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贴壁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4168发布日期:2021-05-19 03:1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用贴壁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贴壁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空气中的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空气净化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它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 、商用、工业、楼宇。
3.实验室是产生有毒气体的重要场所,一般在实验室会设置有大型排风扇等设备。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进而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实验室的无机废气主要包括氧化物、hcl、hf、h2s、so2等,有机废气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醛类、戊二醛、丁醛、环己酮、甲乙酮、笨乙酮、醋酸异丁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甲酯、香蕉水、甲醇、乙醇、丁酯、异丁醇、乙二醇等。
4.因此,在实验室也需要设置空气净化器,从而进一步净化空气,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5.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实验室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用贴壁式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呈长方体形状,其宽度较窄,可以靠墙或靠实验仪器放置,节省空间,并且其净化系统对实验室有毒气体的净化效果好。
6.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贴壁式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左风机、右风机、左右对称的净化系统、排风扇、控制器和操作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左进风孔和右进风孔,左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左进风孔中,右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右进风孔中,排风扇设置在壳体内部后侧面中间的上半部分,净化系统的左半部分设置在左风机与排风扇之间,净化系统的右半部分设置在右风机与排风扇之间,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后侧面上,操作台设置在壳体外部的上端面上;所述净化系统的左半部分从左至右依次倾斜设置有空气滤纸层a、纳米活性炭层a、银离子滤网层a、紫外灯a、光触媒滤纸层a,净化系统的右半部分从右至左依次倾斜设置有空气滤纸层b、纳米活性炭层b、银离子滤网层b、紫外灯b、光触媒滤纸层b,紫外灯a和紫外灯b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光触媒滤纸层a和光触媒滤纸层b的下端抵接;壳体的前侧面上与排风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孔,出风孔内设置有网罩;所述左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空气滤纸层a,右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空气滤纸层b;所述左风机、右风机、排风扇、紫外灯a、紫外灯b、操作台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7.上述所述的空气滤纸层a和纳米活性炭层a之间的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紫外灯c。
8.上述所述的空气滤纸层b和纳米活性炭层b之间的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紫外灯d。
442、操作台7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
24.优选地,所述空气滤纸层a 411和纳米活性炭层a 421之间的壳体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紫外灯c 443。
25.优选地,所述空气滤纸层b 412和纳米活性炭层b 422之间的壳体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紫外灯d 444。
26.紫外灯c 443和紫外灯d 444的设置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净化,增强进化效果。
27.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后侧面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条形把手12。该把手的设计能够方便提携空气净化器。
28.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下端面的下方设置有梯体形状的底座13,底座13朝向壳体1正面的斜面的底端边缘超出壳体1的前壁。底座13的设计使该空气净化器放置在墙边或实验仪器边上时更加稳固,不容易倾倒;底座13朝向壳体1正面的斜面的底端边缘超出壳体1的前壁,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稳固性。
29.优选地,所述排风扇5有1

3个,继而优选为2个,可以有效地排出净化后的空气。
30.优选地,所述纳米活性炭层a 421和纳米活性炭层b 422的截面均呈折线形状。折线形状有利于增加纳米活性炭层的面积,也增大了空气与纳米活性炭层的接触面积,净化效果更好、更快。
31.在实际使用时,手提把手12将空气净化器放置在实验室的墙边或实验仪器旁边,接通电源,通过操作台7开启空气净化器,操作台7的开启信号传达到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开启左风机2、右风机3、紫外灯a、紫外灯b、紫外灯c、紫外灯d、排风扇5,此时空气从左风机2和右风机3进入壳体1内,并依此经过空气滤纸层a 411、纳米活性炭层a 421、银离子滤网层a 431、紫外灯a 441、光触媒滤纸层a 451的净化,或者依次经过空气滤纸层b 412、纳米活性炭层b 422、银离子滤网层b 432、紫外灯b 442、光触媒滤纸层b 452的净化,最后在排风扇5出汇合后通过排风扇5吹出。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