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9098发布日期:2021-08-31 13:4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翅片式换热器采用单排翅片折弯结构,将其叠加在一起,通过固定两端的端板组成整体结构,或者采用多排一体折弯,部分为整体式翅片,从而实现换热的作用。

但,使用整体式翅片时,其组合后的长度如果太大,折弯部分会因为半径、长度的差异,导致整体式翅片不能充分使用;其组合后的长度如果太小,会导致翅片间结构松散不牢靠,折弯后的排与排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错位,使风侧阻力增加;且当排数较多时,易导致换热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牢固、不易变形且换热性能高的翅片式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直线段以及折弯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折弯段相连接;所述直线段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一体式翅片,所述折弯段间隔均匀分布有多排分体式翅片;所述翅片式换热器折弯后整体的长度为a,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为l,所述分体翅片的宽度为f,每排所述分体翅片的数量为n,所述折弯段的折弯半径为r,且a、l、f、n以及r之间的关系如下:[a-(r+n*f)]/2≤l≤a-(r+n*f)。

在本申请中,直线段的长度为l,使用一体式翅片时,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折弯段会因为半径、长度的差异,导致一体式翅片不能充分使用;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2,会导致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间结构松散不牢靠,折弯后的排与排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错位,使风侧阻力增加;故直线段的长度:[a-(r+n*f)]/2≤l≤a-(r+n*f),如此设置,能够使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牢固、不易变形,同时,增强换热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呈u型,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折弯段,其中,l≤a-2*(r+n*f)。

如此设置,当l>a-2*(r+n*f)时,折弯段会因为半径和长度的差异,导致一体式翅片不能充分使用;同时,因为直线段是折弯过程中的主要受力部分,将直线段设置于折弯段之间,能够分散受力,从而减小因集中受力带来的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呈u型,所述折弯段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折弯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应的所述直线段,其中,l≤a-2*(r+n*f)。

如此设置,增加了直线段的个数,进一步加固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并减小各个直线段的受力,使之不易变形,增强换热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呈g型,所述直线段与所述折弯段相连接。

如此设置,消除因采用分体式翅片连接带来的缝隙,从而避免翅片错位导致风阻增加,性能衰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还包括连接件以及多块端板,多块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折弯段的一端,且多块所述端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串接。

如此设置,端板之间能够紧凑串接,进一步加强了折弯段的分体式翅片间的结构牢固性,从而减小分体式翅片间的松动,使换热性能增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为钣金件。

如此设置,钣金件的成本低、强度高、冲压质量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式换热器还包括多根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分体式翅片与所述一体式翅片。

如此设置,能够增强换热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排所述分体式翅片的侧面的间距为2mm-2.5mm时,所述折弯段最长弧长的所述换热管上的所述分体式翅片的厚度大于0.1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排所述分体式翅片的侧面的间距大于2.5mm时,所述折弯段最长弧长的所述换热管上的所述分体式翅片的厚度大于0.13mm。

如此设置,因分体式翅片的侧面的间距过大会导致缝隙过大,风侧阻力增加,使换热性能衰减;故可对分体式翅片加厚,使折弯后也不易变形,提高换热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翅片为开窗片,且所述分布式翅片的侧面的间距大于1.8mm时,所述折弯段最长弧长的所述换热管上的所述分体式翅片采用波纹片。

如此设置,因分体式翅片为开窗片折弯时易倒伏,故将其更换为波纹片,从而增强结构强度,提高换热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直线段的长度为l;使用一体式翅片时,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折弯段会因为半径、长度的差异,导致一体式翅片不能充分使用;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2,会导致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间结构松散不牢靠,折弯后的排与排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错位,使风侧阻力增加;故直线段的长度:[a-(r+n*f)]/2≤l≤a-(r+n*f),如此设置,能够使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牢固、不易变形,同时,增强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翅片式换热器折弯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的u型翅片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的u型翅片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的g型翅片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件与端板连接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100、翅片式换热器;10、直线段;11、一体式翅片;20、折弯段;21、分体式翅片;30、连接件;40、端板;50、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100,该翅片式换热器100用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翅片式换热器100折弯后的示意图;该翅片式换热器100包括直线段10以及折弯段20,直线段10与折弯段20相连接,直线段10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一体式翅片11,折弯段20间隔均匀分布有多排分体式翅片21。可以理解的是,将一体式翅片11与分体式翅片21相结合使用,加强翅片式换热器100的整体性能,使结构牢靠不松散;同时,翅片式换热器100折弯后整体的长度为a,直线段10的长度为l,分体翅片的宽度为f,每排分体翅片的数量为n,折弯段20的折弯半径为r,其中,a、l、f、n以及r之间的关系如下:[a-(r+n*f)]/2≤l≤a-(r+n*f);直线段10的长度l的最大值为折弯段20圆弧的起点。

需要解释的是,在使用一体式翅片11时,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折弯段20会因为半径、长度的差异,导致一体式翅片11不能充分使用;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2,会导致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翅片间结构松散不牢靠,折弯后的排与排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错位,使风侧阻力增加;故直线段10的长度:[a-(r+n*f)]/2≤l≤a-(r+n*f),如此设置,能够使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结构更加牢固、不易变形,同时,能够增强翅片式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当l设置为120mm时;而此时的a=227.7mm,f=12.7mm,n=1,r=65mm;将上述数据代入该关系式:[a-(r+n*f)]/2≤l≤a-(r+n*f),并得出的取值范围应在:75mm≤l≤150mm时,其结构更加牢靠不易松散,换热性能更好;故l的设置符合该范围,且此情况下,l还可以设置为其他长度,如100mm、130mm或者150mm;当l设置为150mm时的结构最牢靠,因此时l为折弯段20圆弧的起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l设置为180mm时;而此时的a=316.4mm,f=18.2mm,n=2,r=80mm;将上述数据代入该关系式:[a-(r+n*f)]/2≤l≤a-(r+n*f),并得出的取值范围应在:100mm≤l≤200mm时,其结构更加牢靠不易松散,换热性能更好;故l的设置符合该范围,且此情况下,l还可以设置为其他长度,如160mm、190mm或者200mm;当l设置为200mm时的结构最牢靠,因此时l为折弯段20圆弧的起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l设置为250mm时;而此时的a=442.15mm,f=19.05mm,n=3,r=85mm;将上述数据代入该关系式:[a-(r+n*f)]/2≤l≤a-(r+n*f),并得出的取值范围应在:150mm≤l≤300mm时,其结构更加牢靠不易松散,换热性能更好;故l的设置符合该范围,且此情况下,l还可以设置为其他长度,如200mm、260mm或者300mm;当l设置为300mm时的结构最牢靠,因此时l为折弯段20圆弧的起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l设置为350mm时;而此时的a=586.6mm,f=21.65mm,n=4,r=100mm;将上述数据代入该关系式:[a-(r+n*f)]/2≤l≤a-(r+n*f),并得出的取值范围应在:200mm≤l≤400mm时,其结构更加牢靠不易松散,换热性能更好;故l的设置符合该范围,且此情况下,l还可以设置为其他长度,如250mm、300mm或者400mm;当l设置为400mm时的结构最牢靠,因此时l为折弯段20圆弧的起点。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示意图,翅片式换热器100呈u型,直线段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折弯段20,其中,l≤a-2*(r+n*f);需要解释的是,当l>a-2*(r+n*f)时,折弯段20会因为半径的不同和长度的差异,导致一体式翅片11不能充分使用;同时,因为直线段10是折弯过程中的主要受力部分,将直线段10设置于折弯段20之间,能够分散受力,从而减小直线段10因集中受力带来的变形。

优选地,请参阅图4,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示意图,翅片式换热器100呈u型,折弯段20的个数为2个,2个折弯段20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应的直线段10,其中,l≤a-2*(r+n*f);在u型翅片式换热器100中增加了直线段10的个数,进一步加固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结构,并减小各个直线段10的受力,使之不易变形,增强换热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示意图,翅片式换热器100呈g型,采用一个直线段10,将直线段10与折弯段20相连接,组合成g型翅片式换热器100,从而消除因采用分体式翅片21连接带来的缝隙,从而避免翅片错位导致风阻增加,性能衰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g型翅片式换热器100也可以不仅限于采用一个直线段10组成,如两个、三个或者四个。

如图6所示,翅片式换热器100还包括多块端板40,多块端板40连接于折弯段20的一端,用于增强折弯段20的牢固性;部分端板40同时也能够连接于直线段10的一端,用于进一步固定直线段10的一体式翅片11,当直线段10侧的钣金件需要将原本的圆孔扩大时,若直线段10采用分体式翅片21,容易导致分体式翅片21松动,采用一体式翅片11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

进一步地,翅片式换热器100还包括多个连接件30,多块端板40通过多个连接件30依次串接,连接件30用于连接相邻端板40,将端板40串接能够进一步加强折弯段20的分体式翅片21间的结构牢固性,消除分体式翅片21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分体式翅片21间的松动,使换热性能进一步增强。

优选地,该端板40为钣金件,其成本低、强度高、冲压质量高。

具体地,翅片式换热器100还包括多根换热管50,多根换热管50穿设于分体式翅片21与一体式翅片11之间,能够更好地增强换热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折弯段20的最长弧长为l1,其中l1=2*π*(r+n*f-f/2)/4。当多排分体式翅片21的侧面的间距为2mm-2.5mm时,折弯段20最长弧长的换热管50上的分体式翅片21的厚度大于0.115mm;当厚度小于0.115mm时,会因风侧阻力过大而使分体式翅片21产生松动,结构不牢靠,故将其加厚,从而使折弯后不易变形,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多排分体式翅片21的侧面的间距大于2.5mm时,折弯段20最长弧长的换热管50上的分体式翅片21的厚度大于0.13mm;当厚度小于0.13mm时,会因分体式翅片21的侧面的间距过大会导致缝隙过大,风侧阻力增加,使换热性能衰减;故可对分体式翅片21加厚,使折弯后也不易变形,提高换热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分体式翅片21为开窗片,且分布式翅片的侧面的间距大于1.8mm时,折弯段20最长弧长的换热管50上的分体式翅片21采用波纹片,因分体式翅片21为开窗片折弯时易倒伏,故将其更换为波纹片,从而增强结构强度,提高换热性能。

本申请提出的翅片式换热器100,直线段10的长度为l;使用一体式翅片11时,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折弯段20会因为半径、长度的差异,导致一体式翅片11不能充分使用;若其组合后的长度l<[a-(r+n*f)]/2,会导致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翅片间结构松散不牢靠,折弯后的排与排之间容易出现缝隙、错位,使风侧阻力增加;故直线段10的长度:[a-(r+n*f)]/2≤l≤a-(r+n*f),如此设置,能够使翅片式换热器100的结构牢固、不易变形,同时,增强换热性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