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1891发布日期:2021-07-09 15: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仪,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在室内水分很大时,一般利用空调除湿,利用空调的降温,使水分减少,达到除湿的目的,其存在的缺点是功率大、耗电多、只能适用大空间的除湿,对小空间除湿很不实用;而现有对小空间的除湿一般采用一次性的除湿球,十分的不环保;还有些利用可再生的硅胶除湿球的除湿仪,但是这种除湿仪当硅胶除湿球吸足足够的水分,就不能继续吸收水分,需要将除湿仪拿出,再将硅胶除湿球上的水分蒸发,才可再次投入使用,因此这种方式的除湿仪不能长时间的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程度高,结构精巧的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
4.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它包括壳体和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防水透气阀、进湿口和排湿口,所述排湿口上设有风扇,所述内腔内设有吸湿装置、重力感应组件、封口装置和控制电路,所述吸湿装置包括硅胶除湿球和放置硅胶除湿球的吸湿壳体,所述吸湿壳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重力感应组件设置在吸湿壳体的下方,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移动机构、与进湿口配合的进湿口密封塞以及与排湿口配合的排湿口密封塞,所述进湿口密封塞和排湿口密封塞均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和模式切换触点电路,所述重力感应触点电路设置在重力感应组件上,所述模式切换触点电路设置在移动机构上。
5.为了方便的检测硅胶除湿球吸收湿气的重量,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包括压簧、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压簧设置在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所述活动板支撑吸湿壳体。通过纯机械结构的压簧和触头的结合,来检测硅胶除湿球的重量,对比采用湿度传感器,其结构简单,节约电能,实现成本低。
6.为了方便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齿轮和与齿轮配合的齿条。通过齿轮带动齿条的传动,传动方式简单可靠。
7.为了让装置更为小巧紧凑,所述吸湿装置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吸湿壳体内。
8.为了更好的检测吸湿装置的重量,所述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设置在活动板上,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分别成上下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动触头位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且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第一动触头、第一静触头、电源和电机依次可形成串联的电路回路,所述第一动触头、第二静触头、电源和电机依次可形成串联的电路回路。
9.为了加块硅胶除湿球中的水分的蒸发,所述内腔上还设有加热触点电路,所述加
热触点电路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与电源电连接的第三静触头和设置在加热机构上的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三静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相互配合,所述加热机构、电源、风扇依次可形成相互并联的电路回路。
10.为了方便加热机构的启动,所述模式切换触点电路包括第四静触头、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四静触头与第三静触头电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上还设有触碰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设置在触碰件两端,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电源之间电连接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三静触头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静触头和电源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开关。
11.为了控制电路的可靠性更高,所述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与第一动触头电连接,第一电源的负极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第二静触头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和风扇电连接。通过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分别控制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提升了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12.为了更好的固定吸湿壳体,所述内腔上还设有限位板,所述吸湿壳体设置在限位板之间。
13.为了加强导吸湿壳体稳定性,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和壳体的内壁拼接,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透气孔连通的限位板孔。通过限位板形成的导向通道,使得吸湿壳体在导向导通内上下滑动,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防止了吸湿壳体的左右晃动从而让压簧产生不可逆转的扭曲形变。
14.本发明所设计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将除湿仪固定后,就可以长时间的使用,不需要将除湿仪再次的移动,全程自动化,设计精巧,除湿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是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另一视角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18.图4是控制电路的另一种原理图。
19.图中:壳体1、内腔2、防水透气阀3、进湿口4、排湿口5、吸湿
20.装置6、重力感应组件7、封口装置8、触碰件10、限位板9、第一
21.开关11、第二开关12、电源20、风扇21、加热机构81、进湿口密
22.封塞82、排湿口密封塞83、移动机构80、第一电源200、第二电源
23.201、硅胶除湿球600、吸湿壳体601、透气孔602、压簧700、活动
24.板701、固定板702、电机800、齿轮801、齿条802、限位板孔900、
25.第一静触头7020、第二静触头7021、第四静触头702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描述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壳体1和内腔2,所述壳体1上设有防水透气阀3、进湿口4和排湿口5,所述排湿口5上设有风扇21,
所述内腔2内设有吸湿装置6、重力感应组件7、封口装置8和控制电路,所述吸湿装置6包括硅胶除湿球600和放置硅胶除湿球600的吸湿壳体601,所述吸湿壳体601上设有透气孔602,所述重力感应组件7设置在吸湿壳体601的下方,所述封口装置8包括移动机构80、与进湿口4配合的进湿口密封塞82以及与排湿口5配合的排湿口密封塞83,所述进湿口密封塞82和排湿口密封塞83均设置在移动机构80上,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20、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和模式切换触点电路,所述重力感应触点电路设置在重力感应组件7上,所述模式切换触点电路设置在移动机构80上。
29.在本实施例中,当重力感应组件7检测到吸湿装置6的整体的质量没有到达预设值时,即此时硅胶除湿球600吸收的水分未到达预设的值,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向模式切换触点电路发生电信号α,该电信号α使得移动机构80移动,让排湿口密封塞83堵塞住排湿口5,进湿口4保持畅通,外界的水分可以通过进湿口4、透气孔602与硅胶除湿球600接触并被硅胶除湿球600吸收;
30.当重力感应组件7检测到吸湿装置6的整体的质量到达了预设值时,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向模式切换触点电路发生电信号β,该电信号β使得移动机构80再次移动,让进湿口密封塞82堵塞住进湿口4,排湿口5保持畅通并启动风扇21,将硅胶除湿球600上的水分蒸发,通过排湿口5排除,等到硅胶除湿球600蒸发到一定程度,使得吸湿装置6的整体质量变轻,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又向模式切换触点电路发生电信号α,以此循环。
31.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将除湿仪固定后,就可以长时间的使用,不需要将除湿仪再次的移动,全程自动化,设计精巧,除湿方便。
32.实施例2。
33.本实施例描述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为了方便的检测硅胶除湿球600吸收湿气的重量,所述重力感应组件7包括压簧700、活动板701和固定板702,所述压簧700设置在活动板701和固定板702之间,所述活动板701支撑吸湿壳体601。通过纯机械结构的压簧700和动静触头的结合,来检测硅胶除湿球600的重量,对比采用湿度传感器,其结构简单,节约电能,实现成本低。
34.为了方便移动,所述移动机构80包括电机800、与电机800连接的齿轮801和与齿轮801配合的齿条802。通过齿轮801带动齿条802的传动,传动方式简单可靠。
35.为了让装置更为小巧紧凑,所述吸湿装置还包括加热机构81,所述加热机构81设置在吸湿壳体601内。
36.为了更好的检测吸湿装置6的重量,所述重力感应触点电路包括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二静触头7021,所述第一动触头7010设置在活动板701上,所述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二静触头7021分别成上下设置在固定板702上,所述第一动触头7010位于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二静触头7021之间,且与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二静触头7021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第一动触头7010、第一静触头7020、电源20和电机800形成串联的电路回路,所述第一动触头7010、第二静触头7021电源20和电机800依次可形成串联的电路回路。
37.为了加块硅胶除湿球600中的水分的蒸发,所述内腔上还设有加热触点电路,所述加热触点电路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与电源20电连接的第三静触头和设置在加热机构81上的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三静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相互配合,所述加热机构81、电源20、风扇21依次可形成相互并联的电路回路。
38.为了方便加热机构的启动,所述模式切换触点电路包括第四静触头7022、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所述第四静触头7022与第三静触头电连接;所述移动机构80上还设有触碰件10,所述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分别设置在触碰件10两端,所述第一静触头7020和电源20之间电连接第一开关11,所述第一开关11与第三静触头相互配合,所述第二静触头7021和电源20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开关12。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压簧700的压缩程度来检测吸湿装置6的质量,当压簧700没有被压缩至预设状态时,此时第二静触头7021和第一动触头7010接触,使得第一动触头7010、第二静触头7021、电源20和电机800形成电路回路,使得电机800正向转动,直到排湿口密封塞83堵塞住排湿口5,此时第二开关12与壳体1接触,第二开关12为常闭开关,第二开关12将第一动触头7010、第一静触头7020、电源20和电机800形成电路回路断开,此时电机800停机,让排湿口密封塞83保持堵塞住排湿口5状态,进湿口4保持畅通。
40.当压簧700被压缩至预设状态时,此时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一动触头7010接触,使得第一动触头7010、第一静触头7020、电源20和电机800形成电路回路,使得电机800反向转动,直到进湿口密封塞82堵塞住进湿口4,此时第一开关11与第三静触头接触,电源20通过第三静触头分别给加热机构81和风扇21供电,并且第一开关11将第一动触头7010、第一静触头7020电源20和电机800形成电路回路断开,第一开关11为常闭开关,此时电机800停机,让进湿口密封塞82保持堵塞住进湿口4,排湿口5保持畅通。
41.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结构简单,电路设计简单,不需要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实现,节约了成本。
42.实施例3。
43.本实施例描述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如图1、图2所示,除实施例2所述特征外,为了更好的固定吸湿壳体601,所述内腔2上还设有限位板9,所述吸湿壳体601设置在限位板9之间。
44.为了加强导吸湿壳体601稳定性,所述限位板9的两端和壳体1的内壁拼接,所述限位板9上设有与透气孔602连通的限位板孔900。通过限位板9形成的导向通道,使得吸湿壳体601在导向导通内上下滑动,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防止了吸湿壳体601的左右晃动从而让压簧700产生不可逆转的扭曲形变。
45.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利用有限位板9将吸湿壳体601固定导向,加强了吸湿壳体601的稳定性,减少了除湿仪由于跌落、震动导致的内部的零件的损坏的概率,使得除湿仪的可靠性及进一步的提高。
46.实施例4。
47.为了控制电路的可靠性更高,如图4所示,除实施例3所述特征外,所述电源20包括第一电源200和第二电源201,所述第一电源200的正极与第一动触头7010电连接,第一电源200的负极与电机80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201的正极与第二静触头702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201的负极和风扇21电连接。通过第一电源200和第二电源201分别控制电机800的正转或反转,提升了控制电路的可靠性。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均为常闭式开关。
49.当压簧700被压缩时,第二静触头7021和第一动触头7010接触,第一电源200和电机800之间形成使得电机800正转的回路,等到第二开关12动作时,第一电源200与电机800
断路,电机800正转停止;
50.再等到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一动触头7010接触时,第一电源201和电机800之间形成使电机800反转的回路,等到第一开关11动作时,第一电源201和电机800断路,电机800反转停止,并且第二电源201和加热机构81和风扇21形成回路,使得加热机构81和风扇21动作,当压簧700恢复到被压缩前的状态,第二静触头7021和第一动触头7010接触,第一电源200和电机800之间形成使电机800正转的回路,第一开关11断开第二电源201和加热机构81和风扇21形成的回路,使得加热机构81和风扇21失去第二电源201的供电,加热机构81和风扇21停止运行。再等到第二开关12动作,第一电源200与电机800断路,电机800正转停止,直到第一静触头7020和第一动触头7010接触,以此循环。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