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3130发布日期:2021-01-30 02:0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0003]
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0004]
因此,如何实现空调的舒适送风成为空调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实现舒适送风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增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送风效果。
[0007]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0008]
壳体,其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贯穿壳体的前侧和横向两侧,以用于排出壳体内的送风气流;和
[0009]
外导风板,可动地安装于壳体上,外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从导风板本体的横向两端弯折延伸出的两个端板部,导风板本体和两个端板部分别用于在壳体前侧和横向两侧开闭出风口。
[0010]
可选地,一个或两个端板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用于排出壳体内的送风气流。
[0011]
可选地,多个第一散风孔包括多个圆形孔和多个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出风面积大于圆形孔的出风面积。
[0012]
可选地,壳体的底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用于排出壳体内的送风气流。
[0013]
可选地,每个第二散风孔整体为菱形。
[0014]
可选地,多个第二散风孔排布成前后排列的多排;每排中的各第二散风孔沿壳体的横向方向排列且相互连通。
[0015]
可选地,多个第二散风孔的开设区域临近出风口的边缘。
[0016]
可选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流部,位于壳体的底壁内侧,并与壳体的底壁共同限定出连通多个第二散风孔的过流通道;和风道,包括前壁和后壁,风道的后壁前端与导流部后端相接,且与过流通道连通,以用于将送风气流引向出风口和过流通道。
[0017]
可选地,导流部包括:通道围挡板,从壳体的底壁内侧表面向上延伸出,用于与壳体的底壁共同限定出过流通道;和连接板,从通道围挡板的顶端向后延伸出,以与风道的后壁前端相接。
[0018]
可选地,导流部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对壳体出风口的形状进行了特别设计,出风口不仅贯穿壳体的前侧,还贯穿壳体的横向两侧。如此一来,送风气流不仅能向前吹出,还能向左右方向吹出,使得出风角度范围更大,送风气流更加分散,与室内空气的融合更快更充分,使气流更加柔和,满足了用户对空调舒适送风的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还专门为该出风口设计了特别形状的外导风板,外导风板的导风板本体在壳体前侧对应出风口,两个端板部在壳体的横向两侧对应出风口,结构非常新颖巧妙。
[0020]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一个或两个所述端板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以具有微风效果。具体地,当外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壳体内的送风气流经多个第一散风孔吹向室内环境,送风气流被打散,变得更加柔和,达到一种微风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0021]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壳体的底壁还开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使空调送风模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当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时,由出风口和多个第二散风孔同时出风,实现大风量制冷/制热。当出风口被外导风板关闭时,仅由多个第一散风孔和多个第二散风孔进行微孔送风,实现一种完全无风感的送风效果。
[0022]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多个第二散风孔位于壳体底壁,以便竖直向下送风,弥补了传统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仅依靠出风口送风,不便于竖直向下送风的缺陷。特别是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利用多个第二散风孔竖直向下送风使得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正下方区域的温度升高更快。
[002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特别在壳体的底壁内侧形成导流部,以与壳体底壁限定出连通多个第二散风孔的过流通道。导流部包括通道围挡板和连接板。通道围挡板与壳体底壁共同限定出过流通道,能够引导送风气流流向多个第二散风孔。连接板从通道围挡板的顶端向后延伸出,以与风道的后壁前端相连,使连接板相当于风道后壁的延长段,这使得风道后壁与连接板的连接过渡更加自然平滑,不会对气流带来额外的沿程阻力。并且,送风气流经风道后壁和连接板后,再向下弯折进入过流通道,这使得壳体底壁、通道围挡板后壁和风道后壁构成一种台阶面,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时,这种台阶面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多个第二散风孔处出现凝露。
[0024]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5]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图1中的导风板的左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9]
图4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仰视图;
[0030]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0031]
图6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放大图;
[0032]
图7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是图7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导风板的左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6]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和外导风板50。壳体10上开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贯穿壳体10的前侧和横向两侧(横向已在相关附图中标示出),以用于排出壳体10内的送风气流。送风气流通常为与换热器完成换热的热交换风。当然,也可为新风气流。
[0037]
外导风板50可动地安装于壳体10上。具体可如图1至图3所示,使外导风板50可绕平行于壳体10的横向方向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此外,也可使外导风板50可伸缩地安装于壳体10,以便远离出风口12伸出,以打开出风口12。外导风板50包括导风板本体51和从导风板本体51的横向两端弯折延伸出的两个端板部52,导风板本体51和两个端板部52分别用于在壳体10的前侧和横向两侧开闭出风口12。
[003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对壳体10的出风口12的形状进行了特别设计,出风口12不仅贯穿壳体10的前侧,还贯穿壳体10的横向两侧。如此一来,送风气流不仅能向前吹出,还能向左右方向吹出,使得出风角度范围更大,送风气流更加分散,与室内空气的融合更快更充分,使气流更加柔和,满足了用户对空调舒适送风的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专门为该出风口12设计了特别形状的外导风板50,外导风板50的导风板本体51在壳体10的前侧对应出风口12,两个端板部52在壳体10的横向两侧对应出风口12,结构非常新颖巧妙。
[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使一个或两个端板部5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521,用于排出壳体10内的送风气流。优选使两个端板部52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521。如此一来,可使外导风板50关闭出风口12,使壳体10内的送风气流经多个第一散风孔521吹向室内环境,送风气流被打散,变得更加柔和,达到一种微风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散风孔521可包括多个圆形孔和多个椭圆形孔,并使椭圆形孔的出风面积大于圆形孔的出风面积,以保证具有较大的出风量,避免因全部设置小圆孔导致风量过小,影响制冷/制热速度。
[0040]
图4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仰视图;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壳体10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13,用于排出壳体10内的送风气流。如此一来,使空调送风模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提升了用户
体验。例如,可选择打开出风口12,使出风口12和多个第二散风孔13同时出风,实现大风量制冷/制热。也可选择关闭出风口12,以仅由多个第一散风孔521和多个第二散风孔13进行微孔送风,实现一种完全无风感的送风效果。并且,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通过多个第二散风孔13竖直向下送风,也弥补了传统出风口不利于竖直向下送风的缺陷。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制热模式下,利用多个第二散风孔13竖直向下送风,使得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正下方区域的温度升高更快。如图5所示,可使多个第二散风孔13的开设区域临近出风口12的边缘。
[0042]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可包括人感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人感传感器安装于壳体10上,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出风口12的出风覆盖范围,具体可为红外传感器。基于此,一种可选的无风感控制模式如下:当人感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进入前述的出风覆盖范围后,即形成人体感应信号,并将该人体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即控制外导风板50关闭出风口12,使空调完全通过多个第一散风孔521和多个第二散风孔13实行无风感送风,避免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当人感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离开出风覆盖范围后,即控制器即控制外导风板50打开出风口12,进行常规送风。
[0043]
如图5所示,可使第二散风孔13整体为菱形。相比于惯常采用的圆形微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菱形孔棱角更加分明,对于气流的打散作用更强。进一步地,可使多个第二散风孔13排布成前后排列的多排,每排中的各第二散风孔13沿壳体10的横向方向排列且相互连通。这种结构使多个第二散风孔13整体上风量更大。
[0044]
图6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放大图;图7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b处放大图。
[0045]
如图6至图8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流部70和风道20。导流部70位于壳体10的底壁101的内侧,并与壳体10的底壁101共同限定出连通多个第二散风孔13的过流通道701。
[0046]
风道20形成于壳体10内,其由后壁21(或称蜗壳)和前壁22(或称蜗舌)限定出。后壁21的前端与导流部70的后端相接,且与过流通道701连通,以用于将送风气流引向出风口12和过流通道701。进入过流通道701的送风气流将经过多个第二散风孔13吹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为利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制热的空调的室内部分。壳体10内设有换热器30和风机40。风机40可为贯流风机,在风机4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壳体10顶部的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与换热器30完成强制对流换热,形成热交换风,然后再在风道20的引导下吹向出风口12。
[0047]
导流部70包括通道围挡板71和连接板72。其中,通道围挡板71从壳体10的底壁101的内侧表面向上延伸出,用于与壳体10的底壁101共同限定出前述的过流通道701。通道围挡板71具体包括后板和从后板的横向两端向前延伸的左右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前端与壳体10的底壁101相接。连接板72从通道围挡板71的顶端向后延伸出,以与风道20的后壁21的前端相接。本实施例中,通道围挡板71不仅与壳体10的底壁101共同限定出了过流通道701,还能够引导送风气流流向多个第二散风孔13。连接板72从通道围挡板71的顶端向后延伸出,以与风道20的后壁21前端相连,使连接板72相当于风道20的后壁21的延长段,这使得风道20的后壁21与连接板72的连接过渡更加自然平滑,不会对气流带来额外的沿程阻力。
[0048]
在上述实施例中,送风气流经风道20的后壁21和连接板72向前引导后,再向下弯折进入过流通道701,这使得壳体10的底壁101、通道围挡板71后壁和风道20的后壁21构成
一种台阶面。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模式时,这种台阶面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多个第二散风孔13处出现凝露,避免冷凝水通过多个第二散风孔13滴落出来。
[0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8所示,导流部70与壳体10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这样设计一方面使结构更加简单,省掉了后期的装配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导流部70与壳体10的底壁101的连接部位没有任何缝隙,可避免送风气流经两者之间的缝隙泄漏回流至壳体10的内部(非风道20的内部),造成冷量/热量浪费。特别是当外导风板50关闭出风口12时,送风气流在风机强制作用下全部流向过流通道701,过流通道701内气压很大,如果导流部70与壳体10的底壁101之间存在缝隙,将很容易引起泄漏问题。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安装有内导风板60。内导风板60位于外导风板50的内侧,当外导风板50处于关闭出风口12的状态时,内导风板60被遮挡在壳体10的内侧。当外导风板50打开出风口12时,内导风板60用于引导出风口12的上下出风方向,包括进行上下摆风。
[0051]
内导风板60配置成可将送风气流朝向过流通道701引导。由上文可知,在出风口12处于关闭状态时,送风气流将全部流向过流通道701。此时,可使内导风板60将送风气流朝过流通道701引导,使送风气流更加顺畅地流向过流通道701,而不会在冲向外导风板50的内侧后,再迂回弯折进入过流通道701而引发较大的压力损耗。
[0052]
内导风板60的两侧表面均形成有多个球面凹坑61。这使得内导风板60在导风的同时也对送风气流进行了扰流,使其更加分散,提高了送风气流的舒适度。
[0053]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