设置为分设于出风口14和排风通道151的第一门体51和第二门体52,可简化第三阀门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门体52设于所述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门体52设于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可使第二门体52更加靠近风机20的出风侧,从而第二门体52隔断排风通道151时,气流可直接被隔在排风通道151外,以使气流更快更流畅地流向出风口14,提高出风风速。当然,在新风模式,第二门体52还可避免排风通道151对从新风口流向风机20的气流造成干扰,以保证排风模式气流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阀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排风通道151出风端处的第三门体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门体53相比第二门体52更靠近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从而在新风模式,第三门体53可关闭排风通道151的出风端,从新风口进入壳体10的气流可直接被隔离在排风通道151外,以使气流更快更流畅地流向风机20的进风侧,提高进风风速。当然,在排风模式,第二门体52和第三门体53需要同时打开,以使气流顺利经排风通道151流向新风口。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风道还包括进风通道152,所述室内风口13、出风口14及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通道152连通,所述风机20设于所述进风通道1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也与进风通道152连通。室内风口13、出风口14及排风通道151与进风通道152直接连通,新风口与进风通道152可直接连通,也可间接连通。可以理解,不管是新风模式还是排风模式,由于风机20位于进风通道152,因此气流均会流经进风通道152。由此,可提高进风通道152的有效利用率,简化风道的结构,以使新风模块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处的第四门体31。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门体31用以打开或关闭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在新风模式,第四门体31打开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以使从新风口流入壳体10的气流可流经进风通道152。在排风模式,第四门体31关闭排风通道151的进风端,以防止对从室内风口13流向排风通道151的气流造成影响,使得室内污风可以更快更流畅地排至室外。如图1所示,所述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与所述排风通道151的出风端并排,所述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之间形成过风通道153,所述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朝向所述第一新风口11,所述排风通道151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新风口12;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过风通道153的第五门体32,所述第五门体32设于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流入壳体10的气流需要经过过风通道153才能流向进风通道152,来自排风通道151的气流也需要经过过风通道153才能流向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第五门体32隔断过风通道153时,只有第一新风口11的气流能流向进风通道152,而排风通道151的气流也只能经第二新风口12流出。因此,若第五门体32隔断过风通道153,则在新风模式,风机20的进风侧只和第一新风口11连通,即实现了弱新风模式;而在排风模式,排风通道151的出风端只和第二新风口12连通,即实现了弱排风模式。若第五门体32导通过风通道153,则在新风模式,风机20的进风侧同时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连通,即实现了强新风模式;而在排风模式,排风通道151的出风端同时与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连通,即实现了强排风模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新风口11处的第六门体3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新风口12处的第七门体34。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门体33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新风口11,第七门体34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新风口12,由此,在新风模块停机时,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可被有效关闭,以防止异物进入,或在冬季减少室外冷空气进入新风模块,以对新风模块形成有效保护,延长工作寿命。如图5所示,所述新风模块具有强排风模式,在所述强排风模式,所述第二阀门组件40打开所述室内风口13,所述第四门体31关闭所述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进风通道152与所述排风通道151导通,所述第五门体32导通所述过风通道153,所述第六门体33打开所述第一新风口11,所述第七门体34打开所述第二新风口12,所述风机20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风口13流向所述第一新风口11和第二新风口12。如图4所示,所述新风模块具有弱排风模式,在所述弱排风模式,所述第二阀门组件40打开所述室内风口13,所述第四门体31关闭所述进风通道152的进风端,所述第三阀门组件将所述进风通道152与所述排风通道151导通,所述第五门体32隔断所述过风通道153,所述第七门体34打开所述第二新风口12,所述风机20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风口13流向所述第二新风口1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温度调节模块和一种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具有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与所述新风模块的壳体10内腔相互隔离。具体地,空调室内机可设置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温度调节模块和新风模块可以呈上下布置,温度调节模块可以位于新风模块的上方,也可以位于新风模块的下方。温度调节模块用于对流经换热风道的气流进行换热,以实现制冷或制热。温度调节模块可以仅具有制冷功能,也可以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其中,温度调节模块可以包括换热器和换热风机20等,其具体结构可以参照已有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使得换热风道与空气处理风道相互隔离,则使得新风模块与温度调节模块的气流互不干扰,由此,能够在保证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出风量的前提下对空气进行净化或加湿处理。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相连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