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2753发布日期:2022-01-15 03:1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活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穿戴式空调。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为了满足户外活动或其他生活场景需要使用风扇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产品,例如脖戴式风扇。脖戴式风扇解决了手持风扇带来的活动局限性,无论是运动、户外活动还是办公室等使用场景,脖戴式风扇都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不需手持即可实现随时随地吹风的效果。然而,现有脖戴式风扇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用于吹风散热,不仅散热效率有限、且不能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另外,市面上其它一些可佩戴于手腕上、或腰部的穿戴式风扇产品,也通常都是设置为功能较为单一的吹风散热,从而存在散热效率有限、不能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温效率更高且应用场景范围更广的便携穿戴式空调。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便携穿戴式空调,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内的两组调温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内侧的传导片,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壳体及将两个所述壳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两组所述调温模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壳体内,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调温件,所述传导片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
6.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弹性件和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抵接,通过所述连接件向两个所述壳体施加朝内侧转动的弹性力;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包覆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弹性件外围的软胶套。
7.其中,每个所述壳体内还分别设有电池、电路板和开关,两个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池、电路板、开关和调温件相互电性连接,所述开关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每个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开关对应的按键部,其中一个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于开启、多个制冷模式档位和关闭之间依序切换,另一个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于开启、多个制热模式档位和关闭之间依序切换。
8.其中,每组所述调温模块还包括扇轮,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所述扇轮的容纳腔、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第一隔板、以及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为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子风道、第二子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子风道连通的第一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子风道连通的第二子出风口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散热孔,所述调温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9.其中,所述第一子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出风口之间通过分隔部分隔,所述第二隔板包括两个导风板,两个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扇轮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空
腔,两个所述导风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分隔部的相对两侧抵接。
10.其中,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或所述第二子风道内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导风片靠近所述扇轮的端部呈刃状。
11.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组装连接的内壳和外壳,所述第一子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内壳的顶侧壁,所述第二子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顶侧壁。
12.其中,所述本体为颈戴架,所述扇轮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所述壳体的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与所述扇轮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且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围绕所述进风口设置的纹理。
13.其中,所述调温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与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的底座及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的散热片;
14.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顺沿对应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槽,所述底座的相对两端分别朝对应壳体的所述内侧壁弯折形成第一导引部和朝对应壳体的外侧壁弯折形成第二导引部。
15.其中,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与所述调温件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热敏电阻;
16.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热敏电阻采集所述传导片的冷面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冷面温度控制所述调温件的制冷温度;和/或,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热敏电阻采集所述传导片的热面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热面温度控制所述调温件的制热温度。
17.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穿戴式空调,包括两个壳体及分别设于两个壳体内的两组调温模块,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调温件,传导片设于壳体的内侧壁上,且与壳体内的调温件热传导连接,如此,两组调温模块可通过调温件调节与人体佩戴部位皮肤接触的传导片温度,通过传导片与人体接触调温,可实现对人体更加精准的散热调节或提供取暖,调温性能更好、且散热或取暖效率更高,能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实施例中便携穿戴式空调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分解图;
20.图3为图2的进一步分解图;
21.图4为图3的进一步分解图;
22.图5为图4的进一步分解图;
23.图6为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另一分解图;
24.图7为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其中一壳体的纵截面剖视图;
25.图8为一实施例中分隔件的立体示意图;
26.图9为一实施例中散热件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0为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8.图11为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其中一壳体的横截面剖视图;
29.图12另一实施例中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其中一壳体的分解图;
30.图13为一实施例中便携穿戴式空调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32.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3.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穿戴式空调,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内的两组调温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内侧的传导片21,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壳体11及将两个所述壳体11连接的连接结构12,两组所述调温模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壳体11内,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调温件23,所述传导片21设于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壳体11内的所述调温件23热传导连接。
34.上述实施例中,便携穿戴式空调包括两个壳体11及分别设于两个壳体11内的两组调温模块,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调温件23,传导片21设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且与壳体11内的调温件23热传导连接,如此,两组调温模块可通过调温件23调节与人体佩戴部位皮肤接触的传导片21温度,通过传导片21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进行调温,可实现对人体更加精准的散热调节或提供取暖,调温性能更好、且散热或取暖效率更高,能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35.其中,本技术中“热传导连接”是指两个物体间可以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或者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例如可以通过导热硅脂/硅胶,或者石墨等中间导热介质进行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
36.其中,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可以是能够佩戴于用户身体上不同部位使用的调温设备,本体相应是指将便携穿戴式空调稳定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相应部位的结构,如:便携穿戴式空调可以是佩戴于用户手腕上使用的调温设备,其中本体可以是指环绕用户手腕的腕带、便携穿戴式空调可以是佩戴于用户腰部上使用的调温设备,其中本体可以是环绕用户腰部的固定带、便携穿戴式空调可以是佩戴于用户颈部上使用的调温设备,其中本体可以是绕设于用户脖颈处的颈戴架;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以便携穿戴式空调为挂脖空调为例进行描述。
37.其中,本体内侧是指便携穿戴式空调戴设于用户身体上时相对贴近用户身体皮肤表面的一侧。传导片21设于壳体11的内侧壁可以是,传导片21直接形成为壳体11的内侧壁的一部分,也可以是采用与壳体11不同的材料制成后固定于壳体11的内侧壁。
38.可选的,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11,所述连接结构12包括弹性件121和两个连接件122,两个所述连接件122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且所述连接件122分别与两个所述壳体11连
接,所述弹性件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122抵接,通过所述连接件122向两个所述壳体11施加朝内侧转动的弹性力。具体地,所述连接结构12还可包括转轴120,两个连接件122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120上,且两个连接件122远离转轴12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壳体11固定地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122分别呈条形,每一连接件122远离转轴120的一端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弹性件121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弹性臂,所述主体部绕设于转轴120上,两个弹性臂(即弹性件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122的表面抵接,两个弹性臂分别具有朝壳体11内侧转动的趋势,从而通过所述连接件122向两个所述壳体11施加朝内侧转动的弹性力。可选的,所述弹性件121具体可以是扭簧。所述连接结构12还包括包覆在所述连接件122和所述弹性件121外围的软胶套126。所述软胶套126的两端还注塑成型有与壳体11的端部形状、尺寸适配的两个固定块1261,每个固定块126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每一连接件122远离转轴120的一端对应与一个固定块1261固定连接,再采用螺钉等固定件将固定块1261固定在壳体11的端部,从而实现连接结构12将两个壳体11可弯折或可转动地连接,其中,连接件122和弹性件121装设于转轴120上,且两个连接件122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块1261固定连接后,两个固定块1261的一端可注塑成型在软胶套126的相对两端,如,固定块1261可以是成型于软胶套126相对两端的硬质塑胶块,再通过固定块1261露出于软胶套126的一端与对应壳体11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结构12的两端与两个壳体11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后软胶套126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壳体11的端面接触连接、软胶套126的表面与壳体11的端部表面齐平,本技术由于在软胶套126的两端分别注塑成型有硬质塑胶材质的固定块1261,通过固定块1261实现软胶套126的两端面与壳体11的端面接触连接,从而使得在弯折变形连接结构12时,软胶套126的端面也不会与壳体11端面分离,从而使得连接结构12与壳体11连接更紧密、稳固,防止软胶套126的两端与壳体11端部之间产生缝隙影响产品美观。软胶套126的设置,还可以保护弹性件121和连接件122,且确保不影响两个壳体11之间的弯折或转动折叠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2也可以是只包括可被弯折变形的软胶套或金属软管外包软胶套或其他可被弯折或可转动的连接结构等。
39.两个所述壳体11上分别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且所述壳体11内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进风口13连通的容纳腔128和将所述容纳腔128和所述出风口14连通的风道,每组所述调温模块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的扇轮24,所述扇轮24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28内。可选的,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与所述扇轮2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与所述容纳腔128连通,所述扇轮24为离心扇轮,包括位于中央的轮毂及围绕所述轮毂的外侧呈辐射状延伸的扇叶,所述进风口13包括与所述扇叶的位置正对的多个风孔。可选的,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与所述扇轮24对应的部位的表面形成有围绕进风口13设置的波浪形的纹理131。所述纹理131的设置,可以防止外部杂质从进风口13进入壳体11内,也可以为用户手部握持本体的两端时增加该部位的摩擦力,可以防止握持时滑脱,且能够增加美观性。
40.可选的,每个所述壳体11内还分别设有电池22,每个所述壳体11内的所述电池22位于对应所述壳体11靠近所述连接结构12的一端,所述扇轮24位于对应所述壳体11远离所述连接结构12的一端,所述调温件23位于所述电池22和所述扇轮24之间,调温件23分别设于壳体11中部,每个所述壳体11内的电池22、调温件23和扇轮24分别沿对应壳体11的长度
方向依序排布,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增加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厚度或宽度方向尺寸,且能够有效均衡本体的重量,提升佩戴时更加轻量化的佩戴体验感,且佩戴更加稳定不易从人体颈部滑落。且每个壳体11内都包括电池22,即本体内设有两个电池22分别对两个调温模块存储电能供电,从而能够有效增加便携穿戴式空调的续航能力,用户也可以根据某些特定场景下的需要、或根据两个壳体11中电池22的不同剩余电量的情况,选择开启其中一个壳体11的调温模块进行调温,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扩展便携穿戴式空调可适应的场景。
41.其中,传导片21设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传导片21的长度大于调温件23,使得传导片21尽量覆盖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的更大表面积,当便携穿戴式空调戴设于用户身体上时,传导片21可以与人体身体表面的皮肤具有更大的接触面。如,以便携穿戴式空调戴设于用户脖颈上以对用户脖颈和靠近脖颈的面部、头部进行调温为例,调温件23用于制冷或制热以调节所述传导片21的温度,本体佩戴于用户脖颈上时,传导片21用于与人体颈部相贴合,以对人体颈部散热或提供取暖。可选的,所述调温件23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与所述调温件23对应的位置设有穿孔12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通过所述穿孔125与所述传导片21贴合。传导片21面向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的形状、尺寸匹配的接触部211,本实施例中,接触部211穿过所述穿孔125后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接触,传导片21设有两个,间隔地设于两个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两个壳体11内的调温件23分别对两个传导片21进行制冷或制热,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导片21也可以只有一个,并一体覆盖连接在两个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两个壳体11内的调温件23共同对传导片21进行制冷或制热,同样可实现对人体进行调温。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内设有将其内部空间(即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的第一隔板261、以及将所述第一风道151分隔为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的第二隔板262,所述第一隔板261在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子风道1511、第二子风道1512和所述第二风道152分别与所述容纳腔128连通,所述壳体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子风道1511连通的第一子出风口141、与所述第二子风道1512连通的第二子出风口142及与所述第二风道152连通的散热孔123,所述调温件23设于所述第二风道152内。为了方便理解,以便携穿戴式空调佩戴在用户脖颈上的方位为参考,将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方向定义为壳体11宽度方向,将便携穿戴式空调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之间的方向定义为壳体11厚度方向,将本体绕设于用户脖颈上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壳体1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隔板261可以形成于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从内侧壁向外侧壁延伸形成,或形成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壁上,从外侧壁向内侧壁延伸形成;同时,所述第一隔板261相对靠近扇轮24的一端更靠近壳体11的底侧壁,相对远离扇轮24的一端与壳体11的顶侧壁连接,从而分隔形成的所述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沿壳体11厚度方向排布,比如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分别靠近对应壳体11的顶侧壁和底侧壁。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隔板261的一侧形成于所述壳体11的顶侧壁上,另一侧从顶侧壁向底侧壁延伸形成,从而分隔形成的所述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沿壳体11宽度方向排布,比如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分别靠近对应壳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扇轮24运转产生的风一部分进入所述第一风道151后从所述出风口14吹出,一部分进入所述第二风道152后从所述散热孔123吹出,可以带走调温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无需为调温件23另外设置散热风扇,使得产品结构更简单且制造成本更低。如此设计,便携穿戴
式空调既可以通过扇轮24产生的风吹风调温,又可以通过调温件23对传导片21进行调温并直接与人体颈部接触进行热传导调温,满足用户的多种调温需求。
43.其中,第一风道151进一步通过第二隔板262分隔成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出风口14相应被分隔成与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对应的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可选的,第二隔板262位于第一风道151内,第二隔板262可以从第一隔板261面向第一风道151的表面一体延伸形成,也可以是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分别沿对应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呈长条形,且两组子出风口可以沿壳体11宽度方向相互间隔排布,比如,两组子出风口相互间隔且并列设置于对应壳体11的顶侧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分别靠近对应壳体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时,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也可以沿壳体11厚度方向相互间隔排布,比如,两组子出风口分别设置于对应壳体11的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如此设计,可以增加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出风范围;每组子出风口14对应一个子风道,使得两组子出风口14互不影响,出风均匀。可选的,所述壳体11包括内壳111和外壳112,所述内壳111和外壳112将壳体11形成为可拆卸的两部分,本实施例中,内壳111包括壳体11的内侧壁、顶侧壁的一部分和底侧壁的一部分,外壳112包括壳体11的外侧壁、所述顶侧壁的另一部分和底侧壁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41形成于所述内壳111上的顶侧壁,所述第二子出风口142形成于所述外壳112上的顶侧壁。所述壳体11的端部可以设有遮蔽所述内壳111和所述外壳112之间接缝的装饰件113,所述装饰件113与所述壳体11的端部可以粘贴连接或卡扣连接。
44.可选的,所述壳体11内还设有第三隔板263,所述第三隔板263位于所述第二风道152的一侧,将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壳体11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与所述第二风道152并排的收容腔153,每个所述壳体11内还设有位于所述收容腔153内的电路板27。第三隔板263和第二隔板262分别位于第一隔板261的相对两侧(即图中上下两侧),第三隔板263可以从第一隔板261面向所述第二风道152的表面一体延伸形成,也可以是从对应壳体11的内表面一体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第二隔板262将位于第一隔板261上方的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第三隔板263将位于第一隔板261下方的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二风道152和收容腔153。第二风道152和收容腔153沿壳体11宽度方向排布,电路板27设于收容腔153内,每个所述壳体11内的电路板27上设有开关,两个所述壳体11内的所述电池22、电路板27、开关和调温件23相互电性连接,壳体11的外侧壁上可设有与所述开关对应的按键部117,使得用户可操作按键部117控制开关来实现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开关机控制以及扇轮24、调温件23的工作档位的调节控制。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261、第二隔板262和第三隔板263一体成型为独立于壳体11的分隔件26,分隔件26形成为独立的整体构件组装至壳体11内,如此设计,可以简化壳体11的设计和成型,也使得产品生产制造结构更简单。可选的,第三隔板263靠近扇轮24的一端以及远离扇轮24的一端分别朝壳体11的外侧壁的方向弯折,形成与壳体11的外侧壁抵接的弯折部2631,使得所述收容腔153和第二风道152之间的分离更加彻底,避免电路板27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与调温件23工作中产生的热量的相互影响;此外,第三隔板263的两端与对应壳体11的外侧壁的内表面抵接,可防止扇轮24产生的气流进入收容腔153造成损耗,从而确保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的整体风力。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调温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调温件23对应设置的散热件
25,散热件25包括与所述调温件23热传导连接的底座250及形成于所述底座250上的多个散热片251,任意相邻所述散热片251之间分别形成顺沿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槽252,所述底座250的相对两端分别朝对应壳体11的所述内侧壁弯折形成第一导引部2501和朝对应壳体11的外侧壁弯折形成第二导引部2502。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25位于所述第二风道152内,所述散热槽252靠近所述扇轮24的一端的宽度小于远离所述扇轮24的一端的宽度。以调温件23为半导体制冷片为例,所述散热件25通过底座250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之间热传导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工作过程中,冷端面产生冷能通过传导片21传递至人体颈部的皮肤表面,对人体进行降温散热,热端面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散热件25,通过散热件25更大的散热表面积向外散发。每一所述散热片251分别顺沿对应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散热片251之间形成散热槽252。其中,每一散热槽252的宽度从靠近扇轮24的一端向远离扇轮24的一端逐渐增加,对应壳体11上于靠近所述散热槽252远离扇轮24的一端设有散热孔123,所述散热孔123与所述散热槽252远离扇轮24的一端连通,从而使得扇轮24产生的气流一部分进入第二风道152后吹入散热槽252内并从散热孔123流出,从而带走散热件25的热量,以实现快速给半导体制冷片降温。通过将散热槽252的宽度设计为从靠近扇轮24的一端向远离扇轮24的一端逐渐增加,即散热槽252靠近扇轮24的一端的宽度小于远离扇轮24的一端的宽度,能够使得气流流入散热槽252后流速减缓,能够充分带走散热件25的热量再从散热孔123排出,同时也能降低散热噪音。
46.可选的,散热孔123设于壳体11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孔123的数量与散热槽252的数量一一对应,散热片251远离底座250的一侧分别与第三隔板263抵接,从而使得多个散热槽251两两之间分别相互独立,形成多个独立的散热槽道,使得气流从散热槽251靠近扇轮24的一端流入后,流出至散热孔123更顺畅,防止产生噪音。进一步地,散热件25的底座250靠近扇轮24的一端朝内侧弯折,使得底座250靠近扇轮24的一端形成与对应壳体11的所述内侧壁抵接的所述第一导引部2501,可以更好地将扇轮24产生的气流导入散热槽252内,远离扇轮24的一端朝外侧弯折形成与对应壳体11的所述外侧壁抵接的所述第二导引部2502,从而可以导引气流携带热量顺沿散热槽252更快速地流向散热孔123后流出,其中,每一散热片251靠近扇轮24的一端的相对两侧面之间的距离朝扇轮24的方向逐渐减小,形成为朝向所述扇轮24的刃状结构,有利于分隔扇轮24产生的气流流入散热槽252内,减小风阻。
47.所述外侧壁于设有散热孔123的相应部位设有弧形的凹陷部1231,将多个散热孔123形成为一个整体的散热出风口。第三隔板263远离扇轮24的一端的弯折部2631可以将散热件25的散热槽252与电路板27分隔开,以避免散热槽252末端的气流返回电路板27所在的收容腔153内。
48.可选的,所述第一风道151的横截面尺寸/面积沿对应壳体11的长度方向从靠近所述扇轮24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扇轮24的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风道152的横截面尺寸/面积沿对应壳体11的长度方向从靠近所述扇轮24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扇轮24的另一端逐渐增大。即第一风道151从靠近扇轮24的位置朝本体的中部呈减缩的形状,从而有利于保持第一风道151内的气流流速、以及提升靠近本体的中部位置处的出风口14的风力。第二风道152从靠近扇轮24的位置朝本体的中部呈渐扩的形状,有利于流入第二风道152内的气流流速逐渐减缓,充分携带散热件25热量后通过位于第二风道152端部的散热孔123散出。
49.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沿壳体11厚度方向排布,收容腔153与第
二风道152沿壳体11宽度方向排布,也即,收容腔153和第一风道151在对应壳体11内沿壳体11厚度方向排布,如此设计,在保证风道体积的同时还能在第一隔板261下侧紧凑的设置好调温件23和电路板27,结构紧凑有序。可选的,所述第三隔板263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电路板27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固定配合连接的定位孔,可以方便电路板27的装配,且使得电路板27装设于壳体11内后更加稳定。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41和所述第二子出风口142之间通过分隔部143分隔,所述第二隔板262包括两个导风板2621,两个所述导风板2621之间形成有空腔2620,两个所述导风板2621分别与所述分隔部143的相对两侧抵接。每个所述导风板2621包括靠近所述扇轮24的一端的导风部2622及与所述导风部连接的延伸部2623,两个所述导风部2622靠近扇轮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v型导风端,两个所述导风部2622之间的距离在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从靠近扇轮24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扇轮24的方向,也即沿气流流动的方向逐渐增加,两个所述延伸部2623沿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其中,每个所述导风部2622靠近分隔部143的一侧切削形成有斜面2624,斜面2624与壳体11内表面之间形成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与壳体11内容纳腔128位置处的蜗舌242的形状匹配,可以避免干涉。
51.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262的相对两侧面(即两个所述导风板2621的侧面)与所述分隔部143的相对两侧面平齐,使得第二隔板262(即导风板2621)的侧面与分隔部143的侧面平滑连接,可以对气流从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流出时形成更好的导风效果,有效防止风回流形成噪音。本实施例中,第二隔板262整体在沿壳体11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从靠近扇轮24的一端向远离扇轮24的一端分为两段,第一段为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加的导风部2622,第二段为横截面尺寸保持相等的延伸部2623,也即,所述第二隔板262靠近所述扇轮24的端部沿对应壳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朝所述扇轮24逐渐减小形成为刃状结构,有利于将扇轮24产生的气流切割成分别流向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的两部分,减小风阻。第二隔板262与分隔部143抵接的两侧,也即两个导风板2621与所述壳体11的顶侧壁基本垂直,使得气流可以沿基本垂直于顶侧壁的方向从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流出。两个导风板2621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两个导风板2621靠近扇轮24的一端相互连接,远离扇轮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风道151的末端连接,使得两个导风板2621与分隔部143抵接后共同形成空腔2620,不仅可以降低第二隔板262的材料成本,且能够有效吸收出风噪音。本实施例中,第二隔板262是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导风板2621的空心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隔板262也可以是实心的只包括一块板体的结构,即直接将两个导风板2621之间的空腔填充连接即可,靠近扇轮的一端同样可以切削形成所述斜面2624。
52.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述第二隔板262还可以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导风板2621之间的多个加强板2625,多个加强板2625可以相互间隔设置,可以增加导风板2621的结构强度,同时能防止导风板2621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变形。所述第二隔板262的斜面2624上还可以设置有卡持块2626,对应扇轮24的蜗舌242上可以设有与所述卡持块2626匹配的卡持槽241,分隔件26安装于壳体11内时,可通过第二隔板262的所述卡持块2626对应卡设于所述蜗舌242上的卡持槽241内而固定,由此可以提升分隔件26装设于对应壳体11内的稳定性。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风道1511和所述第二子风道1512内设有导风片264,所述导风片264沿所述壳体11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导风片264包括靠近所述扇轮24的第一端部2641和远离所述扇轮24的第二端部2642,所述第二端部2642更靠近对应壳体11的顶侧壁,所述第一端部2641沿壳体11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朝所述扇轮24逐渐减小,即导风片264靠近所述扇轮24的端部的厚度更薄,使得靠近扇轮24的一端呈刃状(参阅图8),减小风阻。其中,导风片264沿对应壳体11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延伸,且导风片264的第一端部2641(下端)较所述导风片264的第二端部2642(上端)更靠近扇轮24,使得所述导风片264相对于所述壳体11的顶侧壁和底侧壁呈倾斜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内分别设有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的两个导风片264,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内的导风片264并排设置,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内的导风片264的位置、延伸方向均相同,使得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的出风方向基本相同,避免风力损耗。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只有第一子风道1511或第二子风道1512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导风片264,通过设置导风片264,使得扇轮24产生的风至少一部分被导引后沿基本垂直于出风口14所在的平面,分别从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吹出,从而可以引导吹向人体脸部,防止风全部吹向人体后颈部,导风片264靠近扇轮24的端部形成为厚度逐渐减小的刃状,更有利于分隔气流使其顺沿导风片264的表面流动,减小风阻。
54.可选的,导风片264可以与第二隔板26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一体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导风片264从第二隔板262的表面分别一体延伸至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内,也即导风片264可以是一体成型于分隔件26上,从而能够有效简化壳体11结构,使得产品生产制造更加简便。
55.可选的,所述壳体11内分别设有分隔片或隔热棉(图中未示出),以将所述调温模组内调温件23与所述电池22相互分隔,可以防止调温件23的热量传递到电池22。所述分隔片或隔热棉可连接于对应壳体11的所述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隔热棉可以是具有隔热效果的材料制成,分隔片可以自壳体11的内侧壁的内表面朝外侧壁一体延伸形成。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内设有显示装置272,对应壳体11包括设于外侧壁上与所述显示装置272对应的通孔127,本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129,凹槽129内设有盖板124,所述盖板124覆盖通孔127,显示装置272位于通孔127内且可通过盖板124向用户显示信息,所盖板124由透明材料电镀制成,所述显示装置272用于显示如下至少之一信息:电量、档位、温度。其中,壳体11的外侧壁上于凹槽129内可以设有卡槽,盖板124上可以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块,方便盖板124的装配。可选的,壳体11环绕所述盖板124的周缘设有倾斜的导引面1291,盖板124与导引面1291之间配合共同形成环形的导风槽1290,所述导风槽1290与出风口连通,可以增加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出风面积。显示装置272可以设于电路板27上,盖板124可以采用透明材料电镀制成,盖板124与显示装置272正对的位置形成为显示屏区域,以便于透过盖板124可观察到显示装置272所显示的信息。可选的,显示装置272可以是数码管。其中,对应壳体11的内侧壁上与传导片21对应的位置也可以设有凹槽129,传导片21装设在内侧壁的凹槽129内,使得对应壳体11的内表面整体保持平齐。所述传导片21的长度与所述盖板124的长度基本相同,使得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外观整体更加美观整洁。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电路板27上还设有喇叭271,本体上对应喇叭271的位置设有出音孔1293,出音孔1293可以设于对应壳体11的底侧壁上,所述喇叭271可以用于播报
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开关机或档位信息。
57.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2,所述壳体11上也可以不设置可相对分离的独立的盖板124,壳体11的外侧壁上可以直接形成所述环形的导风槽1290及与所述显示装置272对应的显示区域,所述导风槽1290可以直接作为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出风口14,或者,出风口14中第一子出风口141可以直接设于导风槽1290内,而第二子出风口142保留。
58.请结合参阅图13,所述本体设有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壳体11内,且两个所述壳体1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触发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sw1和所述第二开关sw2形成按键控制指令的按键部117,所述第一开关sw1用于控制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于开启、多个制冷模式档位和关闭之间依序切换、所述第二开关sw2用于控制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于开启、多个制热模式档位和关闭之间依序切换。比如:制冷模式档位包括三挡,第一开关sw1功能操作逻辑可以如下:便携穿戴式空调待机状态下,单次轻触第一开关sw1,扇轮fan1、fan2开启一档,制冷片tec1、tec2开始工作,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操作有效,便携穿戴式空调进入制冷一档模式;再次轻触第一开关sw1一次,扇轮fan1、fan2开启二档,制冷片tec1、tec2持续工作,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操作有效,便携穿戴式空调进入制冷二档模式;再次轻触第一开关sw1一次,扇轮fan1、fan2开启三档,制冷片tec1、tec2持续工作,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操作有效,便携穿戴式空调进入制冷三档模式;再次轻触第一开关sw1一次,整机功能关闭,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关机。
59.制热模式档位包括三挡,第二开关sw2功能操作逻辑如下:便携穿戴式空调待机状态下,单次轻触第二开关sw2,制冷片tec1、tec2开始工作,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操作有效,此时调温件23两端的电压极性对调,调温件23开启制热一档模式;再次轻触第二开关sw2一次,制冷片tec1、tec2增大功率工作,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操作有效,便携穿戴式空调开启制热二档模式;再次轻触第二开关sw2一次,制冷片tec1、tec2增大功率工作,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操作有效,便携穿戴式空调开启制热三档模式;再次轻触第二开关sw2一次,整机功能关闭,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关机,即在制热模式下,扇轮不运转。可选的,第一开关sw1用于将制热模式档位快速关闭,所述第二开关sw2用于将制冷模式快速关闭。如在开启制冷模式任意档位时,轻触第二开关sw2一次,可关闭整机功能,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产品关机;在开启制热模式于任意档位时,轻触第一开关sw1一次,可关闭整机功能,同时喇叭spk1发出声音以提示产品关机。
60.可选的,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与所述调温件23连接的控制器u1以及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的热敏电阻ntc1、ntc2;便携穿戴式空调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热敏电阻ntc1、ntc2采集传导片21的冷面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u1,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冷面温度控制所述调温件23的制冷温度;和/或,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热敏电阻ntc1、ntc2采集所述传导片21的热面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u1,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热面温度控制所述调温件23的制热温度。
61.其中,制冷模式实现方式可以是:电池22电压通过降压芯片后得到3.0v电压给调温件23供电,同时热敏电阻ntc1、ntc2分别检测制冷片tec1、tec2冷面的温度,通过控制器u1智能检测调控,以达到制冷效果。制热模式实现方式可以是:电池22电压通过降压芯片后得到3.0v电压给制冷片供电,同时热敏电阻ntc1、ntc2分别检测调温片tec1、tec2热面的温
度,通过控制器u1智能检测调控,以达到制热恒定温度效果。控制器u1可通过控制h桥芯片u3的第一脚位和第二脚位的电平,从而控制h桥芯片u3第5、6和第7、8的输出电压极性,实现调温件23的工作模式转变。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2,所述壳体11上与所述按键部117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按键部117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按压部1171及连接于所述按压部1171和所述通孔的边缘之间的弹臂1172。通过所述通孔和弹臂1172的设置,使得用户在按压按键部117时,按压部1171可以朝壳体11内部发生形变,以相应触发位于壳体11内部的第一开关sw1或第二开关sw2产生按键控制指令,同时能提升用户的按压手感。图12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6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穿戴式空调,至少具备如下特点:
64.第一、每组调温模块可通过调温件23调节与人体佩戴部位皮肤接触的传导片21温度,通过传导片21与人体接触调温,可实现对人体更加精准的散热调节或提供取暖,调温性能更好且应用场景范围更广。
65.第二、两个壳体11通过连接结构12可弯折或可转动地连接,便于便携穿戴式空调通过折叠收纳;且连接结构12中通过弹性件121的设置,可使得两个壳体11的内侧保持与颈部皮肤贴紧接触,使得传导片21实现更好的调温作用。
66.第三、每个壳体11内的电池22、调温件23和扇轮24沿对应壳体1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可提升对本体沿长度方向空间的有效利用,避免增加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厚度或宽度方向尺寸,使得便携穿戴式空调可以保持优越的便携性,而且能够有效均衡本体的重量,提升佩戴时更加轻量化的佩戴体验感,且佩戴更加稳定不易滑落。
67.第四、通过分隔件26的设置,将两个壳体11内部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风道151、第二风道152和收容腔153,其中第一风道151进一步分隔为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出风口14包括分别与第一子风道1511和第二子风道1512对应的第一子出风口141和第二子出风口142,如此设计,对便携穿戴式空调的整体布局进行优化,使得出风范围更广、出风更均匀,且可以确保整体风力。
68.第五、显示装置272和盖板124的设置,可以实时显示便携穿戴式空调的电量、档位、温度等信息,方便用户直观地调节便携穿戴式空调的当前工作参数以满足自己当前所需。
69.第六,通过提供多个制冷模式档位和多个制热模式档位,可以使得便携穿戴式空调具有更好的调温性能,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