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组件和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4702发布日期:2021-08-03 12:5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风管组件和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管组件及应用该风管组件的移动空调器。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器采用管中管结构进行进风和排风,实现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然而,工作时由于内管和外管同时通风,内管容易在外管内发生窜动而偏位,导致阻挡外管的通风,降低换热效率;相关技术中,管中管结构出现能够固定内管的定位结构,但此类定位结构限制内管的移动,不能满足可伸缩内管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组件,能够有效防止管中管结构中内管出现偏位,保证通风顺畅,且不影响内管在外管内伸缩移动,更实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管组件的移动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管组件,包括:

第一风管,设有第一风道;

第二风管,套设于所述第一风管的外侧,以使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第二风管之间形成第二风道;

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管内壁,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第一风管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以使所述第一风管沿所述第二风道的径向得到限位且能够沿所述第二风道的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将第二风管套设在第一风管的外侧形成管中管结构,实现进风和排风的分隔;在第二风管的内壁设置定位件,定位件设置在第二风管内壁上,能够避免定位件脱落,定位件通过限位部对第一风管进行限位,使第一风管在第二风管内沿第二风道的径向方向得到限位,有效防止第一风管在第二风道内窜动而发生偏位,从而保证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通风流畅性,而且限位部仅对第一风管起到限位作用,不影响第一风管的移动,使得第一风管能够沿第二风道的轴向移动,便于第一风管进行拉伸或收缩的操作,结构设计合理,这样管中管结构使用更灵活,非常适用于移动空调器,更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件为具有弹性的定位圈,以使所述定位圈紧贴于所述第二风管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圈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远离所述第二风管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定位圈的一侧围设形成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风管的外径,所述第一风管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圈的一侧设置有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圈位于所述缺口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折弯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两端的所述折弯段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管偏心设于所述第二风管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均为波纹管,所述第二风管的内壁设有波纹槽,所述定位件卡接于所述波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管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实施例的风管组件进行进风和排风,能够有效防止第一风管在第二风道内窜动而发生偏位,保证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通风流畅性,而且限位部仅对第一风管起到限位作用,不影响第一风管的移动,使得第一风管能够沿第二风道的轴向移动,便于第一风管进行拉伸或收缩的操作,满足移动空调器不同的使用要求,使用更灵活,保证移动空调器具有稳定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风管组件100,第一风管110,第一风道111,第二风管120,第二风道121,定位圈130,限位筋131,限位孔132,缺口133,折弯段134,连接件135,安装接头140;

移动空调器200,空调本体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组件100,适用于移动空调器200。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组件100,包括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第二风管120的内径比第一风管110的外径大,第二风管120套在第一风管110的外侧。其中,第一风管110内侧为第一风道111,第一风管110与第二风管120之间形成第二风道121,第一风管110为内管,第二风管120为外管,从而形成管中管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使用时,将管中管结构直接连接到移动空调器200上,可通过内管和外管均与室外环境连通。具体的,第一风管110可用于排风,第二风管120可用于进风,此时第一风道111为排风风道,第二风道121为进风风道,室外的空气经第二风道121进入到移动空调器200内,并与换热器换热后从第一风道111排出到室外,从而实现移动空调器200与室外换热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将第一风道111作为进风通道,第二风道121作为排风风道。这样通过管中管结构能够分隔进风与排风,避免第一风道111与第二风道121之间发生窜风,且管中管结构安装更灵活,使用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采用软管结构,考虑到管中管结构在使用时内管和外管同时通风,内管容易在外管内部产生窜动而发生偏移。窜动时,内管会阻挡第二风道121,导致第二风道121通风受阻,从而降低换热效率,影响移动空调器200的运行性能,且风阻增大也容易产生噪音,降低使用体验。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在第二风道121内安装定位件,该定位件设置在第二风管120内壁上,且定位件沿第一风管110的外侧设置有限位部,利用限位部对第一风管110进行限位,可理解为通过限位部对第一风管110的外侧壁进行阻挡,限制第一风管110在第二风道121内沿径向方向移动的位置,该径向方向理解为第二风道121的直径方向。这样通过限位部将第一风管110沿径向方向限定在第二风道121内的特定位置,使第一风管110与第二风管120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能够防止第一风管110在第二风管120内窜动,从而保证第一风道111和第二风道121的通风流畅性,也有利于提高管中管结构的稳定性,且能够降低通风的阻力,起到降噪作用。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具体来说,定位件可连接固定在第二风管120的内壁上,例如,定位件通过螺钉连接、铆接、扣接、粘贴等方式与第二风管120的内壁连接;也可以通过定位件自身的结构特性连接在第二风管120的内壁上,例如,定位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定位件通过弹性卡接在第二风管120的内壁上,达到固定的目的。这样通过将定位件固定在第二风管120内壁上,能够防止定位件脱落,结构稳定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空调器200通过第一风道111和第二风道121同时与室外环境连接,从室外环境进行进风和排风,换热效果较佳,此时可理解为移动空调器200的第一工作状态。可理解到,移动空调器200也可以采用从室内环境进风,并向室外环境排风的换热模式进行工作,这样能够排走室内的混浊空气,使室内环境具有新风效果,此时理解为移动空调器200的第二工作状态。具体来说,移动空调器200处于从室内环境进风并向室外环境排风的工作状态时,第一风管110与室外环境连通,第二风管120与室内环境连通,即室内环境的空气经过第二风道121进入移动空调器200并与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空气从第一风道111排出室外,从而实现换热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可同步拉伸进行连接,例如,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的一端均与移动空调器200连接,另一端同时连接到窗户上,使第一风道111和第二风道121均与室外环境连通。需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可将第一风管110从第二风管120中由内往外拉伸,使第一风管110单独连接到窗户上,此时,第一风道111与室外环境连通,第二风道121与室内环境连通,使用灵活方便。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定位件在第二风道121内通过限位部对第一风管110起到限位作用,可理解到限位部仅沿第二风道121的径向对第一风管110进行限位,而不影响第一风管110沿第二风道121的轴向移动,便于将第一风管110从第二风道121内进行拉伸或收缩,其中,第二风道121的轴向可理解为第二风道121的轴线方向。具体的,限位部可理解为由定位件上形成并沿第一风管110外侧延伸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仅对第一风管110沿径向进行限位,并不会限制第一风管110沿轴向移动,例如,限位部可以是定位件上凸出的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将第一风管110限定在第二风道121内的特定位置,避免第一风管110发生偏位,同时又可保证不影响第一风管110的伸缩移动,结构设计合理,更实用可靠。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采用的定位件为定位圈130,该定位圈130采用金属丝折弯而成,定位圈130可以是闭环结构或开环结构。具体的,定位圈130采用钢铁丝制作,使定位圈130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定位圈130的形状与第二风管120的内壁截面形状匹配,这样定位圈13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能够紧固在第二风管120的内壁上。

可理解到,如图2所示,以类似椭圆形形状的外管为示例,定位圈130折弯形成的形状与外管的内壁形状匹配,定位圈130所限定的孔径大于第一风管110的直径,限位部设置在定位圈130的内侧。安装时,将定位圈130压缩变形后放入第二风道121内,且第一风管110穿过定位圈130,然后松开定位圈13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定位圈130恢复形状并向外撑开,使定位圈130能够与第二风管120的内壁紧贴,从而达到固定定位圈130的目的。当然,定位圈130的材质不限于实施例所示的钢铁丝,也可以采用其它金属材料,使定位圈130具有一定的弹性,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均采用可伸缩的波纹管,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可同步拉伸或收缩,也可将第一风管110单独进行拉伸,从而满足双风道与室外环境连通或单风道与室外环境连通的使用需求。可理解到,波纹管为具有波纹状结构的管壁,管壁能够折叠或展开,从而使波纹管能够伸缩。附图中未示出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的波纹状结构。可理解到,第二风管120管壁的波纹状结构形成有凹陷槽,该凹陷槽可理解为波纹槽。实施例中,将定位圈130卡接在第二风管120内壁的波纹槽内,使定位圈130更牢固地固定在第二风管120的内壁上。

具体的,第二风管120内壁的波纹槽沿管体轴向分布,定位圈130可根据安装要求固定在任意的波纹槽内。可理解到,任意一条波纹槽沿周向延伸呈环状,安装时,定位圈13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外张开,并对应卡紧在波纹槽内,这样通过波纹槽的限位和弹力的作用使定位圈130能够更牢固地紧固在第二风管120内壁上,有效防止定位圈130脱落,结构稳定性更高。

参见图3所示,在定位圈130内侧设置限位筋131,限位筋131远离第二风管内壁向内延伸形成限位部,限位筋131远离第二风管内壁的方向可理解为限位筋131朝向定位圈130内侧的方向。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定位圈130内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限位筋131,限位筋131对称设置在定位圈130内,两侧的限位筋131均匀向内延伸,并弯曲成一定的弧形。限位筋131与定位圈130配合形成限位区域,第一风管110可沿垂直于定位圈130所在平面进行伸缩移动,但不能偏离该限位区域,从而避免第一风管110在第二风道121内出现偏位。可理解的,限位筋131也可以设置在定位圈130的一侧,限位筋131延伸的长度能够阻挡第一风管110偏离限位区域。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筋131的连接位置不限于定位圈130的内侧,限位筋131也可以连接在定位圈130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限位筋131朝向定位圈130的内侧延伸。

参见图4所示,在定位圈130内的两侧边分别设置限位筋131,两限位筋131对称设置在定位圈130内侧边上,每一条限位筋131的两端均与定位圈130连接形成闭合结构,限位筋131的中部位置朝向定位圈130的内侧凸出,两限位筋131呈弧形状,这样通过限位筋131与定位圈130配合形成限位区域,使第一风管110能够穿过该限位区域并得到限位,限位筋131凸出的高度能够阻挡第一风管110,防止第一风管110偏离限位区域,限位筋131也起到加固作用,提高定位圈130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弧形的限位筋131有利于保护第一风管110,避免容易划损或刺破第一风管110。可以理解到,限位筋131可与定位圈130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定位圈130上,使限位结构稳定牢固,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参见图2所示,通过限位筋131将第一风管110限位在贴近第二风管120内壁的一侧,即第一风管110偏心设置在第二风道121内。可理解到,限位筋131对第一风管110的一侧进行限位,第一风管110的另一侧通过定位圈130的侧边进行限位,保证第一风管110能够限定在第二风道121的偏心位置,这样能够使第二风道121的通风集中在一侧,有利于降低风阻,避免第一风管110容易发生窜动,结构更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圈130的数量可根据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的长度而设定,可在第二风管120内侧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圈130,定位圈130沿第二风道121的轴向进行分布,定位圈130能够随着第二风管120的拉伸或收缩而移动,第一风管110可以自由伸缩而不影响定位圈130的位置。

参见图5所示,定位圈130两侧凸出的限位筋131相连接,使限位筋131与定位圈130能够围设形成限位孔132,该限位孔132为封闭的环体,限位孔132的孔径大于第一风管110的外径,使得第一风管110能够穿过限位孔132且能够沿第二风道121的轴向自由伸缩,同时也得到有效的限位,保证第一风管110能够单独从第二风管120内拉伸出来。

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定位圈130采用非封闭的环体结构,在定位圈130的一侧设置有缺口133,缺口133设置在远离限位孔132的一侧,通过缺口133使定位圈130的一侧具有更大的形变空间,这样在安装定位圈130时,可将定位圈130位于缺口133的一侧向内压缩收窄,便于将定位圈130放入第二风管120内侧。当定位圈130位于适当位置时,松开定位圈130后,定位圈130会向外张开并紧固在第二风管120内壁上,定位圈130位于缺口133的一侧向外张开的范围也更大,弹性作用力更强,使得定位圈130安装更牢固可靠。

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考虑定位圈130采用金属丝制作而成,定位圈130位于缺口133位置的端部容易出现刺穿第二风管120的问题。实施例中,将定位圈130位于缺口133的两端处朝向内侧弯曲形成折弯段134,折弯段134能对第二风管120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定位圈130对第二风管120造成损伤,结构简单实用。

具体的,将缺口133位置两端的折弯段134弯曲形成环状,环状的折弯段134的孔径大小可设置与人体手指的尺寸匹配,这样便于在安装定位圈130时,可将手指插入环状折弯段134内进行操作,将定位圈130朝向内侧压缩收窄,然后放入第二风管120内,手松开后定位圈130会恢复形状而贴紧在第二风管120的内壁上,操作更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结构更实用可靠。

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在缺口133位置增加连接件135进行连接,通过连接件135将缺口133两端的折弯段134连接起来,这样能够对缺口133的两端部进行定位,使定位圈130维持固定的形状,保证定位圈130与第二风管120的内壁处于紧贴状态,避免定位圈130因长期使用发生变形而导致从第二风管120内壁脱落,同时又可避免缺口133的两端部出现偏移而影响定位圈130结构的稳定性。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件135可以是硅胶圈,利用硅胶圈套在两端的折弯段134上,达到固定目的。当然连接件135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材料制作,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200,应用上述实施例的风管组件100进行进风和排风。

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200,包括空调本体210和风管组件100,其中,空调本体210内设置有换热器和排风组件,换热器与排风组件(附图未示出)安装在空调本体210内。根据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可选择第一风道111和第二风道121同时与室外环境连通的工作状态;或者是,将第一风管110从第二风管120内单独拉伸出来,使第一风道111与室外环境连通,而第二风道121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工作状态。图6所示为第一风管110单独拉伸的使用状态图,工作时排风组件将室内空气经第二风道121吸入到移动空调器200内,空气与换热器换热后从第一风道111排出到室外环境,实现换热过程,且有利于排出室内混浊空气,使室内具有新风效果,使用灵活性高,可满足不同环境使用需求。

可理解到,在第二风管120内通过定位圈130对第一风管110进行限位,能够防止第一风管110在第二风管120内窜动,从而保证第一风道111和第二风道121的通风流畅性,有利于降低风阻,保证移动空调器200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定位圈130仅沿径向对第一风管110进行限位,而不影响第一风管110沿第二风道121的轴向进行移动,第一风管110在第二风道121内可自由拉伸或收缩,便于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使用更灵活方便,提高移动空调器200的使用体验。

参见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的端部可通过安装接头140进行连接,第一风管110和第二风管120的下端也可通过安装接头140与空调本体210连接,安装接头140能够匹配管中管结构,提高使用便利性,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