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降噪的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5085发布日期:2022-01-08 00:5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降噪的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风换气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降噪的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2.通风或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机械通风是以风机为动力造成空气流动,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送风和排风,获得稳定的通风效果。
3.目前,在一般的办公场所或家庭中,一般使用排风扇或风道结构来实现通风,同时为了减弱通风设备产生的噪声,一般在通风设备内都安装着隔音吸声的部件。
4.针对以上所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现有风道结构的设计中,风道的通道多为吸音的材质组合而成,对隔音降噪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风量的损耗上也很大,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实际出风口所需的风量不足以满足室内的空气需求,另一个结果是风量能够满足室内换气需求但通过风道传递进室内的噪音大。如何平衡隔音降噪和通风换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发明目的
6.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降噪的风道结构,旨在尽可能做到隔音降噪和通风换气的平衡,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7.(二)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降噪的风道结构,其包括:
9.壳体,所述壳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入风口和一个出风口,以在壳体内部形成风道;
10.吸音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风道边侧,所述吸音板上开设有若干吸音孔,且所述吸音板上正对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不设置吸音孔。
11.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
12.第一风道板,所述入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一侧;
13.第二风道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板处远离所述入风口的一侧;
14.侧边封板,所述第一风道板、第二风道板均与所述侧边封板可拆卸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吸音板包括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上。
16.可选的,所述吸音板正对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部分设置为圆弧部,所述第二吸音板的圆弧部的凹侧朝向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一吸音板的圆弧部的凹侧朝向所述出风口。
17.可选的,所述吸音孔在所述吸音板上的分布数量沿远离圆弧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多。
18.可选的,所述圆弧部的凸侧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减震垫。
19.可选的,所述第二风道板与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一侧铰接。
20.可选的,所述第二风道板远离出风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风道板靠近入风口的一侧铰接。
21.可选的,沿壳体内部空气流动方向,所述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吸音板的形状与第一风道板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吸音板的形状与第二风道板的形状相适配。
22.可选的,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软性吸音材料。
23.(三)有益效果
2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5.本技术能够引导空气流动、减少壳体内部风量损耗,同时加强了对噪声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隔音降噪和通风换气的平衡,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完全爆炸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示范实施例中为显示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开合时的状态图;
30.图5是本技术示范实施例中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示范实施例中的声音传播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壳体;11、入风口;13、第一风道板;14、第二风道板;15、侧边封板;2、风机;21、直流风扇;22、风扇固定钢板;23、风罩;31、第一吸音板;311、圆弧部;32、第二吸音板;4、软性吸音材料;5、第一阻尼减震垫;6、第二阻尼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38.图1为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40.图3为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完全爆炸示意图。
41.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降噪的风道结构,参照图1和图3,其包括壳体1、风机2和吸音板。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一体成型,壳体1可以由钢材制成,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制成的,壳体1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入风口11,壳体1底板背离入风口1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出风口,以在壳体1内部形成风道,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壳体1较为稳定,不易变形,缺点是伴随着本技术长时间的使用,壳体1内部容易积聚灰尘,一体成型的壳体1使得人们不易清理,久之,会影响本技术的通风换气效率。
43.故而,在示范实施例中,将壳体1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参照图2和图3,壳体1包括第一风道板13、第二风道板14和侧边封板15,其中,第二风道板14靠近壳体1入风口11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风道板13通过转轴铰接,侧边封板15设置有两块并分别位于第一风道板13的两侧,同时,第一风道板13的两侧部分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两侧边封板15与第一风道板13的两侧第二弯折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风道板14的两侧边缘部设置有装配螺孔,两侧边封板15与第二风道板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参照图4(第一风道板13和第二风道板14开合时的状态图),将第二风道板14与侧边封板15的螺栓卸下后,即可向下翻转第二风道板14,以清理壳体1内部灰尘。
44.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整体可以呈方型,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示范实施例中,沿壳体1内部空气流动方向,第一风道板13和第二风道板14的尺寸逐渐增大,使得壳体1整体呈梯形,以引导壳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减小风力损耗、扩大风量的作用。
45.参照图1和图5,在示范实施例中,入风口11和出风口均设计为长方形状,入风口11开设在第一风道板13的一侧,第一风道板13背离入风口11的一侧向下弯折设置有第三弯折部,沿风道内部空气流动方向,第二风道板14的整体长度比第一风道板13的整体长度略短,第二风道板14远离入风口11的一侧与第三弯折部的下边缘之间形成空隙,以形成出风口。
46.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2选用静音风扇,并将其直接安装在壳体1入风口11处,可改善因风扇本身振动产生的噪声,但静音风扇成本较高,价格往往是同风量其他风扇的几倍,有一定的局限性。
47.故而,在示范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风机2设置于壳体1入风口11处,风机2包括直流风扇21、风扇固定钢板22和风罩23,直流风扇21卡设在风扇固定钢板22内,风扇固定钢板2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风罩23位于风扇固定钢板22背离壳体1的一侧并与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风罩23用于隔绝杂物,避免损坏直流风扇21,同时,为减弱风扇振动产生的声音,风扇固定钢板2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减震垫5,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48.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部设置有吸音板,吸音板上开设有若干吸音孔,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吸音板可以由钢板制成,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吸音板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多块,其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于风道边侧,在示范实施例中,吸音板包括
第一吸音板31和第二吸音板32,第一吸音板31和第二吸音板32的整体形状分别与第一风道板13和第二风道板14相匹配,并分别固定于第一风道板13和第二风道板14的内侧,其中,参照图3和图5,第一吸音板31正对出风口的部分设置为圆弧部311,且该圆弧部311的凹侧朝向出风口,第二吸音板32正对入风口11的部分也设置为圆弧部311,且该圆弧部311的凹侧朝向入风口11,以引导空气流动、减小直角处(风转变方向处)风量的损耗。
49.同时,在示范实施例中,吸音板上正对所述入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即圆弧部311)不设置吸音孔,以进一步减小圆弧部311对风量的损耗,进一步地,在沿着远离圆弧部311的方向上,两吸音板上的吸音孔分布数量逐渐增多,即在风量损耗小的位置加强对噪音的吸收,在风量损耗大的部位减弱对噪声的吸收,从而让隔音降噪和通风换气达到一定的平衡,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50.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软性吸音材料4,在示范实施例中,软性吸音材料4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第一风道板13和第一吸音板31之间、第二风道板14与第二吸音板32之间,软性吸音材料4可以是毛毡、也可以是聚氨酯吸音材料、海绵等,软性吸音材料4可以直接粘接在壳体1内壁上,也可以卡设在壳体1与吸音板之间,进一步地,软性吸音材料4与吸音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阻尼减震垫6,第二阻尼减震垫6的一侧与软性吸音材料4相抵接,另一侧与吸音板圆弧部311的凸侧相抵接。
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阐述:
52.在隔音降噪方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通过介质产生的声波,声波的传递也是能量的传播,声波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声波的产生到传递过程的衰减,需要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参照图3和图6,在本技术中,风扇在运作状态时,风扇振动通过第一阻尼减震垫5来缓冲和消耗这部分的能量,减少材质间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进入壳体1后,有四部分的衰减,一部分通过空气转化成热能散失,一部分碰到吸音板反射掉,一部分被吸音孔吸收,在吸音孔内产生热能散失掉,一部分通过吸音孔后,被软性吸音材料4阻尼耗能削弱掉。
53.在通风换气方面,参照图1和图5,首先,“梯形”的壳体1能够引导空气流动,其次,吸音板的圆弧部311进一步引导空气流动,并减小直角处(风转变方向处)风量的损耗,最后,吸音板上数目渐变的吸音孔,在风量损耗小的位置加强对噪音的吸收,在风量损耗大的部位减弱对噪声的吸收。
54.综上,本技术一方面能够让隔音降噪和通风换气达到一定的平衡,另一方面兼顾整体稳定和便于拆卸,方便清理内部腔体,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
5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