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7055发布日期:2021-04-30 09:2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加湿器时一种用来增加房间内湿度的装置,而水洗加湿器是一种专门通过水蒸气来进行加湿的设备。

现有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往往包括箱体、喷淋管和湿帘,喷淋管和湿帘位于箱体内,喷淋管与外部的水泵相互连通,喷淋管将水蒸气喷射到湿帘上,从而使得湿帘保持湿润,此时空气无论从湿帘的哪一侧穿过湿帘,空气都会由干燥变得湿润,从而达到加湿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喷淋管将水分向湿帘方向喷射,水分与湿帘接触后会有部分滴落,同时一些散发的水分会粘附在箱体内侧壁上,最终这些水分会集中流向箱体底部,然而加湿器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箱体内的喷淋管和湿帘进行及时的检修,箱体内积累的水源不便于工作人员在箱体内走动,容易造成对水源的污染,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其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在箱体内进行检修,减少对箱体内水源的污染,达到环保节能的优势。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包括箱体和水箱,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喷淋管和湿帘,所述喷淋管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喷淋管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喷淋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箱相互连通;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湿帘固定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位于喷淋管和湿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需要对箱体内的喷淋管和湿帘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可以站立在支撑板上,支撑柱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此时工作人员站立在喷淋管和湿帘之间,避免工作人员与箱体内的水源相互接触,减少了污染,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清洁工作,达到环保节能的优势。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上一体设置有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纹增大了支撑板表面上的摩擦力,当工作人员站立在支撑板上时,工作人员不易与支撑板之间发生滑动,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入口的出入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入口,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到箱体内,合理利用了箱体的空间,减少了箱体的占地面积。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入门的端壁与箱体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出入门的端壁与出入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出入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对出入门和出入口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汇聚在箱体内壁上的水流从出入口流出,减少了浪费。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且位于出入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滴水槽,所述第一滴水槽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且位于出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滴水槽相互连通第二滴水槽,所述第二滴水槽的长度方向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管喷出水雾,水雾集聚在箱体内壁上,水雾凝聚成水滴在箱体内壁上流动,水流遇到第一滴水槽和第二滴水槽,水滴会顺着第一滴水槽和第二滴水槽的长度方向流动,最终流向箱体底部,避免水滴流向出入口处,从而进一步避免水滴从出入口流出。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入门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固定设置有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口,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箱体内喷淋管的工作情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的底部与水箱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管喷出的水雾最终汇集滴落至箱体内,并流至水箱内,实现对水雾的回收循环再利用,减少了浪费。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箱内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传感器对水箱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当水位过低时,报警器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向水箱内加水,确保水箱内具有丰富的水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支撑板,避免工作人员与箱体内的水源相互接触,减少了污染,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清洁工作,达到环保节能的优势;

2.通过设置出入门和出入口,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到箱体内,合理利用了箱体的空间,减少了箱体的占地面积;

3.通过箱体的底部与水箱相互连通,实现对水源的回收循环再利用,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出入门和箱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喷淋管;3、湿帘;4、水泵;41、水箱;5、支撑柱;51、支撑板;511、凸纹;6、出入口;61、出入门;7、密封条;81、第一滴水槽;82、第二滴水槽;9、观察口;91、玻璃;10、水位传感器;10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便于维修的喷淋式水洗加湿器,包括箱体1和水箱41,箱体1和水箱41相互连通,水箱41内有加湿水,箱体1内设置有喷淋管2和湿帘3,喷淋管2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喷淋管2设置有若干个,喷淋管2连接有水泵4,水泵4与水箱41相互连通;水泵4将水箱41内的水向喷淋管2方向运输,最终喷淋管2将水向湿帘3方向喷出,使湿帘3保持顺润,从而空气经过湿帘3时,对空气进行加湿,同时水雾会聚集在水箱41内壁后滴落在箱体1内,水源会向箱体1内流动,以实现对水雾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参照图1,水箱41内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0,水位传感器10对水箱41内的水位进行检测,水位传感器10连接有报警器101,当水位传感器10检测到水箱41内水位较低时,向报警器101发出工作信号,报警器101工作,以提醒工作人员向水箱41内加水,确保水箱41内具有丰富的水量。

参照图1,箱体1内焊接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柱5,支撑柱5的长度方向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湿帘3固定设置在支撑柱5上,支撑柱5上焊接固定设置有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长度方向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51位于喷淋管2和湿帘3之间;工作人员可以站立在支撑板51上,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清洁工作,避免工作人员与箱体1内的水源相互接触,减少了污染。

参照图1,支撑板51上一体设置有凸纹511,凸纹511增大了支撑板51表面上的摩擦力,提高了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2,箱体1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出入口6,出入口6的长度方向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出入口6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入口6的出入门61,出入门61的端壁与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打开出入门61,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出入口6进入到箱体1内,减少了箱体1的占地面积。

参照图2,出入门61的端壁与出入口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7,密封条7与初入门的端部之间粘接相互固定,密封条7增大了出入门61和出入口6之间的密封性,缓解汇聚在箱体1内壁上的水流从出入口6流出;箱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出入口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滴水槽81,第一滴水槽81的长度方向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箱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出入口6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滴水槽81相互连通第二滴水槽82,第二滴水槽82的长度方向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当有水滴在箱体1内壁上流动时,水滴会顺着第一滴水槽81和第二滴水槽82的长度方向流动,从而最终流至箱体1底部,进一步避免水滴从出入口6流出。

参照图2,出入门6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观察口9,观察口9内胶接固定设置有玻璃91,通过观察口9,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箱体1内喷淋管2的工作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箱体1内进行检修和清洁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出入门61,通过出入口6进入箱体1内,工作人员可以站立在箱体1内的支撑板51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喷淋管2和湿帘3进行检修,避免工作人员与箱体1内的水源相互接触,减少了污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