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89576发布日期:2021-06-01 17: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空调智能制冷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空调的结构设计以及制冷性能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的空调从其制冷原理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冷媒制冷,其是利用制冷剂在气液两态变化过程中进行吸热或放热的原理,从而将室内热量排出至室外环境中;

(2)、吸附式制冷,其是利用制冷剂被吸附剂吸附和解吸过程中分别进行放热和吸热的原理,实现室内热量的转移;

(3)、蒸汽喷射式制冷,其是依靠蒸汽喷射器的抽吸作用使制冷剂在抽吸产生的真空环境中蒸发实现的制冷目的;

(4)、热电式制冷,其是利用“塞贝克”效应的逆反应——珀尔帖效应的原理达到制冷目的,常见的热电式制冷方式为半导体制冷。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述制冷技术中,冷媒制冷和吸附式制冷是分别采用不同的制冷结构设计实现的制冷操作,且各有优缺点,目前的空调产品一般也仅是采用其中一种制冷结构设计,通过单一制冷技术进行制冷。因此,如何将上述两种制冷技术应用于同一空调并有效提升其性能是空调产品设计的一个全新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有利用冷媒制冷和吸附式制冷两种制冷技术共同实现空调制冷工作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设定频率时,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其中,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断开;

在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后,获取冷媒换热系统的过热度;

若过热度满足预设的保护条件,则执行第二管路通断操作;其中,执行第二管路通断操作后,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均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如前文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制冷式空调包括:

冷媒换热系统、第一吸附制冷系统、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和如前文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

其中,冷媒换热系统包括:

通过第一串联管路串接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

通过第二串联管路串接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

并接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室内并联管路,其包括设于第一串联管路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近侧的第一室内并联节点;

并接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室内并联管路,其包括设于第一串联管路且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近侧的第二室内并联节点;

并接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室外并联管路,其包括设于第二串联管路且位于第二室外换热器近侧的第一室外并联节点;

并接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室外并联管路,其包括设于第二串联管路且位于第一室外换热器近侧的第一室外并联节点;

其中,第一室内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内并联节点在第一串联管路上可通断地相连通;第一室外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外并联节点在第二串联管路上可通断地相连通;

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包括:设置与第一室内换热器处的第一蒸发部和设置于第一室外换热器处的第一吸附部,第一蒸发部与一吸附部可通断地连接;

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二室内换热器处的第二蒸发部和设置于第二室外换热器处的第二吸附部,第二蒸发部与第二吸附部可通断地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过热度调节两个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通断状态,使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内换热面积与其压缩性能相适配;并可以调整各自对应的两个吸附制冷系统的解吸蓄冷状态,使吸附制冷系统的运行数量能够与冷媒换热系统的当前状态相适配,以保证解吸蓄冷模式的工作效率;本公开实施例并不是简单的将两种制冷系统叠加在同一空调中,是充分考虑了两者制冷原理而巧妙的实现两套制冷结构以及冷媒制冷和解吸蓄冷两个过程的结合,不仅简化了结合后空调的产品结构,也有效提高了空调整体制冷性能。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制冷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制冷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制冷式空调,包括冷媒换热系统和多个吸附制冷系统;其中,冷媒换热系统可以是单冷式冷媒换热系统,其可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除湿等功能,也可以是冷暖式冷媒换热系统,其可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除湿和制热等功能。吸附制冷系统可用于在其运行吸附制冷模式时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的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冷暖式冷媒换热系统为例,该冷媒换热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13和节流装置14等部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14和压缩机13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冷媒通过冷媒循环回路沿不同运行模式所设定的流向流动,实现其不同的运行模式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至少包括通过第一串联管路311串接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冷媒经由第一串联管路311依次流经该两个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至少包括通过第二串联管路312串接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12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冷媒经由第二串联管路312依次流经该两个室外换热器。

这里,双制冷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1设置于室内机,室内机中还配置有用于驱动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室内风机;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和压缩机13等设置于室外机中,室外机中也配置有用于室外空气与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室外风机,其中,两个室外换热器设置于室外风机的进风侧。

在实施例中,双制冷式空调的冷媒换热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除湿模式和制热模式等,其中,制冷模式一般应用在夏季高温工况,用于降低室内环境温度;除湿模式也一般用于夏季高温高湿工况,用于降低室内环境湿度;制热模式一般应用在冬季低温工况,用于提升室内环境温度。

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所设定的冷媒流向是压缩机13排出的高温冷媒先后流经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并分别与室外环境换热,之后先后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21、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并分别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最后冷媒回流至压缩机13重新进行压缩操作;这一过程中,流经两个室外换热器的冷媒向室外环境放出热量,流经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媒从室内环境中吸收热量,通过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循环流动,可以持续的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到室外环境中,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室内环境温度的制冷目的。

冷媒换热系统运行除湿模式时所限定的冷媒流向与制冷模式的冷媒流向相同,区别在于,空调运行除湿模式时通过调整一些运行参数,如减小节流装置14的流量开度等,可以使流入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更低,从而使两个室内换热器随着冷媒的吸热蒸发能够达到更低的温度,这样,当两个室内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低于当前工况的露点温度时,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就能够凝结在室内换热器上,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在制热模式运行时所设定的冷媒流向指压缩机13排出的高温冷媒先流经两个室内换热器与室外环境换热,之后在流入两个室外换热器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最后冷媒回流至压缩机13重新进行压缩操作;这一过程中,流经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媒向室内环境放出热量,流经两个室外换热器的冷媒从室外环境中吸收热量,通过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循环流动,可以持续的将室外的热量释放到室内环境中,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的制热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媒换热系统的各个部件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冷媒换热系统的连接结构进行组装配合,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媒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并联连接,即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的进出液端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的进出液端口对应的连通,并且并联节点包括设于第一串联管路311且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21近侧的第一室内并联节点。冷媒可以分别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所限定的第一室内换热流路和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流动。

其中,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上设置有第一室内并联阀431,其可用于控制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的通断状态及流量调节。

冷媒换热器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并联连接,即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的进出液端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1的进出液端口对应的连通,并且并联节点包括设于第一串联管路311且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近侧的第二室内并联节点。冷媒可以分别从第二室内换热器121所限定的第二室内换热流路和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流动。

其中,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上设置有第二室内并联阀432,其可用于控制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的通断状态及流量调节。

这里,第一室内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内并联节点在第一串联管路311上可通断地相连通;则可以通过控制该第一串联管路311的通断状态,控制冷媒流经的室内换热器的数量,进而影响室内换热器对应的蒸发部的吸附介质状态。

例如,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冷媒流经两个室内换热器的顺序是先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在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则在该第一串联管路311为断开状态、第二室内并联阀432为断开状态以及第一室内并联阀431为导通状态时,冷媒正常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21,流出的冷媒经由第一室内并联管路321回流至压缩机,此时无冷媒或仅较少冷媒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第一室内换热器111不对周围环境吸热。

在该第一串联管路311为断开状态、第二室内并联阀432为导通状态以及第一室内并联阀431为断开状态时,冷媒不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冷媒经由第二室内并联管路322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11不对周围环境吸热。

以及在第一串联管路311为导通状态、第一室内并联阀431为断开状态、第二室内并联阀432为断开状态时,冷媒先后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均向周围环境吸热。

可选的,第一串联管路311上设置有第一串联阀41,其可用于控制第一串联管路311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调节。

以及,冷媒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并联管路331,第一室外并联管路33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并联连接,即第一室外并联管路331的进出液端口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的进出液端口对应的连通,并且并联节点包括设于第二串联管路312且位于第二室外换热器122近侧的第一室外并联节点。冷媒可以分别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所限定的第一室外换热流路和第一室外并联管路331流动。

其中,第一室外并联管路331上设置有第一室外并联阀441,其可用于控制第一室外并联管路331的通断状态及流量调节。

冷媒换热器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外并联管路332,第二室外并联管路332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并联连接,即第二室外并联管路332的进出液端口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22的进出液端口对应的连通,并且并联节点包括设于第一串联管路311且位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近侧的第二室外并联节点。冷媒可以分别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22所限定的第二室外换热流路和第二室外并联管路332流动。

其中,第二室外并联管路332上设置有第二室外并联阀442,其可用于控制第二室外并联管路332的通断状态及流量调节。

这里,第一室外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外并联节点在第二串联管路312上可通断地相连通;可选的,第二串联管路312上设置有第二串联阀42,其可用于控制第二串联管路312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调节。

第一室外换热器112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在上述不同阀的通断状态下的冷媒流动方式可以参照前述的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动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双制冷式空调设置有两个吸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和第二吸附制冷系统,两个吸附制冷系统均能够执行解吸蓄冷和吸附蓄冷两个流程。

其中,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吸附部21和第一蒸发部231,其中,第一吸附部21设置于冷媒换热系统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12处,其内部填充有吸附剂,其用于在解吸蓄冷阶段吸收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的热量后放出吸附介质,以及在吸附制冷阶段对吸附介质进行吸附并放出热量;第一蒸发部231设置于室内侧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处,其用于储存在解吸蓄冷阶段来自第一吸附部21的液态吸附介质,以及在吸附制冷阶段从室内环境吸收热量并将汽化后的吸附介质输送至第一吸附部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附部21设置于室外风机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12之间。这里,由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设置于室外风机的进风侧,因此,在室外风机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室外换热器112散失的热量可以先流经夹设在室外风机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12之间的第一吸附部21,从而使第一吸附部21能够在解吸蓄冷阶段吸收大量的热量用于解吸蓄冷;同时,第一吸附部21也处于室外风机的进风侧,因此在吸附制冷阶段同样也可以利用室外风机的驱动作用将第一吸附部21释放的热量散失到室外环境中。

可选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12为板状结构,且其横截面轮廓呈半环抱室外风机的形式;因此,为了提高第一吸附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之间的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部21的整体形状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相适配,也设计成半环抱室外风机的形式,并贴合第一室外换热器112设置,从而有效增加第一吸附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的废热利用效率。

可选的,第一吸附制冷系统的第一吸附部21沿室外换热器的横向或者纵向设置,第一吸附部21设计成与其对应室外换热器的部位相适配的形状,以保证两者的换热效率。

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吸附部22和第二蒸发部232,其中,第二吸附部22设置于冷媒换热系统的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处,其内部填充有吸附剂,其用于在解吸蓄冷阶段吸收第二室外换热器122的热量后放出吸附介质,以及在吸附制冷阶段对吸附介质进行吸附并放出热量;第二蒸发部232设置于室内侧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21处,其用于储存在解吸蓄冷阶段来自第二吸附部22的液态吸附介质,以及在吸附制冷阶段从室内环境吸收热量并将汽化后的吸附介质输送至第二吸附部22。

可选的,第二吸附部22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22的结构设计、配合形式,可以采用与前文实施例中第一吸附部2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相同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第一吸附部21与第二吸附部22之间构造有第四吸附介质输送流路;这样,在解吸蓄冷和吸附蓄冷阶段,气态吸附介质能够经由该第四吸附介质流路在第一吸附部21和第二吸附部22之间的流动,从而提高吸附制冷系统整体的解吸蓄冷效果以及吸附制冷效果。

可选的,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为板翅状结构,板翅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在解吸蓄冷阶段蒸发部内的吸附介质与室内环境的热交换效果,增强吸热制冷能力;同时,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内部形成有流通吸附介质的流路,该吸附介质的流路与吸附介质输送流路相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为纵截面呈折线状并半环抱室内风机的结构形式;因此,同样为了提高两个蒸发部与室内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效果,本实施例中,两个蒸发部的整体形状与室内换热器相适配,也设计成半环抱室内风机的形式,且贴合室内换热器设置,以增大蒸发部与流经室内机的气流的热交换面积,提升吸热制冷能力。

这里,为使得两个吸附制冷系统的蒸发部能够均匀的从室内环境中吸收热量,两个吸附制冷系统的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也采用并排设置的方式;可选的,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沿室内换热器的横向或者纵向并排设置,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设计成与其对应室内换热器的部位相适配的形式。

可选的,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之间构造有第三吸附介质输送流路;这样,在解吸蓄冷和吸附蓄冷阶段,液态和气态吸附介质能够在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之间的流动,从而提高吸附制冷系统整体的解吸蓄冷效果以及吸附制冷效果。

另外,第一吸附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中间散热部24;其中,第一中间散热部24设置于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其可用于在解吸蓄冷阶段接收第一吸附部21输送的气态吸附介质并对其进行散热冷凝,以使至少部分气态吸附介质液化,并将液化后的吸附介质继续输送至第一蒸发部231进行储存。

这里,第一中间散热部24设置于室外侧,其是通过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实现对吸附介质的散热冷凝;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向外排出热量,受其温度影响,第一吸附部21的温度一般是要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因此,第一吸附部21受高温热量影响释放的气态吸附介质流入第一中间散热部24后,热量被散失到室外环境中,从而使至少部分气态吸附介质重新凝结成液态。

同时,第二吸附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中间散热部25;其中,第二中间散热部25设置于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其可用于在解吸蓄冷阶段接收第二吸附部22输送的气态吸附介质并对其进行散热冷凝,以使至少部分气态吸附介质液化,并将液化后的吸附介质继续输送至第二蒸发部232进行储存。

这里,第二中间散热部25也设置于室外侧,其是通过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实现对吸附介质的散热冷凝;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压缩机13向外排出热量,受其温度影响,第二吸附部22的温度一般是要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因此,第二吸附部22受高温热量影响释放的气态吸附介质流入第二中间散热部25后,热量被散失到室外环境中,从而使至少部分气态吸附介质重新凝结成液态。

可选的,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二中间散热部25为平流式散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二中间散热部25设置于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外机的背板、侧板或者底板位置,且远离室外机的出风口设置,从而可以避免室外机排出的高温空气影响中间散热部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二中间散热部25设置于底板位置,这种设置形式下,室外机可以为两个中间散热部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从而为两个中间散热部提供更加适宜的散热温度环境。

或者,由于室外机的背板设置有进风口,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二中间散热部25也可以临近进风口设置,从而利用室外风机的驱动作用,加快中间散热部周围环境气流的流动,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部21与第一蒸发部231之间构造有上述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吸附介质可经由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在第一吸附部21、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一蒸发部231之间进行流动。

类似的,第二吸附部22与第二蒸发部232之间构造有上述的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吸附介质可经由该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在第二吸附部22、第二中间散热部25和第二蒸发部232之间进行流动。

这里,为方便说明吸附制冷系统的工作方式,以第一吸附制冷系统为例,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包括第一解吸流路和第一吸附流路,其中,第一解吸流路为用于解吸蓄冷阶段吸附介质输送的流路,第一吸附流路为用于吸附蓄冷阶段吸附介质输送的流量。

其中,在第一解吸流路中,第一吸附部21、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一蒸发部231依次串联连接,从而使得在解吸蓄冷阶段吸附介质从第一吸附部21流出后,依次进入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一蒸发部231,并最终在第一蒸发部231内以液态的形式保存。

可选的,第一解吸流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限定吸附介质仅能按照“第一吸附部21→第一中间散热部24→第一蒸发部231”的流向进行输送;这里,该单向阀可以设置在第一吸附部21和第一中间散热部24之间的流路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中间散热部24和第一蒸发部231之间的流路上。

在第一吸附流路中,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一吸附部21串联连接,从而使得在吸附制冷阶段吸附介质从第一蒸发部231流出后,经由该第一吸附流路进入第一吸附部21,并重新被第一吸附部21内的吸附剂吸附。

可选的,第一吸附流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限定吸附介质仅能按照“第一蒸发部231→第一吸附部21”的流向进行输送。

可选的,将第一解吸流路设置为主流路,并将第一吸附流路与第一中间散热部24并联设置,因此第一解吸流路的靠近第一吸附部21的非并联流路段也可用于在吸附制冷阶段的吸附介质的输送。

类似的,第二吸附制冷系统的第二吸附部22与第二蒸发部232之间构造有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吸附介质可经由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在第二吸附部22、第二中间散热部25和第二蒸发部232之间进行流动。

这里,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包括第二解吸流路和第二吸附流路,其中,第二解吸流路为用于解吸蓄冷阶段吸附介质输送的流路,第二吸附流路为用于吸附蓄冷阶段吸附介质输送的流量。

这里,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前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制冷系统还包括四个控制阀,其中第一控制阀26设置于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用于控制第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第二控制阀27设置于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用于控制第二吸附介质输送流路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第三控制阀28设置于第三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用于控制第三吸附介质输送流路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第四控制阀29设置于第四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用于控制第四吸附介质输送流路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

这里,第一控制阀26和第二控制阀27设置于上述实施例中解吸流路的靠近对应吸附部的非并联流路段上,从而可以仅通过该一个控制阀就能够实现对其吸附部的解吸蓄冷和吸附制冷两个阶段的流量通断控制。

或者,也可以分别在每一吸附介质输送流路各自的解吸流路和吸附流路上分别设置一控制阀,以分别通过各自的控制阀控制对应流路的通断状态以及流量。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吸附制冷系统与冷媒换热系统两者的配合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主要包括解吸蓄冷模式和吸附制冷模式,其中,解吸蓄冷模式对应前文实施例中的解吸蓄冷阶段,其主要是用于蓄积“冷量”;而吸附制冷模式对应前文实施例中的吸附制冷阶段,其主要是用于将解吸蓄冷阶段蓄积的“冷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对其所在的室内侧的制冷降温。

这里,吸附制冷系统运行解吸蓄冷模式是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或冷媒除湿模式的前提下运行的。这里,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12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同时放出热量,热量各自传递至第一吸附部21和第二吸附部22后,两个吸附部内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介质吸热,并解吸成气态吸附介质,之后经由解吸流路进入各自对应的中间散热部进行冷凝,冷凝得到的液态吸附介质分别进入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以作为蓄积的“冷量”。

而吸附制冷系统运行吸附制冷模式是在冷媒换热系统未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或冷媒除湿模式的前提下运行的。这里,在冷媒换热系统未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或冷媒除湿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12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22均停止工作且不对外放热,因此第一吸附部21的温度相比于第一室外换热器112放热时要低,第二吸附部22的温度相比于第二室外换热器122放热时也要低,从而使得两个吸附部内的吸附剂开始重新对吸附介质进行吸附,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内的液态吸附介质在吸附介质浓度、压力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开始吸热蒸发成气态吸附介质,并经由各自的吸附流路回流至第一吸附部21和第二吸附部22,这一过程中,吸附介质从室内环境吸收热量,并在吸附介质被吸附剂重新吸附后,将热量释放到吸附部所在的室外环境中,因此,通过该相比于解吸蓄冷阶段逆向的吸附介质流动,就能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吸附制冷降温。

这里,在解吸蓄冷模式和吸附制冷模式下,可以仅启用第一吸附部21和第二吸附部22中的一个,或者,启用第一吸附部21和第二吸附部22中的两个。同时,也可以仅启用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中的一个,或者,启用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中的两个。

示例性的,在吸附制冷模式下,一种控制方式是仅启用第一吸附部21,而蒸发部则可以控制仅启用第一蒸发部231(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之间的第三吸附介质输送流路断开),或者同时启用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第一蒸发部231和第二蒸发部232之间的第三吸附介质输送流路连通),这样,通过改变启用的蒸发部的数量可以改变吸热速率。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可选的,该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实施例中所示出的双制冷式空调;该控制方法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有利用冷媒制冷和吸附式制冷两种制冷技术共同实现空调制冷工作的问题;在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步骤包括:

s201、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可选的,在夏季高温工况,双制冷式空调开机运行时,冷媒换热系统其默认的开启方式是以冷媒制冷模式运行,这一过程中,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内换热器开始从室内环境中吸收热量,以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同时,室内换热器吸收的热量随冷媒输送至室外换热器,并通过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将热量排出至室外环境中,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一般是要大于室外环境的温度。

这里,冷媒换热系统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现有空调产品的常规运行参数之一,由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获取方式不涉及本申请创新点,因此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s202、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设定频率时,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频率是用于衡量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量高低的临界值参数,也可以视为用于表征冷媒换热系统的当前制冷能力高低的临界参数。这里,在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大于该设定频率的情况下,说明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量较多、冷媒换热系统的制冷能力较高;而在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该设定频率的情况下,说明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量较少、冷媒换热系统的制冷能力较低。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是通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与该设定频率之间的数值大小比较结果,控制选用管路通断操作的具体方式,进而可以改变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通断关系,以实现对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之间的换热面积的调整,使得其能够与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量、冷媒换热系统的制冷能力相适配。

可选的,设定频率满足以下条件:

0.45fmax≤f设定<0.55fmax;

其中,f设定为设定频率;fmax为压缩机的最高运行频率,具体的数值需要根据压缩机的机型确定,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设定频率时,由于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量较少、冷媒换热系统对应的制冷能力较低,因此可以只启用两个室内换热器中的一个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以适配冷媒量较少的冷媒换热系统对外散热的低需求状态。

这里,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导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断开,这样就可以通过冷媒流路导通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实现单个室外换热器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技术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包括:第一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第二室内并联管路保持连通且第一室外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外并联节点之间的第一串联管路断开连通。这其中,在第一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的情况下,冷媒仅能经由第一室内换热器进行冷媒流动;而在第二室内并联管路保持连通且第一室内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内并联节点之间的第一串联管路断开连通的情况下,冷媒不能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而是通过第二室内并联管路进行冷媒流动。

第一室内并联管路、第二室内并联管路和第一串联管路上均设置有单独的控制阀,每一控制阀可用于控制其所在管路的通断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关闭第一室内并联管路、第一串联管路上的控制阀以及开启第二室内并联管路上的控制阀实现。

可选的,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设定频率时,不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均为导通的状态,此时第一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第二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且第一室内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内并联节点之间的第一串联管路保持连通。

s203、在执行第一管路通断操作后,获取冷媒换热系统的过热度;

在本实施例中,冷媒换热系统的过热度是用于衡量第一室内换热器是否能够满足冷媒换热效率的参数。其中,在过热度较低的情况下,说明冷媒吸热量较少、冷媒仅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较低、换热面积不足;而在过热度较高的情况下,则说明冷媒吸热量较多、冷媒换热系统内用于换热的冷媒量不足。因此本实施例中根据冷媒换热系统的过热度重新调整启用的室内换热器的数量,以实现对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内换热器的启用数量的更加精确的控制,使得其能够与冷媒的散热能力相适配。

可选的,步骤s203中获取冷媒换热系统的过热度的步骤包括:获取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的进液冷媒温度;根据排气温度和进液冷媒温度,计算得到过热度。

示例性的,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排气,第一室内换热器的进液冷媒温度t1,则过热度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t=t排气-t1;

其中,△t为过热度。

这里,冷媒换热系统在压缩机的排气端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的进液端分别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可分别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的进液冷媒温度。

s204、若过热度满足预设的保护条件,则执行第二管路通断操作;

可选的,预设的保护条件包括:冷媒换热系统的过热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过热度阈值。

在过热度满足预设的保护条件的情况下,说明第一室内换热器不能满足当前冷媒状态的换热需求,因此控制执行第二管路通断操作,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均导通,从而通过第二管路通断操作实现利用两个室内换热器对室内环境制冷降温的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执行第二管路通断操作,包括:第一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第二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且第一室内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内并联节点之间的第一串联管路保持连通。这里,在第一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和第二室内并联管路断开连通的情况下,冷媒无法流经这两个室内并联管路;同时,第一室内并联节点与第二室内并联节点之间的第一串联管路保持连通,这样冷媒能够依次经由两个室内换热器,并可以在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中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冷媒可以更加充分的吸热降温,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保障了冷媒换热系统的制冷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关闭第一室内并联管路和第二室内并联管路上的控制阀以及开启第一串联管路上的控制阀实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节两个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路通断状态,使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内换热面积与其压缩性能相适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若过热度满足预设的保护条件,控制开启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和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均进入解吸蓄冷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过热度满足预设的保护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执行第二管路通断操作,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均有冷媒流体,同时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向外散发热量,则此时就控制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和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均进入解吸蓄冷模式,以利用两个吸附制冷系统进行蓄冷。

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吸附制冷系统可以运行解吸蓄冷模式进行蓄冷;室外换热器向其周围环境排出热量,使得其周围环境温度也随之升高,因此靠近室外换热器设置的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部中的吸附介质吸收热量后脱离吸附剂,实现“解吸”,解吸后的吸附介质随吸附介质输送流路流向对应的中间散热部,这里,中间散热部的温度要低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吸附介质放热冷凝,并继续随吸附介质输送流路流入室内侧的蒸发部,实现“蓄冷”。

在本实施例中,冷媒换热系统处于冷媒制冷模式时,压缩机启动,冷媒在冷媒换热系统中按照制冷流向进行冷媒输送;以及在吸附制冷系统处于解吸蓄冷模式时,控制开启设置于吸附介质输送流路上的控制阀,以使吸附介质从吸附部向蒸发部输送的流路导通,随着解吸蓄冷模式的持续运行,吸附部的吸附介质减少,蒸发部的吸附介质增加,以在蒸发部储备有用于吸附制冷模式的冷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和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均进入解吸蓄冷模式后,控制连通第一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的第三串接管路保持连通,和/或,控制连通第一吸附部和第二吸附部的第四串接管路保持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是串联式连接,冷媒依次流经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由于高温冷媒在流经顺序在前的室外换热器时会散失一部分热量,因此在流经顺序在后的另一室外换热器时散发的热量要偏少一些,这就使得各自对应两个室外换热器的两个吸附部的解吸效率也会因热量的多少存在差异,靠近流经顺序在前的室外换热器的吸附部解吸产生的吸附介质要更多一些,因此本实施例中控制连通第一吸附部和第二吸附部的第四串接管路保持连通,使得吸附介质能够经由第四串接管路在两个吸附部之间流动,其中主要是解吸量更多的吸附部中的吸附介质向解析量更少的吸附部流动,以使得吸附介质可以有多种路径向蒸发部输送,从而提高对解吸产生的吸附介质的输送速率。

同理,蒸发部内的吸附介质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储,但是蒸发部的内部空间也填充有较多的气态吸附介质,则气态吸附介质的压力以及液态吸附介质的液量将能够影响到吸附介质继续从吸附部向蒸发部的输送速率。例如,气态吸附介质的浓度高、压力大、液态吸附介质多的情况下,则会抑制吸附介质的输送。因此,本实施例还控制连通第一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的第三串接管路保持连通,从而增大蒸发部整体的存储空间,使得来自吸附介质多的吸附部内的吸附介质也能够储存于另一蒸发部中,降低蒸发部内的较高的气液两态吸附介质量对于吸附介质输送的抑制影响,加快吸附介质的后续输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吸附制冷系统满足预设的蓄冷完成条件时,控制第一吸附制冷系统退出解吸蓄冷模式;或者,在第二吸附制冷系统满足预设的蓄冷完成条件时,控制第二吸附制冷系统退出解吸蓄冷模式。

对于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可选的蓄冷完成条件包括:第一蒸发部的吸附介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介质量阈值;或者,蓄冷完成条件包括:第一吸附部的吸附介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二介质量阈值。对于第二吸附制冷系统,可选的蓄冷完成条件包括:第二蒸发部的吸附介质量大于或等于第三介质量阈值;或者,蓄冷完成条件包括:第二吸附部的吸附介质量小于或等于第四介质量阈值。

上述多个可选的蓄冷完成条件是根据蒸发部或者吸附部内的吸附介质量的变化进行的判断。在解吸蓄冷模式下,吸附部内的吸附介质流向对应的蒸发部,因此,当蒸发部内的吸附介质量超出用于表征上限的介质量阈值时,则说明蒸发部内蓄积的液态吸附介质量较多,蓄冷量充足,因此可以控制退出解吸蓄冷模式;同理,当吸附部内的吸附介质量低于用于表征下限的介质量阈值时,则说明吸附部或吸附部内吸附存储的吸附介质量已较少,因此可以控制退出解吸蓄冷模式。

可选的,第一介质量阈值或第三介质量阈值为吸附介质总量的80%,90%,等等。

第二介质量阈值或第四介质量阈值为吸附介质总量的10%,15%,等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在吸附制冷系统进入解吸蓄冷模式时,控制室外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而在吸附制冷系统退出解吸蓄冷模式时,控制室外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速小于第二转速。这里,在解吸蓄冷模式下,吸附制冷系统的解吸蓄冷模式主要是要利用对应的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外换热器的热量进行吸附部的吸附介质的解吸,因此,控制室外风机以数值较小的第一转速运行,可以减少室外风机驱动热量散热到室外环境中,而使得热量可以集中在吸附部的周围环境中,以提高解吸速率;而在吸附制冷系统退出解吸蓄冷模式时,则控制室外风机以数值较大的第二转速运行,以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冷媒换热系统的制冷效果。这里,双制冷式空调根据吸附制冷系统的解吸蓄冷模式的启停状态灵活的调整室外风机的转速,即可以提高解吸效果,又能够提高冷媒换热系统的制冷效果。

示例性的,在吸附制冷系进入解吸蓄冷模式时,室外风机的第一转速为400r/min;而在吸附制冷系统退出解吸蓄冷模式时,室外风机的第二转速为600r/min。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果满足吸附制冷模式的触发条件,则控制第一吸附制冷系统和第二吸附制冷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进入吸附制冷模式。

这样,可以利用吸附制冷系统在解吸蓄冷阶段积蓄的“冷量”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吸附制冷阶段是利用吸附剂对吸附介质进行吸附实现的热量从室内侧向室外侧的转移,因此无需耗费能源。通过吸附制冷与冷媒制冷两种制冷方式的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将室内环境温度维持在用户感到舒适的范围内所需的功耗,降低双制冷式空调的使用成本。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300和存储器(memory)30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interface)302和总线303。其中,处理器300、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1可以通过总线3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3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300可以调用存储器3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3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3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3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这里,本公开实施提供的一种双制冷式空调还包括前文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当用于本申请中时,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会在本申请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别开。比如,在不改变描述的含义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并且同样第,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现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并且所有出现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