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3087发布日期:2021-04-21 02:0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集中处理空气以达到舒适要求。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暖负荷。
3.在公开号cn2108015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能中央空调的节能装置,其包括防尘盒,防尘盒设置在室内机的下方,防尘盒靠近室内机一侧开口且将室内机靠近出风口一侧表面盖住;防尘盒靠近室内机一侧开口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框,室内机靠近防尘盒一侧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抵接框,抵接框与连接框相对且相互抵接;抵接框与连接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尘盒与室内机可拆式连接的连接件。
4.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室内机在未使用时,用户需将防尘盒安装于室内机下方的出风口处,使得出风口得以封堵,而当正常使用时,需要拆下防尘盒,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用户封堵或打开室内机出风口的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包括预先埋设于天花板顶部的室内机以及安装盒,所述室内机的底部开口,所述室内机内壁靠近室内机底部开口的位置上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贯穿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室内机底部设置有封堵室内机底部开口的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插接于室内机底部开口处的插接板以及与插接板底面固定的底板,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用于升降底板的升降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室内机时,用户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底板的位置下降,使得插接板从室内机的底部开口中取出,即可便于室内机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顺利排出。当室内机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底板的位置上升,使得插接板与室内机的底部开口插接,以此使得室内机的出风口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9.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盒内壁上的左转动杆、固定套设于左转动杆上的左齿轮、转动安装于安装盒内壁上的右转动杆、固定套设于右转动杆上的右齿轮、与安装盒内壁固定的电机、固定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左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转动安装于安装盒内壁上的从动杆以及固定套设于从动杆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以及右齿轮均啮合,所述左转动杆与右转动杆分别位于室内机两侧,所
述左转动杆上缠绕有与底板一侧的上表面连接的左钢丝绳,所述安装盒侧壁上开设有供左钢丝绳穿过的左穿孔,所述右转动杆上缠绕有与底板另一侧的上表面连接的右钢丝绳,所述安装盒侧壁上开设有供右钢丝绳穿过的右穿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室内机时,用户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左齿轮、与左齿轮固定的左转动杆、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固定的从动杆、与从动齿轮啮合的右齿轮以及与右齿轮固定的右转动杆均转动,左转动杆通过左钢丝绳牵引底板一侧,右转动杆通过右钢丝绳牵引底板另一侧,以此使得底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插接板逐渐脱离室内机的底部开口,从而便于室内机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顺利排出。当室内机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调节电机反向工作,使得底板在左钢丝绳以及右钢丝绳的牵引作用下上升,插接板逐渐插接于室内机的底部开口处,从而使得室内机的出风口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
11.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转动杆上套设有两个左限位板,所述左钢丝绳位于两个左限位板之间;所述右转动杆上套设有两个右限位板,所述右钢丝绳位于两个右限位板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左限位板,以此对左钢丝绳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左钢丝绳在缠绕过程中发生缠绕混乱的情况。通过设置两个右限位板,以此对右钢丝绳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右钢丝绳在缠绕过程中发生缠绕混乱的情况。
13.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钢丝绳以及右钢丝绳均设有两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使得底板受力平衡,增强了底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5.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钢丝绳上设置有左固定组件,所述左固定组件包括与左钢丝绳下端固定的左固定杆以及套设于底板下方的左固定杆上并与左固定杆螺纹连接的左螺帽;所述右钢丝绳上设置有右固定组件,所述右固定组件包括与右钢丝绳下端固定的右固定杆以及套设于底板下方的右固定杆上并与右固定杆螺纹连接的右螺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左固定组件和右固定组件,以此便于用户在将底板进行降低后,拧下左螺帽和右螺帽,从动对底板进行拆卸。
17.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制动电机。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断电源时,制动电机电磁铁失去磁吸力,弹簧推动衔铁压紧制动盘,在磨擦力矩作用下,制动电机立即停止运转,以此便于用户对电机的启停进行准确控制,从而便于用户对底板以及插接板的位置进行控制。
19.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插接板上表面与插接板周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均开设有倒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板上表面与插接板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倒角,以此降低了插接板与室内机底部的开口对准的难度,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升降组件调节底板的位置上升,并使得插接板与室内机底部的开口插接。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申请在正常使用室内机时,用户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底板的位置下降,使
得插接板从室内机的底部开口中取出,即可便于室内机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顺利排出。当室内机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通过升降组件调节底板的位置上升,使得插接板与室内机的底部开口插接,以此使得室内机的出风口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23.2、本申请中,当室内机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调节电机反向工作,使得底板在左钢丝绳以及右钢丝绳的牵引作用下上升,插接板逐渐插接于室内机的底部开口处,从而使得室内机的出风口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
24.3、本申请在插接板上表面与插接板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倒角,以此降低了插接板与室内机底部的开口对准的难度,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升降组件调节底板的位置上升,并使得插接板与室内机底部的开口插接。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用于凸显升降组件;
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用于凸显封堵组件。
29.附图标记说明:1、室内机;11、横板;111、出风口;2、安装盒;21、左穿孔;22、右穿孔;3、封堵组件;31、插接板;311、倒角;32、底板;4、升降组件;40、左转动杆;41、左齿轮;42、左钢丝绳;43、右转动杆;44、右齿轮;45、右钢丝绳;46、电机;47、主动齿轮;48、从动杆;49、从动齿轮;5、左限位板;6、右限位板;7、左固定组件;71、左固定杆;72、左螺帽;8、右固定组件;81、右固定杆;82、右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如图1

4所示,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包括室内机1、安装盒2、横板11、封堵组件3以及升降组件4。室内机1为内部中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安装盒2内部中空,安装盒2包围于室内机1外侧,且室内机1两侧的侧壁分别与安装盒2两侧的侧壁贴合并固定。横板1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侧壁与室内机1内壁靠近室内机1底部开口的位置固定,且横板11上贯穿开设有出风口111。出风口1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出风口11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出风口111之间的间距相等。
32.封堵组件3设置于室内机1底部开口处,用于封堵室内机1底部开口,封堵组件3包括插接板31以及底板32。插接板3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周侧的侧壁分别与室内机1的四个内侧壁贴合,插接板31的上表面与插接板31周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均开设有倒角311,以此便于插接板31与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插接。底板3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与插接板31的底面固定,底板32上表面的面积大于插接板31底面的面积。
33.升降组件4设置于安装盒2内,用于升降底板32,且升降组件4包括左转动杆40、左齿轮41、左钢丝绳42、右转动杆43、右齿轮44、右钢丝绳45、电机46、主动齿轮47、从动杆48以及从动齿轮49。左转动杆40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左转动杆40的长度方向与出风口111
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左转动杆40转动安装于安装盒2内壁上。左齿轮41的轴线与左转动杆40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左转动杆40上并与左转动杆40固定。左钢丝一端与左转动杆40固定,左钢丝缠绕于左转动杆40上,安装盒2侧壁上开设有供左钢丝绳42穿过的左穿孔21,且左钢丝绳42的下端与底板32一侧的上表面连接。右转动杆43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左转动杆40的轴线平行,右转动杆43转动安装于安装盒2内壁上,且右转动杆43与左转动杆40分别设置于室内机1两侧。右齿轮44的轴线与右转动杆43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右转动杆43上并与右转动杆43固定。右钢丝绳45一端与右转动杆43固定,右钢丝绳45缠绕于右转动杆43上,安装盒2侧壁上开设有供右钢丝绳45穿过的右穿孔22,且右钢丝绳45下端与底板32远离左钢丝绳42一侧的上表面连接。
34.电机46固定于安装盒2内壁上,其输出轴的轴线与左转动杆40的轴线平行,电机46为制动电机46,当切断电源时,制动电机46电磁铁失去磁吸力,弹簧推动衔铁压紧制动盘,在磨擦力矩作用下,制动电机46立即停止运转,以此便于用户对电机46的启停进行准确控制。主动齿轮47的轴线与电机46输出轴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电机46的输出轴上并与电机46输出轴固定,且主动齿轮47与左齿轮41啮合。从动杆48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左转动杆40的轴线平行,从动杆48转动安装于安装盒2内壁上。从动齿轮49的轴线与从动杆48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从动杆48上并与从动杆48固定,且从动齿轮49与主动齿轮47以及右齿轮44均啮合。在正常使用室内机1时,用户只需开启电机46,电机46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47转动,主动齿轮47带动与主动齿轮47啮合的左齿轮41、与左齿轮41固定的左转动杆40、与主动齿轮47啮合的从动齿轮49、与从动齿轮49固定的从动杆48、与从动齿轮49啮合的右齿轮44以及与右齿轮44固定的右转动杆43均转动,左转动杆40通过左钢丝绳42牵引底板32一侧,右转动杆43通过右钢丝绳45牵引底板32另一侧,以此使得底板32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插接板31逐渐脱离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从而便于室内机1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111顺利排出。当室内机1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调节电机46反向工作,使得底板32在左钢丝绳42以及右钢丝绳45的牵引作用下上升,插接板31逐渐插接于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处,从而使得室内机1的出风口111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111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
35.左钢丝绳42以及右钢丝绳45均设有两个,两个左钢丝绳42以及两个右钢丝绳45呈矩形分布,以此使得底板32受力平衡,增强了底板32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36.左转动杆40上固定套设有左限位板5,左限位板5为圆板状结构,左限位板5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左限位板5为一组,两根左钢丝绳42分别位于两组左限位板5之间,以此对左钢丝绳42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左钢丝绳42缠绕于左转动杆40上的过程中发生缠绕混乱的概率。右转动杆43上固定套设有右限位板6,右限位板6为圆板状结构,右限位板6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右限位板6为一组,两根右钢丝绳45分别位于两个右限位板6之间,以此对右钢丝绳45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右钢丝绳45缠绕于右转动杆43上的过程中发生缠绕混乱的情况概率。
37.左钢丝绳42上设置有左固定组件7,左固定组件7包括左固定杆71以及左螺帽72。左固定杆71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上端与左钢丝绳42下端固定,左固定杆71贯穿底板32并与底板32滑移连接。左螺帽72的轴线与左固定杆71的轴线重合,其设置于底板32下方,且左螺帽72与左固定杆71螺纹连接。右钢丝绳45上设置有右固定组件8,右固定组件8包括右固定杆81以及右螺帽82。右固定杆81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上端与右钢丝绳45
下端固定,右固定杆81贯穿底板32并与底板32滑移连接。右螺帽82的轴线与右固定杆81的轴线重合,其设置于底板32下方,且右螺帽82与右固定杆81螺纹连接。当底板32的位置被降低后,用户只需拧下左螺帽72和右螺帽82,即可对底板32进行拆卸。
38.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在正常使用室内机1时,用户只需通过升降组件4调节底板32的位置下降,使得插接板31从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中取出,即可便于室内机1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111顺利排出。当室内机1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通过升降组件4调节底板32的位置上升,使得插接板31与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插接,以此使得室内机1的出风口111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111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39.在正常使用室内机1时,用户只需开启电机46,电机46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47转动,主动齿轮47带动与主动齿轮47啮合的左齿轮41、与左齿轮41固定的左转动杆40、与主动齿轮47啮合的从动齿轮49、与从动齿轮49固定的从动杆48、与从动齿轮49啮合的右齿轮44以及与右齿轮44固定的右转动杆43均转动,左转动杆40通过左钢丝绳42牵引底板32一侧,右转动杆43通过右钢丝绳45牵引底板32另一侧,以此使得底板32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插接板31逐渐脱离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从而便于室内机1产生的风力由出风口111顺利排出。当室内机1长时间未使用时,用户只需调节电机46反向工作,使得底板32在左钢丝绳42以及右钢丝绳45的牵引作用下上升,插接板31逐渐插接于室内机1的底部开口处,从而使得室内机1的出风口111得以封堵,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111内而影响后续出风情况的概率。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