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2059发布日期:2021-12-04 13:1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安装于通风管路末端用以降噪并均化送风的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


背景技术:

2.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
3.申请号为2018203884671由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机装置,包括机箱壳体、全热交换芯体、控制装置、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口、排风口、回风口及送风口,全热交换芯体设置于机箱壳体内,全热交换芯片将机箱壳体划分为四个区域,全热交换芯片的四个交换侧面分别连通一个区域;新风口和排风口设置于机箱壳体的一侧,回风口和送风口设置于机箱壳体的另一侧;新风口、排风口、回风口以及送风口分别对应四个区域;排风风机连通排风口,新风风机连通送风口;控制装置设置于机箱壳体内。
4.目前在将送风口的空气送入室内时通常仅通过一风管直接通入,风管置于房间的上方如吊顶上开口朝下,空气经过风管的端部时直接将风机内的噪音传出,而且风管的端部通常为一圆形开口,其能够覆盖范围较小,不易根据室内的实际面积及其安放位置调整送风覆盖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连接于风管末端,使风管排出的空气向周围扩散,并根据需要送风的位置来调整送风角度,并且降低风机的噪音。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包括外筒和调节盘,所述外筒包括套接部和扩散部,扩散部连接套接部的底端,所述调节盘位于扩散部处,调节盘与扩散部之间形成扩散通道,所述外筒上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调节盘与支撑骨架之间沿外筒的轴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骨架上设置有固定调节盘的定位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扩散部的内表为弧面且由上至下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8.进一步的所述扩散部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外凸缘,外凸缘上设置有图案。
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盘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盘面盖。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盘上方设置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定位凸杆,所述支撑骨架上设置有供调节柱和定位凸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骨架上设置有容纳定位凸杆的定位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由支撑骨架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而成。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杆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倒角或圆角。
13.进一步的所述套接部的外侧设置有弹簧管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安装于风管的末端,空气经过套接部和扩散通道后均匀的送出气流,减少末端损失,实现风口低阻力,提高通风装置的性能,同时其可以使避免风机产生的噪音直接传入室内,不产生多余噪声,降低出风口、排风口的噪音;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盘,以改变调节盘在外筒内的位置,进而调整扩散通道的尺寸,以在不同空气流量下得到适合的通风截面。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骨架的部分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外筒;11、套接部;111、弹簧管夹;12、扩散部;121、外凸缘;13、支撑骨架;131、固定盘;132、支杆;1311、通孔;1312、定位槽;2、调节盘;21、调节盘面盖;22、调节柱;221、定位凸杆;3、扩散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21.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一种高效低阻新排风风口,包括外筒1和调节盘2,所述外筒1包括套接部11和扩散部12,扩散部12连接套接部11的底端,所述调节盘2位于扩散部12处,调节盘2与扩散部12之间形成扩散通道3,所述外筒1上设置有支撑骨架13,所述调节盘2与支撑骨架13之间沿外筒1的轴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骨架13上设置有固定调节盘2的定位结构。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套接部11可以呈直筒型,其可以套接在风管的端部与风管连接在一起,扩散部12则自上而下其口径逐渐增加,其中优选的调节盘2的上表面自上而下外径逐渐增加。
24.如图2所示,通过上下调整调节盘2便可改变扩散通道3的气隙,在调节完毕后通过定位结构将调节盘2固定于骨架上,以在不同空气流量下得到更为适合的通风截面,空气将沿着图中箭头方向流动扩散。
2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扩散部12的内表为弧面且由上至下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盘2上表面的形状与或散步的内表面相同,且倾斜角度变
化相同。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扩散部12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外凸缘121,外凸缘121上设置有图案,在将本装置装于风管上后,其直接正对室内位置,如安装在吊顶上,图案使得其更加美观。
28.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调节盘2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盘面盖21,调节盘面盖21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上相应的图案色彩,优选的调节盘面盖21与调节盘2自身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方便对调节盘面盖21的更换。
29.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调节盘2上方设置有调节柱22,所述调节柱22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定位凸杆221,所述支撑骨架13上设置有供调节柱22和定位凸杆221穿过的通孔1311,所述支撑骨架13上设置有容纳定位凸杆221的定位槽1312,即定位结构为定位凸杆221与定位槽1312的配合。
30.其中支撑骨架13包括支杆132和中间的固定盘131,通孔1311和定位槽1312均位于固定盘131上,固定盘131与套筒同心布置。
31.通孔1311通透固定盘131的上下表面,定位槽1312未贯穿固定盘131的下表面。
3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柱22上的定位凸杆221设置有若干对,若干对的定位凸杆221沿轴向分布,定位凸杆221处于定位槽1312内,需要调整扩散通道3的气隙时,首先向上推动调节盘2,使定位凸杆221移出定位槽1312,然后转动调节盘2,使定位凸杆221处于通孔1311处,即可以沿轴向移动调节盘2,到达合适位置后,再次转动调节盘2,使定位凸杆221到达定位槽1312处,松开手,定位凸杆221沉入定位槽1312内即可。
33.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柱22上每个位置可以设置更多的定位凸杆221,多个定位凸杆221沿圆周均匀分布。
34.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定位槽1312由支撑骨架13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而成。
3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定位凸杆221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倒角或圆角,便于定位凸杆221沉入定位槽1312中定位。
36.优选的定位凸杆221的顶部边缘也设置倒角或圆角。
37.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套接部1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管夹111,通过弹簧管夹111可以方便的将套筒固定于吊顶上与风管的端部配合。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