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3680发布日期:2022-10-21 20:3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顶吸式吸油烟机,集烟腔的进风口设有导烟板,使得吸油烟机负压区由中心转向四周,扩大负压区面积,减少油烟逃逸,但是上述吸油烟机的排烟效率低,左右侧油烟容易相互干扰,噪声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的排烟效率高且油烟逃逸少。
4.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构设出集烟腔;导烟件,所述导烟件设于所述集烟腔内,从而将所述集烟腔分隔成位于所述导烟件上方的收集腔和位于所述导烟件下方的导烟腔,所述导烟件的外沿与所述集烟罩的壁面限定出第一导烟流道,所述导烟件邻近所述集烟腔中心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导烟流道,所述第一导烟流道和所述第二导烟流道用于连通所述收集腔和所述导烟腔;隔烟板,所述隔烟板设于所述集烟腔的中心区域且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导烟件的内端下表面。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通过在集烟腔的四周和中心区域均设置导烟流道,如此,可以保证集烟腔中心区域油烟向上流动,减少导烟件对中心区域油烟流动的干扰,集烟腔左右侧的油烟又可以在导烟件的作用下,进入收集腔内,因此,油烟可以从集烟腔的各个区域快速地进入收集腔内,从而提高排烟效率,而且在隔烟板作用下,可以避免左右侧的油烟碰撞而逃逸的问题。
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烟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隔烟板两侧的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所述第一导烟板和所述第二导烟板上均形成有所述第二导烟流道。
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烟板和所述第二导烟板通过所述隔烟板连接。
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烟板与所述第一导烟板、所述隔烟板与所述第二导烟板间隔设置,从而在所述隔烟板的两侧分别形成进烟调节流道。
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烟板或所述导烟件上下移动调节所述进烟调节流道的大小。
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上设有第一滤油网和第二滤油网,所述第一滤油网与所述第一导烟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滤油网与所述第二导烟板上下相对设置。
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油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导烟板上的第二导烟流道相对应,所述第二滤油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导烟板上的第二导烟流道相对。
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烟板设有第三导烟流道,所述集烟罩对应所述第三导烟流道的位置设有滤油筛。
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烟板构设出朝上敞开的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与所述滤油
筛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烟流道形成于所述储油槽的两个侧面。
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烟板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烟件的内端,所述隔烟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隔烟板的下端低于所述导烟件的外端。
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烟流道单位时间的进烟量小于所述第一导烟流道单位时间的进烟量。
1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烟板和所述第二导烟板由内向外向下倾斜设置且相对所述隔烟板对称设置。
17.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立体图;
20.图2是图1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21.图3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22.图4是图1又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23.图5是图1的俯视图;
24.图6是图1中部分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25.图7是图1中部分元件的立体装配图;
26.图8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局部剖视图;
27.图9是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局部剖视图;
28.图10是图9的a处的放大图。
2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0.100:吸油烟机;
31.10:机壳;11:烟气通道;12:滤油筛;
32.20:集烟罩;21:集烟腔;导烟腔211;收集腔212;
33.30:风机;31:蜗壳;32:电机;风轮33;
34.40:导烟件;41:第一导烟板;42:第二导烟板;43:第一转向止流板;44:第二转向止流板;
35.50:隔烟板;51:储油槽;52:第一导流板;53:第二导流板;
36.61:第一滤油网;62:第二滤油网;
37.71:第一导烟流道;72:第二导烟流道;73:进烟调节流道;74:过烟通孔;75:第三导烟流道;
38.90:油杯;
39.200:烹饪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4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43.顶吸式吸油烟机,为扩大负压区,防止左右侧烹饪器具外围的油烟逃逸,往往在集烟腔的进风口设有导烟板,使得吸油烟机负压区由中心向四周转移。
44.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通过设置导烟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外围油烟逃逸问题,但是受集烟罩下方的导烟板的阻挡,油烟只能从四周的导烟流道流出,油烟整体导出路径变长,在导烟板下方的停留时间也变久,风机的吸力也会损耗,从而降低油烟的排放效率,而且在两个烹饪器具同时使用的情况,左右两侧油烟流动方向不一致,导致油烟流动干扰大,油烟流动路径长,滞留时间长,且容易在中心区域的油烟会相互碰撞而发生油烟逃逸问题。
45.因此,本技术着力于解决油烟机跑烟和排烟效率低的问题。
46.参阅图1-图10,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该吸油烟机100为顶吸式吸油烟机100。
47.如图1结合图2-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大体可以包括:机壳10、风机30和集烟罩20。其中,风机30可以包括蜗壳31、风轮33和电机32。风轮33收纳在蜗壳31内,电机32位于风轮33内且与风轮33相连用于驱动风轮33旋转,风轮33的旋转轴线可以沿水平定向,换言之,风轮33和电机32水平布置。蜗壳31上形成有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蜗壳进风口可以形成在蜗壳31的前表面上,但不限于此。
48.风机30设在机壳10内,机壳10可以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形,集烟罩20可以设置在机壳10的底部,风机30整体收纳在机壳10内部,也就是说,风机30隐藏在机壳10内部,由此提升了吸油烟机100的外观,同时机壳10也能对风机30进行保护,且噪音得到降低。机壳10内具有与蜗壳进风口连通的烟气通道11。如在图4的示例中,烟气通道11为风机30前表面与机壳10的前壁面之间的通道。
49.如图1-图4所示,集烟罩20至少包括前壁面、左壁面、右壁面和后壁面,前壁面、左壁面、右壁面和后壁面共同构设出集烟腔21,集烟腔21内设有用于导烟的导烟件40,在纵向方向(如图1中上下方向)上,导烟件40将集烟腔21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一个为位于导烟件40上方的收集腔212,另一个为位于导烟件40下方的导烟腔211,导烟腔211直接与下方烟源相通,收集腔212与上方的烟气通道11相通。
50.导烟件40的外沿与集烟罩20的壁面限定出第一导烟流道71,其中,导烟件40的外沿可以包括前后外沿、左右外沿,因此,第一导烟流道71可以形成于集烟腔21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也就是,导烟件40与集烟罩20的前壁面可以形成位于前侧的第一导烟流道71,导烟件40与集烟罩20的后壁面可以形成位于后侧的第一导烟流道71,导烟件40与集烟罩20的左壁面可以形成位于左侧的第一导烟流道71,导烟件40与集烟罩20的右壁面可以形成位
于右侧的第一导烟流道71。也就是,通过导烟件40将集烟腔21的负压区域转向四周,油烟可以沿着导烟件40的表面流向第一导烟流道71。
51.由于导烟件40位于油烟的上升通道中,因此,导烟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油烟从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排出,在导烟件40的引导下和风机30的负压作用下,油烟可以向导烟件40的外沿流动,并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向上流动并导入收集腔212内,然后再被风机30吸入蜗壳31内,最后排放至外界。
52.为减小位于集烟腔21中心区域的油烟流动阻力,导烟件40上还设有第二导烟流道72,第二导烟流道72,接近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的设置。
53.换言之,油烟的排放路径并不限于集烟腔21的四周,油烟也可以从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向上流动进入收集腔212中。即虽然在集烟罩20的下方设有导烟件40,由于第二导烟流道72的存在,集烟腔21中部油烟烟阻减小,油烟在上升过程中,一部分油烟直接可以沿着导烟件40的表面附壁流动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进入收集腔212,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进入收集腔212中。
54.为了防止左右侧导烟腔211内油烟串流,相互干扰,导致跑烟以及延长油烟排放时间,集烟腔21内还设有用于阻隔油烟左右流动的隔烟板50。
55.如图1-图3所示,隔烟板50设于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隔烟板50的下端低于导烟件40的内端下表面,从而将导烟件40下方的导烟腔211分隔成左导烟腔211和右导烟腔211,保证了隔烟效果。
56.隔烟板50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集烟腔21左侧的油烟向右侧流动,同时,也可以阻挡集烟腔21右侧的油烟向左侧流动。即左侧油烟通过左侧的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流向收集腔212,右侧油烟可以通过右侧的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流向收集腔212。换言之,左右侧的油烟在进入收集腔212之前在隔烟板50的作用下,分路流动,且都可以通过第二导烟流道72流出,从而有效避免左右侧的油烟串流、中心区域油烟滞留和流动缓慢的问题。通过在集烟腔21的中心和四周均设置导烟流道,油烟流动较为平稳,不容易相互干扰,整体上提升油烟的排烟效率且气流流动噪声低。
57.此外,由于收集腔212同时与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连通,是所有油烟共用的通道,因此,左侧的部分油烟通过收集腔212可以往右侧方向流动,右侧部分油烟通过收集腔212可以往左侧方向流动,中心区域的油烟一部分也可以同时向左侧和右侧流动。也就是,只有单侧的烹饪器具200工作时,油烟也可以从集烟腔21的整个出风口流出,从而加快油烟的排放效率。即隔烟板50虽然将导烟腔211内的油烟进行了分流,但是油烟又被汇聚于收集腔212内,有利于油烟的快速排放。
58.而且油烟从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进入空间较大的收集腔212内,油烟流速会降低、更加平缓,从而大大降低气流流动噪声。
59.吸油烟机100工作过程大致如下,电机32驱动风轮33旋转使得蜗壳31内形成负压区域,灶台上的油烟不断上升进入导烟腔211,接着穿过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被导入收集腔212中,接着进入烟气通道11和蜗壳31内,在隔烟板50的阻隔下,左右侧油烟不串流,油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得到分离,其中,烟从机壳10的蜗壳出风口排出,油则滴落收集于油杯90中。
60.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通过在集烟腔21的四周和中心区域均
设置导烟流道,如此,可以保证集烟腔21中心区域油烟向上流动,减少导烟件40对中心区域油烟流动的干扰,集烟腔21左右侧的油烟还可以在导烟件40的作用下,均进入收集腔212内,因此,油烟可以从集烟腔21的各个区域快速地进入收集腔212内,从而提高排烟效率,而且在隔烟板50作用下,可以避免左右侧的油烟碰撞而逃逸的问题。
6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烟件包括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为减少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的油烟阻力,在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设有阻隔左右侧油烟串流的隔烟板50的情况,为保证两侧油烟均可以平稳高效地向上流动,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接近集烟腔21中心区域均设有第二导烟流道72。
62.可选示例中,如图1结合图7和图8所示,隔烟板50位于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之间。隔烟板50的左侧沿与第一导烟板41的内端沿连接,隔烟板50的右侧沿与第二导烟板42的内端沿连接,隔烟板50居间设置。
63.即依靠隔烟板50将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同步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举例而言,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分别悬挂于集烟罩20的顶壁,隔烟板50与集烟罩20不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来支承隔烟板50。
64.当然,也可以将隔烟板50连接于集烟罩20的顶壁,通过隔烟板50支承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较佳地,隔烟板50与第一导烟板41以及隔烟板50与第二导烟板42通过卡接或螺钉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吸油烟机100部件的清洗。
65.在该示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烹饪模式,同步上移或同步下移,改变导烟件40与隔烟板50相对于烹饪器具200的位置,从而获得较佳的排烟效果。
66.例如,在爆炒的烹饪模式情况下,导烟件40和隔烟板50可以整体下移,从而快速将油烟聚拢于收集腔212内。又例如,在蒸煮的烹饪模式情况下,导烟件40和隔烟板50的位置可以整体上移,从而增大烹饪空间。即在油烟较少情况,导烟件40和隔烟板50的位置可以稍微离烹饪器具远些,在油烟较多的情况,导烟件40和隔烟板50的位置可以稍微离烹饪器具近些。
67.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烟板41、第二导烟板42和隔烟板50分别连接于集烟腔21的顶壁,第一导烟板41与隔烟板50分开设置以形成进烟调节流道73,第二导烟板42与隔烟板50分开设置以形成进烟调节流道73。也就是,导烟件40与隔烟板50相互独立,如此,一部分油烟也可以从进烟调节流道73向上流动,从而提高集烟腔21中心区域的进烟量。
68.进一步地,为了调整集烟烟21中心区域的排烟量,进烟调节流道73的水平方向流通截面随隔烟板50或导烟件40的上下移动可调节。即随着隔烟板50上下移动可以改变同时改变两侧的进烟调节流道73的水平方向流通截面,通过第一导烟板41上下移动可以改变左侧的进烟调节流道73的水平方向流通截面,通过第二导烟板41上下移动可以改变左侧的进烟调节流道73的水平方向流通截面。
69.举例而言,如图9和图10所示,隔烟板50具有与第一导烟板41的内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板52和与第二导烟板42内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导流板53,第一导流板52和第二导流板53自内向外倾斜延伸,这样,第一导烟板41、第二导烟板42和隔烟板50其中一个向上移动时,进烟调节流道73的水平方向流通截面会增大,第一导烟板41、第二导烟板42和隔烟板
50其中一个向下移动时,进烟调节流道73的水平方向流通截面会减小,从而改变进烟调节流道73的进烟量,进而调节集烟腔21中心区域和外围进烟量的比例,保证油烟平稳地流动,提高排烟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对调节进烟调节流道73进烟方式的限制。第一导烟板41、第二导烟板42和隔烟板50的位置可以同步调整,也可以根据实际烹饪情况,单个调整。
70.此外,本技术中“内”或“外”均是相对于集烟腔21的中心线而言,邻近集烟腔21中心线的一侧为内,远离集烟腔21中心线的一侧为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71.考虑到集烟腔21中心区域负压更大,而且油烟进入第二导烟流道72的路程更短,为进一步平衡集烟腔21中心区域与外围的进烟量,较佳地,第二导烟流道72的单位时间的进烟量小于第一导烟流道71的单位时间的进烟量。
72.在吸油烟机100工作时,位于吸油烟机100左下方的烹饪器具200产生的油烟向第一导烟板41方向流动,左侧一部分油烟沿着第一导烟板41附壁流动并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进入收集腔212内,左侧另一部分油烟向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流动并通过第二导烟流道72进入收集腔212内。位于吸油烟机100右下方的烹饪器具200产生的油烟向第二导烟板42方向流动,右侧一部分油烟沿着第二导烟板42附壁流动并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进入收集腔212内,右侧另一部分油烟向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流动并通过第二导烟流道72进入收集腔212内。
73.因此,左侧油烟几乎很少流向右侧,右侧油烟也几乎很少流向左侧,从而避免左右侧油烟在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碰撞而逃逸。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左”和“右”是基于附图所示方向而言,并不是对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4.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油烟进行有效分离,油烟流通路径上设有滤油网。如图2和图3所示,滤油网位于收集腔212的下游侧,这样,油烟在进入蜗壳31之前,可以被冷凝过滤。滤油网形成有过烟通孔74,油烟接触滤油网之后被冷凝形成液态油脂,液态油脂可以进入油杯90中。其中,滤油网可以由传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钢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凝效果,有效分离油烟。
75.进一步可选地,滤油网与集烟腔21出风口的流通截面相等,即从所有的油烟共用一个滤油网,该种方式,滤油网布置方式简单。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滤油网两侧脏污速度是不同的。例如,人们习惯在一个炉灶进行炒菜,另一个炉灶进行蒸煮,该种情况下,滤油网对应用于炒菜炉灶的一侧脏污的快些,但是由于滤油网没有分隔,在清洁时,需要对整个滤油网都清洁。
76.进一步可选地,集烟罩20上设有第一滤油网61和第二滤油网62。也就是,集烟腔21的出风口设有两个滤油网,每一个滤油网以过滤其中一侧的油烟为主。这样,可以根据滤油网的脏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清洁。例如,通过蒸气高温去油时,可以将蒸气导入第一滤油网61或第二滤油网62,节省水量和减少清洁时间。如图1-图3所示,第一滤油网61与第一导烟板41上下相对设置,第二滤油网62与第二导烟板42上下相对设置。
77.进一步可选地,为防止滤油网形成的油滴往下掉落,对下方的烹饪器具200造成污染,第一滤油网61设有第一通孔611,第二滤油网62设有第二通孔621,其中,第一通孔611与第二导烟流道72相对应,第二通孔612与第二导烟流道72相对应。
78.其中,第二导烟流道72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等,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导烟流道72为方形,方形的其中一条边位于隔烟板50的侧面上,从而使得第一导烟板41、第二导烟板42、第一滤油网61和第二滤油网62均呈现出u形截面。
79.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所示,隔烟板50设有第三导烟流道75,如图2和图7所示,集烟罩20对应第三导烟流道73的位置设有滤油筛12,滤油筛12上形成有过烟通孔74,这样,从第三导烟流道75流出的油烟遇到滤油筛12之后会冷凝形成液态油脂,液态油脂大部分可以流入油杯90中。通过在第一导烟板41的上方设置第一滤油网61、在第二导烟板42的上方设置第二滤油网62,第三导烟流道75的流路上设置滤油筛12,从而保证油烟被有效地过滤,减少油脂进入蜗壳31内,提高蜗壳31及其他区域的风道的通畅。为避免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会有油滴落,隔烟板50构设出开口朝上的储油槽51,储油槽51与滤油筛12上下相对设置。
80.进一步可选地,储油槽51的纵向(如图3中上下方向)截面为u形、v形或弧形。如图6结合图1-图3所示,储油槽51的开口朝上,从滤油筛12滴落下来的油滴可以进入储油槽51内,从而避免油滴漏入烹饪器具200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储油槽51的截面并不限于上述,储油槽51的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这里不再一一罗列。
81.进一步可选示例中,第三导烟流道75形成于储油槽51的两个壁面上,具体地,储油槽51的朝第一导烟板41的左侧面和朝第二导烟板42的右侧面均设有第三导烟流道72,这样,左侧中心区域的油烟可以从左侧面的第三导烟流道75向上流动,右侧中心区域的油烟可以从右侧面的第三导烟流道75向上流动。在风机30驱动下,油烟先进入储油槽51内,然后上升进入收集腔212,穿过具有过烟通孔74的滤油筛12,进入蜗壳31内,最终从蜗壳出风口排出。即第三导烟流道75、储油槽51、收集腔212和滤油筛12的过烟通孔74构成中心区域油烟流动路径。
82.较佳地,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相对于隔烟板50对称设置。即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形状大小相同,如此,减少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形状结构的差异对油烟流动的影响,提高吸油烟机100油烟流动的平稳性。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蜗壳31的进风口水平朝前侧敞开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将油烟引入前侧,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自前向后向下倾斜。这样,油烟进入收集腔212之后,可以从后端向前端流动,更好地输送至风机30的蜗壳31内。
84.进一步可选示例中,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后侧分别设有向前向上的第一转向止流板43,第一转向止流板43可以防止形成于第一导烟板41或第二导烟板42上的液态油脂滴漏至烹饪器具200周围,从而保证烹饪器具200周围的干净卫生,第一转向止流板43也可以将后侧油烟向前向上引导。
85.进一步可选示例中,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由内向外向下倾斜。即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整体形成内高外低,前高后低的走势。由此,油烟可以附壁于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外表面从内端向外端向下流动,进入收集腔212之后,从外端向内端向上且从后端向前端流动,穿过滤油网进入蜗壳31中。
86.进一步可选示例中,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外端分别设有向内向上的第
二转向止流板44。第二转向止流板44可以防止形成于第一导烟板41或第二导烟板42上的液态油脂滴漏至烹饪器具200周围,从而保证烹饪器具200周围的干净卫生,第二转向止流板44也可以将外端油烟向内向上引导,从而保证油烟平稳流动。
87.在本发明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隔烟板50一端连接于导烟件40的内端,即隔烟板50的一侧与第一导烟板41连接,隔烟板50的另一侧与第二导烟板42连接,隔烟板50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为提高隔烟板50的阻隔效果,隔烟板50的下端低于导烟件40的外端。如此,可以将进入集烟腔21的油烟通过隔烟板50、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分别聚拢于两侧,从不同位置的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输送至收集腔212内。
8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吸油烟机100包括机壳10和设于机壳10底部的集烟罩20,机壳10内设有风机30,集烟罩20限定出集烟腔21,集烟腔21从左到右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烟板41、隔烟板50和第二导烟板42。通过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外沿与集烟罩20的壁面构设出第一导烟流道71,第一导烟流道71分别形成于集烟腔21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
89.在竖直方向上,隔烟板50的下端低于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外端或者隔烟板50的下端等于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的外端。这样,第一导烟板41和隔烟板50可以将左侧的油烟尽量聚拢于左侧,第二导烟板42和隔烟板50可以将右侧的油烟尽量聚拢于右侧,进而通过隔烟板50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隔左侧油烟向右侧流动,阻隔右侧的油烟的向左侧流动。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隔烟板50将左右油烟进行了分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左侧油烟和右侧油烟串流,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油烟流动的平稳性。
90.进一步地,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自内端向外端倾斜延伸,如此,第一导烟板41的内端与隔烟板50形成导烟腔,油烟可以沿着第一导烟板41的倾斜面向集烟罩20的外围流动并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向上流动。第二导烟板42的内端与隔烟板50形成导烟腔,油烟可以沿着第二导烟板42的倾斜面向集烟罩20的外围流动并通过第一导烟流道71向上流动。
91.为提高油烟的排烟效率,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上形成有第二导烟流道72,这样,油烟可以从集烟腔21的中心区域通过第二导烟流道72向上排烟。
9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烟板41、第二导烟板42、隔烟板50和集烟罩20的顶部共同构设出收集腔212,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的出口均与收集腔212连通。如此,从第一导烟流道71和第二导烟流道72流出的油烟可以预先汇聚于收集腔212内,然后再统一对外排出。
93.如图7所示,隔烟板50的底部构设出开口朝上的储油槽51,隔烟板5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第三导烟流道75。这样,集烟腔21中心区域偏左侧的油烟可以通过隔烟板50左侧面的第三导烟流道75进入储油槽51并在风机30作用下向收集腔212方向流动。集烟腔21中心区域偏右侧的油烟可以通过隔烟板50右侧面的第三导烟流道75进入储油槽51并在风机30作用下向收集腔212方向流动。
94.其中,储油槽51的截面可以为u形、v形或弧形,较佳地,隔烟板50的底面为弧形曲面,如此,减少油烟在隔烟板50的底面碰撞。第二导烟流道73可以为形成隔烟板50侧面的圆孔。
95.进一步地,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对称设置于隔烟板50的两侧,相对应的,
集烟罩20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滤油网61、滤油筛12和第二滤油网62。通过第一滤油网61、滤油筛12和第二滤油网62对油烟进行冷凝和过滤。
96.为避免油滴从第二导烟流道72滴落至烹饪器具200上,第一滤油网61设有第一通孔611,第二滤油网62上设有第二通孔621。
97.第一导烟板41与隔烟板50可以通过卡接方式连接,第二导烟板42与隔烟板50也可以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较多油污的情况下,可以从隔烟板50上拆卸下来清洁。
9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9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10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