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6530发布日期:2021-06-29 22:0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和紫外线消毒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空气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等净化处理。以消毒机为例,目前市场上的消毒机产品的消毒方式一般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单一的消毒杀菌,使用环境受单一消毒方式的限制;并且市场上的空气处理设备无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而部分集成有两种以上的消毒方式的消毒机产品,其各个消毒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整机功能分散而缺乏智能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空气处理设备消毒方式单一且无法对物表进行消毒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
5.机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的送风通道,所述机壳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送风通道;
6.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设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包括光催化结构,所述光催化结构朝向所述安装孔设置;以及,
7.紫外光杀菌模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孔的第一紫外灯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紫外灯活动的驱动器,所述第一紫外灯具有出光侧,以在所述驱动器的驱动下,所述第一紫外灯具有活动至所述出光侧朝外显露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出光侧朝向所述光催化结构的第二位置。
8.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
9.人体感应器,设于所述机壳,所述人体感应器用以在感测到人体靠近时触发人体感应信号;以及,
10.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人体感应器、所述驱动器分别电性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器工作,以带动所述第一紫外灯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1.可选地,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还包括第二紫外灯,所述第二紫外灯设于所述送风通道内,且朝向所述光催化结构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还包括透光片,所述透光片设于所述送风通道内,且盖设于所述安装孔。
13.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容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且沿送风方向依次布设的金属预过滤网、活性炭滤网、甲醛去除滤网、静电吸附过滤装置以及高效滤网中的至少两个;
14.其中,所述金属预过滤网盖设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高效滤网盖设于所述出风口。
15.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容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且沿送风方向依次布设的金属预过滤网、活性炭滤网、甲醛去除滤网、静电吸附过滤装置以及高效滤网;
16.所述光催化结构设于所述静电吸附过滤装置和所述高效滤网之间。
17.可选地,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送风方向呈纵长形设置,所述第一紫外灯沿所述送风方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18.所述第一紫外灯具有与所述出风侧呈相对设置的灯罩侧,所述灯罩侧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机壳相适配。
19.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通道内,用以驱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动至所述出风口。
20.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底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用以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在载体设备的基面行走。
21.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设于所述机壳,用以与载体设备的电桩结构电连接。
2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整机至少具备紫外光催化杀菌和紫外光杀菌消毒两种消毒方式,且两种消毒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智能选取其中至少一个工作,有助于丰富整机的功能多样;当第一紫外灯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对环境内的物体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当有用户靠近或者其他预设应用需求下,第一紫外灯活动至第二位置,能够避免紫外灯对用户直射,保障用户健康的同时,朝向光催化结构设置的第一紫外灯结构能够使能或者加强紫外光催化杀菌功能,有助于增强紫外光催化杀菌和紫外光杀菌消毒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的适用范围、实用性和智能性,实现人机共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空气处理设备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中空气处理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1中空气处理设备的纵剖立体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空气处理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29.图6为图4中空气处理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30.图7为图1中空气处理设备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0033][0034]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空气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等净化处理。以消毒机为例,目前市
场上的消毒机产品的消毒方式一般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单一的消毒杀菌,使用环境受单一消毒方式的限制;并且市场上的空气处理设备无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而部分集成有两种以上的消毒方式的消毒机产品,其各个消毒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整机功能分散而缺乏智能性和实用性。
[0039]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请参阅图1至图7,附图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其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可以是用于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的任意产品,包括消毒机、空调器等,为便于理解,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为消毒机为例进行说明。
[0040]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包括机壳100、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以及紫外光杀菌模组300,其中,所述机壳100具有进风口110、出风口120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110、所述出风口120的送风通道130,所述机壳100在所述进风口110与所述出风口120之间设有安装孔140,所述安装孔140连通所述送风通道130;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设于所述送风通道130内,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包括光催化结构210,所述光催化结构210朝向所述安装孔140设置;所述紫外光杀菌模组300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孔140的第一紫外灯310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第一紫外灯310活动的驱动器320,所述第一紫外灯310具有出光侧311,以在所述驱动器320的驱动下,所述第一紫外灯310具有活动至所述出光侧311朝外显露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出光侧311朝向所述光催化结构210的第二位置。
[0041]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整机至少具备紫外光催化杀菌和紫外光杀菌消毒两种消毒方式,且两种消毒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智能选取其中至少一个工作,有助于丰富整机的功能多样;当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对环境内的物体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当有用户靠近或者其他预设应用需求下,第一紫外灯310活动至第二位置,能够避免紫外灯对用户直射,保障用户健康的同时,朝向光催化结构210设置的第一紫外灯310结构能够使能或者加强紫外光催化杀菌功能,有助于增强紫外光催化杀菌和紫外光杀菌消毒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空气处理设备1的适用范围、实用性和智能性,实现人机共存。
[0042]
本设计对所述机壳100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制成材质,例如,所述机壳100可以大致呈筒状,且沿上下向延伸设置。
[0043]
机壳100的外壁设有进风口110及出风口120,机壳100的内部形成有与进风口110、出风口120分别连通的送风通道130;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20可以设置在机壳100的顶部、底部或者任一侧部;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20可设置在机壳100的同一表面,也可分设在机壳100的两个表面,例如分设在机壳100的前后两侧面。
[0044]
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20的具体设置数量不做限制,可以分别设置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送风通道130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具体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当送风通道130设置为多个时,每一送风通道130可分别具有一独立的进风口110及出风口120;当然,至少两个送风通道130可共用一个进风口110和/或出风口120。
[0045]
安装孔140设置在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之间,使得送风通道130内的气流能够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安装孔140所在位置。安装孔140的具体设置数量、尺寸及结构形状不作限制,可与第一紫外灯310的相适配。
[0046]
请结合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还包括风轮组件600,所述风轮组件600设于所述送风通道130内,用以驱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110流动至所述出风口
120。风轮组件600至少包括风轮及用于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等驱动机构;在送风通道130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送风通道130可共用一个风轮组件600,或者每一送风通道130独立配置一风轮组件600。风轮组件600用于驱动室内空气自进风口110进入送风通道130内,经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作用后,自出风口120排出至室内,空气在送风通道130内的流通方向也即送风方向。
[0047]
可以理解,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也即利用紫外光进行催化反应后实现杀菌的结构。具体而言,紫外光催化杀菌原理也即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原理:纳米二氧化钛在低于385nm的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光生空穴与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水分子或羟基自由基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光生电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超氧离子自由基氧离子,进一步生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活性氧类。这些活性氧通过氧化细菌体内的辅酶a,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膜)的渗透性和dna的结构,使电子传输中断等来发挥光催化抗菌作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杀菌机理主要以辅酶a氧化机理、细胞壁(膜)破坏机理和遗传物质破坏机理为主。
[0048]
基于上述,光催化结构210可以具体设置包括二氧化钛光触媒蜂窝催化板,所述二氧化钛光触媒蜂窝催化板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当所述二氧化钛光触媒蜂窝催化板设置为多个时,多个二氧化钛光触媒蜂窝催化板沿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光路方向依次层叠布设。
[0049]
可以理解,紫外光杀菌模组300一般设置为直接利用紫外光线进行杀菌消毒的结构。当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一位置时,其出光侧311朝外显露,能够向外发出紫外光线,从而对范围内的对象进行杀菌消毒;当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二位置时,其出光侧311朝内、且朝向光催化结构210设置,能够对光催化结构210发出紫外光线,从而与光催化结构210发生反应,实现光催化空气消毒。
[0050]
第一紫外灯310的具体活动方式在本设计中不作限制,可以是沿着机壳100的外表面平移活动,或者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安装孔140沿所述送风方向呈纵长形设置时,所述第一紫外灯310沿所述送风方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40。具体而言,紫外光杀菌模组300还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支座设于安装孔140,且分设在第一紫外灯310在送风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第一紫外灯310转动安装在两个支座上。基于此,所述驱动器320则可以设置为例如电机或者回转气缸。
[0051]
此外,所述第一紫外灯310具有与所述出风侧呈相对设置的灯罩侧312,所述灯罩侧312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机壳100相适配。具体而言,紫外光杀菌模组300还包括灯罩,灯罩的一侧敞口,第一紫外灯310设于灯罩的敞口处,其中,灯罩的背面构成灯罩侧312,灯罩的敞口侧构成出光侧311;灯罩能够聚拢第一紫外灯310发出的紫外光线,使得紫外光线更加集中。灯罩侧312的结构、尺寸及材料与所在位置处的机壳100的相适配,使得当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二位置时,灯罩侧312与机壳100保持一致,更具美观性,且有助于盖合安装孔140,提高整机的防护效果。
[0052]
需要说明的是,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可以不包括紫外光发生结构,此时,只有在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二位置时,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使能,能够进行能够紫外光催化杀菌,同时,出光侧311朝内设置的第一紫外灯310能够对经过送风通道130的气流进行紫外光杀菌。
[0053]
而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还包括第二紫外灯220,所述第二紫外灯220设于所述送风通道130内,且朝向所述光催化结构210设置。在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紫外灯220能够对光催化结构210提供所需紫外光线,同时实现紫外光对外杀菌以及紫外光对内催化杀菌;而在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紫外灯310、第二紫外灯220同时对光催化结构210提供紫外光线,有助于加强紫外光催化杀菌功能。当然,也可选在第一紫外灯310处于第二位置时,适当降低第二紫外灯220的光线强度至所需,此处不作赘述。
[0054]
光催化结构21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但当第二紫外灯220设置在所在位置处的送风通道130的中部时,光催化结构210可围绕第二紫外灯220的外周环设为一层或者多层。
[0055]
而为了进一步增强杀菌效果,第一紫外灯310可为围绕光催化结构210的外周间隔布设有多个,从而扩大第一紫外灯310在光催化结构210上的作用面积。具体而言,当机壳100大致呈筒状设置时,第一紫外灯310的数量可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一紫外灯310沿机壳100的周向间隔且均匀分布。
[0056]
第一紫外灯310与第二紫外灯220可以是相同设置,例如都设置为常规的紫外led灯,或者紫外汞灯。当然,二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为不同。
[0057]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还包括透光片230,所述透光片230设于所述送风通道130内,且盖设于所述安装孔140。所述透光片230可供第一紫外灯310发出的紫外光线通过,当然,也可以滤除其他波段的光线干扰。透光片230的设置,还有助于阻隔送风通道130外部的杂质等对送风通道130内紫外光催化杀菌模组200的干扰和破坏。
[0058]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还包括容置于所述送风通道130内且沿送风方向依次布设的金属预过滤网510、活性炭滤网520、甲醛去除滤网、静电吸附过滤装置540以及高效滤网550中的至少两个;其中,所述金属预过滤网510盖设于所述进风口110,所述高效滤网550盖设于所述出风口120。
[0059]
金属预过滤网510能够对经由进风口110进入送风通道130的气流进行初级过滤;然后在风轮组件600的驱动下,气流经过活性炭滤网520时,活性炭滤网520吸附气流中的细小颗粒、除味;气流经过甲醛去除滤网时,甲醛去除滤网吸附并分解气流中的甲醛,过滤苯系物、氨等挥发性有机物;气流经过静电吸附过滤装置540时,气流中的细小颗粒物被吸附在静电集成板上;最终,气流经过高效滤网550并排出至室内环境中。
[0060]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还包括容置于所述送风通道130内且沿送风方向依次布设的金属预过滤网510、活性炭滤网520、甲醛去除滤网、静电吸附过滤装置540以及高效滤网550时,所述光催化结构210设于所述静电吸附过滤装置540和所述高效滤网550之间。如此设置,有助于尽可能多地降低经过光催化结构210的气流中的颗粒杂质,避免对光催化结构210产生破坏、对紫外光催化杀菌功能造成干涉。
[0061]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紫外灯310的活动可直接由用户手动控制实现,例如用户通过按压对应的操作键,使能驱动器320,并通过驱动器320驱动第一紫外灯310活动。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还包括人体感应器410和控制装置420,其中,所述人体感应器410设于所述机壳100,所述人体感应器410用以在感测到人体靠近时触发人体感应信号;所述控制装置420设于所述机壳100内,且与所述人体感应器410、所述驱动器320分别电性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器320工作,以带动所述第一紫
外灯310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0062]
所述人体感应器410例如是红外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人脸识别设备等,能够在用户靠近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至设定危险距离之内时,触发所述人体感应信号,其中,设定危险距离可由第一紫外灯310的光照强度、光照距离确定出,即设定用户在设定危险距离之外时,不会被第一紫外灯310发出的紫外光线照射、或者所接收的紫外光线强度较弱。所述控制装置420可以是由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也可以直接采买控制芯片,此处不作限制。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紫外灯310的活动与用户是否靠近相关联,避免第一紫外灯310直接照射用户,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当空气处理设备1活动至处于上述第一位置时,能够在进行空气杀菌消毒的同时,加强对环境内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效果;当空气处理设备1活动至处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不仅能够增强空气杀菌消毒效果,而且不阻碍用户的日常活动,达成更为健康、安全的人机共存目的。
[0063]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还包括行走机构700,所述行走机构700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100的底部的驱动轮710,所述驱动轮710用以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在载体设备的基面行走。所述行走机构700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例如为电机,电机与驱动轮710连接,带动驱动轮710转动;驱动机构也可与上述控制装置420电性连接,以被控制装置420控制而工作,更具智能化;当然,行走机构700还可以包括多个滚动轮720,滚动轮720具体可以是万向轮,用于平衡且优化整机的行走。
[0064]
可以理解,当空气处理设备1设置有行走机构700,相当于构成空气处理机器人,此时,还可进一步设置激光雷达430、超声波雷达440等传感器,该传感器与上述控制装置420电性连接,以能够在碰到障碍物时停下、或者行走至设定路径及距离时,发挥消毒杀菌,此处不作一一详述。
[0065]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1还包括电源组件800,所述电源组件800包括充电结构810,所述充电结构810设于所述机壳100,用以与载体设备的电桩结构电连接。所述充电结构810例如为自主充电点极,与电源组件800主体结构电性连接,当充电结构810与电桩结构对接时,能够对电源组件800进行充电或者放电。需要说明的是,充电结构810与电桩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例如电连接器与电对接器的插接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此处不作限制。电源组件800可与上述控制装置420电性连接,使得尤其当空气处理设备1设置有行走机构700时,控制装置420可控制空气处理设备1按照设定路径行走至电桩结构处,并进行充电或者放电。
[00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