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装置及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1872发布日期:2021-06-08 17:4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控温装置及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装置及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2.电磁炉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电磁炉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锅具内的食品进行加热。目前,电磁炉主要包括底壳、面板和线圈盘,线圈盘设在下盖内并位于承物座的下方。为了实现对锅具的加热温度进行测量,电磁炉的底壳内还设有测温组件。测温组件主要包括测温组件、外壳和弹性件。测温组件装配在外壳内并通过外壳固定在电磁炉的底壳内。外壳主要包括铝帽、固定架和支撑架,测温组件装配在固定架内并穿设在承物座上测温孔内的同时,通过支撑架固定在下盖内。弹性件套设在测温组件上,且弹性件的一端穿设在固定架内,另一端穿设并伸出支撑架。铝帽装配在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和固定架之间,并与固定架通过注塑一体形成,对测温组件的采温端进行固定和保护。
4.然而,控温装置自身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拆卸繁琐,导致控温装置和电磁炉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装置及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温装置装配结构复杂、拆卸繁琐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温装置,适用于加热设备中,包括壳体组件和部分结构设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可伸缩的测温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装配单元和与所述装配单元连接的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装配单元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卡合相连,所述装配单元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底端端面之间通过紧固件紧固相连。
7.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壳体组件的设置,将测温组件的部分设在壳体组件内,这样可以通过壳体组件实现对测温组件的保护和固定,以便测温组件可以通过壳体组件装配在加热设备内,提高测温组件的装配稳定性的同时,能够有助于测温组件测温准确性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设置,测温组件的部分装配在第一外壳内,且引线伸出第二外壳,这样在实现对测温组件进行保护和固定的同时,能够便于测温组件与加热设备内的其他元器件进行电连接。由于第一外壳套设在第二外壳上,并与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能够简化控温装置的结构,使得控温装置的自身装配结构较为简单,从而降低控温装置自身的装配难度,便于控温装置快速拆装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控温装置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8.通过装配单元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二外壳通过装配单元与第一外壳通过卡接和紧固件紧固相连,降低控温装置自身的装配难度,以实现测温组件的快速拆装。与此同时,通
过导向单元伸入第一外壳内,在增加壳体组件和控温装置装配强度的同时,能够使得控温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降低加热设备的总厚度。
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的底端端面上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装配单元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相连。
10.这样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卡接时,对第二筒相对于第一外壳的装配位置进行限位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紧固件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和第一装配孔内,实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快速连接和固定,以降低控温装置的装配难度,便于控温装置快速拆装的同时,能够有助于提高控温装置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单元和第一外壳中的其中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插接部,所述装配单元和第一外壳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插接部相对位置处具有插槽,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槽卡接。
12.这样第二外壳可以通过插接部伸入插槽,在确保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的装配位置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能够有助于实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的快速拆装,从而提高控温装置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插槽的一端具有导向面。这样通过导向面可以对插接部在插槽内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实现插接部与插槽的快速卡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装配单元的外边缘处,所述第一外壳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外壳方向延伸的卡接部,所述插槽开设在所述卡接部,所述装配单元在所述插接部的两侧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15.这样通过卡接部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以确保控温装置装配的统一性。与此同时,通过装配单元上限位凹槽的设置,能够对卡接部相对于第二外壳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以避免卡接部相对于第二外壳发生偏移,在实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的快速拆装的同时,能够提高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装配的稳定性。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一端套设在导向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测温组件和所述装配单元上。
17.这样在锅具放置在加热设备上与控温装置接触时,在锅具的作用下,弹性件会发生形变,进而带动测温组件在第一外壳内相对于第一外壳进行竖直移动,使得测温组件与锅具底部接触更加紧密,有助于提升控温装置对于锅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的顶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相连通;所述测温组件包括采温端和限位端,所述采温端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限位端和所述装配单元上。
19.这样测温组件可以通过安装孔装配在第一外壳内,通过采温端与锅具底部接触,实现对锅具温度测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限位端与弹性件相抵接,以便于在弹性件的带动下,测温组件能够在第一外壳内相对于第一外壳进行竖直移动,以增强测温组件采温端与锅具底部的贴合程度,从而提升控温装置对于锅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上具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周侧;
21.和/或,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加热设备中的加热件卡合的第一凸起。
22.这样通过第一外壳可以通过支撑部和第一凸起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加热件进行固定,在实现控温装置在加热设备内的固定的同时,能够使得第一外壳与加热件的固定方式更加多样化。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壳上具有可供所述测温组件的引线穿出的避让开口。这样引线可以通过避让开口穿出第二外壳与加热设备内的电路板连接。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设备,包括下盖、承物座和上述所述的控温装置,所述承物座盖设在所示下盖上并与所述下盖围设成一个腔体,所述承物座上具有测温孔,所述控温装置的顶端穿设在所述测温孔内,所述控温装置的底端位于所述腔体内。
25.这样通过测温孔的设置,并将控温装置穿设在测温孔内,提高测温组件对锅具底部温度测温准确性的同时,通过控温装置中壳体组件的设置,能够简化控温装置的结构,使得控温装置的装配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控温装置快速拆装的同时,能够有助于提高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26.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电磁炉b部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装置的立体图;
31.图4是图3中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图3中另一角度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外壳的立体图;
34.图7是图6中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图6中另一角度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外壳的立体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00

加热设备;10

下盖;11

导水结构;111

限位件;12

腔体;20
‑ꢀ
承物座;21

测温孔;
39.30

控温装置;31

第一外壳;311

安装孔;312

卡接部;3121

插槽; 313

第一装配孔;314

支撑部;315

第一凸起;316

环形凹槽;
40.32

第二外壳;321

装配单元;3211

插接部;3212

导向面;3213

限位凹槽;3214

第二装配孔;322

导向单元;323

避让开口;324

第二凸起;
41.33

测温组件;331

感温壳体;332

测温元件;333

引线;334

绝缘件; 34

弹性件;35

采温端;36

限位端;37

紧固件;
42.40

加热件;50

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
45.加热设备可以为电磁炉、电陶炉或者其他具有控温装置的加热设备,例如电压力锅或电饭锅。
46.下面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温装置及加热设备做进一步阐述。
4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8 中电磁炉b部的放大示意图。
48.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示意图。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加热设备100,比如电磁炉可以包括下盖10、承物座20和控温装置30,承物座20可以盖设在下盖10上,并与下盖10围设成一个腔体12。该腔体12可以用于设置加热设备比如电磁炉的内部器具,比如加热件40和电路板等,其中,加热件40可以为电磁加热件,例如线圈盘,或者也可以为电加热件,例如电热膜或电热盘等。
49.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承物座20上具有测温孔21,控温装置30可以穿设在测温孔21内,并设在腔体12内。这样通过测温孔21的设置,并将控温装置30穿设在测温孔21内,可以缩短控温装置30的采温端35 与锅具底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控温装置30尽可能的与锅具底部贴合,在提高测温组件33对锅具底部温度测温准确性。
50.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加热设备比如电磁炉还可以包括加热件 40和导水结构11,加热件40和导水结构11均位于腔体12内。其中,导水结构11位于腔体12的底壁上,用于将经控温装置30引导至腔体12内的液体比如水渍等存储收集后排出电磁炉的外部。
5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所示,导水结构11内可以设有多个限位件111,多个限位件111可以围设在控温装置30的周侧,以便于对控温装置30在腔体12内进行限定和固定,以提高控温装置30在腔体12内安装的稳定性。示例性的,限位件111可以为导水结构11内具有限位槽的限位结构。
52.需要说明的是,在导水结构11的基础上,控温装置30还可以通过加热件40固定在腔体12内,以便进一步提高控温装置30在腔体12内安装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控温装置30测温的准确性。
53.或者,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温装置3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腔体1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并穿设在测温孔21内。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控温装置30在腔体12内的固定方式并
不做进一步限定。
5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磁加热设备结构的具体限定。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55.下面对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温装置30做进一步阐述。
5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另一角度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外壳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另一角度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外壳的立体图。
57.参考图3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温装置30。从图 3至图5可以看出,控温装置30可以包括测温组件33和壳体组件,测温组件33的部分结构设在壳体组件内,并可沿着测温组件33的轴线相对于壳体组件竖直移动(即测温组件33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体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伸缩运动)。也就是说,测温组件33的部分结构设在壳体组件内,部分设在壳体组件的外部(即部分显露在壳体组件的外部),这样可以通过壳体组件实现对测温组件33的保护和固定,以便在控温装置30装配在加热设备的腔体12内时,一方面可以提高测温组件33的装配稳定性的同时,能够有助于测温组件33测温准确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缩小与锅具底部的距离,与锅具底部尽可能的接触。与此同时,通过测温组件33在其轴线上相对于壳体组件竖直移动,能够使得测温组件33的端部与锅具底部接触,进一步提高测温组件33测温的准确性。
58.参考图3至图5,壳体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第一外壳31可以套设在部分第二外壳32上,并与第二外壳32可拆卸连接。测温组件33具有引线333,测温组件33的部分装配在第一外壳31内,且引线333 伸出第二外壳32。这样在实现对测温组件33进行保护和固定的同时,能够便于测温组件33与加热设备内的其他元器件(比如电路板)进行电连接,以便实现对控温装置30测温的自动控制。当然,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引线333 也可以直接从第一外壳31向外伸出。
59.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外壳31套设在第二外壳32上,并与第二外壳32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中控温装置30的外壳6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一方面可以采用较少的结构(比如无需控温装置30内支撑组件的设置),达到对测温组件33固定和保护的作用,以简化控温装置30的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的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中外壳60的一体注塑结构相比,能够便于控温装置30的内部组件(比如测温组件33)的快速拆装,能够降低控温装置30自身的装配难度,便于控温装置30的快速拆装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控温装置30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60.具体的,测温组件33可以包括感温壳体331和设在感温壳体331内的测温元件332。测温元件332可以贴合在感温壳体331的内顶壁上(如图1、图 2、图4和图5中所示)。这样锅底的温度可以之间经感温壳体331的内顶壁传递至测温元件332,从而实现对于锅具温度的快速测量,有助于提高测温的准确性。与此同时,通过感温壳体331能够对测温元件332进行保护,以提高测温组件33的使用寿命。
61.其中,感温壳体331的部分可以设在第一外壳31内,部分显露于第一外壳31的外部,以便装配在加热设备的腔体12内时与锅具底部接触,实现对锅具底部温度的测量。测温
组件33的采温端35可以理解为感温壳体331上与测温元件332相接触的端部。
62.示例性的,测温元件332可以为具有负温度系统的热敏性贴片,比如ntc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贴片。感温壳体331可以为不锈钢金属外壳60、铝外壳60或者陶瓷外壳60等。这样在对测温元件332进行保护的同时,能够利用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将锅具底部的热量传递至测温元件332。
63.需要说明的是,测温元件332和感温壳体331之间还填充有绝缘件334。这样通过绝缘件334在避免加热件40上的温度通过感温壳体331传递至测温元件332的同时,能够对测温元件332起到保护和限位的作用。示例性的,绝缘件334可以采用环氧树脂或者其他的绝缘材料形成。
64.其中,引线333与测温元件332相连,并从第二外壳32内穿出。相应的,第二外壳32上具有可供引线333穿出的避让开口323。这样引线333可以通过避让开口323穿出第二外壳32与加热设备内的电路板连接。
65.参考图3至图5和图9所示,第二外壳32可以包括装配单元321和与装配单元321连接的导向单元322,导向单元322向第一外壳31内延伸且伸入第一外壳31内,并与第一外壳3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这样可以便于壳体组件内弹性件34的设置。其中,第一外壳31与装配单元321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第二外壳32上装配单元321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二外壳32可以通过装配单元321与第一外壳31可拆卸连接,可以使得控温装置30自身的装配更加容易,以实现测温组件33的快速拆装。与此同时,通过第二外壳32 上导向单元322的设置,并将导向单元322的顶端伸入第一外壳31内,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壳体组件和控温装置30装配强度,另一方面在实现第一外壳 31与第二外壳32装配的同时,能够使得控温装置30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降低加热设备比如电磁炉的总厚度。
66.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可拆卸连接时,具体为,参见图2所示,装配单元321的部分区域与第一外壳31的内壁卡合相连,装配单元321的部分区域与第一外壳31的底端端面之间通过紧固件37紧固相连。这样装配时,测温组件33首先装入第一外壳31中,第二外壳32的顶端伸入第一外壳31中,且第二外壳32的一端与第一外壳31的内壁卡合,实现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之间的预固定,接着,第二外壳32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外壳31的顶端端面之间通过紧固件37紧固相连。
67.其中,第一外壳31上具有第一装配孔313,装配单元321上设有第二装配孔3214,紧固件37依次穿设在第二装配孔3214和第一装配孔313内,用于连接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这样在第一外壳31与第二外壳32卡接,对第二外壳32相对于第一外壳31的装配位置进行限位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紧固件37穿设在第二装配孔3214和第一装配孔313内,实现第一外壳31与第二外壳32的快速连接和固定,以降低控温装置30的装配难度,便于控温装置30快速拆装的同时,能够有助于提高控温装置30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68.示例性的,紧固件37可以为紧固螺栓或者紧固螺丝。相应的,第一装配孔313和第二装配孔3214可以为与紧固螺栓或者紧固螺丝相适配的螺纹孔。这样在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卡接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紧固件37将第一外壳31可第二外壳32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外壳31与第二外壳32的快速连接和固定,便于控温装置30的快速组装,以及测温组件33以及弹性件 34的快速拆装。
69.参见图4和图5,为了实现控温装置30可以上下移动的目的,控温装置 30还可以包括弹性件34。弹性件34可以位于第一外壳31内,并抵接在测温组件33和第二外壳32之间。这样在锅具放置在加热设备上与加热设备内的控温装置30接触时,在锅具的作用下,测温组件33会作用于弹性件34,使得弹性件34发生形变,在弹性件34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测温组件33在第一外壳31内相对于第一外壳31进行竖直移动,即测温组件33在第一外壳 31内进行上下伸缩运动,使得测温组件33与锅具底部接触更加紧密,有助于提升控温装置30对于锅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70.其中,弹性件34可以套设在导向单元322上,并抵接在测温组件33和装配单元321之间。也就是说,弹性件34可以套设在导向单元322上,并位于导向单元322和第一外壳31的内壁之间(即导向单元322与第一外壳31 内壁之间的间距内)。这样弹性件34能够对测温组件33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便于测温组件33与锅具底部接触时,弹性件34发生形变,带动测温组件 33在第一外壳31内相对于第一外壳31进行竖直移动。与此同时,由于弹性件34套设在导向单元322上,可以对弹性件34在第一外壳31内的安装位置以及形变方向进行限位,以避免弹性件34在发生形变时,相对于导向单元 322发生偏移,从而提高弹性件34对于测温组件33支撑的稳定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控温装置30对于锅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71.示例性的,弹性件34可以为弹簧或者其他可被压缩发生形变的结构件 (比如硅胶柱或者硅胶套筒等)。
72.为了便于测温组件33的安装,第一外壳31的端部具有安装孔311,安装孔311与第一外壳31内部相连通。其中,测温组件33可以包括采温端35 和限位端36,采温端35的至少部分可以穿设在安装孔311内,限位端36可以位于第一外壳31内,并与第一外壳31相卡合,以对测温组件33相对于第一外壳31内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弹性件34可以抵接在限位端36和装配单元321之间。这样测温组件33可以通过安装孔311装配在第一外壳31内,通过采温端35与锅具底部接触,实现对锅具温度测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限位端36与弹性件34相抵接,以便于在弹性件34的带动下,测温组件33能够在第一外壳31内相对于第一外壳31进行竖直移动,以增强测温组件33采温端35与锅具底部的贴合程度,从而提升控温装置30对于锅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73.需要说明的是,采温端35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安装孔311内,也就是说,采温端35可以部分穿设在安装孔311内(如图4和图5中所示),采温端 35也可以全部穿设在安装孔311内。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采温端35与安装孔311的相对位置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74.为了便于测温组件33相对于第一外壳31发生相对移动,测温组件33的采温端35可以与安装孔311间隙配合。承物座20上的液体比如水渍等可以通过测温组件33与安装孔311之间的间隙流入控温装置30内,并通过控温装置30引导至下盖10内的导水结构11内,通过导水结构11内的出水口(在图中未标示)排出加热设备比如电磁炉的外部。
75.具体的,第一外壳限位端36的横向长度可以大于安装孔311的横向长度且小于第一外壳31的内径,也就是说,测温组件33可以为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倒形“t”结构。这样在便于与弹性件34抵接的同时,在测温组件33 相对于第一外壳31移动时,限位端36由于被第一外壳31阻挡,无法进入安装孔311内,可以通过限位端36对测温组件33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76.其中,装配单元321具有至少一个插接部3211。也就是说,装配单元321 可以具有
一个或者多个插接部3211。第一外壳31在与插接部3211相对位置处具有插槽3121,插接部3211可以伸入插槽3121与第一外壳31卡接。这样第二外壳32可以通过插接部3211伸入插槽3121,在确保第二外壳32相对于第一外壳31的装配位置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能够有助于实现第二外壳 32与第一外壳31的快速拆装,从而提高控温装置30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77.示例性的,插接部3211可以为装配单元321上与插槽3121相适配的卡接块。该卡接块可以通过切割或者其他的工艺形成在装配单元321上(如图 9中所示)。或者,卡接块也可以一体形成在装配单元321的周向外侧,即卡接块可以突出并显露于装配单元321的边缘结构。进一步的,插接部3211 朝向插槽3121的一端具有导向面3212。这样通过导向面3212可以对插接部 3211在插槽3121内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实现插接部3211与插槽 3121的快速卡接。
78.其中,导向面3212可以设在插接部3211端部的边缘结构上(如图9中所示)。插接部3211的端部可以具有多个导向面3212,导向面3212可以在插接部3211的端部上两两相对设置。示例性的,导向面3212可以为装配单元321朝向插槽3121一端上的导向斜面。
79.为了便于插接部3211的卡接,参考图1至图7所示,第一外壳31上具有朝向第二外壳32方向延伸的卡接部312,插槽3121设在卡接部312上。这样通过卡接部312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外壳32相对于第一外壳31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以确保控温装置30装配的统一性。
80.进一步的,装配单元321在插接部3211的两侧还设有限位凹槽3213(如图9中所示),卡接部312位于限位凹槽3213内。这样通过装配单元321上限位凹槽3213的设置,能够对卡接部312相对于第二外壳32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定,以避免卡接部312相对于第二外壳32发生偏移,在实现第二外壳 32与第一外壳31的快速拆装的同时,能够提高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 装配的稳定性。
8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8所示,第一外壳31上具有多个支撑部314,多个支撑部314可以间隔设置在第一外壳31的两侧,并支撑在加热件40上。第一外壳31上设有用于与加热件40卡合的第一凸起315。其中,在第一外壳31上可以同时设置有支撑部314和第一凸起315,也可以只设置其中的一个,以便实现与加热件40的固定。这样通过第一外壳31可以通过支撑部314和第一凸起315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加热件40进行固定,在实现控温装置30在加热设备内的固定的同时,能够使得第一外壳31与加热件40的固定方式更加多样化。
82.为了增强第一外壳31在第一凸起315处的弹性,以便于第一外壳31可以通过第一凸起315与加热件40卡合,第一外壳3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筒体,即两个筒体之间具有缝隙或者间距(如图6和图7中所示)。第一凸起315可以设在其中一个筒体上,以便于第一外壳31通过第一凸起 315与加热件40相卡合。
83.进一步的,第一外壳31上具有可容纳部分密封件50的环形凹槽316。这样第一外壳31可以通过容设在环形凹槽316内的密封件50与加热设备的承物座20密封连接,通过密封件50对从测温孔21与控温装置30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液体比如水渍等进行封堵,以避免液体比如水渍等从承物座20与控温装置30的间隙流入加热设备的内部,对加热设备的内部元器件造成损坏。
84.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外壳32上还设有第二凸起324,其中,第二凸起
324可以位于导向单元322上,以便控温装置30装配在加热设备的壳体内时,第二凸起324可以与加热件40的底部相卡合,以便将控温装置30固定在腔体12内。
85.本实用新型通过控温装置中壳体组件内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设置,且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这样在实现对测温组件进行保护和固定的同时,能够简化控温装置的结构,使得控温装置的自身装配结构较为简单,从而降低控温装置自身的装配难度,便于控温装置快速拆装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控温装置和加热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