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2.目前,除湿机在待机情况下会消耗电能,一般用户在使用除湿机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及时在空调水满待机状态或其他待机状态下拔下除湿机插头的习惯,使得除湿机长期处在待机的工况下,造成能源浪费及用户的经济损失。
3.现有技术中,由于除湿机的蓄水箱容量较大,除湿机的水满时间较长,从用户习惯角度上看,用户往往不能及时的将除湿机蓄水箱中的冷凝水排出,导致除湿机一直处在水满待机的用电状态。又或者,一般除湿机的插座位置都处于较为隐蔽的位置,因此无论是从用户的习惯出发还是使用方便,除湿机的插头会长期插接在对应的插座中,与此同时除湿机在长期的待机中会累积消耗大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湿机,通过使用水力发电装置能够将除湿机中产生的冷凝水所具有的且一直未被利用的势能用来发电。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蒸发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相连接;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接水盘设置有接水口;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壳且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所述蓄水箱包括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和水力发电装置,所述第二集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水箱内,所述第二集水箱的顶部敞开设置以形成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位于所述接水口的下方,所述第二集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一集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集水箱的底部和/或侧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低于所述集水口,所述水力发电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水箱内且位于所述出水口处,以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通过使用水力发电装置能够将除湿机中产生的冷凝水所具有的且一直未被利用的势能用来发电,并用除湿机上设置的的储能器将该电能储存起来作为除湿机待机时所需的电能,即可以降低除湿机在待机情况下对电力的消耗,从而使除湿机起到节能省电的效果。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出水口的开启和闭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水箱的侧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浮动件、杠杆和开合板,所述浮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水箱内且随着所述第
二集水箱的水浮动,所述杠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水箱的顶部,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浮动件,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合板,所述开合板位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水力发电装置之间,所述开合板根据所述浮动件的浮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出水口。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合板包括:空心部和实心部,所述实心部设置于所述空心部背离所述杠杆的一侧,所述实心部用于关闭所述出水口,所述空心部用于开启所述出水口。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实心部的高度为h1,所述空心部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关系式:h1<h2。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设置有管嘴,所述管嘴处设置有滑轨,所述开合板可上下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连接于所述杠杆的一端和所述浮动件之间,所述第二集水箱具有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所述连接绳的长度大于所述最高水位和所述最低水位之间的差值。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集水箱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顶板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和所述侧板之间,所述侧板15远离所述倾斜部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杠杆的支点设置于所述水平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设置有管嘴,所述管嘴的内部呈流线形或圆锥形。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的孔径为c,所述管嘴的长度为d,所述c和d满足关系式:3c≤d≤4c。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水箱的剖视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集水箱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板和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的管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的管嘴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00、蓄水箱;
27.10、第二集水箱;11、集水口;12、出水口;13、管嘴;14、底板;15、侧板;16、顶板;161、水平部;162、倾斜部;17、支撑板;18、滑轨;19、接水口;
28.20、控制组件;21、浮动件;22、杠杆;23、开合板;231、空心部;232、实心部;233、连
接件;24、连接绳;
29.31、第一集水箱;32、水力发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1.下面参考图1
‑
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除湿机的蓄水箱100可以收集除湿机产生的冷凝水。
3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机壳、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接水盘和蓄水箱100,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压缩机设置于机壳内,冷凝器设置于机壳内,而且冷凝器与压缩机相连接,蒸发器设置于机壳内,并且蒸发器与进风口相对设置,蒸发器分别与压缩机和冷凝器相连接,风机设置于机壳内,并且风机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33.此外,接水盘设置于机壳内,并且位于蒸发器的下方,接水盘设置有接水口19。其中,接水口19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溅在机壳内的电元器件上。
34.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的工作原理:风机将外界潮湿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到除湿机内部,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组成的制冷系统可将冷凝器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经由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液体流进蒸发器中,使得蒸发器的外表面的温度降低,吸入机壳内的潮湿空气接触到蒸发器表面后,潮湿空气所受温差大,水蒸气迅速冷凝成冷凝水,并顺着蒸发器翅片流到接水盘内,此时空气内的水蒸气含量降低,干燥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到外界,往复循环从而可以降低外界空气的湿度,达到除湿的效果。
35.如图1
‑
图3所示,蓄水箱100可以拆卸地设置于机壳,并且位于接水盘的下方,蓄水箱100包括:第一集水箱31、第二集水箱10和水力发电装置32,第二集水箱10设置于第一集水箱31内,第二集水箱10的顶部敞开设置以形成有集水口11,集水口11位于接水口19的下方,也就是说,第二集水箱10可以用于收集接水口19流出的冷凝水。
36.并且,第二集水箱10的底部高于第一集水箱31的底部,第二集水箱10的底部或者侧部开设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低于集水口11,水力发电装置32设置于第一集水箱31内,水力发电装置32位于出水口12处,以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其中,水力发电装置32与出水口12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出水口12流出的水流冲击在水力发电装置32上时,可以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具体地,水力发电装置32径向离出水口12的距离为0.5
‑
1cm。其中,水力发电装置32可以包括叶轮机和发电机,出水口12流出的水流可以冲击在叶轮机上,叶轮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发电机在叶轮机的带动下转动发电,发电机可以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可以用于存储电能,也可以连接有待机工作的用电部件,这样可以直接将电能供给相应的用电部件。
37.也就是说,第二集水箱10中的冷凝水经由出水口12流出,以一定的流速和流量带动水力发电装置32运动,利用发电机将水力发电装置32运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蓄电池存储水力发电装置32产生的电能。并且,从出水口12流出的冷凝水带动水力发电装置32运转后,落入第一集水箱31的底部。
38.其中,当第一集水箱31的水位高度低于出水口12的高度时,第二集水箱10中的冷凝水经由出水口12流出的过程为孔口自由流出,此时冷凝水流出时上游速度水头全部转化
为作用水头。当第一集水箱31的水位高度高于出水口12的高度时,第二集水箱10中的冷凝水经由出水口12流出的过程为孔口淹没出流,此时仅冷凝水上下游的速度水头之差转化为作用水头。
39.此外,当第二集水箱10中的冷凝水从流线形出水口12流出后,第二集水箱10的水位降低,则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直至第一集水箱31的水位与第二集水箱10的水位同高。
40.由此,通过使用水力发电装置32能够将除湿机中产生的冷凝水所具有的且一直未被利用的势能用来发电,并用除湿机上设置的蓄电池将该电能存储起来作为除湿机待机时所需的电能,即可以降低除湿机在待机情况下对电力的消耗,从而使除湿机起到节能省电的效果。
41.结合图1
‑
图4所示,除湿机的蓄水箱100还包括:控制组件20,控制组件20选择性地控制出水口12的开启和闭合。也就是说,控制组件20可以通过监测第二集水箱10内的水位高低来控制出水口12的开启和闭合,从而可以智能化地控制水力发电装置32的启动和停用,方便对蓄水箱100内的水进行蓄能。
42.如图1
‑
图5所示,出水口12设置于第二集水箱10的侧部,控制组件20包括:浮动件21、杠杆22和开合板23,浮动件21设置于第二集水箱10内,并且浮动件21随着第二集水箱10的水浮动,杠杆22设置于第二集水箱10的顶部,杠杆22的一端连接于浮动件21,杠杆22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合板23,开合板23位于出水口12和水力发电装置32之间,开合板23根据浮动件21的浮动选择性地开闭出水口12。也就是说,开合板23可以根据第二集水箱10内的液面高度的不同进行运动。
43.具体地,当浮动件21上移时,浮动件21驱动杠杆22向左倾斜,从而开合板23下移,开合板23打开出水口12;当浮动件21下移时,浮动件21驱动杠杆22向右倾斜,开合板23上移,开合板23关闭出水口12。如此,通过使用杠杆22原理和利用浮动件21的浮力作用等其他机械部件以控制出水口12的开合,使得控制组件20结构简单,而且可以有利于水的势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有效地降低除湿机的蓄水箱100的生产成本。其中,开合板23与出水口12的水平距离小于0.1mm。
44.如图5所示,开合板23包括:空心部231和实心部232,实心部232设置于空心部231背离杠杆22的一侧,实心部232用于关闭出水口12,空心部231用于开启出水口12。即,当开合板23在杠杆22的推动下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当实心部232与出水口12对应时,即第二集水箱10内没有水流出,水力发电装置32停用,当空心部231与出水口12对应时,第二集水箱10内的水通过出水口12流出,水力发电装置32启动。其中,在杠杆22和空心部23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233,连接件233用于将空心部231和杠杆22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件233与杠杆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
45.如图5所示,实心部232的高度为h1,空心部231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关系式:h1<h2。如此设置,因为在第二集水箱10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出水口12均要打开,此时浮动件21牵拉开合板23向上移动,即实心部232上移,因此需要将空心部231的尺寸设置的更大,避免第二集水箱10未到最低水位时,实心部232就将出水口12处遮挡。进一步地,实心部232的高度h1大于出水口12的孔径,即使得实心部232可以遮挡出水口12,避免实心部232遮挡在出水口12时也会有水流出。
46.如图3所示,出水口12设置有管嘴13,管嘴13处设置有滑轨18,开合板23可以上下
运动地设置于滑轨18。如此使得,通过设置滑轨18使得开合板23在杠杆22的驱动下运动时,可以沿着竖直方向运动,即方便控制开合板23的运动轨迹。其中,开合板23同滑轨18的间隙距为0.1mm
‑
0.2mm,从而可以保证开合板23上下滑动所受摩擦力较小。此外,如图3所示,在滑轨18和第二集水箱10的外侧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用于支撑滑轨18,避免滑轨18变形。
47.进一步地,支撑板17还与管嘴13进行连接,从而也可以提升管嘴13的结构强度,避免管嘴13发生变形。并且,支撑板17与位于第二集水箱10内的进水口外径相切,支撑板17数量为2个,沿着管嘴13的进水口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4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杠杆22的动力臂长度为b,杠杆22的动力为浮动件21对杠杆22一端的作用力。杠杆22的阻力臂长度为a,杠杆22的阻力为开合板23的自身重力和其活动所受的摩擦力。其中,杠杆22的动力臂长度b小于阻力臂长度a,其中a/b≥1。当阻力臂长度大于动力臂长度时,阻力臂下移距离大于动力臂的上移距离,从而保证开合板23快速打开出水口12。此外,a/b的值的确定还需考虑到浮动件21的浮力(重力)与滑轨18的重力和摩擦力之比应大于或等于a/b。
49.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组件20还包括:连接绳24,连接绳24连接于杠杆22的一端和浮动件21之间,第二集水箱10具有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连接绳24的长度大于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差值。通过使用连接绳24连接杠杆22和浮动件21,使得第二集水箱10内的水位位于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时,水力发电装置32不启动,使得第二集水箱10内的水的势能可以积累到一定程度再释放,方便水力发电装置32发电,避免出水口12重复开启,造成水力发电装置32发电效率低。
50.并且,如图4所示,杠杆22的动力臂一端连接有连接绳24,连接绳24的长度为l,连接绳24的长度l为第一集水箱31的最高预设水位和最低预设水位之差加上富裕长度,其中,富裕长度为2
‑
4mm。
51.下面结合图1
‑
图5描述蓄水箱100的发电过程:
52.第二集水箱10用于收集接水口19流出的冷凝水,依据第二集水箱10中水位高度的不同以及杠杆22原理和浮动件21浮力的作用,开合板23的滑动可分为4个阶段:
53.第一阶段,当第二集水箱10中的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浮动件21自身重力会拉扯连接绳24带动杠杆22朝浮动件21一侧下沉,杠杆22带动开合板23向上运动,此时开合板23的实心部232将管嘴13的出水口12堵住,管嘴13的出水口12处于关闭状态,水力发电装置32不工作。
54.第二阶段,随着第二集水箱10中蓄积的冷凝水增多,第二集水箱10水位处于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时,由于连接绳24为软绳,浮动件21虽然上升,但是不能与杠杆22的一端接触,杠杆22的受力状态未发生改变,管嘴13的出水口12仍处于关闭状态,水力发电装置32不工作。
55.第三阶段,当第二集水箱10水位等于或高于最高水位之间时,浮动件21受浮力作用上升,此时浮动件21与杠杆22一端接触,杠杆22受到浮动件21的浮力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杠杆22另一端下沉,此时开合板23的实心部232下移,开合板23的空心部231位于管嘴13的出水口12处,使得管嘴13处于开启状态,水力发电装置32开始工作。
56.第四阶段,由于管嘴13处的冷凝水流量大于除湿机的冷凝水的凝结量,第二集水
箱10中的水位开始降低,当第二集水箱10的水位高度位于处于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时,由于连接绳24的作用,浮动件21未同杠杆22的一端接触,杠杆22的受力状态未发生改变,管嘴13的出水口12仍处于开启状态,水力发电装置32工作。当第二集水箱10的水位继续降低至最低水位时,浮动件21下降,浮动件21自身重力会拉扯连接绳24带动杠杆22朝浮动件21一侧下沉,此时重复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的过程,直至第一集水箱31的水位与第二集水箱10的水位同高。
57.如图3所示,第二集水箱10包括:底板14、侧板15和顶板16,侧板15连接于底板14和顶板16之间,顶板16包括:水平部161和倾斜部162,倾斜部162连接于水平部161和侧板15之间,侧板15远离倾斜部162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2,杠杆22的支点设置于水平部161。如此设置,底板14、侧板15和顶板16之间可以构成容纳冷凝水的第二集水箱10,并且顶板16分为水平部161和倾斜部162,方便将杠杆22的支点设置于水平部161,倾斜部162可以提升水平部161的结构强度。此外,倾斜部162还用于保证杠杆22在开合板23一侧的向下位移时满足设计要求,即方便杠杆22在发生倾斜时不会抵接在倾斜部162上,其中,倾斜部162的坡度依据杠杆22两端的长度以及连接绳24的长度确定。
58.而且,在上下方向上,浮动件21避让开水平部161,从而方便在第二集水箱10到达最高水位时,浮动件21与杠杆22抵接。
59.如图6和图7所示,管嘴13的内部呈流线形,通过利用流线形的管嘴13的孔口出流原理,不需要使用微型水泵提高冷凝水的流速。同时,采用流线形的管嘴13而非普通孔口,可有效的提高出水口12的速度系数和流量系数,降低出水口12处的局部阻力系数,从而提高水的势能的利用效率。其中,流线形的管嘴13的局部阻力系数为0.04,孔口出流流速系数为0.98,孔口出流流量系数为0.98。
60.又或者,管嘴13的内部呈圆锥形,其中,圆锥形的管嘴13的布置方式同流线形的管嘴13一致,圆锥形的管嘴13的流线形为空心圆锥形,其横截面的线条均为直线,如此,同样可以提升管嘴13的出水口12处的流速。其中,圆锥形的管嘴13的收缩角度为α,α满足关系式孔口:20
°
α≤40
°
,具体地,α=30
°
。此外,圆锥形的管嘴13的局部阻力系数为0.09,孔口出流速度系数为0.963,孔口出流流量系数为0.943。
61.如图6和图7所示,出水口12的孔径为c,管嘴13的长度为d,c和d满足关系式:3c≤d≤4c。如此设置,使得出水口12处流出的冷凝水可以经过管嘴13的加速,从而可以提升水力发电装置32的发电效率。其中,将管嘴13的长度d设置在3c
‑
4c之间,可以避免管嘴13过长,以及避免出水口12处的水速过低。
62.进一步地,管嘴13的出水口12的孔径依据第二集水箱10的最高预设水位和最低预设水位之差进行确定。并且,管嘴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管嘴13在第二集水箱10的侧板15上均匀排列。以及,管嘴13的底部与第二集水箱10的底板14相切,管嘴13的中心点可由第二集水箱10的宽度和管嘴13的数量进行确定。
63.下面通过计算实例,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除湿机的蓄水箱100的发电蓄能功能的作用:
64.本实施例中以普通50pint的除湿机为例进行计算。普通50pint的除湿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平均每天可产生23.65kg的冷凝水。假设由于设置有第二集水箱10的最低预设水位和最高预设水位,会存在有1.65kg的冷凝水不能被利用。实际流出管嘴13的出水口12用
于带动叶轮发电的冷凝水量为22kg。
65.假设第二集水箱10的最低预设水位同管嘴13的出水口12的中心线水位之差为0.15m,第二集水箱10的最高预设水位同管嘴13的出水口12的中心线水位之差为0.25m。
6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第一集水箱31的水位高度低于管嘴13的底部的高度时,第一集水箱31中的冷凝水经由管嘴13出水口12流出的过程为孔口自由出流。
67.由于第一集水箱31和第二集水箱10的液面均为自由液面,此时管嘴13的冷凝水出流速度和出流流量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68.(1)出流速度:
69.对于自由孔口出流,有α
c
=1,孔口为管嘴13。则有:ξ1=0.04。
70.(2)出流流量:
71.式中,μ为流量系数,是速度系数和收缩系数的积,孔口为管嘴13。则有:ξ1=0.04,μ=0.98,ρ=1000m3/kg,孔口直径为0.015m。
72.取第二集水箱10的最低预设水位和最高预设水位同管嘴13的出水口12中心线水位之差的平均值0.2m,进行简单计算可得:v
c1
=1.94m/s,q
c1
=0.3429kg/s。
7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第一集水箱31的水位高度高于管嘴13的底部的高度时,第一集水箱31中的冷凝水经由管嘴13出水口12流出的过程为孔口淹没出流。
74.此时第一集水箱31和第二集水箱10的液面均为自由液面,此时管嘴13的冷凝水出流速度和出流流量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75.(1)出流速度:
76.对于孔口淹没出流,有ξ2=1,孔口为管嘴13。则有:ξ1=0.04。
77.(2)出流流量:
78.式中,μ为流量系数,是速度系数和收缩系数的积,孔口为管嘴13。则有:ξ1=0.04,μ=0.98,ρ=1000m3/kg,孔口直径为0.015m。
79.取第二集水箱10平均预设水位与第二集水箱10和第二水箱的最终水位差的平均值0.1m,进行简单计算可得:v
c2
=1.37m/s,q
c2
=0.2425kg/s。
80.依据所设置的蓄水箱100结构,可设最终孔口出流速度(流量)为自由孔口出流速度(流量)和孔口淹没出流速度(流量)的平均值,v
c
=1.66m/s,q
c
=0.2927kg/s。
81.则有管嘴13的冷凝水的平均电能为假设冷凝水流动带动水流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电能损失,电能损失系数取值为0.7;叶轮的电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的损失系数为0.7;发电机的发电损失系数为0.8,蓄能装置的蓄能效率和放能效率均为0.95,可得最终的叶轮发电量为0.4018
×
0.7
×
0.7
×
0.8
×
0.95
×
0.95=0.1422w。
82.假设除湿机连续运行1天,运行过程中无待机,则叶轮每日工作时间为:22/0.2927=75.17s,除湿机连续运行一天可储存的电量为10.69w。
83.假设50pint除湿机的待机功率为1w每小时,10.69w可满足50pint除湿机10个小时的待机时长。蓄水箱100的蓄能量可通过除湿机的显示控制面板进行显示。当除湿机的显示控制面板上用于显示蓄水箱100的蓄能状态的二极管亮红灯时,表明该蓄水箱100的蓄能量到达蓄能装置最低蓄能状态;当除湿机的显示控制面板上用于显示蓄水箱100的蓄能状态
的二极管亮绿灯时,表明该蓄水箱100的蓄能量到达蓄能装置最高蓄能状态,此时蓄能装置不能再充进电量,需要即可放电用于满足除湿机的待机用电或其他用电,以便持续性的利用冷凝水的水位势能。
8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8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8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