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农业用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7299发布日期:2021-06-25 16:3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农业用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农业用烘干房。



背景技术:

烘干房是一种烘干设备,是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干燥物体表面的水分或者其他液体的一系列机械设备的组合。流行的烘干技术主要是紫外烘干,红外烘干,电磁烘干和热风烘干。它们各有特色,广泛运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食品的烘干。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现有的热风烘干房无法控制通风扇的打开与关闭,会流失热量造成热量损失,无法利用余热优先对烘干物进行烘干,直接回收热量大,造成资源浪费,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农业用烘干房,可以利用余热风循环对烘干房内的烘干物进行烘干处理,通风扇可开启闭合,避免热量从通风扇中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烘干房体和房门,烘干房体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利用合页旋接有房门,房门利用搭扣与烘干房体的前侧壁固定;它还包含一号风机、一号电动伸缩杆、盖板、加热管、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二号风机、三号风机、一号导热管、二号导热管、三号导热管、四号风机、一号电动气阀、隔热层、防尘罩、照明灯、控制面板和二号电动气阀,烘干房体的后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烘干房体后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一号风机,烘干房体内腔后侧壁底部左右端均固定有一号电动伸缩杆,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盖板的底部固定,盖板的后侧壁与烘干房体的内腔后侧壁贴合设置,烘干房体的内腔周壁和房门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加热管,烘干房体的左侧壁上贯穿设置有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烘干房体的左侧壁上的开口内分别嵌设固定有二号风机和三号风机,位于二号风机外侧的烘干房体的左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号导热管,位于三号风机外侧的烘干房体的左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二号导热管,一号导热管的下端与二号导热管的左端贯穿连接,三号导热管的一端与一号导热管的下端及二号导热管的左端贯穿连接,三号导热管内固定有四号风机,位于四号风机左侧的三号导热管内设置有一号电动气阀,位于三号风机左侧的二号导热管内设置有二号电动气阀,一号导热管、二号导热管和三号导热管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隔热层,位于二号风机和三号风机内侧的烘干房体内腔的左侧壁上均固定有防尘罩,烘干房体的内腔顶部固定有照明灯,房门上固定有控制面板,一号风机、一号电动伸缩杆、加热管、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二号风机、三号风机、四号风机、一号电动气阀、照明灯和二号电动气阀均外接电源,一号风机、一号电动伸缩杆、加热管、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二号风机、三号风机、四号风机、一号电动气阀、照明灯和二号电动气阀均与控制面板电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房门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房体底部固定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房门上开设有“u”形槽,把手利用转轴活动设置在“u”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房体的内腔底部前后左右对应固定有数个二号电动伸缩杆,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托板的底部固定,托板底部固定有固定框,透气网板穿过托板上的开口内后,架设在固定框上,二号电动伸缩杆外接电源,二号电动伸缩杆与控制面板电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农业用烘干房,设计合理,可以利用余热风循环对烘干房内的烘干物进行烘干处理,通风扇可开启闭合,避免热量从通风扇中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烘干房体1、房门2、透气孔3、一号风机4、一号电动伸缩杆5、盖板6、加热管7、温度检测仪8、湿度检测仪9、二号风机10、三号风机11、一号导热管12、二号导热管13、三号导热管14、四号风机15、一号电动气阀16、隔热层17、防尘罩18、照明灯19、控制面板20、观察窗21、万向轮22、“u”形槽23、把手24、二号电动伸缩杆25、托板26、固定框27、透气网板28、二号电动气阀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烘干房体1和房门2,烘干房体1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利用合页旋接有房门2,合页的一边与烘干房体1的前侧壁铆接,合页的另一边与房门2铆接,房门2利用搭扣与烘干房体1的前侧壁固定,搭扣母件与房门2铆接,搭扣子件与烘干房体1的前侧壁铆接,房门2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观察窗21,烘干房体1底部铆接固定有万向轮22;它还包含一号风机4、一号电动伸缩杆5、盖板6、加热管7、温度检测仪8、湿度检测仪9、二号风机10、三号风机11、一号导热管12、二号导热管13、三号导热管14、四号风机15、一号电动气阀16、隔热层17、防尘罩18、照明灯19、控制面板20和二号电动气阀29,烘干房体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3,烘干房体1后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一号风机4,烘干房体1内腔后侧壁底部左右端均铆接固定有一号电动伸缩杆5,一号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与盖板6的底部焊接固定,盖板6的后侧壁与烘干房体1的内腔后侧壁贴合设置,烘干房体1的内腔底部前后左右对应铆接固定有数个二号电动伸缩杆25,二号电动伸缩杆25的输出端与托板26的底部焊接固定,托板26底部焊接固定有固定框27,透气网板28穿过托板26上的开口内后,架设在固定框27上,烘干房体1的内腔周壁和房门2的内侧壁上均铆接固定有加热管7,烘干房体1的左侧壁上贯穿设置有温度检测仪8和湿度检测仪9,烘干房体1的左侧壁上的开口内分别嵌设固定有二号风机10和三号风机11,位于二号风机10外侧的烘干房体1的左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一号导热管12,位于三号风机11外侧的烘干房体1的左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二号导热管13,一号导热管12的下端与二号导热管13的左端贯穿连接,三号导热管14的一端与一号导热管12的下端及二号导热管13的左端贯穿连接,三号导热管14内铆接固定有四号风机15,位于四号风机15左侧的三号导热管14内设置有一号电动气阀16,位于三号风机11左侧的二号导热管13内设置有二号电动气阀29,一号导热管12、二号导热管13和三号导热管14的内侧壁上均粘接固定有隔热层17,位于二号风机10和三号风机11内侧的烘干房体1内腔的左侧壁上均铆接固定有防尘罩18,烘干房体1的内腔顶部铆接固定有照明灯19,房门2上铆接固定有控制面板20,一号风机4、一号电动伸缩杆5、加热管7、温度检测仪8、湿度检测仪9、二号风机10、三号风机11、四号风机15、一号电动气阀16、照明灯19、二号电动伸缩杆25和二号电动气阀29均外接电源,一号风机4、一号电动伸缩杆5、加热管7、温度检测仪8、湿度检测仪9、二号风机10、三号风机11、四号风机15、一号电动气阀16、照明灯19、二号电动伸缩杆25和二号电动气阀29均与控制面板20电控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打开房门2将烘干物放置到透气网板28上,启动二号电动伸缩杆25将托板26移动到适当高度,关闭房门2,启动加热管7、温度检测仪8、湿度检测仪9、二号风机10、三号风机11和二号电动气阀29,加热管7对烘干房体1内进行加热,温度检测仪8监测温度,湿度检测仪9监测湿度,因为热上冷下的原理,热气会聚集到烘干房体1内腔的上方,二号风机10向一号导热管12内抽风,将热气抽入,二号电动气阀29打开,三号风机11向烘干房体1内腔内吹风,热气通过二号电动气阀29后,由三号风机11吹入烘干房体1内腔,形成热风循环,降低了热损耗,当湿度过高时,启动一号电动伸缩杆5下降,盖板6下移露出透气孔3和一号风机4,启动一号风机4,对烘干房体1内进行通风,烘干完成后,关闭三号风机11和二号电动气阀29,三号导热管14的左端连接余热处理装置,启动四号风机15和一号电动气阀16,余热经过一号电动气阀16由三号导热管14导出进行余热回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房门2上的开口内嵌设固定有观察窗21,方便观察烘干情况;

2、烘干房体1底部铆接固定有万向轮22,方便移动烘干房整体,使之不受移动限制,方便进行连接余热处理处;

3、一号导热管12的下端与二号导热管13的左端贯穿连接,三号导热管14的一端与一号导热管12的下端及二号导热管13的左端贯穿连接,可以形成热风循环,提高了热风利用率,降低了资源浪费;

4、位于四号风机15左侧的三号导热管14内贯穿设置有一号电动气阀16,位于三号风机11左侧的二号导热管13内贯穿设置有二号电动气阀29,烘干完成后可以对余热进行回收处理;

5、一号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与盖板6的底部焊接固定,盖板6的后侧壁与烘干房体1的内腔后侧壁贴合设置,方便打开关闭透气风机,减少热损失。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