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及所述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2264发布日期:2022-03-12 07:4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冷冻装置及所述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冻装置及所述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


背景技术:

2.作为空调机或空调装置等冷冻装置中的制冷剂配管,以往大量使用铜管。此外,连接有服务端口、压力传感器等的细管也大量使用铜制的材料。所述细管和与所述细管连通的制冷剂配管的连接至今仍通过手工钎焊来进行。
3.铜管具有加工相对容易的优点,但由于材料费高,因此,考虑到使用以相对廉价的不锈钢为材料的制冷剂配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5132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然而,若将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设为不锈钢制的,则所述制冷剂配管与细管的连接作业变得复杂。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细管的连接作业容易的冷冻装置及所述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6.本公开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以下,也简单称为“制冷剂配管”)包括:(1)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所述第一配管供制冷剂在内部流动;接头管,所述接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管的外周面,并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以及第二配管,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比所述第一配管的管径小,并经由所述接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配管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配管的被连接于所述接头管的被连接面是与所述接头管相同的材质。
7.在本公开的制冷剂配管中,在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的外周面设置的接头管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经由所述接头管连接于第一配管的外周面的第二配管的、被连接于所述接头管的被连接面是与接头管相同的材质。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随着复杂的作业的不锈钢管的钎焊,能容易地将作为细管的第二配管连接于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相同的材质”是指主要成分相同,并不仅局限于结构成分相同的情况。例如,铜与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合金是相同的材质,另外,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铝合金和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其他铝合金是相同的材质。铜合金是在作为主要成分的铜中添加其他金属以改善铜的性质的合金。铝合金是在作为主要成分的铝中添加其他金属以改善铝的性质的合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铜”是指包含99.9%以上的重量的作为主要成分的铜的“纯铜”,而且,“铝”是指包含99.9%以上的重量的作为主要成分的铝的“纯铝”。
8.(2)在所述(1)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所述接头管在与所述第一配管的管轴方向
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管。
9.(3)在所述(1)或(2)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所述接头管和所述第二配管的被连接面由铜或铜合金形成。由于能通过手工钎焊进行接头管与第二配管的连接,因此,能容易地将所述第二配管连接于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
10.(4)在所述(1)~(3)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配管具有: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配管主体的端部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被连接面。在第一配管的外周面经由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的接头管连接有第二配管,在所述第二配管的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设置的连接部的被连接面是与所述接头管相同的材质。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随着复杂的作业的不锈钢管的钎焊,能容易地将第二配管连接于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
11.(5)在所述(4)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所述配管主体具有:第二大径部;以及直径比所述第二大径部的直径小的第二小径部,所述连接部能采用在所述第二小径部的外周面设置的配管。在配管主体的第二小径部的外周面设置的配管的外周面构成被连接面。所述被连接面与接头管是相同的材质,两者的连接能通过以往的手工钎焊等方法容易地连接。
12.(6)在所述(1)~(3)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能将所述第二配管设为铜管。构成被连接面的铜管的外周面与铜制或铜合金制的接头管能通过以往的手工钎焊等方法容易地连接。
13.(7)在所述(1)~(6)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决定所述接头管相对于所述第一配管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接头管的外周面。能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容易地决定接头管相对于第一配管的位置。
14.(8)在所述(1)~(7)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接头管或所述第二配管具有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所述接头管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能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容易地决定接头管相对于第二配管的位置。
15.(9)在所述(1)~(8)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配管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管重叠。在第二配管于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管重叠的情况下,第二配管经由接头管连接于第一配管,因此,在接头管与第一配管的连接部分处,所述第二配管和所述接头管存在于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由于所述第二配管的存在,因而,与仅存在接头管的情况相比,能提高接头管与第一配管的连接部分的强度。
16.(10)在所述(4)或(5)的制冷剂配管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管重叠。在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于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配管重叠的情况下,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经由接头管连接于第一配管,因此,在接头管与第一配管的连接部分处,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和所述接头管存在于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此外,配管主体是不锈钢制的,刚度比铜管的刚度大。由于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的存在,因而,与仅存在接头管的情况相比,不仅能提高接头管与第一配管的连接部分的强度,还能提高经由所述接头管的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的连接强度。
17.(11)本公开的冷冻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由多个要素部件和对所述多个要素部件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构成,
对所述多个要素部件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包括所述(1)~(10)中的任一个制冷剂配管。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公开的冷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本公开的冷冻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图。图3是包括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的切换机构的一例的正面说明图。图4是包括图3所示的切换机构的压缩机周围的立体说明图。图5是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的截面说明图。图6是图5所示的制冷剂配管的细管的说明图。图7是图5所示的制冷剂配管的接头的说明图。图8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的截面说明图。图9是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的截面说明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制冷剂配管的接头的说明图。图11是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的截面说明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制冷剂配管的接头的说明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制冷剂配管的变形例的截面说明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接头的变形例的截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冷冻装置及所述冷冻装置的制冷剂配管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示例,而是以权利要求书的形式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其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20.〔空调机a〕图1是作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的空调装置或空调机a的概要结构图。空调机a通过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对被空调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空调机a包括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1和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2。室内机1和室外机2通过制冷剂配管8而相互连接。
21.空调机a包括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3。制冷剂回路3包括多个要素部件和对多个要素部件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8。
22.制冷剂回路3包括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4、室内热交换器5、使制冷剂减压的电子膨胀阀6、室外热交换器7、储罐11、消音器15、四通切换阀16等,它们通过制冷剂配管8而连接。压缩机4、室内热交换器5、电子膨胀阀6、室外热交换器7、储罐11、消音器15、四通切换阀16和后述的气体截止阀和液体截止阀是构成空调机a的设备或部件,通过制冷剂配管8与其他设备或部件连接。在本说明书中,将这些设备或部件均称为构成冷冻装置的要素部件。
23.压缩机4对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而排出高压气体制冷剂。压缩机4具有吸入口、进一步说是吸入部4a和排出口、进一步说是排出部4b。低压气体制冷剂从吸入口4a被吸
入。高压气体制冷剂从排出部4b朝箭头d的方向被排出。作为压缩机4,例如,能采用涡旋式压缩机等各种压缩机。压缩机4固定于室外机2的壳体2a的底板等。
24.室内热交换器5设置于室内机1,并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作为室内热交换器5,例如,能采用交叉翅片型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或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等。在室内热交换器5附近设置有室内风扇9,所述室内风扇9用于将室内空气向室内热交换器5送风,并将调节空气送至室内。
25.电子膨胀阀6在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配管8中配设在室外热交换器7与室内热交换器5之间,使流入的制冷剂膨胀并且使上述制冷剂减压至规定的压力。
26.室外热交换器7在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7例如能采用交叉翅片型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或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等。在室外热交换器7附近设置有用于将室外空气朝室外热交换器7输送的室外风扇10。
2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4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8a设置有储罐11。储罐11固定于室外机2的壳体2a的底板等。在压缩机4的排出侧的制冷剂配管8b设置有消音器15,所述消音器15用于减轻从压缩机4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脉动。
28.在制冷剂配管8设置有用于切换制冷剂流路的四通切换阀16、气体截止阀17和液体截止阀18。通过切换四通切换阀16以使制冷剂的流动反转,将从压缩机4排出的制冷剂切换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7和室内热交换器5,从而能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29.气体截止阀17和液体截止阀18将制冷剂的路径开放或截止。开放和截止例如是通过手动来进行的。气体截止阀17和液体截止阀18例如是为了在设置空调机a时封入到室外机2的制冷剂不泄漏到外部而截止的。另一方面,气体截止阀17和液体截止阀18在使用空调机a时开放。
30.在空调机a的制热运转时,通过如实线那样切换四通切换阀16,以使制冷剂朝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由此,从压缩机4向箭头d的方向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经过消音器15和四通切换阀16之后,经过开放后的气体截止阀17,并进入室内热交换器5。高压气体制冷剂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中变成高压液体制冷剂的过程中散热。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开放的液体截止阀18到达电子膨胀阀6,并在所述电子膨胀阀6中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到达室外热交换器7,并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7中吸热变成低压气体制冷剂。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四通切换阀16和储罐11吸入至压缩机4。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5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室外热交换器7作为吸热器发挥作用。
31.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时,通过如虚线所示切换四通切换阀16以使制冷剂的流动反转,并使制冷剂朝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由此,从压缩机4向箭头d的方向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经过消音器15和四通切换阀16之后,进入室外热交换器7。高压气体制冷剂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7中变成高压液体制冷剂的过程中散热。高压液体制冷剂到达电子膨胀阀6,并在所述电子膨胀阀6中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经过开放的液体截止阀18到达室内热交换器5,并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中吸热变成低压气体制冷剂。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开放的气体截止阀17、四通切换阀16和储罐11被吸入至压缩机4。在制冷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5作为吸热器发挥作用,室外热交换器7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
32.〔空调机b〕图2是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作为冷冻装置的空调装置或空调机b的概要结构
图。在空调机b中,在压缩机4的排出侧的制冷剂配管8b设置有油分离器12来代替消音器15。油分离器12中分离出的油经由配设有阀13的回油管14返回至压缩机4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8a。关于除了这些油分离器12、阀13和回油管14以外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例子相同,对共同的结构、进一步说是要素标注相同符号。而且,为了简便起见,省略对共同的结构、进一步说是要素的说明。另外,在图1至图2所示的例子中,消音器15和油分离器12中的任一方设置于压缩机4的排出侧的制冷剂配管8b,但也能将消音器15和油分离器12设置于所述制冷剂配管8b。
33.〔切换机构c〕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a、b中的切换机构c的正面说明图,图4是包括图3所示的切换机构c的压缩机周围的立体说明图。切换机构c包括后述的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
34.切换机构c具有四通切换阀16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四通切换阀16的四个端口、进一步说是连接口的配管21、22、23、24。包括四个端口的四通切换阀16和配管21、22、23、24由刚度比铜的刚度高的不锈钢制作而成。作为不锈钢,例如能使用sus304、sus304l、sus436l、sus430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四通切换阀16以外,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四通切换阀16的四个端口的配管以作为切换机构。换言之,将能在工厂等中预先组装为单元、进一步说是组件的、具有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切换的功能的机构作为切换机构。在组装有室外机2的现场等中,使用钎焊等将所述切换机构c连接于在压缩机4、储罐11等要素部件设置的连接部、进一步说是连接管。
35.四通切换阀16具有构成外壳的阀主体16a和收纳于阀主体16a的内部的阀芯等。阀主体16a是由不锈钢形成的。四通切换阀16具有由短管构成,并构成制冷剂的出入口的四个端口、即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这些第一端口31至第四端口34是不锈钢制的。在第一端口31至第四端口34分别连接有配管21、配管22、配管23和配管24的一端。在四通切换阀16的设置状态下,第一端口31具有朝上的姿态,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具有朝下的姿态。
36.在不锈钢制的配管22至24的各端部22a、23a、24a(与连接于四通切换阀16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铜制的连接部4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消音器15是不锈钢制的。本实施方式的配管21是经由上述消音器15使制冷剂在四通切换阀16与压缩机4之间流通的配管,其由对四通切换阀16的第一端口31和消音器15进行连接的配管21a和对所述消音器15和压缩机4的排出部4b进行连接的配管21b构成。配管21a在从消音器15向上方延伸之后,折回并以向下的姿态连接于第一端口31。在配管21b的端部21c(与连接于消音器15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配管22~24相同设置有铜制的连接部44。
37.配管22对四通切换阀16的第二端口32和储罐11的入口侧的连接管11a进行连接。在储罐11的入口侧的连接管11a连接的配管22向上延伸,折回并向下延伸之后,再次向上折回并以向上的姿态连接于第二端口32。在储罐11的出口侧的连接管(未图示)连接有制冷剂配管38的一端,所述制冷剂配管38的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4的吸入部。制冷剂配管38也是不锈钢制的。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4如图4所示包括与压缩机主体4c一体的辅助储罐4d,上述辅助储罐4d的吸入部4a作为压缩机4的吸入部发挥作用。
38.配管23使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气体集管(未图示)与四通切换阀16的第三端口33之间流通。此外,配管24对气体截止阀17和四通切换阀16的第四端口34进行连接。
39.在图3所示的切换机构c中,不锈钢彼此的连接和不锈钢与铜的连接均是通过炉中钎焊来进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临时组合有四通切换阀16、消音器15、配管21、22、23、24以及后述的铜制接头40的切换机构c整体被投入到炉内,各连接部分同时在炉中被钎焊。
40.〔制冷剂配管r1(第一实施方式)〕图5是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1的截面说明图。如图3至图4所示,在配管23的外周面经由铜制的接头40连接有铜制的细管41。通过上述配管23、接头40和细管41构成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1。更为详细而言,制冷剂配管r1包括:不锈钢制的作为第一配管的配管23;在配管23的外周面设置的作为接头管的接头40;以及管径比配管23的管径小、且经由接头40连接于所述配管23的外周面的作为第二配管的细管41。接头40的材质是与作为配管23的材质的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细管41的与接头40的被连接面、即外周面41a是与所述接头40相同的材质(铜)。如前所述,铜制的接头40和不锈钢制的配管23能通过炉中钎焊而连接。另一方面,铜制的接头40和铜制的细管41能通过由火炬钎焊(燃烧器钎焊)等手工作业实现的钎焊(手工钎焊)来连接。在图5中,符号“26”表示炉中钎焊时使用的焊料,符号“27”表示手工钎焊时使用的焊料。另外,在图5及后面的图8、图9、图11和图13中,为了便于理解钎焊部分,将焊料的管径方向的厚度夸张描制。
41.上述细管41的直径比其他制冷剂配管的直径小,因此,若是不锈钢制的,则存在为了获得规定的精度反而使制造成本变高的弊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细管41设为铜制,通过炉中钎焊仅将铜制的接头40连接于配管23。若通过炉中钎焊将细管41和接头40连接于配管23,则在炉内的退火时细管41的强度可能会下降,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炉中钎焊仅将接头40连接于配管23。由此,能在不导致细管41的强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由手工作业实现的钎焊经由接头40将细管41连接于配管23。
42.细管41能用作服务端口,在维修、检查空调装置a时,能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等功能部件、或是填充制冷剂。细管41如图6所示一端侧(前端侧)被扩口加工。接头40如图7所示呈一端侧被扩径的扩口形状。接头40包括:扩口加工而成的第一大径部40a;短管状的第一小径部40b,该第一小径部40b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大径部40a的直径小;以及第一倾斜部40c,该第一倾斜部40c对第一大径部40a和第一小径部40b进行连接。上述第一小径部40b插入至形成于配管23的孔36。此时,连接于插入至孔36的第一小径部40b的一端、并从所述一端扩径的第一倾斜部40c作为决定接头40相对于配管23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第一倾斜部40c的外周面与孔36的周缘抵碰,以决定接头40相对于配管23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部40c,能容易地决定接头40相对于配管23的位置。接头40在与配管23的管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配管23。
43.而且,图6所示的细管41的另一端41a(与扩口加工而成的所述一端侧相反一侧的端部)插入至所述接头40的扩口加工而成的第一大径部40a内。此时,连接于供细管41插入的第一大径部40a的一端、并从所述一端缩径的第一倾斜部40c作为决定细管41相对于接头40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细管41的另一端41a与第一倾斜部40c的内周面抵碰,以决定细管41相对于接头40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部40c,能容易地决定细管41相对于接头40的位置。在制冷剂配管r1中,接头40的第一倾斜部40c作为第一定位机构发挥作
用,并且还作为第二定位机构发挥作用。
44.〔制冷剂配管r2(第二实施方式)〕图8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2的截面说明图。制冷剂配管r2与前述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1不同的点在于,作为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3的第二配管,使用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50和作为在所述配管主体50的端部设置的连接部的铜管51,来代替铜制的细管41。因此,在制冷剂配管r2中,对于与制冷剂配管r1共同的要素、进一步说是部件标注与所述制冷剂配管r1相同的符号,为了简便起见,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45.在制冷剂配管r2中,由配管主体50和铜管51构成的第二配管的管径比作为第一配管的配管23的管径小。配管主体50包括:第二大径部50a;第二小径部50b,该第二小径部50b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大径部50a的直径小;以及第二倾斜部50c,该第二倾斜部50c对第二大径部50a和第二小径部50b进行连接。铜管51能通过炉中钎焊连接于作为配管主体50的端部的第二小径部50b的外周面。铜管51的长度比第二小径部50b的长度大,所述铜管51的轴向一侧(在图8中是下侧)的端部51a设置成比第二小径部50b的一端50b1更向轴向一侧延伸。
46.铜管51的作为与接头40连接的被连接面的外周面51b是与所述接头40相同的材质,所述铜管51和接头40能通过手工钎焊来连接。在连接时,由炉中钎焊而成的配管主体50和铜管50构成的第二配管插入至接头40的扩口加工而成的第一大径部40a内。更为详细而言,第二配管从铜管51的所述轴向一侧的端部51a插入至第一大径部40a内。此时,接头40的第一倾斜部40c作为决定铜管50相对于所述接头40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铜管51的端部51a与第一倾斜部40c的内周面抵碰,以决定铜管50相对于接头40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部40c,能容易地决定铜管50相对于接头40的位置。另外,在接头40的第一小径部40b插入至形成于配管23的孔36时,与制冷剂配管r1相同,第一倾斜部40c作为决定接头40相对于配管23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部40c,能容易地决定接头40相对于配管23的位置。在图8中,符号“28”表示炉中钎焊时使用的焊料,符号“29”表示手工钎焊时使用的焊料。
47.配管主体50能用作服务端口,在维修、检查空调装置a时,能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等功能部件、或是填充制冷剂。
48.〔制冷剂配管r3(第三实施方式)〕图9是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3的截面说明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制冷剂配管r3的接头的说明图。制冷剂配管r3包括:不锈钢制的作为第一配管的配管60;在配管60的外周面设置的作为接头管的接头61;以及管径比配管60的管径小、且经由接头61连接于所述配管60的外周面的第二配管。制冷剂配管r3的第二配管由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62和设置于所述配管主体62的端部的作为连接部的铜管63构成。在制冷剂配管r3中,由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构成的第二配管的管径比作为第一配管的配管60的管径小。接头61的材质是与作为配管60的材质的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铜管63的与接头61连接的被连接面、即外周面63a是与所述接头61相同的材质(铜)。
49.如图10所示,接头61呈短管形状。在接头61的外周面61a的轴向中央附近形成有环状的突条64。所述突条64如图9所示在将接头61插入至形成于配管60的孔65时,作为决定接头61相对于配管60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突条64与孔65的周缘抵碰,以决
定接头61相对于配管60的位置。通过所述突条64,能容易地决定接头61相对于配管60的位置。接头61在与配管60的管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配管60。
50.配管主体62包括:第二大径部62a;第二小径部62b,该第二小径部62b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大径部62a的直径小;以及第二倾斜部62c,该第二倾斜部62c对第二大径部62a和第二小径部62b进行连接。铜管63能通过炉中钎焊连接于作为配管主体62的端部的第二小径部62b的外周面。第二小径部62b的长度比铜管63的长度大,所述第二小径部62b的轴向一侧(在图9中是下侧)的一端62b1设置成比铜管63的一端63b更向轴向一侧延伸。另外,若能确保接头61和铜管63的钎焊余量,也可以使铜管63的长度比配管主体62的第二小径部62b的长度更大。
51.在铜管63的外周面63a的轴向中央附近形成有环状的突条66。所述突条66如图9所示在将由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构成的第二配管插入至设置于配管60的接头61内时,作为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接头61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发挥功能。通过突条66与接头61的开口的周缘抵碰,以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接头61的位置。通过所述突条66,能容易地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接头61的位置。
52.在制冷剂配管r3中,接头61的材质是与作为配管60的材质的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此外,构成第二配管的铜管63的与接头61连接的被连接面、即外周面63a是与所述接头61相同的材质(铜)。铜制的接头61和不锈钢制的配管60能通过炉中钎焊而连接。另一方面,铜制的接头61和铜管63能通过手工钎焊而连接。在图9中,符号“43、44”表示炉中钎焊时使用的焊料,符号“45”表示手工钎焊时使用的焊料。
53.配管主体62能用作服务端口,在维修、检查空调装置a时,能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等功能部件、或是填充制冷剂。
54.在制冷剂配管r3中,所述第二配管以如下方式连接于配管60,即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的一端62b1位于配管60内。换言之,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的一端62b1的整体位于比配管60的外周面更靠配管60的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p一侧(参照图9)。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配管60重叠。在接头61连接于配管60的连接部分h1(参照图9)处,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配管60重叠。在上述情况下,由于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经由接头61连接于配管60,因此,在接头61与配管60的连接部分h1处,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铜管63以及接头61存在于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此外,配管主体62是不锈钢制的,刚度比铜管的刚度大。由于所述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的存在,与仅存在接头61的情况相比,不仅能提高接头61与配管60的连接部分h1的强度,还能提高经由所述接头61的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的连接强度。若在制冷剂配管r3的一部分包括铜单独存在的部分,则应力将集中于该部分并成为破损的原因,但由于制冷剂配管r3不具有铜单独存在的部分,因此,还能抑制由应力集中导致的破损。
55.〔制冷剂配管r4(第四实施方式)〕图11是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4的截面说明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制冷剂配管r4的接头的说明图。制冷剂配管r4包括:不锈钢制的作为第一配管的配管70;在配管70的外周面设置的作为接头管的接头71;以及管径比配管70的管径小、且经由接头71连接于所述配管70的外周面的第二配管。制冷剂配管r4的第二配管由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72和设置于所述配管
主体72的端部的作为连接部的铜管73构成。在制冷剂配管r4中,由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构成的第二配管的管径比作为第一配管的配管70的管径小。接头71的材质是与作为配管70的材质的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铜管73的与接头71连接的被连接面、即外周面73a是与所述接头71相同的材质(铜)。
56.如图12所示,接头71呈短管形状。接头71包括:第一大径部71a;第一小径部71b,该第一小径部71b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大径部71a的直径小;以及第一倾斜部71c,该第一倾斜部71c对第一大径部71a和第一小径部71b进行连接。在第一大径部71a的轴向一端通过扩口加工形成有扩径部74。所述扩径部74如图10所示在将接头71插入至形成于配管70的孔75时,作为决定接头71相对于配管70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扩径部74的外周面与孔75的周缘抵碰,以决定接头71相对于配管70的位置。通过所述扩径部74,能容易地决定接头71相对于配管70的位置。接头71在与配管70的管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配管70。
57.配管主体72包括:第二大径部72a;第二小径部72b,该第二小径部72b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大径部72a的直径小;以及第二倾斜部72c,该第二倾斜部72c对第二大径部72a和第二小径部72b进行连接。铜管73能通过炉中钎焊连接于作为配管主体72的端部的第二小径部72b的外周面。铜管73的长度比第二小径部72b的长度大,所述铜管73的轴向一侧(在图11中是下侧)的一端73b设置成比第二小径部72b的一端72b1更向轴向一侧延伸。
58.在制冷剂配管r4中,接头71的材质是与作为配管70的材质的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此外,构成第二配管的铜管73的与接头71连接的被连接面、即外周面73a是与所述接头71相同的材质(铜)。铜制的接头71和不锈钢制的配管70能通过炉中钎焊而连接。另一方面,铜制的接头71和铜管73能通过手工钎焊而连接。为了接头71与铜管73的连接,由炉中钎焊而成的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构成的第二配管插入至接头71内。此时,接头71的倾斜部71c作为决定铜管73相对于所述接头71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发挥作用。通过铜管73的一端73b与倾斜部71c的内周面抵碰,以决定铜管73相对于接头71的位置。通过所述倾斜部71c,能容易地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接头71的位置。在图11中,符号“46、47”表示炉中钎焊时使用的焊料,符号“48”表示手工钎焊时使用的焊料。
59.配管主体72能用作服务端口,在维修、检查空调装置a时,能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等功能部件、或是填充制冷剂。
60.在制冷剂配管r4中,所述第二配管以如下方式连接于配管70,即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72的一端72b1位于配管70内。换言之,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72的一端72b1的整体位于比配管70的外周面更靠配管70的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p一侧(参照图11)。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配管70重叠。在接头71设置于配管70的连接部分h2(参照图11)处,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配管70重叠。在上述情况下,由于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72经由接头71连接于配管70,因此,在接头71与配管70的连接部分h2处,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72、铜管73以及接头71存在于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此外,配管主体72是不锈钢制的,刚度比铜管的刚度大。由于所述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的存在,与仅存在接头71的情况相比,不仅能提高接头71与配管70的连接部分h2的强度,还能提高经由所述接头71的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的连接强度。若在制冷剂配管r4的一部分包括铜单独存在的部分,则应力将集中于该部分并成为破损的原
因,但由于制冷剂配管r4不具有铜单独存在的部分,因此,还能抑制由应力集中导致的破损。
6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在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的外周面设置的接头40、61、71的材质是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此外,经由所述接头40、61、71连接于配管23、60、70的外周面的细管41(制冷剂配管r1)、配管主体50和铜管51(制冷剂配管r2)、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制冷剂配管r3)、或者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制冷剂配管r4)的、与接头40、61、71连接的被连接面是与所述接头40、61、71相同的材质、即铜。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随着复杂的作业的不锈钢管的钎焊,能容易地将作为细管的第二配管连接于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
[0062]
更为详细而言,在对不锈钢管进行钎焊时,在不锈钢的表面形成有钝化覆膜(氧化覆膜),因此,在通过火炬钎焊等手工作业进行钎焊时,需要去除氧化覆膜的助焊剂。在冷冻装置中,由于制冷剂在作为闭合回路的制冷剂回路3中流动,因此,当助焊剂残存于制冷剂配管内时,助焊剂将会混入到制冷剂中,从而可能会给制冷剂自身或供所述制冷剂流入的压缩机4等要素部件的性能带来恶劣影响。因此,在钎焊后去除助焊剂的作业是必须的。
[0063]
在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能通过炉中钎焊进行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与接头40、61、71的连接。所述炉中钎焊是在连续炉等的内部在规定的气体气氛、例如能去除氧化覆膜的氢气气氛中进行钎焊的手法。因此,能在不使用助焊剂的情况下进行不锈钢的钎焊,其结果是,也无需在钎焊之后进行去除助焊剂的作业。而且,接头40、61、71与作为第二配管的细管41(制冷剂配管r1)、配管主体50和铜管51(制冷剂配管r2)、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制冷剂配管r3)、或者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制冷剂配管r4)的连接是铜彼此的连接,因此,无需助焊剂处理等,能经由接头40、61、71将第二配管容易地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
[0064]
此外,在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接头40、61、71由铜形成,而且,细管41(制冷剂配管r1)、配管主体50和铜管51(制冷剂配管r2)、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制冷剂配管r3)、或者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制冷剂配管r4)的、与接头40、61、71连接的被连接面也由铜形成。因此,能通过手工钎焊进行接头40、61、71与细管41及铜管51、63、73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容易地将所述细管41和铜管51、63、73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
[0065]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的第二配管具有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50、62、72和在所述配管主体50、62、72的端部设置的作为连接部的铜管51、63、73,这些铜管51、63、73包括作为与接头40、61、71连接的被连接面的外周面51b、63a、73a。在配管23、60、70的外周面经由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的接头40、61、71连接有第二配管,设置于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50、62、72的铜管51、63、73的被连接面是与接头40、61、71相同的材质(铜)。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随着复杂的作业的不锈钢管的钎焊,能容易地将铜管51、63、73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
[0066]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配管主体50、62、72具有第二大径部50a、62a、72a和直径比所述第二大径部50a、62a、72a的直径小的第二小径部50b、62b、72b。此外,在第二小径部50b、62b、72b的外周面连接有作为连接部的铜管51、63、73。此外,所述铜管51、63、73的外周面51b、63a、73a构成连接于接头40、61、71的被连接面。所述被连接面与接头40、61、71是相同的材质(铜),两者的连接能通过以往的手工钎焊
等方法容易地连接。此外,配管主体50、62、72是不锈钢制的,因此,与铜管相比能提高刚度,并且能降低成本。
[0067]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中,经由接头40连接于配管23的第二配管是铜制的细管41。所述铜制的细管41与铜制的接头40的连接能通过以往的手工钎焊等方法容易地进行。
[0068]
此外,在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决定接头40、61、71相对于配管23、60、70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的倾斜部40c、突条64、扩径部74设置于所述接头40、61、71,因此,能容易地决定接头40、61、71相对于配管23、60、70的位置。
[0069]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接头40、71具有作为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所述接头40、71的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的倾斜部40c、71c。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铜管63具有作为决定所述铜管63相对于接头71的位置的第二定位功能的突条66。由此,能容易地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接头40、61、71的位置。
[0070]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72和铜管63、73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配管60、70重叠。更为详细而言,在接头61、71设置于配管60、70的连接部分h1、h2处,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72和铜管63、73在所述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与配管60、70重叠。配管主体62、72和铜管63、73经由接头61、71连接于配管60、70,因此,在接头61、71与配管61、70的连接部分h1、h2处,所述第二配管的配管主体62、72、铜管63、73和接头61、71存在于第二配管的管径方向上。此外,配管主体62、72是不锈钢制的,刚度比铜管的刚度大。由于所述配管主体62、72和铜管63、73的存在,与仅存在接头61、71的情况相比,不仅能提高接头61、71与配管60、70的连接部分h1、h2的强度,还能提高经由所述接头61、71的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的连接强度。若在制冷剂配管r3、r4的一部分包括铜单独存在的部分,则应力将集中于该部分并成为破损的原因,但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r3、r4不具有铜单独存在的部分,因此,还能抑制由应力集中导致的破损。
[0071]
此外,前述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a、b包括由多个要素部件和对所述多个要素部件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8构成的制冷剂回路3,对多个要素部件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8包括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配管中,在不锈钢制的配管23、60、70的外周面设置的接头40、61、71的材质是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此外,经由所述接头40、61、71连接于配管23、60、70的外周面的细管41(制冷剂配管r1)、配管主体50和铜管51(制冷剂配管r2)、配管主体62和铜管63(制冷剂配管r3)、或者配管主体72和铜管73(制冷剂配管r4)的、与接头40、61、71连接的被连接面是与所述接头40、61、71相同的材质、即铜。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随着复杂的作业的不锈钢管的钎焊,能容易地将作为细管的第二配管连接于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
[0072]
[其他的变形例]本公开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能使用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即铜制的接头以作为在不锈钢制的第一配管的外周面设置的接头,但除了铜以外,例如还能使用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在使用铜合金制的接头的情况下,第二配管的与所述接头连接的被连接面由作为与铜
合金相同的材质的铜合金或铜形成。此外,在使用铝制的接头的情况下,第二配管的与所述接头连接的被连接面由作为与铝相同的材质的铝或铝合金形成。此外,在使用铝合金制的接头的情况下,第二配管的与所述接头连接的被连接面由作为与铝合金相同的材质的铝合金或铝形成。作为铜合金,例如,能使用包含98%以上的重量的铜的合金。更为理想的是,作为铜合金,能使用包含99%以上的重量的铜的合金。此外,作为铝合金,例如,能使用包含95%以上的重量的铝的合金。
[0073]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使用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的情况下,所述配管主体具有缩径的形态,包括第二大径部和第二小径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能将在未缩径的配管直径恒定的不锈钢制的配管的外周覆盖铜管的部件设为第二配管。
[0074]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管由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和铜管构成,但能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铜制的细管作为第二配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二配管的铜制的细管经由接头61连接于配管(第一配管)60的外周面、或者经由接头71连接于配管(第一配管)70的外周面。
[0075]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铜管的外周面作为被连接面发挥作用,但作为被连接面,能如图13所示那样使用铜镀层。图13是图11所示的制冷剂配管r4的变形例的截面说明图。在本变形例中,对于与制冷剂配管r4共同的要素或部件标注与所述制冷剂配管r4相同的符号,为了简便起见,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0076]
在图13所示的变形例中,能使用铜镀层90来代替铜管73。形成有所述铜镀层90的、作为第二配管的不锈钢制的配管主体91与铜制的接头92的连接能通过手工钎焊来进行。配管主体91与制冷剂配管r4的配管主体72相同,包括:第二大径部91a;第二小径部91b,该第二小径部91b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大径部91a的直径小;以及第二倾斜部91c,该第二倾斜部91c对第二大径部91a和第二小径部91b进行连接。铜镀层90形成于配管主体91的第二小径部91b的外周面。另外,配管主体也可以没有小径部。也就是说,作为配管主体,也能使用管径恒定的细管,在上述情况下,在所述细管的外周面形成有铜镀层。
[0077]
设置于配管70的接头92与制冷剂配管r4的接头71相同呈短管形状。接头92包括:第一大径部92a;第一小径部92b,该第一小径部92b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大径部92a的直径小;以及倾斜部92c,该倾斜部92c对第一大径部92a和第一小径部92b进行连接。在第一大径部92a的轴向一端通过扩口加工形成有扩径部93。在图13中,符号“94”表示炉中钎焊时使用的焊料,符号“95”表示手工钎焊时使用的焊料。另外,在制冷剂配管r2和制冷剂配管r3中,均能使用在第二配管的外周面形成的铜镀层以作为被连接面。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通过手工钎焊进行第二配管的铜镀层与铜制的接头40(制冷剂配管r2)或铜制的接头61(制冷剂配管r3)的连接。
[0078]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定位机构,在接头61的外周面形成环状的肋部64,但也能在所述外周面沿着周向不连续地设置肋部。例如,还能沿着周向以120
°
的间隔设置三个肋部,或者沿着周向以90
°
的间隔设置四个肋部。同样地,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定位机构,在铜管63的外周面形成环状的肋部66,但也能在所述外周面沿着周向不连续地设置肋部。例如,还能沿着周向以120
°
的间隔设置三个肋部,或者沿着周向以90
°
的间隔设置四个肋部。
[0079]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决定第二配管相对于接头71的
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使用接头71的倾斜部71c,但还能使用其他结构。例如,作为接头,还能采用图14所示的那种短管形状的接头80,并将设置于所述接头80的内周面的环状的肋部81设为第二定位机构。若将第二配管82插入至接头80内,则所述第二配管82的前端82a与肋部81抵碰,从而使其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能容易地决定第二配管82相对于接头80的位置。在接头80的轴向一端通过扩口加工形成有扩径部83,所述扩径部83作为决定所述接头80相对于第一配管(未图示)的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发挥作用。另外,关于肋部81,也与前述的肋部64或肋部66相同,能在接头80的内周面沿着周向不连续地设置多个肋部。
[0080]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经由铜制的接头40将铜制的细管41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3,并将所述细管41设为服务端口,但与之相同地,还能经由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的接头将由所述不同的材质形成的细管连接于不锈钢制的配管21,并在所述细管连接高压传感器。此外,还能在不锈钢制的配管22经由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的接头连接由所述不同的材质形成的细管,并在所述细管连接低压传感器。此外,还能在不锈钢制的配管24经由由与不锈钢不同的材质形成的接头连接由所述不同的材质形成的细管,并将所述细管设为制冷剂的填充端口。
[0081]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室内机和室外机分体的分离型或分离类型的空调机,但作为本公开的冷冻装置的空调机并不局限于此。作为空调机的要素部件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扇等收纳于一体的壳体内的类型的空调机也包含在本公开的冷冻装置中。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的吸入侧设置储罐,但也能采用不包括所述储罐的空调机。符号说明
[0082]
1室内机;2室外机;2a壳体;3制冷剂回路;4压缩机;4a吸入口;4b排出部;5室内热交换器;6电子膨胀阀;7室外热交换器;8制冷剂配管;9室内风扇;10室外风扇;11储罐;12油分离器;13阀;14回油管;15消音器;
16四通切换阀;17:气体截止阀;18液体截止阀;21配管;22配管;23配管;24配管;31第一端口;32第二端口;33第三端口;34第四端口;36孔;40接头;40a第一大径部;40b第一小径部;40c第一倾斜部;41细管;50配管主体;50a第二大径部;50b第二小径部;50c第二倾斜部;51铜管;60配管;61接头;62配管主体;62a第二大径部;62b第二小径部;62c第二倾斜部;63铜管;64突条;65孔;66突条;70配管;71接头;71a第一大径部;71b第一小径部;71c第一倾斜部;72配管主体;72a第二大径部;
72b第二小径部;72c第二倾斜部;73铜管;74扩径部;75孔;80接头;81肋部;82第二配管;83扩径部;90铜镀层;a空调机(冷冻装置);b空调机(冷冻装置);c切换机构;p(制冷剂的)流路;r1制冷剂配管(第一实施方式);r2制冷剂配管(第二实施方式);r3制冷剂配管(第三实施方式);r4制冷剂配管(第四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