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7152发布日期:2021-06-11 21:5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节水节能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化工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举措。根据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常用的冷凝器一般可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或称风冷式)及蒸发式三种。由于冷却效果较差、冷凝温度较高,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主要用于缺乏冷却水源的场所、分散式以及小型制冷系统。而大、中型制冷系统,从前应用最多的是立式或卧式壳管式(水冷)冷凝器。为了降低冷却水消耗,该类冷凝器大多使用循环水,故需配套建设冷却水塔,装置占地面积大,循环水泵和冷却水塔风机功率消耗大。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水、节电、结构紧凑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一种节约能源型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具有优良节能节水特性的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可在我国西北等缺水地区广泛应用,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影响换热的各类因素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生产状况、蒸发式冷凝器的运行情况,找出影响换热效果及连续运行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更好的发挥蒸发式冷凝器的功效、实现更大的节能目标打下基础,并寻找出蒸发式冷凝器最佳的操作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其应用时通过串联设置的三座冷凝塔通过第一座冷凝塔内设置的冷凝管预冷却、再通过后面的两座冷凝塔的高效冷却可以有效的让进入系统的蒸汽快速冷却最终通过底部设置的冷凝水回收管将冷凝后的液体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所述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排气风机,所述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的底部设置有冷却介质箱,所述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的底部冷却介质箱的正下方设置有塔底冷却风机,所述第一冷凝塔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第三冷凝管、第四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塔的一侧设置有蒸汽主管道,所述蒸汽主管道与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第三冷凝管、第四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塔与第三冷凝塔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所述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四冷却层的下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管,所述第一冷凝塔内的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第三冷凝管、第四冷凝管与第二冷凝塔内的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之间由设置的第一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塔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与第三冷凝塔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之间由设置的第二连接管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所述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设置为内部中空、外部网格状,所述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内设置的网格状可以通过空气。

进一步的,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所述冷却介质箱内设置有并列排布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装填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之间可以通过空气。

进一步的,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所述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冷凝水回收管连通。

进一步的,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所述冷却介质箱内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冷却介质箱连接有冷却液补充泵,所述冷却液补充泵、温度测量装置与设置的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冷却液补充泵、温度测量装置与设置的控制装置联锁控制,所述温度测量装置所测温度数据上传至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补充泵的起停。

进一步的,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所述第三冷凝塔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第三冷却层、第四冷却层上设置有蒸汽循环回流管,所述蒸汽循环回流管与蒸汽主管道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通过串联设置的三座冷凝塔通过第一座冷凝塔内设置的冷凝管预冷却、再通过后面的两座冷凝塔的高效冷却可以有效的让进入系统的蒸汽快速冷却最终通过底部设置的冷凝水回收管将冷凝后的液体回收再利用。

2、本发明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通过在冷凝塔的底部设置冷却介质箱与塔底冷却风机,通过塔底冷却风机强制将外部的空气输送穿过冷却介质箱冷却后对上部的冷凝管或者是冷却层进行冷却,最终将冷凝管或者是冷却层内的蒸汽冷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冷凝塔,2-第二冷凝塔,3-第三冷凝塔,4-顶部排气风机,5-冷却介质箱,6-蒸汽主管道,7-第一冷凝管,8-第二冷凝管,9-第三冷凝管,10-第四冷凝管,11-第一冷却层,12-第二冷却层,13-第三冷却层,14-第四冷却层,15-第一连接管,16-第二连接管,17-冷凝水回收管,18-塔底冷却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节水用空气冷凝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塔1、第二冷凝塔2、第三冷凝塔3,所述第一冷凝塔1、第二冷凝塔2、第三冷凝塔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排气风机4,所述第一冷凝塔1、第二冷凝塔2、第三冷凝塔3的底部设置有冷却介质箱5,所述第一冷凝塔1、第二冷凝塔2、第三冷凝塔3的底部冷却介质箱5的正下方设置有塔底冷却风机18,所述第一冷凝塔1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冷凝管7、第二冷凝管8、第三冷凝管9、第四冷凝管10,所述第一冷凝塔1的一侧设置有蒸汽主管道6,所述蒸汽主管道6与第一冷凝管7、第二冷凝管8、第三冷凝管9、第四冷凝管10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塔2与第三冷凝塔3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所述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四冷却层14的下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管17,所述第一冷凝塔1内的第一冷凝管7、第二冷凝管8、第三冷凝管9、第四冷凝管10与第二冷凝塔2内的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之间由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5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塔2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与第三冷凝塔3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之间由设置的第二连接管16相互连通。

具体的,所述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设置为内部中空、外部网格状,所述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内设置的网格状可以通过空气。

具体的,所述冷却介质箱5内设置有并列排布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装填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之间可以通过空气。

具体的,所述第二冷凝塔2、第三冷凝塔3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冷凝水回收管17连通。

具体的,所述冷却介质箱5内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冷却介质箱5连接有冷却液补充泵,所述冷却液补充泵、温度测量装置与设置的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冷却液补充泵、温度测量装置与设置的控制装置联锁控制。

具体的,所述第三冷凝塔3内设置的第一冷却层11、第二冷却层12、第三冷却层13、第四冷却层14上设置有蒸汽循环回流管,所述蒸汽循环回流管与蒸汽主管道6连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