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6550发布日期:2021-11-06 05:0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


背景技术:

2.喷雾干燥是系统化技术应用于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于干燥室中将稀料经雾化后,在与热空气的接触中,水分迅速汽化,即得到干燥产品,因此,当成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残留水分含量、堆积密度和颗粒形状必须符合精确的标准时,喷雾干燥是一道十分理想的工艺。
3.例如申请号为20202085026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涉及干燥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加热机构、雾化喷头、旋风分离器、除尘机构、第二出料口、接气管、输料管和阀门,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热机构,机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接气管,机体的内顶壁固定设置有雾化喷头,机体的底部通过卸料阀与输料管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加热机构,使得产生的热空气通过加热层至环形加热管中,并通过加热管外壁固定设置的多个加热喷头将热空气喷出,使其均匀喷涂在经过雾化喷头喷出的稀料上,使其对稀料的干燥效果达到均匀作用,从而提高了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实用性,且该装置结构设置简单易操作,便于人们的使用,增强对该装置的使用效率。
4.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内侧均为一个空心的大圆柱形空腔,空腔中设置多组热风喷头,在烘干时依靠这些喷头喷出的热气对雾状液滴进行烘干,但是这些喷头开口方向固定,因此在烘干时有些部位吹不到,那么在这些部位的雾状液滴就难以被烘干,烘干效果较差。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以解决现在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内侧均为一个空心的大圆柱形空腔,空腔中设置多组热风喷头,在烘干时依靠这些喷头喷出的热气对雾状液滴进行烘干,但是这些喷头开口方向固定,因此在烘干时有些部位吹不到,那么在这些部位的雾状液滴就难以被烘干,烘干效果较差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包括干燥机主体;所述干燥机主体的底部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对称连接有共四根支撑腿;所述干燥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旋风分离器;所述干燥机主体的顶部嵌入安装有一根
进液管,且进液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离心雾化器;所述干燥机主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嵌入安装有一根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一号出风环;所述热风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二号出风环;所述一号出风环的底部和二号出风环的顶部均呈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若干出风喷头;所述干燥机主体的内部还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一个导流座。
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座为实心的圆锥形结构,且其顶部的锥尖与离心雾化器底部的距离仅为2cm。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座底部面的半径比干燥机主体内部圆柱形空腔的半径小5cm,且导流座的底部通过十六根环形排列的矩形杆与干燥机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出风环为环形的管状结构,且其位于离心雾化器的顶部外侧,而且离心雾化器的直径比离心雾化器的截面直径大3cm,其底部的出风喷头开口均朝向正下方。
12.进一步的,所述二号出风环也为环形的管状结构,且其位于导流座外侧的十六根矩形杆顶部,其顶部的出风喷头开口均朝向正上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导流座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干燥效果,导流座为实心的圆锥形结构,且其顶部的锥尖与离心雾化器底部的距离仅为2cm,使用过程中一号出风环底部的出风喷头喷出的热气会先接触喷出的雾状液滴并推动雾状液滴顺着导流座外侧向斜下方飘动,同时对雾状液滴进行初步干燥,当雾状液滴向下飘动到二号出风环顶部时,二号出风环顶部的出风喷头喷出的热气会和一号出风环底部的出风喷头喷出的热气形成对流风,从而能够将雾状液滴吹散,这样热气便能够更加充分的与雾状液滴进行接触,干燥时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切后的俯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切后的仰轴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9.1、干燥机主体;2、支撑腿;3、出料管;4、旋风分离器;5、进液管;6、热风管道;7、一号出风环;8、出风喷头;9、离心雾化器;10、导流座;11、二号出风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
24.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均匀的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包括干燥机主体1;干燥机主体1 的底部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对称连接有共四根支撑腿2;干燥机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料管3,且出料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旋风分离器4;干燥机主体1的顶部嵌入安装有一根进液管5,且进液管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离心雾化器9;干燥机主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嵌入安装有一根热风管道6;热风管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一号出风环7;热风管道6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二号出风环11;二号出风环11也为环形的管状结构,且其位于导流座10外侧的十六根矩形杆顶部,其顶部的出风喷头8开口均朝向正上方,过程中一号出风环 7底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会先接触这些雾状液滴并推动雾状液滴顺着导流座10外侧向斜下方飘动,同时对雾状液滴进行初步干燥,当雾状液滴向下飘动到二号出风环11顶部时,二号出风环11顶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会和一号出风环7底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形成对流风,从而能够将雾状液滴吹散,这样热气便能够更加充分的与雾状液滴进行接触,干燥时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干燥效果;一号出风环7的底部和二号出风环11的顶部均呈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若干出风喷头8;干燥机主体1的内部还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一个导流座10;导流座10底部面的半径比干燥机主体1内部圆柱形空腔的半径小5cm,且导流座10的底部通过十六根环形排列的矩形杆与干燥机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干燥彻底后将旋风分离器4 开启,干燥后的空气和物料颗粒会先从导流座10外侧的环形空隙进入干燥机主体1底部内侧的空腔,然后干燥机主体1内部的气体会被排出,同时能够分离出物料颗粒。
26.其中,导流座10为实心的圆锥形结构,且其顶部的锥尖与离心雾化器9底部的距离仅为 2cm,使用过程中一号出风环7底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会先接触喷出的雾状液滴并推动雾状液滴顺着导流座10外侧向斜下方飘动,同时对雾状液滴进行初步干燥,当雾状液滴向下飘动到二号出风环11顶部时,二号出风环11顶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会和一号出风环 7底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形成对流风,从而能够将雾状液滴吹散,这样热气便能够更加充分的与雾状液滴进行接触,干燥时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干燥效果。
27.其中,一号出风环7为环形的管状结构,且其位于离心雾化器9的顶部外侧,而且离心雾化器9的直径比离心雾化器9的截面直径大3cm,其底部的出风喷头8开口均朝向正下方,因此能够有效对刚刚向外喷出的雾状液滴进行初步干燥,同时能够推动这些雾状液滴向斜下方飘动。
28.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29.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本装置前将热风管道6的顶端与外部热风机出风口固定连接,使用时将热风机开启,热风会通过热风管道6进入一号出风环7和二号出风环11中,此时将料液通过进液管5导入离心雾化器9中,离心雾化器9会喷出极小的雾状液滴,同时一号出风环 7底部的出风喷头8会向正下方喷出热气,二号出风环11顶部的出风喷头8会向正上方喷
出热气,这一过程中一号出风环7底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会先接触这些雾状液滴并推动雾状液滴顺着导流座10外侧向斜下方飘动,同时对雾状液滴进行初步干燥,当雾状液滴向下飘动到二号出风环11顶部时,二号出风环11顶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会和一号出风环 7底部的出风喷头8喷出的热气形成对流风,从而能够将雾状液滴吹散,这样热气便能够更加充分的与雾状液滴进行接触,干燥时更加均匀,有效提高干燥效果,干燥彻底后将旋风分离器4开启,干燥后的空气和物料颗粒会先从导流座10外侧的环形空隙进入干燥机主体1底部内侧的空腔,然后干燥机主体1内部的气体会被排出,同时能够分离出物料颗粒。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