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8110发布日期:2021-08-13 16:0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轿厢通风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轿厢有效面积的1%,一般电梯多采用轿厢壁板拼接位置预留常开通风孔以及风扇送风,若电梯停电困人,风扇停止运转,且乘客较多时则会呈现通风不足而造成危险,而高速电梯为了减少气流影响,降低噪音,往往取消了通风孔,此情况则更加危险。

现有的电梯轿厢通风结构,只有顶部安置有通风管,通风性能不够完善,同时不能对轿厢内多个方向进行送风,使得轿厢内的通风性能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电梯轿厢通风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现有的电梯轿厢通风结构,电梯轿厢通风结构,只有顶部安置有通风管,通风性能不够完善,同时不能对轿厢内多个方向进行送风,使得轿厢内的通风性能不是很好,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包括:内厢和锁止杆,所述内厢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且滤网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滑块,所述锁止杆位于滑块的内部,所述内厢的上方连接有风道,且风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水平安设有防尘网,且防尘网的上方连接有拉手,所述防尘网的下方垂直安设有电机,且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架,所述电机的下方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下方安装有扇叶,所述风道的右侧水平安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部水平安设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右侧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下方安装有通风管,所述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安装有多个送风管,每个送风管上下左右对称安装,可对轿厢内多方位进行送风,即使电梯因故障停运,也不会造成电梯轿厢内通风不足,多个送风管呈对称安装,使空气气流流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通过滑块与内厢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呈对称状安置于滤网的左右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可将滤网滑入内厢的滑槽内,该设计便于滤网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或者对滤网及时更换,提高装置的维修和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网通过转轴与风道构成旋转结构,且防尘网的中轴线与风道的中轴线相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可对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风道内造成内部零部件的损坏,同时通过防尘网和转轴的配合,可使风道便于开启,便于使用者对风道内部的电机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通过转杆与扇叶构成旋转结构,且安装架呈对称状安置于电机的左右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启动电机,电机旋转带动转杆和扇叶旋转,使外部的风,通过风道、送风管、连接件和通风管引入内厢内,对内厢进行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管贯穿于防护罩的内部,且送风管的右侧与连接件的左侧之间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管设置为多个,每个送风管上下左右对称安装,可对轿厢内多方位进行送风,即使电梯因故障停运,也不会造成电梯轿厢内通风不足,多个送风管呈对称安装,使空气气流流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水平线与内厢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且连接管设置为弯折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道与送风管相连接,且通过连接件将通风管和连接管进行连接,通过相互连接,使得内厢被连接管包围,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送风通风系统,该设计可带来两大好处:其一提高内厢的送风效率,其二不会因电梯故障导致电梯轿厢内的通风性能下降。

1、该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通过滤网、滑块、锁止杆、风道、转轴和防尘网之间的配合,滑块可将滤网滑入内厢的滑槽内,该设计便于滤网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或者对滤网及时更换,提高装置的维修和更换效率,同时防尘网可对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风道内造成内部零部件的损坏;

2、该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通过电机、安装架、转杆和扇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者启动电机,电机旋转带动转杆和扇叶旋转,使外部的风,通过风道、送风管、连接件和通风管引入内厢内,对内厢进行通风,送风管设置为多个,每个送风管上下左右对称安装,可对轿厢内多方位进行送风;

3、该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通过风道与送风管的连接,且通过连接件将通风管和连接管进行对接,通过装置之间的相互连接,使得内厢被连接管包围,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送风通风系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主视视角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厢;2、滤网;3、滑块;4、锁止杆;5、风道;6、转轴;7、防尘网;8、拉手;9、电机;10、安装架;11、转杆;12、扇叶;13、防护罩;14、送风管;15、连接件;16、通风管;1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结构,包括:内厢1和锁止杆4,内厢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2,且滤网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锁止杆4位于滑块3的内部,内厢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风道5,且风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插杆,转轴6套接至插杆之上,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转轴6的右侧水平安设有防尘网7,且防尘网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拉手8;

滤网2通过滑块3与内厢1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3呈对称状安置于滤网2的左右两侧;

滤网2、滑块3、锁止杆4、风道5、转轴6和防尘网7之间的配合,滑块3可将滤网2滑入内厢1的滑槽内,该设计便于滤网2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滤网2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或者对滤网2及时更换,提高装置的维修和更换效率,同时防尘网7可对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风道5内造成内部零部件的损坏,同时通过防尘网7和转轴6的配合,可使风道5便于开启,便于使用者对风道5内部的电机9进行维修;

防尘网7的下方垂直安设有电机9,且电机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电机9内开设有键槽,使用者将转杆11套接至键槽内,通过锁止杆4将转杆11进行锁紧固定,且转杆11的内部开设有插槽,且内部尺寸与扇叶12连接端的外部尺寸相吻合,使用者将扇叶12的连接端插入转杆11内的插槽内,随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防尘网7通过转轴6与风道5构成旋转结构,且防尘网7的中轴线与风道5的中轴线相重合,电机9通过转杆11与扇叶12构成旋转结构,且安装架10呈对称状安置于电机9的左右两侧;

电机9、安装架10、转杆11和扇叶12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者启动电机9,电机9旋转带动转杆11和扇叶12旋转,使外部的风,通过风道5、送风管14、连接件15和通风管16引入内厢1内,对内厢1进行通风,连接件15具体为一个弯管和直通管螺接而成,便于将送风管14、通风管16和连接管17进行对接,送风管14设置为多个,每个送风管14上下左右对称安装,可对轿厢内多方位进行送风,即使电梯因故障停运,也不会造成电梯轿厢内通风不足,多个送风管14呈对称安装,使空气气流流通性更好;

风道5的右侧水平安设有防护罩13,且防护罩13的内部水平安设有送风管14,送风管14的右侧安装有法兰盘,使用者可通过螺栓将送风管14的法兰盘和连接件15的法兰盘进行对接,随后通过螺栓进行锁紧固定,有连接件15,且连接件15的下方安装有通风管16,连接件1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管17;

送风管14贯穿于防护罩13的内部,且送风管14的右侧与连接件15的左侧之间紧密贴合,连接管17的水平线与内厢1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且连接管17设置为弯折状结构;

风道5与送风管14的连接,且通过连接件15将通风管16和连接管17进行对接,通过装置之间的相互连接,使得内厢1被连接管17包围,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送风通风系统,该设计可带来两大好处:其一提高内厢1的送风效率,其二不会因电梯故障导致电梯轿厢内的通风性能下降;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风道5安装至内厢1之上,随后通过安装架10将电机9(型号:ybbp)安装至风道5的内部,随后将转杆11和扇叶12安装至电机9内,然后使用者将送风管14连接至风道5左右两侧,再将送风管14连接至连接件15上,随后将通风管16和连接管17进行连接,一切连接完成后,便可对该装置进行操作使用,当电梯轿厢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启动电机9,电机9旋转带动转杆11和扇叶12旋转,将外部的风通过风道5引入送风管14内,送风管14通过连接件15和通风管16,将风引入电梯内厢1内部,送风管14设置为多个,每个送风管14上下左右对称安装,可对轿厢内多方位进行送风,即使电梯因故障停运,也不会造成电梯轿厢内通风不足,多个送风管14呈对称安装,使空气气流流通性更好,同时风道5与送风管14的连接,且通过连接件15将通风管16和连接管17进行对接,通过装置之间的相互连接,使得内厢1被连接管17包围,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送风通风系统,该设计可带来两大好处:其一提高内厢1的送风效率,其二不会因电梯故障导致电梯轿厢内的通风性能下降,这就是该电梯轿厢通风结构的工作原理。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