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住宅、小型空间办公以及宾馆酒店等场所开始大量应用独立新风系统。此类新风系统就是由新风机在排出室外污浊空气的同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加以过滤引入室内,使室内空气质量提高来保证人体的健康。
现有的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为了稳固与美观,一般镶嵌安装在室内吊顶的内部,在发生故障需要维护时,拆装将相当不便,灵活性较差,另外,现有的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通过制冷制热机直接对空气进行冷热空气置换时,需要耗费大量电能,导致其节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包括安装顶板、机壳与活动底板,所述机壳活动连接于安装顶板的底部,所述活动底板卡接于机壳的底面开口处,所述安装顶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机壳的表面内嵌安装有红外线信号收发器,所述安装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且装顶板的两侧边焊接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机壳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机壳的左侧表面贯通连接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内部左侧位置活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分别镶嵌有制冷机与加热机,所述加热机位于制冷机的右侧,所述水箱的底面贯通连接有水循环管路,所述水循环管路的表面内嵌固定有水阀,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送风风机,所述机壳的右侧表面贯通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活动底板的顶面贴合有硅胶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伸缩电机位于安装顶板与机壳之间,所述安装螺孔设置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且安装螺孔内活动穿插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滑架、滑动轮以及滑槽两两分布于机壳的两侧表面,所述安装顶板与机壳之间通过滑架与滑动轮限位式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循环管路的两端开口处分别与水箱的底面以及右侧表面贯通式穿插连接,且水循环管路呈“s”形环绕分布于水箱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底面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底板的顶面两侧均一体式设置有凸块,且活动底板的凸块与壳的凹槽相互卡接。
优选的,所述硅胶密封条通过胶衣紧密贴合于活动底板的凸块表面,且硅胶密封条为硅胶材质的硅胶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伸缩电机、制冷机以及加热机信号连接,且红外线信号收发器与外部遥控器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通过设置伸缩电机,当该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内部元件发生故障或需要定期维护检修时,控制伸缩电机向下顶动机壳,进而将机壳顶出房屋吊顶,方便对风机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机壳向下运动的同时,滑动轮沿着滑槽向上滑动,在起到固定安装顶板与机壳的同时,减少摩擦阻力,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2)、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通过设置制冷机、加热机以及水循环管路,可通过制冷机或加热机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实时调节,制冷机或加热机可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使之变成冷水或热水,冷水或热水通过水循环管路中进行循环,循环过程中,冷水或热水通过水循环管路的管壁与机壳中的自然风进行热交换,使出风口由排放自然风变成排放冷风或热风,实现室内制冷或制热,相比于传统的制冷制热方式更加节能且高效,有效提升了其实用性。
(3)、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通过设置活动底板,可通过将活动底板顶部的凸块与机壳底部的凹槽对接实现两者间的固定,而需要维护检修时,只需将活动底板顶部的凸块抽出机壳底部的凹槽即可完成拆卸,结构简单,摒弃传统螺栓固定方式,拆装更加方便快捷,且硅胶密封条本身具有防滑性能及密封性能,在保证活动底板与机壳连接稳固的同时,可防止机壳内自然风通过缝隙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顶板;2、机壳;3、活动底板;4、安装螺孔;5、红外线信号收发器;6、伸缩电机;7、滑架;8、滑动轮;9、滑槽;10、进风口;11、过滤板;12、水箱;13、制冷机;14、加热机;15、水循环管路;16、水阀;17、送风风机;18、出风口;19、硅胶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包括安装顶板1、机壳2与活动底板3,机壳2活动连接于安装顶板1的底部,活动底板3卡接于机壳2的底面开口处,安装顶板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螺孔4,机壳2的表面内嵌安装有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安装顶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6,且安装顶板1的两侧边焊接设置有滑架7,滑架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轮8,机壳2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滑槽9,且机壳2的左侧表面贯通连接有进风口10,机壳2的内部左侧位置活动设置有过滤板11,过滤板11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12,水箱12的内部分别镶嵌有制冷机13与加热机14,加热机14位于制冷机13的右侧,水箱12的底面贯通连接有水循环管路15,水循环管路15的表面内嵌固定有水阀16,水箱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送风风机17,机壳2的右侧表面贯通设置有出风口18,活动底板3的顶面贴合有硅胶密封条19。
如图3所示,伸缩电机6位于安装顶板1与机壳2之间,安装螺孔4设置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且安装螺孔4内活动穿插有固定螺栓,当该新风系统的风机装置内部元件发生故障或需要定期维护检修时,控制伸缩电机6向下顶动机壳2,进而将机壳2顶出房屋吊顶,方便对风机装置进行维护检修。
如图1-3所示,滑架7、滑动轮8以及滑槽9两两分布于机壳2的两侧表面,安装顶板1与机壳2之间通过滑架7与滑动轮8限位式活动连接,机壳2向下运动的同时,滑动轮8沿着滑槽9向上滑动,在起到固定安装顶板1与机壳2的同时,减少摩擦阻力,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2所示,水循环管路15的两端开口处分别与水箱12的底面以及右侧表面贯通式穿插连接,且水循环管路15呈“s”形环绕分布于水箱12的下方,可通过制冷机13或加热机14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实时调节,制冷机13或加热机14可对水箱12中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使之变成冷水或热水,冷水或热水通过水阀16及水循环管路15中进行循环,循环过程中,冷水或热水通过水循环管路15的管壁与机壳2中过滤后的自然风进行热交换,再通过送风风机17的抽取,使出风口18由排放自然风变成排放冷风或热风,实现室内制冷或制热,相比于传统的制冷制热方式更加节能且高效,有效提升了其实用性。
如图4所示,机壳2的底面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活动底板3的顶面两侧均一体式设置有凸块,且活动底板3的凸块与机壳2的凹槽相互卡接,可通过将活动底板3顶部的凸块与机壳2底部的凹槽对接实现两者间的固定,而需要维护检修时,只需将活动底板3顶部的凸块抽出机壳2底部的凹槽即可完成拆卸,结构简单,摒弃传统螺栓固定方式,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4所示,硅胶密封条19通过胶衣紧密贴合于活动底板3的凸块表面,且硅胶密封条19为硅胶材质的硅胶密封条19,硅胶密封条19本身具有防滑性能及密封性能,在保证活动底板3与机壳2连接稳固的同时,可防止机壳2内自然风通过缝隙流失。
如图1-3所示,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分别与伸缩电机6、制冷机13以及加热机14信号连接,且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与外部遥控器信号连接,机壳2的升降以及自然风的制冷、制热,均通过外部遥控器向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发射信号进而使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对伸缩电机6、制冷机13或加热机14发出工作指令来完成。
工作原理:首先,将安装顶板1抵紧于房屋吊顶的风机预安装槽内,通过安装螺孔4旋进固定螺栓使安装顶板1与房屋吊顶固定,之后,自然风通过进风口10进入机壳2内,首先通过过滤板11对自然风内的灰尘以及杂质进行过滤吸附,之后,通过外部遥控器控制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对制冷机13或加热机14发出工作指令,制冷机13或加热机14可对水箱12中的水进行制冷或制热,使之变成冷水或热水,冷水或热水通过水阀16及水循环管路15中进行循环,循环过程中,冷水或热水通过水循环管路15的管壁与机壳2中过滤后的自然风进行热交换,再通过送风风机17的抽取,使出风口18由排放自然风变成排放冷风或热风,实现室内制冷或制热,需要对机壳2内部进行维护或检修时,通过外部遥控器控制红外线信号收发器5对伸缩电机6发出工作指令,伸缩电机6向下顶动机壳2,机壳2向下运动的同时,滑动轮8沿着滑槽9向上滑动,进而将机壳2顶出房屋吊顶,最后,将活动底板3顶部的凸块抽出机壳2底部的凹槽即可完成拆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