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9887发布日期:2021-10-27 17:3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汽车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以及散热器,是汽车的关键部件,其不仅影响车辆的运行和环保等性能,而且关系着乘客的安全及舒适性。与传统换热器相比,汽车换热器由于受到使用环境和安装空间的限制,需要具备换热高效、体积紧凑及经久耐用等特点。
3.现有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往往会在换热器翅片与汇集管中间留有数毫米的间隙,当换热器表面产生冷凝器水时,冷凝水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但由于翅片与汇集管中间留有间隙,使得部分冷凝水不能及时排走。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在低温工况下,换热器底部会结冰,从而大大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4.另外,在换热器的排水初始阶段,冷凝水自身重力能够克服冷凝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附着力,冷凝水能够顺利排出;在换热器的排水后期,冷凝水自身重力不能有效克服其附着力而残留在换热器内,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5.鉴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内残留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掉的问题,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以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翅片与汇集管之间留有间隙,部分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当换热器长期工作于低温工况下,换热器的底部会结冰,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挡板、多个扁管、多个翅片和多个凸起结构;
8.所述多个扁管设置于所述汇集管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连通;
9.相邻两个所述扁管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的两端固定连接;
10.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汇集管上,并且所述挡板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的两端固定连接;
11.每一个所述翅片与所述汇集管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内。
12.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宽度大于等于对应的所述翅片的宽度。
13.其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小于等于对应的所述翅片的长度。
14.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
15.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基部和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基部相连,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16.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圆形,或者六边形。
17.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
18.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基部、多个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均与所述第二基部连接;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二基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套设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19.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挡板上。
20.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固定结构;
21.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包括第三基部和多个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基部和所述多个第四支撑部连接;所述凸起结构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四支撑部上;
22.所述第三基部套设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23.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弯折部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对应的翅片上。
24.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四固定结构;
25.所述第四固定结构包括第四基部和多个第五支撑部;所述第四基部和所述多个第五支撑部连接;所述凸起结构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五支撑部上;
26.所述第四基部套设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27.所述凸起结构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对应的扁管上。
28.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五固定结构;
29.所述第五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五基部、多个第六支撑部、多个第七支撑部和多个第八支撑部;
30.所述第六支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七支撑部的高度;所述多个第六支撑部、所述多个第七支撑部和所述多个第八支撑部均与所述第五基部连接;所述凸起结构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八支撑部上;
31.所述第五基部套设于所述汇集管的外周;
32.所述多个第六支撑部和所述多个第七支撑部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对应的扁管上。
33.其中,所述固定方式包括卡接,或者螺接,或者铆接,或者焊接。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挡板、多个扁管、多个翅片和多个凸起结构,通过在汇集管和翅片之间留有的容置空间内设置凸起结构,可以破坏容置空间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3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包括多种固定结构,凸起结构可以灵活地设置于固定结构上,并且固定结构的装配方式灵活、简单,能够实现高效地排水,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换热器的立体图;
4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另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4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6.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一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52.其中,图中附图对应标记为:11

扁管;12

挡板;13

翅片;14

汇集管;15

容置空间;16

凸起结构;
53.10,10a,10b

第一固定结构;101

第一基部;102

第一支撑部;103
‑ꢀ
基部;104

支撑部;105

基部;106

支撑部;
54.20

第二固定结构;201

第二基部;202

第二支撑部;203

第三支撑部;
55.30

第三固定结构;301

第三基部;302

第四支撑部;3021

弯折部;
56.40

第四固定结构;401

第四基部;402

第五支撑部;
57.50

第五固定结构;501

第五基部;502

第六支撑部;503

第七支撑部; 504

第八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5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9.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60.实施例1:
61.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14、挡板12、多个扁管11、多个翅片13和多个凸起结构16;所述多个扁管11设置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14连通;
62.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13 的两端固定连接;
63.所述挡板12固定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之间的所述翅片13的两端固定连接;
64.每一个所述翅片13与所述汇集管14围成容置空间15;所述凸起结构 1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5内。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可以破坏容置空间15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65.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方向上,亦即所述汇集管14的径向,所述凸起结构16的宽度大于等于对应的翅片13的宽度,便于将凸起结构16安装于容置空间15内,更有利于将换热器底部的冷凝水排出。
66.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亦即所述汇集管14的轴向,所述凸起结构16的长度l小于等于对应的翅片的长度l0,其中翅片13的长度l0为与该翅片13均固定连接的两相邻扁管11之间的距离;或者为与翅片13均固定连接的扁管11和挡板12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将凸起结构16安装于容置空间15内。需要说明的是,扁管11、相邻扁管11之间的间距、翅片13 以及凸起结构的结构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并不以此为限。
67.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的数量与翅片13的数量相同,亦即,每一个容置空间15内均设置有凸起结构16。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的数量可以小于翅片13的数量,亦即,一些容置空间15内并不设置有凸起结构16,通过灵活设置凸起结构16,既能简化装配,便于安装,又能实现更高效地排水,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68.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0。第一固定结构10包括第一基部 101和多个第一支撑部102,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102与所述第一基部101 相连,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16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部102上;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所述汇集管14的外周,其中固定方式可以是卡接,或者螺接,或者铆接,或者焊接。具体的,第一固定结构 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第一基部101和第一支撑部102与汇集管14的外周 (亦即汇集管14的外表面)贴合,多个第一支撑部102穿过对应的容置空间15,凸起结构16设置于翅片13和第一支撑部102之间,凸起结构16的上表面可以与翅片13接触,或者凸起结构16的上表面与翅片之间可以预留很小的缝隙,有利于第一固定结构10装配于汇集管14上,并且避免凸起结构16损坏翅片13。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结构16和第一固定结构10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凸起结构16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02上。
6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部102的数量可以小于翅片13的数量,亦即凸起结构的数量小于翅片13的数量,通过灵活设置凸起结构16,实现更高效地排水,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70.如图3所示,凸起结构16远离第一基部101一侧的上表面具有一个倒角,该倒角的设置有利于第一固定结构10的安装。
71.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结构10a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固定结构10a 基部103和多个支撑部104,所述多个支撑部104与所述基部103相连,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16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部104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0a可以由两个图3所示的第一固定结构10拼合而成,便于将第一固定结构10a装配于汇集管14的外周。
72.实施例2:
73.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14、挡板12、多个扁管11、多个翅片13和多个凸起结构16;所述多个扁管11设置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14连通;
74.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13 的两端固定连接;
75.所述挡板12固定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之间的所述翅片13的两端固定连接;
76.每一个所述翅片13与所述汇集管14围成容置空间15;所述凸起结构 1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5内。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可以破坏容置空间15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77.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0b,其横截面为六边形,具体而言,第一固定结构10b横截面的外周为六边形,内周为圆形。第一固定结构10b基部105和多个支撑部106,所述多个支撑部106与所述基部 105相连,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16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部106上,第一固定结构10b通过固定方式装配于汇集管14的外周,其中,固定结构的内表面与汇集管14的外表面贴合。凸起结构16与第一固定结构10b可以一体成型,亦即,凸起结构16、基部105以及多个支撑部106一体成型;或者凸起结构16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支撑部106上。为了便于第一固定结构10b的安装,该第一固定结构10b可以由前后对称的两部分拼合而成。
78.实施例3:
79.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14、挡板12、多个扁管11、多个翅片13和多个凸起结构16;所述多个扁管11设置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14连通;
80.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13 的两端固定连接;
81.所述挡板12固定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之间的所述翅片13的两端固定连接;
82.每一个所述翅片13与所述汇集管14围成容置空间15;所述凸起结构 1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5内。所示凸起结构16可以破坏容置空间 15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8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20。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基部201、多个第二支撑部202和第三支撑部203;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202 和所述第三支撑部203均与所述第二基部201连接;每一个所述凸起结构 16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部202上;所述第二基部201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202套设于所述汇集管14的外周,亦即,所述第二基部201
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202与汇集管的外表贴合;所述第三支撑部203通过固定方式,例如,卡接,或者螺接,或者铆接,或者焊接装配于所述挡板12 上,通过第三支撑部203与挡板12的固定,使得第二固定结构20安装更加便捷和高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部201、多个第二支撑部202、第三支撑部203和凸起结构1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84.实施例4:
85.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14、挡板 12、多个扁管11、多个翅片13和多个凸起结构16;所述多个扁管11设置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14连通;
86.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13 的两端固定连接;
87.所述挡板12固定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之间的所述翅片13的两端固定连接;
88.每一个所述翅片13与所述汇集管14围成容置空间15;所述凸起结构 1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5内。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可以破坏容置空间15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89.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固定结构30。所述第三固定结构30包括第三基部301和多个第四支撑部302;所述第三基部301和所述多个第四支撑部302连接;所述凸起结构16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四支撑部302上;所述第三基部301套设于所述汇集管14的外周,亦即,第三基部301与汇集管14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四支撑部302的弯折部3021通过固定方式,例如,卡接,或者螺接,或者铆接,或者焊接,装配于对应的翅片13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基部301、多个第四支撑部302和凸起结构16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凸起结构16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第四支撑部302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四支撑部302固定有一个凸起结构16。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些支撑部上固定有对应的凸起结构,用于排出换热器残余的冷凝水,而另一些支撑部上并未固定有凸起结构,仅仅起到将第三固定结构30固定于翅片的作用,通过灵活设置凸起结构16,既能简化装配,便于安装,又能实现更高效地排水,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90.实施例5:
91.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14、挡板 12、多个扁管11、多个翅片13和多个凸起结构16;所述多个扁管11设置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14连通;
92.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13 的两端固定连接;
93.所述挡板12固定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之间的所述翅片13的两端固定连接;
94.每一个所述翅片13与所述汇集管14围成容置空间15;所述凸起结构1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5内。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可以破坏容置空间15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95.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四固定结构40。所述第四固定结构40 包括第四基部401和多个第五支撑部402;所述第四基部401和所述多个第五支撑部402连接;所述凸起结构16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五支撑部402上;所述第四基部401套设于所述汇集管14的外周,亦即第四基部401与汇集管14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凸起结构(16)通过固定方式,例如,卡接,或者螺接,或者铆接,或者焊接,装配于所述对应的扁管(1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基部401、多个第五支撑部402和凸起结构16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凸起结构16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第五支撑部402上。
96.实施例6:
97.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汇集管14、挡板 12、多个扁管11、多个翅片13和多个凸起结构16;所述多个扁管11设置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与所述汇集管14连通;
98.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所述翅片13 的两端固定连接;
99.所述挡板12固定于所述汇集管14上,并且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挡板12和最外侧的所述扁管11之间的所述翅片13的两端固定连接;
100.每一个所述翅片13与所述汇集管14围成容置空间15;所述凸起结构1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5内。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6可以破坏容置空间15内冷凝水的表面张力,把换热器底部残余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换热器底部结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可靠性。
101.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五固定结构50。所述第五固定结构50 还包括第五基部501、多个第六支撑部502、多个第七支撑部503和多个第八支撑部504;所述第六支撑部50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七支撑部503高度,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支撑部502的高度也可以与第七支撑部503的高度相同;所述多个第六支撑部502、所述多个第七支撑部503和所述多个第八支撑部504均与所述第五基部501连接;所述凸起结构16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八支撑部504上;所述第五基部501套设于所述汇集管14的外周,亦即第五基部501与汇集管14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多个第六支撑部502和所述多个第七支撑部503通过固定方式,例如,卡接,或者螺接,或者铆接,或者焊接,装配于所述对应的扁管1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基部501、多个第六支撑部502、多个第七支撑部503、多个第八支撑部504和凸起结构16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六支撑部502和与其相邻的第七支撑部503卡接于同一个扁管11上,并且第六支撑部502、第七支撑部503 和第八支撑部504的依次交替地连接于第五基部501,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支撑部502、第七支撑部503和第八支撑部504的设置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10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