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防干烧方法及传感器组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13595发布日期:2022-04-13 10:3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灶具、防干烧方法及传感器组件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灶具、防干烧方法及传感器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灶具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灶具上使用的防干烧传感器要求越来越高。
3.目前,传统防干烧传感器大多应用在防止灶具干烧的安全温度保护,对锅底温度检测灵敏性较差,且对烹饪环境的抗干扰性较差。现在灶具的防干烧传感器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烹饪环境的影响,导致传感器测量温度发生突然变化,影响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使用精度;同时当防干烧传感器温度上升后,由于其温度惯性较大,导致测量温度不能实时精准的反映温度,严重影响了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大大提升了对其使用环境的要求;且由于现有对传感器外壳的散热设计会影响到传感器对炊具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因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灶具、防干烧方法及传感器组件,其包括散热风道及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和传感器之间的隔热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对炊具的温度检测不精准的问题。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隔热部,所述隔热部设置在传感器本体和所述散热风道之间,进而当使用气流对传感器外部包裹的外壳进行散热时,可以限制所述气流与传感器本体的接触,避免了散热系统对所述传感器本体检测温度准确性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的抗干扰性。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将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进而避免烹饪环境中的温度向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传递,提升了传感器本体对烹饪环境的抗干扰性,保证了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使用精度。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容纳腔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通风道,当炊具的温度较高时炊具燃烧器发出的热量多,这些热量会传递到所述外壳上,即传递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容纳腔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可更好地实现对第一壳体内部进行散热,所述通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实现对第一壳体的外部和第二壳体散热,实现对所述外壳完全散热,避免了所述外壳的热惯性对所述传感器本体测量温度精准度的影响,保证了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使用精度。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灶具,其包括:炉头;底座,设置于所述炉头上,且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通气腔;传感器组件,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散热风道;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供气系统,用于向所述散热风道内提供气流;隔热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本体和所述散热风道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气
流与所述传感器本体接触。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且包裹所述第一壳体。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顶部。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道包括: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通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通风道连通。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部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保证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流可顺畅地流入到所述通风部内,保证整个所述外壳的散热,进而避免了所述外壳的热惯性对所述传感器本体测量温度精准度的影响,保证了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使用精度。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部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通过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布置,以限定进入到所述容纳腔的所述气流流过整个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周,使得所述气流与整个所述第一壳体进行热量交换,保证散热效果。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且所述通过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以限定进入到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气流流过整个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使得所述气流与整个所述第一壳体进行热量交换,保证散热效果。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道的出气端朝向所述通气腔,且所述通风道连通于所述通气腔。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路管,连通于所述容纳腔;供气源,连接于所述气路管,用于提供所述气流。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炉头上,用于固定所述气路管。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弹性的一端接触于所述气路管,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接触于所述第一壳体,以使得所述传感器本体和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底座在所述通气腔内进行伸缩。
1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升了一种防干烧方法,其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灶具上,所述传感器本体用于按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灶具上放置的炊具底部的温度值;所述方法包括:启动灶具;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启动所述供气系统,使得所述气流流过所述散热风道并带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热量;若否,关闭所述供气系统。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散热风道;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供气系统,用于向所述散热风道内提供气流;隔热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本体和所述散热风道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气流与所述传感器本体接触。
2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且包裹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顶部;所述散热风道包括: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通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通风道连通。
2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路管,连通于所述容纳腔;供气源,连接于所述气路管,用于提供所述气流;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气路管;所述传感器组件还
还包括: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的一端接触于所述气路管,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接触于所述第一壳体,以使得所述传感器本体和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气路管移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灶具的剖面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灶具的俯视图;
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内气流的走向图;
2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内气流的走向图;
2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侧视图;
2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俯视图;
3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俯视图及“a-a”剖视图;
31.图9是图8的“b”处放大示意图;
32.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的俯视图及“b-b”剖视图;
33.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降温曲线图;
35.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干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6.图中,
37.100、传感器组件;110、外壳;111、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20、传感器本体;131、气路管;132、供气源;133、固定部;140、散热风道;141、容纳腔;142、通风道;143、通过部;150、弹性件;160、线路;170、隔热部;
38.200、炉头;210、引射管;
39.300、底座;310、通气腔;
40.400、分火器;410、通风槽;420、出气孔;
41.500、点火系统;
42.600、面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7.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其包括传感器本体120,传感器本体120能通过感受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48.传感器本体120用于获取被测物的温度值。
49.参照图6、图7、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包括外壳110。
50.外壳110用于限制周围环境对传感器本体120的影响,保证传感器本体120测量被测物温度的准确性,且保证传感器本体120的抗干扰性;外壳110的材料可由隔热性能好,导热性能差的材料。
51.传感器本体120设置于外壳110内。
52.另外,为了不影响传感器本体120测量被测物的温度的准确性,在外壳110上,传感器本体120对应的位置处开设一测量孔,进而保证传感器本体120能够及时获取被测物的温度值,又能保证传感器本体120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在测量孔上还可设置一隔绝板,隔绝板的材料可选择导热性能好的材料,进一步的保证传感器本体120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传感器本体120能够及时获取被测物的温度值;或,将外壳110的顶部,传感器本体120对应的位置直接设置为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在保证传感器本体120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传感器本体120能够及时获取被测物的温度值。
53.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的外形可设置为具有一侧开口的包裹结构。
54.第二壳体112连接于第一壳体111,且第二壳体112包裹第一壳体111,传感器本体120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的顶部。
55.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内设置有散热风道140。
56.散热风道140用于允许与外壳110进行热量交换的气流通过,使得气流带走外壳110上的热量,进而实现对外壳110的散热,避免外壳110上的热量影响传感器本体120测量被测物温度的准确性。
57.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风道140包括容纳腔141、通风道142和通过部143,通过部143为通孔结构。
58.通过部143用于将容纳腔141和通风道142连通,进而气流可以从容纳腔141内流动到通风道142内,实现对整个外壳110的散热。
59.容纳腔141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通风道142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通过部143设置于第一壳体111上。
60.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部143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保证容纳腔141内的气流可顺畅地流入到通风部内,保证整个外壳110的散热,进而避免了外壳110的热惯性对传感器本体120测量温度精准度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的使用精度。
61.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部143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通过部143沿第一壳体111的圆周布置,以限定进入到容纳腔141的气流流过整个第一壳体111的圆周,使得气流与整个第一壳体111进行热量交换,保证散热效果。
62.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部143设置于第一壳体111的顶部,且通过部143位于第一壳体111的侧壁上,以限定进入到容纳腔141内的气流流过整个第一壳体111的长度,使得气流与整个第一壳体111进行热量交换,保证散热效果。
63.参照图8、图9和图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隔热部170,隔热部170可设置为片状结构,且隔热部170的材料选择为导热性能差,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64.隔热部170用于限制气流与传感器本体120接触,当使用气流对外壳110进行散热时,隔热部170可以限制气流与传感器本体120的接触,避免了散热系统对传感器本体120检测温度准确性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的抗干扰性。
65.隔热部170设置于传感器本体120和散热风道140之间,即将传感器本体120隔离在散热风道140内的密封空间中,所以可以避免气流和传感器本体120的接触。
66.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本体120还包括供气系统,供气系统包括气路管131和供气源132,供气源132优选但不限定于气泵。
67.供气系统用于向散热风道140内提供气流,具体为,供气源132用于提供气流,气路管131用于将供气源132提供的气流输送到散热风道140内;同时相比于由室内风气流自然的流通到散热风道140实现对外壳110的散热,供气系统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外壳110散热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保证传感器本体120获取温度值的准确性。
68.气路管131连通于容纳腔141;供气源132连接于气路管131,另外,供气源132和气路管131之间可通过软管连接,或供气源132和气路管131直接连接。
69.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供气系统还包括固定部133,固定部133用于固定气路管131,固定部133可以是一个杆件或块状结构或其他结构,只要能将气路管131固定到传感器被应用到的装置上,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70.通过将固定部133设置于传感器组件100被应用到的装置上,再将气路管131固定到固定部133上,进而可以为传感器组件100提供气流进行散热,保证传感器组件100风冷功能的正常运行。
71.参照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150。
72.弹性件150用于为外壳110和传感器本体120提供弹性,以使得传感器本体120和外壳110相对于气路管131移动,进而外壳110和传感器本体120能够根据传感器组件100具体被应用的场景,作出自适应性的调整传感器本体120获取温度的姿态,保证传感器本体120获取被测物温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73.弹性件150设置于容纳腔141内,且弹性的一端接触于气路管131,弹性件150的另一端接触于第一壳体111。
74.另外,气路管131和第一壳体111上分别设置有限位件,通过气路管131和第一壳体111上的限位件配合,避免外壳110从气路管131上脱落或从气路管131损坏外壳110内顶部的结构。
75.参照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本体120上连接有线路160,且线路
160穿过隔热部170、弹性件150和气路管131延伸至气路管131外部,且气路管131和线路160的连接处密封处理。
76.另外,为了便于线路160穿过,隔热部170上设置有一通孔。
77.参照图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样测试环境下,分别在第一外壳110表面和第二外壳110表面布温度测量点,测量启动供气系统与不启动供气系统时,测量温度从200摄氏度降至30摄氏度所需时间及温度曲线变化。由图中测量数据可知,本技术的传感器组件100能够缩短近一半的降温时间,散热效果和效率显著,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获取温度值的准确性。
7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灶具,灶具在工作时,可燃烧的燃料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气阀的调节进入炉头200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400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这些火焰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79.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灶具包括炉头200、底座300、阀组、分火器400、点火系统500、锅支架、用于输送燃料的管体和用于限定灶具外观的面板组件600。
80.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00包括基座和引射管210,且基座上形成有多个混风腔,引射管210为两端的口径大于中部口径的管体结构。
81.引射管210用于将由管体输送并由喷嘴喷射出的高速燃料引入空气,并送至混风腔内,为点火系统500能够点燃混合燃料提供基础条件;混风腔用于将空气和燃料充分混合,保证燃料燃烧产生火焰的质量。
82.引射管210连通于混风腔。
83.另,基座和引射管21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或可连接的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且引射管210可以是两段变径的喇叭状管体和一段不变径的管体连接形成,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管体,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84.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00,底座300的形状为环状结构,且底座300上形成有通气腔310,通气腔310为底座300向一侧凸起形成的中空结构。
85.底座300用于为分火器400提供支撑;且底座300用于将混风腔和分火器400的腔体连通,具体为在底座300上设置多个通孔,由多个通孔将混风腔和分火器400的腔体连通。
86.底座300设置于炉头200上;通气腔310连通于室内空间。
87.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分火器400,分火器400为一具有一侧开口的环形结构,且分火器40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420,出气孔420可设置为条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出气孔420可位于分火器400的顶部和侧部,或倾斜设置。
88.分火器400用于将混风腔内的混合燃料均匀的分割为多股气流,当混合燃料燃烧时能够保证火焰均匀的分布在炊具的底部,保证炊具底部的各部位升温均匀。
89.分火器400设置于底座300上。
9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分火器400、混风腔和引射管210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未示出),且分火器400、混风腔和引射管210对应连通。
91.在分火器400、混风腔和引射管210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的情况下,能够提升灶具的燃烧性能以及能够提供更大的火力。
92.且多个分火器400之间为了尽量少的占用炉具的体积同时保证混合燃料燃烧提供均匀的火力可作出任意形状的布局,例如,将多个分火器400互相套设设置;多个混风腔之
间为了尽量少的占用炉具的体积同时能够保证燃料和空气更好的混合比,例如,将多个混风腔沿基座的圆周均分布置,每个混风腔和对应分火器400的相连通处在基座上分隔占用空间;多个引射管210并排设置。
93.另外,分火器400还可设置为盖状结构并设置于基座的中心位置,此时在通气腔310的凸起结构的最外圆周上设置一凹陷出气槽,出气槽连通于对应的混风腔,将盖状分火器400盖设在出气槽上,即可使得灶具正常工作。
94.参照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灶具还包括通风槽410。
95.通风槽410用于允许空气气流流入到混合燃料在灶具上燃烧的位置,保证了混合燃料被点燃后能够充分燃烧,保证灶具的火力或燃烧性能。
96.通风槽410设置于分火器400上,且通风槽410位于分火器400和底座300之间。
9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灶具还包括通风槽410。
98.通风槽410用于允许空气气流流入到混合燃料在灶具上燃烧的位置,保证了混合燃料被点燃后能够充分燃烧,保证灶具的火力或燃烧性能。
99.通风槽410设置于底座300上,且位于分火器400和底座300之间。
10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锅支架(未示出),包括至少一个环状结构和多个支脚结构,多个支脚结构均布于环状结构上,且环状结构和支脚结构可通过焊接的方式链接或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
101.锅支架用于支撑炊具,且保持炊具和火焰之间的距离,保证热效率。
102.锅支架设置于面板组件600上。
103.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灶具还包括传感器组件100。
104.传感器组件100用于保证灶具能够及精准及时的获取到炊具底部的温度值,并根据温度值作出保护措施,例如,调节灶具的火力大小。
105.传感器组件100穿设于底座300。
106.参照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传感器本体120,传感器本体120能通过感受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107.传感器本体120用于获取炊具底部的温度值。
108.参照图6和图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包括外壳110。
109.外壳110用于限制周围环境对传感器本体120的影响,保证传感器本体120测量炊具底部温度的准确性,且保证传感器本体120的抗干扰性;外壳110的材料可由隔热性能好,导热性能差的材料。
110.传感器本体120设置于外壳110内。
111.另外,为了不影响传感器本体120测量炊具底部的温度的准确性,在外壳110上,传感器本体120对应的位置处开设一测量孔,进而保证传感器本体120能够及时获取炊具底部的温度值,又能保证传感器本体120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在测量孔上还可设置一隔绝板,隔绝板的材料可选择导热性能好的材料,进一步的保证传感器本体120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传感器本体120能够及时获取炊具底部的温度值;或,将外壳110的顶部,传感器本体120对应的位置直接设置为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在保证传感器本体120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传感器本体120能够及时获取炊具底部的温度值。
112.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
体112,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的外形可设置为具有一侧开口的包裹结构。
113.第二壳体112连接于第一壳体111,且第二壳体112包裹第一壳体111,传感器本体120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的顶部。
114.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内设置有散热风道140。
115.散热风道140用于允许与外壳110进行热量交换的气流通过,使得气流带走外壳110上的热量,进而实现对外壳110的散热,避免外壳110上的热量影响传感器本体120测量炊具底部温度的准确性。
116.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风道140包括容纳腔141、通风道142和通过部143,通过部143为通孔结构。
117.通过部143用于将容纳腔141和通风道142连通,进而气流可以从容纳腔141内流动到通风道142内,实现对整个外壳110的散热。
118.容纳腔141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通风道142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通过部143设置于第一壳体111上。
119.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部143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保证容纳腔141内的气流可顺畅地流入到通风部内,保证整个外壳110的散热,进而避免了外壳110的热惯性对传感器本体120测量温度精准度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的使用精度。
120.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部143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通过部143沿第一壳体111的圆周布置,以限定进入到容纳腔141的气流流过整个第一壳体111的圆周,使得气流与整个第一壳体111进行热量交换,保证散热效果。
121.参照图8、图9和图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部143设置于第一壳体111的顶部,且通过部143位于第一壳体111的侧壁上,以限定进入到容纳腔141内的气流流过整个第一壳体111的长度,使得气流与整个第一壳体111进行热量交换,保证散热效果。
122.参照图4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风道142的出气端朝向通气腔310,且通风道142连通于通气腔310。
123.参照图4和图5,当外壳110需要降温时,气流从容纳腔141进气端进入流至容纳腔141的顶部,然后穿过通过部143进入到通风道142,再由通风道142进入通气腔310排至室内空间中。因此,在给外壳110降温的过程中,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测量炊具底部温度的准确性的同时,气流向与灶具燃料燃烧的位置(即火焰的位置)相背的方向流去,避免了降温气流对火焰的影响,保证了灶具的火力及性能。
124.参照图8、图9和图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隔热部170,隔热部170可设置为片状结构,且隔热部170的材料选择为导热性能差,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125.隔热部170用于限制气流与传感器本体120接触,当使用气流对外壳110进行散热时,隔热部170可以限制气流与传感器本体120的接触,避免了散热系统对传感器本体120检测温度准确性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的抗干扰性。
126.隔热部170设置于传感器本体120和散热风道140之间,即将传感器本体120隔离在散热风道140内的密封空间中,所以可以避免气流和传感器本体120的接触。
127.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本体120还包括供气系统,供气系统
包括气路管131和供气源132,供气源132优选但不限定于气泵。
128.供气系统用于向散热风道140内提供气流,具体为,供气源132用于提供气流,气路管131用于将供气源132提供的气流输送到散热风道140内;同时相比于由室内风气流自然的流通到散热风道140实现对外壳110的散热,供气系统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外壳110散热的效率,进而保证传感器本体120获取温度值的准确性。
129.气路管131连通于容纳腔141;供气源132连接于气路管131,另外,供气源132和气路管131之间可通过软管连接,或供气源132和气路管131直接连接。
130.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供气系统还包括固定部133,固定部133用于固定气路管131,固定部133可以是一个杆件或块状结构或其他结构,只要能将气路管131固定到传感器被应用到的装置上,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131.通过将固定部133设置于炉头200上,再将气路管131固定到固定部133上,进而可以为传感器组件100提供气流进行散热,保证传感器组件100风冷功能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对炊具底部温度获取的准确性。
132.参照图8、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150。
133.弹性件150用于为外壳110和传感器本体120提供弹性,以使得传感器本体120和外壳110相对于底座300在通气腔310内进行伸缩,进而当灶具在使用时,炊具的底部会压下外壳110,部分外壳110缩回到通气腔310内,让炊具架设在锅支架上,方便了用户烹饪操作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外壳110的顶部能够顶触到炊具的底部,保证传感器和炊具的最短距离,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获取炊具底部温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4.弹性件150设置于容纳腔141内,且弹性的一端接触于气路管131,弹性件150的另一端接触于第一壳体111,或弹性件150的另一端接触于隔热部170。
135.另外,气路管131和第一壳体111上分别设置有限位件,通过气路管131和第一壳体111上的限位件配合,避免外壳110从气路管131上脱落或从气路管131损坏外壳110内顶部的结构。
136.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本体120上连接有线路160,且线路160穿过隔热部170、弹性件150和气路管131延伸至炉头200外部与灶具的控制部进行连接,保证了传感器本体120获取的温度值能够进行传输,且气路管131和线路160的连接处密封处理。
137.另外,为了便于线路160穿过,隔热部170上设置有一通孔。
138.参照图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样测试环境下,分别在第一外壳110表面和第二外壳110表面布温度测量点,测量启动供气系统与不启动供气系统时,测量温度从200摄氏度降至30摄氏度所需时间及温度曲线变化。由图中测量数据可知,本技术的灶具对传感器组件100能够缩短近一半的降温时间,散热效果和效率显著,保证了传感器组件100获取温度值的准确性,以及灶具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9.参照图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防干烧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如上的灶具上,其中,传感器本体用于按预定时间间隔获取灶具上放置的炊具底部的温度值。
140.方法包括:
141.s101启动灶具.
142.s102判断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143.s103若是,启动供气系统,使得气流流过散热风道并带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热量.
144.s104若否,关闭供气系统。
145.根据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干烧方法在应用于上述灶具后,温度控制准确,有效避免了烹饪过程中干烧的情况出现,保证了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14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构思,由于增设了隔热部,隔热部设置在传感器本体和散热风道之间,进而当使用气流对传感器外部包裹的外壳进行散热时,可以限制气流与传感器本体的接触,所以避免了散热系统对传感器本体检测温度准确性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的抗干扰性。
14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构思,由于改进了外壳,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将传感器本体设置于第二壳体内,进而避免烹饪环境中的温度向传感器本体的传递,所以提升了传感器本体对烹饪环境的抗干扰性,保证了传感器本体的使用精度。
148.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构思,由于改进了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容纳腔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通风道,当炊具的温度较高时炊具燃烧器发出的热量多,这些热量会传递到外壳上,即传递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容纳腔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所以可更好地实现对第一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通风道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实现对第一壳体的外部和第二壳体散热,实现对外壳完全散热,避免了外壳的热惯性对传感器本体测量温度精准度的影响,保证了传感器本体的使用精度。
1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