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速热式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6738发布日期:2021-08-06 12:5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速热式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速热式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在售的阳台壁挂水箱以大容量为主,但阴雨天或水箱内无热水时无法快速使用热水或水箱内储存的热水低于30°后,无法洗浴,造成热量浪费,给生活用水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加热,提升水箱热水输出率,减少能源浪费的速热式热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速热式热水系统,其特点是,包括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储热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有冷水管,储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热水管;

在储热水箱内设有储热内胆,在储热内胆中设有储热进水管和储热出水管,储热进水管的进口与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接,储热进水管的出口设在储热内胆的底部,储热出水管的进口设在储热内胆的顶部;在储热内胆中设有温度传感器ⅰ和速热机构;

所述速热机构包括设在储热内胆中下部的速热舱,在速热舱内设有速热进水管、速热出水管和电加热装置,速热进水管的出口设在速热舱的底部,速热出水管的进口设在速热舱的顶部;速热进水管与储热出水管相接,速热出水管和储热水箱的出水口相接;

在远离储热水箱一侧设有与用水点相接的混水机构;所述混水机构包括一端与热水管相接的混水管和一端与冷水管相接的进水支管,进水支管、冷水管均与进水总管相接;

所述用水点设有混水阀,所述混水阀的热水侧与混水管相接,混水阀的冷水侧与进水支管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速热式热水系统中: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速热式热水系统中:所述储热水箱包括水箱外壳,在水箱外壳和储热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速热式热水系统中:在速热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速热式热水系统中:所述储热出水管和速热进水管之间通过恒温阀相接,恒温阀的另一端接口通过冷水支管与冷水管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速热式热水系统中:所述储热出水管和速热进水管之间通过电动三通阀相接,所述电动三通阀的另一端接口连接有热水支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速热式热水系统中:所述混水机构设有回水管,回水管的一端与热水支管相接,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混水管相接构成零冷水循环管路,在热水管中靠近储热水箱一侧装有循环泵、水流传感器,在混水管中靠近用水点设有温度传感器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储热水箱的储热内胆中设置储热进、出水管和速热舱,储热进水管和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接,在速热舱内设置速热进、出水管,将储热出水管和速热进水管相接,速热出水管和储热水箱的出水口相接,使得冷水进入储热内胆中,由储热出水管、速热进水管进入速热舱内,被设置在速热舱中的电加热装置加热,再由速热出水管流出,使温度偏低的热水经过速热舱被迅速加热,使用水点能够快速获得热水使用,方便快捷,能最大限度利用储热水箱中生活热水的热量,提升水箱热水输出率,减少储热内胆中热能的浪费;速热机构在储热内胆中既可以作为储热水箱的电加热器,也可以作为速热装置,出水时快速加热速热舱内水温,实现速热功能,提升水箱热水出水率;

在储热出水管和速热进水管之间通过恒温阀相接,恒温阀的另一端接口通过冷水支管与冷水管相接,通过速热舱内传感器ⅱ的配合,使该速热式热水系统具有恒温出水的功能,减少烫伤;

将储热出水管和速热进水管之间通过电动三通阀相接,电动三通阀的另一端接口通过热水支管与热水管相接,热水支管与混水阀相接,配合循环泵、水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ⅲ的使用构成零冷水循环管路,使得用户在用水点即开即热,无需等待,减少热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热水箱,2.冷水管,3.热水管,4.储热内胆,5.储热进水管,6.储热出水管,7.速热舱,8.速热进水管,9.速热出水管,10.电加热装置,11.混水管,12.进水支管,13.进水总管,14.混水阀,15.保温层,16.温度传感器ⅰ,17.温度传感器ⅱ,18.恒温阀,19.冷水支管,20.电动三通阀,21.热水支管,22.回水管,23.循环泵,24.水流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速热式热水系统,包括储热水箱1,所述储热水箱1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储热水箱1的进水口连接有冷水管2,储热水箱1的出水口连接有热水管3;

在储热水箱1内设有储热内胆4,在储热内胆4中设有储热进水管5和储热出水管6,储热进水管5的进口与储热水箱1的进水口相接,储热进水管5的出口设在储热内胆4的底部,储热出水管6的进口设在储热内胆4的顶部;在储热内胆4中设有温度传感器ⅰ16和速热机构;

所述速热机构包括设在储热内胆4中下部的速热舱7,在速热舱7内设有速热进水管8、速热出水管9和电加热装置10,速热进水管8的出口设在速热舱7的底部,速热出水管9的进口设在速热舱7的顶部;速热进水管8与储热出水管6相接,速热出水管9和储热水箱1的出水口相接;

在远离储热水箱1一侧设有与用水点相接的混水机构;所述混水机构包括一端与热水管3相接的混水管11和一端与冷水管2相接的进水支管12,进水支管12、冷水管2均与进水总管13相接;

所述用水点设有混水阀14,所述混水阀14的热水侧与混水管11相接,混水阀14的冷水侧与进水支管12相接。

所述电加热装置10为电加热棒。

所述储热水箱1包括水箱外壳,在水箱外壳和储热内胆4之间设有保温层15。

在速热舱7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ⅱ17。

用户在用水点使用冷水时,将混水阀14打开至冷水侧,自来水通过进水总管13进入该速热式热水系统中,并经过进水支管12流至混水阀14;

用户在用水点使用热水时,自来水通过进水总管13进入该速热式热水系统中,由冷水管2、储热进水管5进入储热水箱1的储热内胆4中,储热内胆4中的热水经储热出水管6流出,经速热进水管8流入速热舱7内,在速热舱7内被快速加热后,热水经速热出水管9流出,经混水管11流至混水阀14,用户打开混水阀14至热水侧,即出热水,快速方便。

当储热水箱1为太阳能加热时,冷水进入储热水箱1中,被太阳能加热并储存在储热内胆4中,光照条件好时,水温足以满足生活用热水,速热舱7内的电加热装置10关闭;当阴雨天,太阳能供热不足以满足生活热水温度要求时,或储热水箱1内水温低于30℃或连续多人用水时,速热舱7内的电加热装置10开启,储热内胆4中的水从储热出水管6、速热进水管8进入速热舱7内被快速加热,再经混水管11流至混水阀14处,满足用户热水需求;提升热水出水率,最大限度利用水箱内生活热水的热量,减少能源浪费;

当储热水箱1无太阳能加热时,速热机构可以作为储热水箱1的电加热器使用,直接加热冷水,提供生活用热水。

实施例2,参照图2,所述储热出水管6和速热进水管8之间通过恒温阀18相接,恒温阀18的另一端接口通过冷水支管19与冷水管2相接。

通过增加恒温阀18,实现在实施例1速热功能基础上,增加恒温出水功能,储热水箱1内的水在储热出水管6流向速热进水管8过程中汇集由冷水支管19的冷水,经恒温阀18调节后,恒温进入速热舱7,与设置在速热舱7内的温度传感器ⅱ17配合控制,使速热出水管9出水温度更加稳定,减少过冷或过热烫伤,提升用户用水的体验感。

实施例3,参照图3,所述储热出水管6和速热进水管8之间通过电动三通阀20相接,所述电动三通阀20的另一端接口连接有热水支管21。

所述混水机构设有回水管22,回水管22的一端与热水支管21相接,回水管22的另一端与混水管11相接构成零冷水循环管路,在热水管3中靠近储热水箱1一侧装有循环泵23、水流传感器24,在混水管11中靠近用水点设有温度传感器ⅲ25。

尤其冬天,用户在放热水时,储热水箱1中的热水要经过埋在墙体内长长的管道后才流经用水点,热水在管道中流动过程中散失大量热量,使得用户在用热水时总是先出冷水后才出热水,不但热水热量散失,而且先流出的冷水大多情况下都浪费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用水点和储热水箱1之间增加了回水管22,并通过电动三通阀20将回水管22接在储热出水管6和速热进水管8之间,热水管3上安装循环泵23、水流传感器24,在混水管1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ⅲ25,通过温度传感器ⅲ25探测混水管11内的水温;当水温高于生活热水设定值时,电动三通阀20关闭;当水温低于生活热水设定值时,电动三通阀20开启,循环泵23开启,将速热舱7内的水通过速热进水管8抽出,依次经过电动三通阀20、热水支管21、回水管22、混水管11、热水管3、速热出水管9、速热舱7、速热进水管8的循环,当混水管11内的水温达到生活热水设定值时,循环泵23关闭,电动三通阀20关闭,速热舱7内的热水正常从实施例1中所述的速热出水管9流出,经热水管3流向混合管,再到混水阀14,此时用户开启混水阀14至热水侧直接出热水,实现该速热式热水系统的零冷水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