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支架组件及其红外燃烧器。
背景技术:
红外灶因其烹饪时较好的加热均匀性、其尾气中较低的co排放以及较高的热效率而在市场受到欢迎,但随着近些年大气式灶具热效率的提升,红外灶在热效率方面已经渐渐失去了优势。
使用带聚热盘结构的锅支架是提高民用燃气具热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红外灶的换热方式以热辐射为主,采用传统的带聚热盘锅支架的方式,提高热效率的效果不及大气灶,红外灶的锅支架温度相比大气灶的锅支架温度更高,锅底向锅支架辐射的热量以及对流换热时锅支架从高温烟气处吸收的热量均更多,而此种较大面积的锅支架加大了热量的散失,限制热效率的提升。因此,如何减少锅支架吸收的热量以及将锅支架本身的热量利用起来,是提高红外燃烧器热效率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支架组件,其通过设置隔热腔,降低了支撑架向下传导至底座的热量,通过在支撑架底座之间设置若干翅片,使得冷空气能够与翅片进行充分换热,被预热后的空气充当红外燃烧器的二次空气,实现了锅支架组件的热量回收利用,进而提升红外燃烧器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锅支架组件的红外燃烧器。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锅支架组件,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锅支架组件,包括所述锅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其中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隔热腔,并且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的配合处具有连通所述隔热腔的气孔;和/或,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翅片,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锅支架组件径向方向的内外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的数量为40~200个,且所述翅片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4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支撑架包括聚热盘和至少三个支脚,所述聚热盘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至少三个所述支脚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聚热盘的顶面;在所述聚热盘和所述底座本体之间形成有所述隔热腔,和/或,在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或所述聚热盘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所述翅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本体设有朝上开口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与所述聚热盘的底部共同限定出所述隔热腔;或者,所述聚热盘设有朝下开口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共同限定出所述隔热腔;或者,所述底座本体设有朝上开口的上凹槽,所述聚热盘设有朝下开口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上凹槽配合并且共同限定出所述隔热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本体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朝上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抵接所述聚热盘的底部,从而使所述聚热盘与所述底座本体的配合处形成有间隙h,所述间隙h连通所述隔热腔;或者,所述聚热盘的底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朝下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抵接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从而使所述聚热盘与所述底座本体的配合处形成有间隙h,所述间隙h连通所述隔热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翅片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径向方向布置或者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周向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径向方向布置或者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周向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下底座设有所述上底座的下方,并且在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形成有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贯穿所述底座本体径向方向的内外两侧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复数个支撑脚,复数个所述支撑脚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红外燃烧器,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燃烧体组件,所述燃烧体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上方并连接所述炉头,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锅支架组件,所述锅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燃烧体组件的外围,在所述锅支架组件与所述燃烧体组件之间形成有朝上开口的环形气道,所述环形气道连通所述空气通道或所述隔热腔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组件,其通过设置隔热腔,不仅减少了锅支架组件吸收红外燃烧器的辐射热量,还能够降低支撑架传导至支撑架的热量;
2、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翅片,并且在相邻两个翅片之间形成有空气通道,使得冷空气流经空气通时能够与翅片进行充分换热,被预热后的空气充当红外燃烧器的二次空气,实现了回收利用锅支架组件的热量,保证红外燃烧器的燃烧更充分,进一步提升红外燃烧器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锅支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锅支架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锅支架组件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红外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底座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锅支架组件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参见图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支架组件,用于安装于红外燃烧器中燃烧体组件的外围,以支撑锅具。锅支架组件100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的上方的支撑架2,在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隔热腔10,隔热腔10用于减少支撑架2传导至底座1的热量,进而减少支撑架2的热量损失,并且支撑架2与底座1的配合处具有连通隔热腔10的气孔(图中未示出),以方便隔热腔10内的热量与锅支架组件100外部的大气进行对流;和/或,在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翅片3,相邻两个翅片3之间形成有空气通道20,空气通道20的两端分别连通锅支架组件径向方向的内外两侧,这样,冷空气能够从锅支架组件100的外部经由空气通道20导流至锅支架组件100的径向内侧,并且冷空气流经空气通道20时能够与翅片3进行充分换热,被预热后的空气充当燃烧器燃烧区域所需的二次空气,从而实现了回收利用锅支架组件100的热量,并使红外燃烧器的燃烧更充分,进一步提升燃烧器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以在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隔热腔10,并且在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翅片3为例,全部翅片3沿周向方向间隔布置于隔热腔10内。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锅支架组件,其通过在锅支架组件100上设置隔热腔10,不仅可以减少锅支架组件100吸收红外燃烧器的辐射热量,还可以降低支撑架2传导至底座1的热量,进而降低底座1的温升;另外,通过在隔热腔10内设置若干翅片3,并且在相邻两个翅片3之间形成有空气通道20,使得冷空气流经空气通道20时能够与翅片3进行充分换热,被预热后的空气充当红外燃烧器的二次空气,实现了回收利用锅支架组件200的热量,保证红外燃烧器的燃烧更充分,进一步提升红外燃烧器的热效率。
参见图1-4,进一步地,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和复数个支撑脚12,复数个支撑脚12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底座本体11的底部。支撑架2包括聚热盘21和至少三个支脚22,至少三个支脚22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于聚热盘21的顶面,用于稳定支撑锅具。聚热盘21连接在底座本体11的顶部并用于安装在红外燃烧器中燃烧体组件的外围,如此,聚热盘2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扩大红外燃烧器的高温烟气区域的范围,实现有效提升高温烟气区域的温度,使燃气燃烧更充分,从而显著降低燃烧尾气中co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使得热量聚集于锅底,加强高温烟气与锅底的对流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红外燃烧器的热效率,提升用户的烹饪体验。
优选地,在聚热盘21和底座本体11之间形成有隔热腔10,以实现通过隔热腔10,减少聚热盘21向底座本体11传导的热量,进而减少聚热盘21上的损失。在底座本体11的顶部或聚热盘21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翅片3,并且翅片3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隔热腔10内。由此,锅支架组件100在具有支撑锅具的本职功能外,还具有聚热盘21的聚集热能、隔热腔10减少热量损失、以及通过翅片3预热冷空气以实现回收热量的三大功能,显著提升了锅支架组件100的附加价值。
参见图1-5,具体地,隔热腔10的形成方式如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底座本体11设有朝上开口的上凹槽101,聚热盘21连接底座本体11时,上凹槽101与聚热盘21的底部共同限定出隔热腔10。第二种方案,聚热盘21设有朝下开口的下凹槽201,聚热盘21连接底座本体11时,下凹槽201与底座本体11的顶部共同限定出隔热腔10。第三种方案,底座本体11设有朝上开口的上凹槽101,聚热盘21设有朝下开口的下凹槽201,聚热盘21连接底座本体11时,下凹槽201与上凹槽101配合并且共同限定出隔热腔10。本实施例以第三种方案为例,如此可保证隔热腔10具有足够大的体积,进一步提升隔热效果,进一步减少聚热盘21向底座本体11传导的热量。
参见图2,具体地,聚热盘21的径向内侧一体成型设有朝向底座本体11方向延伸的内翻边203,径向外侧一体成型设有朝向底座本体11方向延伸的外翻边204,外翻边204、聚热盘21的底面和内翻边203共同围合形成下凹槽201。参见图4-5,在聚热盘21安装于底座本体11时,上凹槽101的内外两侧壁伸入到下凹槽201内;下凹槽201的内翻边203与上凹槽10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内缝隙s2,且内翻边203的下端面与底座本体11为间隙配合,外翻边204与上凹槽101的外侧壁之间留有外缝隙s1,且外翻边204的下端面与底座本体11为间隙配合,以供气流通过。
参见图1、图3和图6-7,更具体地,底座本体1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朝上延伸的凸起102,本实施例凸起102的数量为8个,8个凸起102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上凹槽101的外侧壁上端面,每个凸起102伸入到下凹槽201内并抵聚热盘21的底面,从而使聚热盘21与底座本体11的配合处形成有间隙h(参见图7),所述间隙h具体指上凹槽101的外侧壁上端面与下凹槽201顶面(即聚热盘21底面)之间的距离,并且间隙h分别连通隔热腔10和外缝隙s1。由此,通过8个凸起102,大大减少了聚热盘21与底座本体1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支聚热盘21向底座本体11传导的热量,显著减少聚热盘21的热量损失,同时便于外部空气流进隔热腔10内。
对应的,上凹槽101的内侧壁上端面与下凹槽201顶面(即聚热盘21底面)之间留有供气流通过的孔隙(图中未示出),该孔隙分别连通通隔热腔10和内缝隙s2。这样,外缝隙s1和间隙h构成气孔,并且孔隙和内缝隙s2也构成气孔,以使锅支架组件100径向外侧的冷空气能够进入到隔热腔10内,与位于底座本体11与聚热盘21之间的翅片3进行充分换热,被预热的空气会从锅支架组件100径向内侧流出,为红外燃烧器外环提供足量的二次空气,保证燃气的燃烧更充分,显著提升燃烧器的热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省去凸起102,并进行如下置换:聚热盘21的底部沿周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朝下延伸并位于下凹槽201内的凸块(图中未示出),凸块伸入到上凹槽101内部并抵接上凹槽101的底面(即底座1的顶部),从而使聚热盘21与底座1的配合处形成有连通隔热腔10的间隙h。
参见图1,优选地,支撑脚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脚12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底座本体11的底部,并且支撑脚12与底座本体11一体成型,这样,便于支撑脚12快速成型,保证全部支撑脚12能够稳定支撑底座本体11,并且通过将支撑脚12设计为呈中空结构,利于减轻锅支架组件100的整体重量,减少支撑脚12吸收下底座112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支脚22的数量优选为4个,4个支脚22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聚热盘21的顶面,支脚22的一端与聚热盘21的顶面一体成型,另一端朝向聚热盘2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这样,便于支脚22快速加工成型,并且保证支脚22与聚热盘21连接稳固可靠,进而提升支撑锅具的稳定性。
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以翅片3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11的顶部为例。优选地,翅片3的数量为40~200个,全部翅片3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11的上凹槽101内,且翅片3径向方向的内外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凹槽101的内外两侧壁,这样,使得翅片3位于上凹槽101内并具有较大的径向长度,空气通道20由底座本体11顶面(即上凹槽101的底部)、相邻两个翅片3围合形成,保证翅片3不仅能够充分吸收底座本体11的热量,增大总换热面积,还可以吸收隔热腔10内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翅片3吸收热量效果,从而显著提升预热空气效果以及热量回收利用率。
优选地,翅片3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4mm,且翅片3的外端略高于上凹槽101的外侧壁上端面,以便于冷空气跨过上凹槽101的外侧壁上端面,流进相邻两个翅片3之间的空气通道20并与翅片3充分换热,由于翅片3具有较大的厚度,保证冷空气能够与翅片3更好地进行换热,提升换热效果。
更优选地,翅片3一体成型设置于底座本体11的顶面并位于上凹槽101内,以便于翅片3快速加工成型,节省翅片3与底座本体11的连接工序,提升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翅片3沿底座本体11的径向方向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翅片3还可以沿底座本体11的周向方向倾斜设置,这样,使得翅片3和所形成的空气通道20的径向长度更长,更加利于二次空气与翅片3的充分换热。
另外,还可以在翅片3的下端增设锯齿或波浪结构,以实现加大翅片3的面积的同时,对二次空气流通进行扰流,进一步提升翅片3与二次空气的充分换热效果。
参见图8-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200和燃烧体组件300,燃烧体组件300设置于炉头200的上方并连接炉头200,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锅支架组件,锅支架组件100设置于燃烧体组件300的外围,在锅支架组件100与燃烧体组件300之间形成有朝上开口的环形气道400,环形气道400连通空气通道20或隔热腔10的出口。由此,冷空气从锅支架组件100的径向外侧流进隔热腔10时,在流经空气通道20的过程中与翅片3进行充分换热,被预热后的空气从锅支架组件100的径向内外侧流出,经由环形气道400补给至燃烧体组件300的外环区域,实现了为燃烧体组件300外环补充足量的预热二次空气,进一步提升燃烧充分性,进而显著提升燃烧器的热效率。另外,在锅支架组件100的聚热盘21作用下,一方面扩大红外燃烧器的高温烟气区域的范围,有效提升高温烟气区域的温度,使燃气燃烧更充分,从而显著降低燃烧尾气中co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使得热量聚集于锅底,加强高温烟气与锅底的对流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红外燃烧器的热效率。
具体地,燃烧体组件300包括分气盘301,锅支架组件100设置于分气盘301的外围,并且锅支架组件100中底座本体11的径向内端抵接分气盘301的外侧壁,从而使环形气道400由底座本体11的径向内端、聚热盘21的径向内侧壁和分气盘301的外侧壁围合形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锅支架组件100省去了翅片3,即锅支架组件100只具有聚热盘21的聚集热能和隔热腔10减少热量损失三大附加功能,其它部位均与实施例1相同。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省去翅片3,不仅使底座本体11以及锅支架组件100的整体结构更简单,节省制造用材,制造成本更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省去了隔热腔10。具体地,在聚热盘21与底座本体11之间只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翅片3,相邻两个翅片3之间形成空气通道20,该空气通道20贯穿锅支架组件100径向内外两侧壁,以便于外部冷空气流入空气通道20,与翅片3进行换热后补充至红外燃烧器。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省去隔热腔10,一方面,实现了通过聚热盘21聚集热量,并且采用翅片3预热供给红外燃烧器外环区域的二次空气,进而实现了锅支架组件100的热量回收利用,促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燃烧器的热效率更高;另一方面,使得聚热盘21和/或底座本体11的结构更简单,加工成型效率更高,节省制造材料,成本更低。
实施例4
参见图10-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底座本体11的具体结构不同。具体地,底座本体11包括上底座111和下底座112,下底座112设有上底座111的下方并与聚能盘21连接,在上底座111和下底座112之间形成有二次空气通道30,二次空气通道30贯穿底座本体11径向方向的内外两侧壁。
更具体地,底座本体11还包括若干连接筋113,若干连接筋113间隔设置于上底座111和下底座112之间,相邻两个连接筋113、上底座111和下底座112共同围合形成二次空气通道30,这样,外部冷空气流经二次空气通道30时,能够与上底座111和下底座112进行热交换,使得冷空气被预热,实现了充分回收上底座111和下底座112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1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筋113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以使所形成二次空气通道3的截面积足够大,便于冷空气通过和加大换热面积。每个连接筋113沿下底座112的径向方向或周向方向倾斜布置,以保证所形成空气通道20的入口和出口位于底座本体11径向方向的内侧壁和和外侧壁上,进而使补充至燃烧器外环的预热二次空气量更大。
优选地,连接筋113沿径向方向布置并且与下底座112的顶部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连接筋113沿径向方向并且与上底座111的底部一体成型,这样,便于连接筋113快速加工成型,节省连接筋113与上底座111或下底座112的连接工序。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本体11上增设二次空气通道30,不仅实现了进一步提高底座本体11的热量回收率,还可以进一步加大补充至燃烧器外环的预热二次空气量,进而显著提升燃气的燃烧充分性和燃烧器的热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点在于,将连接筋113替换为如实施例1所述的翅片3。具体地,在下底座112顶面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40~200个翅片3,相邻两个翅片3、下底座112顶面和上底座111的底面共同围合形成二次空气通道30。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采用40~200个翅片3替代全部连接筋113,保证流经二次空气通道30的冷空气能够更好的与翅片3充分换热,进一步提升二次空气的预热效果以及底座本体11的热量回收率,促使燃气的燃烧更充分,燃烧器的热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