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9629发布日期:2021-09-15 07:5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烧结机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机,具体涉及一种烧结机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滑道密封装置种类较多,按照密封形式主要分为金属密封和非金属密封两种。由于非金属密封形式无需润滑,为用户节省大量的润滑油和润滑设备,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实用新型人致力于非金属滑道密封的研究工作多年,期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烧结机台车滑道密封装置》专利号: zl201610263323.9。随着烧结行业的发展,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到的金属上滑道安装在台车底部两侧的凹槽内,非金属柔性下滑道密封带安装在台车下部滑道支撑梁上,非金属柔性密封带为消耗件,更换时需要吊出台车,露出密封带才能操作。随着烧结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烟气循环烧结技术的推广,烧结台车被集热罩罩住,只留固定位置吊装台车,所以移除台车比较不方便,造成更换密封带时比较麻烦,影响作业率。还有柔性密封带的安装底座,采用调整螺栓压紧方式,随着高温和多尘,螺纹变形,螺栓出现卡阻现象,更换密封带时夹不住密封带,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机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以解决非金属柔性密封带损坏后不易更换的问题。
4.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结机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包括安装在台车两侧凹槽内的上滑道,该上滑道与安装在滑道支撑梁上的下滑道接触后构成密封结构,上滑道包括安装底座和非金属柔性密封带,其中: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包括安装底板和快速装卸装置,安装底板与快速装卸装置共同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内;快速装卸装置包括挡块、活动压条和调节机构,非金属柔性密封带夹设在挡块与活动压条之间,挡块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活动压条与安装底板滑动连接,活动压条位于挡块与调节机构之间,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挡块与活动压条之间的水平距离;下滑道为固定金属块。
5.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凸轮和销轴,凸轮通过销轴与安装底板转动连接。
6.进一步优选的,非金属柔性密封带包括隔热层、耐磨层、硅胶层和保护层,硅胶层通过粘结剂粘结包覆在耐磨层外围,硅胶层的相对应的两面分别设有凹槽,隔热层通过粘结剂粘接在其中一个凹槽内,保护层通过粘结剂粘结在另一个凹槽内,隔热层、保护层与凹槽等高。
7.更进一步优选的,隔热层为陶瓷纤维层,耐磨层为芳纶层,保护层为芳纶层。
8.更进一步优选的,硅胶层的一侧的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凸出部,硅胶层的另一侧的固定设有第二密封凸出部。
9.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密封凸出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直面和第四斜面,第一斜面与硅胶层一面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钝
角,第四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平行。
10.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二密封凸出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直面、第六斜面、第七直面和第八斜面,第五直面与硅胶层的另一面的夹角为直角,第六斜面与第五直面的夹角为锐角,第八斜面与第六斜面相互平行。
11.更进一步优选的,非金属柔性密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阻风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非金属柔性密封带和安装底座设置在台车底部两侧的凹槽内,作为上滑道,将下滑道金属块安装在滑道支撑梁上,这样更换上滑道时可以在台车翻车回程时作业,无需吊出台车,方便维修工作。同时,升级密封带安装底座,将螺纹顶丝改成曲柄加紧装置,更加方便非金属柔性密封带的拆装。本设计的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是对烧结台车与风箱间的双侧进行密封的装置,烧结机台车在轨道上依此排布,运行过程中,烧结负压风由下部固定的风箱提供。台车两侧与风箱间存在间隙,为了避免烧结风从间隙漏走,就需要在台车与风箱间的两侧设置密封装置。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滑道密封装置的上、下滑道密封装置的安装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滑道密封装置的上滑道安装底座主视图;
16.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旋转;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滑道密封装置的非金属柔性密封带主视图;
18.图5是图4的b

b剖视图;
19.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20.图7是图6使用过中的变形示意图;
21.图8是图5中的d部分的放大图;
22.图9是图8使用过程中的变形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台车;20、安装底板;30、下滑道;40、滑道支撑梁;
25.100、快速装卸装置;110、挡块;130、活动压条;140、凸轮;
26.150、螺栓;160、销轴;
27.210、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1、保护层;212、硅胶层;
28.2121、2122:条形凹槽;
29.213、耐磨层;214、隔热层;220、端部阻风块;
30.230、第一密封凸出部;231、第一斜面;232、第二斜面;
31.233、第三直面;234、第四斜面;
32.240、第二密封凸出部;241、第五直面;242、第六斜面;
33.243、第七直面;244、第八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
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烧结机非金属柔性滑道密封装置,包括安装在台车10两侧凹槽内的上滑道,该上滑道与安装在滑道支撑梁40上的下滑道30接触后构成密封结构,上滑道包括安装底座和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其中,安装底座包括安装底板20和快速装卸装置100,安装底板20与快速装卸装置100共同通过螺栓150固定在凹槽内。快速装卸装置100包括挡块110、活动压条130和调节机构,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夹设在挡块110与活动压条130之间,挡块110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20上,活动压条130与安装底板20滑动连接,活动压条130位于挡块110与调节机构之间,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挡块110与活动压条130之间的水平距离。下滑道30为固定金属块,下滑道30固定安装在滑道支撑梁40上。
36.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机构包括凸轮140和销轴160,凸轮140通过销轴160与安装底板2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转动凸轮140,使得凸轮140的大径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压条130与挡块110之间的距离变大,然后将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的一端放置在活动压条130与挡块110之间,然后,转动凸轮140,使得凸轮140的大径压迫活动压条130,从而使得活动压条130与挡块110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将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夹设在活动压条130与挡块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凸轮140的手柄将活动压条130托住,并将活动压条130压迫在安装底板20上,从而使得活动压条130贴着安装底板20滑动。
37.在本实施例中,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包括隔热层214、耐磨层213、硅胶层212和保护层211。优选的,隔热层214的材质为陶瓷纤维,利用其耐高温特性,设置在受热一侧(即朝向风箱的一侧),起到保护密封带的作用;耐磨层213为密封带的主要结构,其材质采用耐磨耐高温的芳纶材料,提高密封带的整体耐磨性能;保护层211的材质同样采用芳纶材料,以便提高密封带厚度和强度,起到增加密封带使用寿命的作用;硅胶层212的材质采用耐高温硅橡胶,它的作用是将多层材料固化成型为一体。硅胶层212通过粘结剂粘结包覆在耐磨层213外围,硅胶层212的相对应的两面分别设有凹槽,隔热层214通过粘结剂粘接在其中一个凹槽内,保护层211通过粘结剂粘结在另一个凹槽内,其中,隔热层214的厚度、保护层211的厚度与凹槽的高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层214、耐磨层213、硅胶层212和保护层211四者通过粘结剂在硅橡胶212高温硫化阶段复合而成,使得非金属柔性密封带在使用时一年内不产生开裂现象,提高了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 的使用时限。而隔热层214使得密封带能够隔绝一部分风机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密封带的使用时限,同时,能够防止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开裂。
38.在本实施例中,在硅胶层212的一侧的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凸出部230,硅胶层212的另一侧的固定设有第二密封凸出部240,其中,第一密封凸出部230位于具有挡块110的一侧,第二密封凸出部240位于活动压条130的一侧。在挡块110和活动压条130上分别设有凹槽,当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 夹设在挡块110与活动压条130之间后,第一密封凸出部230和第二密封凸出部240能够挤入挡块110和活动压条130上的凹槽,且第一密封凸出部230 和第二密封凸出部240能够在挡块110和活动压条130上的凹槽内滑动。
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凸出部2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231、第二斜面232、第三直面233和第四斜面234。其中,第一斜面231与硅胶层212的一面(即
隔热层40所在的平面)的夹角a为钝角,优选的,夹角a的角度在150度至120度之间,夹角a的角度过大或过小,则导致第一斜面231过长或过短,都可能会引起密封不严的现象,同时,夹角过小,也可能会使得第一密封凸出部230的倾斜角度过小,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凸出部230不能贴附在挡块110的凹槽内,从而引起密封不严的问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夹角a是具有确定的角度,而夹角a并不是设计成圆角,且夹角a并不能等于第一斜面231与硅胶层212一面的倒角设计。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231与第二斜面232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优选的,夹角b的角度范围在140度至150度之间,这是由于,当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夹设在挡块110和活动压条130之间后,第一密封凸出部230卡入挡块110的凹槽内,其中,第一斜面231的一部分卡入凹槽内,另一份露在凹槽外,而由于凹槽的作用,压迫第一斜面231卡入凹槽的部分与第二斜面232呈同一平面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当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被下滑道 30挤压弯曲后,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与挡块110之间会存在缝隙,而第一密封凸出部230则能够将缝隙封堵住。而第一斜面231的作用是进一步加强这种密封作用,即使在滑动过程中,由于活动压条130可能松动,导致缝隙变大,而第一斜面231也会与挡块110相抵接,而不产生漏风的现象。
41.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斜面140与第二斜面120相互平行,使得第一密封凸出部230相对于硅胶层212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当第一密封凸出部230 进入挡块110的凹槽内后,其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由于下滑道30将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向上顶起,从而产生的作用力),利用这种反作用力,使得第四斜面234与凹槽的侧壁相紧密接触,从而加强密封作用。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9所示,第二密封凸出部2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直面241、第六斜面242、第七直面243和第八斜面244,第五直面 210与硅胶层另一面(即保护层211所在的一面)的夹角为直角,该夹角也可以设置为与活动压条130的凹槽相匹配的圆角,第六斜面242与第五直面 241的夹角c为锐角,夹角c的角度优选的设置为20度

40度,当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安装到活动压条130上后,第六斜面242与第五直面241处于同一平面,第五直面241和第六斜面242可以紧紧贴附在活动压条130的凹槽的同一侧面上,第八斜面244与第六斜面242相互平行设置。第二密封凸出部240整体也是呈倾斜设置,作用与第一密封凸出部230的作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凸出部230与第二密封凸出部240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是由于挡块110与活动压条130之间形成的缺口是倾斜的,在滑动过程中,由于活动压条130的压迫作用,使得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被夹持的一部分相对于活动压条130产生朝向活动压条130旋转的力,第一密封凸出部230 而向下压迫,使得第一斜面231紧紧贴附在挡块110的凹槽的底部,而第四斜面234紧紧贴附在凹槽的顶部,从而加强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与挡块110 之间的密封。而第二密封凸出部240的第五直面241和第六斜面242在这个旋转的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五直面241与第六斜面242在同一平面下,从而紧紧贴附在活动压条130的凹槽的底部,而第八斜面244紧紧贴附在活动压条130的凹槽的顶部,从而加强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与活动压条130之间的密封。
4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硅胶层212的粘结有隔热层214和保护层211 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条形凹槽2122、2121,条形凹槽2122、2121位于第一密封凸出部230或者第二密封凸出部240的下方。优选的,条形凹槽2122、 2121设置成口小内大的形态,这样,即使上滑道和下滑道跑偏,也可以使得第一密封凸出部230和第二密封凸出部240朝向上滑道的侧
面和下滑道的侧面运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机车在滑动过程中,由于压迫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变形,而条形凹槽2122、2121的作用,使得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被夹持部分受到的旋转的力减小(相对于活动压条130产生朝向活动压条130旋转的力),这就使得上滑道和下滑道跑偏后,使得被加持部分产生较大的左右拉扯的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凸出部230和第二密封凸出部240 产生形变。
44.端部阻风块220是通过特殊工艺与非金属柔性密封带粘合在一起(是利用硅胶硫化过程中,与端部阻风块220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端部阻风块220的作用是阻断相邻两密封带之间的漏风,整体制作时非金属柔性密封带210长度会比其安装的台车长度要长一些,即使台车间出现间隙漏风,密封带与端部阻风块220依然紧密贴合在一起,起到阻风作用。同时端部阻风块220具有一定厚度,当两台车出现交错跑偏时,端部阻风块220依然能够接触一部分,不至于出现台车跑偏就漏风的现象。
4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