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4181发布日期:2022-03-01 22:1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换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2.换热器多样化地被应用在机动车辆中。就此而言,也公开了具有多个换热器的换热器装置,这些换热器串联地设置在机动车辆的前部中。这样设置的换热器在较高的行驶速度下依次被流向机动车辆的空气流流过,从而在空气与流经相应换热器的流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由于空气流在高的行驶速度下很大,可能产生的从换热器之间流过的侧面泄漏空气流只有很小的破坏性,虽然这意味着只有较小的空气流供设置在后面的换热器使用。如果,相反地,在低的行驶速度下或者在机动车辆停车时通风器被接通,那么通风器通过换热器吸入空气流,其中,可能产生的在换热器旁边流过的侧面泄漏空气流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这会导致在空气流减小的情况下对冷却产生不利影响。
3.一种已知的用于在换热器之间进行密封的泡沫材料带的应用具有以下缺点:这些泡沫材料带很快变质并且不能再实现它们的作用,以及它们只能进行不充分的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装置,该换热器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在需要避免出现的泄漏空气流方面得到改进,并且仍然可以成本低廉且简单地进行制造。
5.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换热器以及具有第二换热器的换热器装置,其中,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器矩阵,该第一换热器矩阵具有第一空气进入面和第一空气排出面,而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换热器矩阵,该第二换热器矩阵具有第二空气进入面和第二空气排出面,其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邻设置,使得第一空气排出面与第二空气进入面对置并且两个换热器沿着主空气流动方向连续设置,其中,在两个换热器的至少一个侧面区域或者在换热器的两个侧面区域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条,该密封条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产生侧向密封作用,其中,该密封条是注塑密封条,该注塑密封条具有硬质成分,在该硬质成分上注塑了软质成分。因此,可以产生并且使用一种密封条,该密封条根据相应的局部情况设置在被考虑的两个换热器之间,以便在低廉成本下实现可靠且持久的尽可能好的密封,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产生泄漏空气流。因此实现了,特别是在低的行驶速度下以及在通风器工作时,由通风器吸入的空气足以实现有效的热传递进而实现有效的冷却。
6.特别有利的是,在两个换热器的两个侧面区域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条,该密封条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产生侧向密封作用。因此,在换热器的两个侧边上实现密封,从而特别是在低的行驶速度下并且在通风器运行时,由通风器吸入的空气足以实现有效的热传递进而实现有效的冷却。
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适宜的是,硬质成分由热塑性塑料组成,特别是由聚酰胺、聚丙烯等组成,和/或软质成分由弹性体构成,特别是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因此,硬质成分被
设计成基本上抗弯的,从而它用作刚性且稳定的结构,而软质成分是软的并且可弹性弯曲的,以便紧贴在表面上以进行可靠密封。
8.对于耐久性和稳定性来说也有利的是,硬质成分除了热塑性塑料之外还包含至少一种附加料,例如是由玻璃、碳等构成的细丝、颗粒、球体、棒条体等。因此,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较高的强度,或者可以减小硬质成分的体积。
9.也有利的是,密封条具有一个棒体,该棒体由硬质成分构成,其中,该棒体用于提供密封条的稳定性以及用于将密封条紧固在至少一个换热器上。该棒体在这里设置在密封条中,使得它沿着换热器的侧面区域延伸并且优选被紧固地紧贴在那里。
10.也有利的是,在棒体上设有紧固部件,这些紧固部件用于将密封条紧固在换热器上。这些紧固部件在这里可以是卡紧部件,这些卡紧部件实现一种简单且快速的安装。在这里,卡紧部件例如可以接合并且卡紧在换热器的集流管上或者管子-翅片组件中。
11.也有利的是,在棒体上设有由硬质成分构成的至少一个第一旗状元件,该第一旗状元件从棒体突出并且用于固定软质成分。这尤其有利于密封件的稳固构造和软质成分的稳固支撑,从而使得软质成分不会无意地塌陷并失去它们的密封作用。
12.也有利的是,在棒体上设有由软质成分构成的至少一个第二旗状元件,该第二旗状元件从棒体突出并且在必要时从至少一个第一旗状元件突出,该第二旗状元件用于密封。因此,可以有利地相互独立地对需要密封的不同区域进行密封。
13.也有利的是,在棒体上设有由软质成分构成的至少两个第二旗状元件,这两个第二旗状元件相互隔开设置。因此,可以相互独立地对需要密封的不同区域进行密封,其中,在这两个旗状元件之间也可以有管道、管子、集流箱、换热器等穿过。
14.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例中也适宜的是,沿着棒体在两个第二旗状元件之间设有用于供换热器、管子、连接法兰等通过的凹口。其中,在这两个旗状元件之间也可以有管道、管子、集流箱、换热器等穿过。
15.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通过下面的附图描述以及通过从属权利要求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16.下面基于实施例根据附图中的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7.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密封条的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装置的两个换热器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密封条的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装置的一个换热器的示意图,以及
19.图3示出了一个密封条的示意图。
20.其中,1、换热器装置,2、换热器,3、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矩阵,5、第一空气进入面,6、第一空气排出面,7、第二换热器矩阵,8、第二空气进入面,9、第二空气排出面,10、主空气流动方向,11、侧面区域,12、侧面区域,13、密封条,14、密封条,15、密封条,16、硬质成分,17、软质成分,18、棒体,19、紧固部件,20、第一旗状元件,21、第二旗状元件,22、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2.图1用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装置1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只有三个换热器中的两个换热器2、3可见。在图1中紧邻地位于换热器2左边的第三换热器未示出,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地示出本发明。
23.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换热器3。
24.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换热器2以及具有第二换热器3的换热器装置1。在这里,也可以设置另外的换热器,这些另外的换热器例如可以被放置在换热器模块中。
25.第一换热器2具有第一换热器矩阵4,该第一换热器矩阵具有第一空气进入面5以及具有第一空气排出面6。在这里,第一空气进入面5与第一空气排出面6相对于第一换热器矩阵4对置。空气在第一空气进入面5上流入第一换热器矩阵4,流经第一换热器矩阵4并且又在第一空气排出面6上流出。
26.第二换热器3具有第二换热器矩阵7,该第二换热器矩阵具有第二空气进入面8以及具有第二空气排出面9。在这里,第二空气进入面8与第二空气排出面9相对于第二换热器矩阵7对置。空气在第二空气进入面8上流入第二换热器矩阵7,流经第二换热器矩阵7并且又在第二空气排出面9上流出。
27.在这里,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相邻设置,使得第一空气排出面6与第二空气进入面8对置并且两个换热器2、3沿着主空气流动方向10连续设置。相应地,空气先流入第一换热器2,然后流入第二换热器3。
28.为了对位于两个换热器2、3之间,也就是位于第一换热器矩阵4与第二换热器矩阵7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在两个换热器2、3的至少一个侧面区域11、12上或者在换热器2、3的两个侧面区域11、12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条13、14,该密封条在第一换热器2与第二换热器3之间产生侧向密封作用。
29.优选的是,如也在图1和图2中所示,在两个换热器2、3的两个侧面区域11、12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条13、14,该密封条在第一换热器2与第二换热器3之间产生侧向密封作用。
30.从图1、图2以及图3中可见,相应的密封条13、14、15是注塑密封条,注塑密封条具有注塑的硬质成分16,在该硬质成分上注塑了软质成分17。
31.在这里,硬质成分16可以由热塑性塑料组成,例如由聚酰胺、聚丙烯等组成,和/或软质成分17可以由弹性体组成,特别是由热塑性弹性体组成。除了热塑性塑料之外,有利地,硬质成分16还包含至少一种附加料,例如是由玻璃、碳构成的细丝、颗粒、球体、棒条体等。这些附加料增强了硬质成分的稳固性。
32.图3示出了密封条15具有棒体18,该棒体由硬质成分16构成,其中,棒体18用于提供密封条15的稳固性以及用于将密封条15紧固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3、2上。为此,在棒体上设有紧固部件19,这些紧固部件用于将密封条15紧固在相应的换热器3、2上。在图1和图2中,具有棒体18的密封条13、14被紧固在换热器3上。紧固部件19可以被设计成卡紧元件,这些卡紧元件例如可以卡紧在集流器、集流管上和/或卡紧在管子-翅片组件上。
33.在图1至图3中,并且特别是在图3中可见的是,在棒体18上设有由硬质成分16构成的至少一个第一旗状元件20,该第一旗状元件从棒体18突出并且用于固定软质成分17。在棒体18上设有由软质成分17构成的至少一个第二旗状元件21,该第二旗状元件从棒体18突出并且必要时从至少一个第一旗状元件20突出。第二旗状元件21用于密封。
34.优选地,在棒体18上设有由软质成分17构成的至少两个第二旗状元件21,这两个第二旗状元件相互隔开设置。在这里有利的是,如在图3中可见,沿着棒体18在两个第二旗状元件21之间设有用于供换热器、管子、连接法兰等通过的凹口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