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及养殖池系统

文档序号:25437244发布日期:2021-06-11 21:5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及养殖池系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及养殖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养殖水体加热方式,换热率低,没有针对特定的鱼类养殖环境进行设计。在渔业循环水养殖中,为提高换热效率应用翅片式换热器对水体进行换热,而翅片式换热器存在以下弊端:

1、在养殖池内使用常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翅片结构容易对养殖池内游动的鱼类造成伤害;

2、传统的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处容易附着杂质,难以清洗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及养殖池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池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时对鱼类造成伤害和难以清洁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所述换热管固定于养殖池的内壁上,所述翅片与所述换热管连通,且所述翅片具有至少两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指向所述养殖池的中心,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构造为槽道,所述换热管、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槽道均设置倒角和/或圆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槽道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翅片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固定于所述养殖池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相邻层所述翅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相邻层所述翅片之间的间距取值范围为5~10c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槽道的厚度范围为2~5cm,所述突出部的厚度取值范围为1~2c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还包括加热器、水泵和流量阀,所述水泵与所述换热管连接,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流量阀安装于所述水泵的出口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翅片构成横截面为反“e”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和根据本发明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养殖池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及养殖池系统,通过在换热管上设置翅片结构,利用翅片结构的突出部和槽道增加换热器与养殖池内水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在换热管、突出部和槽道的拐角处设置倒角和/或圆角,可以避免对游动的鱼群造成伤害,且槽道内不易积攒水体中的杂质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换热管;2:翅片;21:突出部;

22:槽道;3:倒角;4: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发明的一种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和翅片2,换热管1固定于养殖池的内壁上,翅片2与换热管1连通,且翅片2具有至少两个突出部21,突出部21指向养殖池的中心,相邻两个突出部21之间构造为槽道22,换热管1、突出部21和槽道22均设置倒角3和/或圆角4。

具体地,翅片2与换热管1为同样材质制成,翅片2内部为中空,翅片2和换热管1内部连通管,使得循环水由换热管1通向各个翅片2中。本实施例中,翅片2的作用为增加换热器与养殖池内水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即翅片2的突出部21和形成的槽道22均能增加与水体的换热面积。同时,突出部21指向养殖池的中心,可以充分与养殖池内的水进行换热,保证换热效果。

另外,该翅片式水体换热器还包括加热器、水泵和流量阀;水泵与换热管1连接,以提供换热管1内水体定向移动的驱动力;加热器与所述水泵连接,向即将通入到换热管1内的水体进行加热;所述流量阀安装于所述水泵的出口处或安装于换热管1的端部,用于调节换热管1和翅片2中循环水的流速,从而调节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换热管1、突出部21和槽道22均设置倒角3和/或圆角4,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突出部21布置三个,换热管1的拐角处、突出部21的拐角处以及槽道22的拐角处均设置倒角3和/或圆角4,换热管1和突出部21的倒角3和/或圆角4可以避免对游动的鱼群造成伤害,槽道22的倒角3和/或圆角4可以避免形成局部涡流,该槽道22内不易积攒水体中的杂质且便于清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翅片式水体换热器,通过在换热管1上设置翅片2结构,利用翅片2结构的突出部21和槽道22增加换热器与养殖池内水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在换热管1、突出部21和槽道22的拐角处设置倒角3和/或圆角4,可以避免对游动的鱼群造成伤害,且槽道22内不易积攒水体中的杂质且便于清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突出部21和槽道22沿换热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将换热管1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保证突出部21和槽道22与换热管1的设置方向平行,也即与循环水的流动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管1和翅片2为一体结构。与传统的翅片2式换热管1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和翅片2为一提加工而成,且保证翅片2与换热管1内部连通,循环水可以在换热管1和翅片2中流动。本实施例的换热管1和翅片2一体式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金属翅片换热管来说,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管1呈螺旋状固定于养殖池的内部,采用螺旋状布置换热管1,可以将尽量多的换热管1放置于养殖池内且换热管1和翅片2能够与养殖池内水体均匀接触换热,保证了换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层翅片2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相邻层翅片2之间的间距取值范围为5~10cm。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养殖池和换热管1的尺寸,可以相应调整翅片2间的间距,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突出部21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即槽道22的厚度均相等。进一步地,槽道22的厚度范围为2~5cm,突出部21的厚度取值范围为1~2cm。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养殖池和换热管1的尺寸,可以相应调整槽道22和突出部21的厚度,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管1和翅片2构成横截面为反“e”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翅片2上设置三个突出部21,相应构成两个槽道22,在换热器的右侧拐角处设置第一圆角或第一倒角,在突出部21和槽道22的拐角处分别设置第二圆角(或第二倒角)和第三圆角(或第二倒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翅片式水体换热器固定于养殖池内。采用上述实施例翅片式水体换热器的养殖池系统可以避免对游动的鱼群造成伤害,且换热器不易积攒杂质且便于清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