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4797发布日期:2021-12-25 01:2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储热设备的热量输出是通过内置换热器来完成的,内置换热器多为螺旋翅片管换热器或者是管壳式换热器,但这两种换热器结构紧凑,易堵塞、内部易结垢、不易清洗、维护复杂、不能将被加热介质直接通入换热器进行换热,只能通过外加板式换热器进行间接换热,这样的传导方式热传导的效果较差,传导的速度较慢,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还可能导致水垢堵塞导管导致爆炸等安全隐患。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部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两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圆筒的内部中部设置有真空腔,所述圆筒和所述真空腔之间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壳体与所述圆筒之间设置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圆筒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圆筒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器。
7.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真空腔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8.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下方设置有水位观察孔,所述水位观察孔的一侧设置有泄压阀。
9.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真空压力表,所述真空压力表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支架。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真空。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所述螺旋管之间设置有隔热棉。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管的分层设计,将螺旋管分为两个管体,使下管体的水蒸汽凝结时产生的热量充分的传导到螺旋管的上管体,加快了水蒸气凝结的速度,加快的换热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热量的损耗,提高换热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的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壳体;2、圆筒;3、真空腔;4、导气管;5、螺旋管;6、隔板;7、进风口;8、出风口;9、连接器;10、隔热层;11、出液口;12、水位观察孔;13、泄压阀;14、进液口;15、压力表;16、固定底座;17、定位孔;18、真空压力表;19、真空压力传感器;20、固定支架;21、隔热棉。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传导速度快的储热设备用真空相变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部设置有圆筒2,所述圆筒2的两端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圆筒2的内部中部设置有真空腔3,所述圆筒2和所述真空腔3之间设置有导气管4,所述壳体1与所述圆筒2之间设置螺旋管5,所述螺旋管5的中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圆筒2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7,所述圆筒2远离所述进风口7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8,所述进风口7和所述出风口8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器9。通过进风口7通入热气,热气进入导气管4,通过与导气管4相接触的螺旋管5,螺旋管5的中部设置的隔板6将螺旋管分为上下两个管体,上管体为被加热介质通管,下管体为储水层。下管体与所述导气管4相接触,热气进入导气管4后经过出风口8流出,在热气流动过程中,热气内的热量将下管体内部的水蒸发,蒸发的水蒸汽上升,触碰到上管体凝结放热使流经上管体的被加热介质加热,从而达到热传导的目的,螺旋管5的分层设计使下管体内部的水流可以充分的吸收流经导气管4内部的热气,使热传导更加的充分、快捷。真空腔的设计防止流经导气管4的热气内部的热能流失。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

3所示,所述导气管4与所述真空腔3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0。通过导气管4的热气将热量传输到螺旋管5管体内,隔热层10的设计进一步的防止热量通过真空腔流失,从
而防止热能的消耗和浪费,避免能量的流失,加强了热量传导的效率。
26.实施例三:
27.如图1

3所示,所述螺旋管5的一端设置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的下方设置有水位观察孔12,所述水位观察孔12的一侧设置有泄压阀13。所述螺旋管5远离所述出液口11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14,所述进液口14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15。被加热介质通过进液口14流入所述螺旋管5的上管体,通过螺旋管5的下管体内部水蒸气的凝结将热量放出从而加热被加热介质,泄压阀13的设计防止下管体内部的压力过大导致螺旋管5损坏,水位观察孔12的设计用来观察下管体内部的水位防止水位过高,使水蒸气不能很好的凝结放热,从而导致热传导效率低下。
28.实施例四:
29.如图1

3所示,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固定底座16,所述固定底座16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孔17,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真空压力表18,所述真空压力表18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压力传感器19,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支架20。所述壳体1的内部为真空,所述壳体1与所述螺旋管5之间设置有隔热棉21。固定底座16和固定支架20的设计使换热器的安装方便,定位孔的设计进一步的方便了换热器的安装,防止在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导致换热器的偏移导致换热效率低,壳体1内部真空的设计防止被加热介质的热量流失,隔热棉的设计进一步的防止换热器工作时内部热量的流失,使热传导更加的充分、快捷,防止热能的消耗和浪费,避免能量的流失,加强了热量传导的效率。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进风口7通入热气,热气进入导气管4,通过与导气管4相接触的螺旋管5,螺旋管5的中部设置的隔板6将螺旋管分为上下两个管体,上管体为被加热介质通管,下管体为储水层。下管体与所述导气管4相接触,热气进入导气管4后经过出风口8流出,在热气流动过程中,热气内的热量将下管体内部的水蒸发,蒸发的水蒸汽上升,触碰到上管体凝结放热使流经上管体的被加热介质加热,从而达到热传导的目的,螺旋管5的分层设计使下管体内部的水流可以充分的吸收流经导气管4内部的热气,使热传导更加的充分、快捷。真空腔的设计防止流经导气管4的热气内部的热能流失。通过导气管4的热气将热量传输到螺旋管5管体内,隔热层10的设计进一步的防止热量通过真空腔流失,从而防止热能的消耗和浪费,避免能量的流失,加强了热量传导的效率。被加热介质通过进液口14流入所述螺旋管5的上管体,通过螺旋管5的下管体内部水蒸气的凝结将热量放出从而加热被加热介质,泄压阀13的设计防止下管体内部的压力过大导致螺旋管5损坏,水位观察孔12的设计用来观察下管体内部的水位防止水位过高,使水蒸气不能很好的凝结放热,从而导致热传导效率低下。固定底座16和固定支架20的设计使换热器的安装方便,定位孔的设计进一步的方便了换热器的安装,防止在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导致换热器的偏移导致换热效率低,壳体1内部真空的设计防止被加热介质的热量流失,隔热棉的设计进一步的防止换热器工作时内部热量的流失,使热传导更加的充分、快捷,防止热能的消耗和浪费,避免能量的流失,加强了热量传导的效率。
32.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风口7通入热气,热气进入导气管4,通过与导气管4相接触的螺旋管5,螺旋管5的中部设置的隔板6将螺旋管分为上下
两个管体,上管体为被加热介质通管,下管体为储水层。下管体与所述导气管4相接触,热气进入导气管4后经过出风口8流出,在热气流动过程中,热气内的热量将下管体内部的水蒸发,蒸发的水蒸汽上升,触碰到上管体凝结放热使流经上管体的被加热介质加热,从而达到热传导的目的,螺旋管5的分层设计使下管体内部的水流可以充分的吸收流经导气管4内部的热气,使热传导更加的充分、快捷。真空腔的设计防止流经导气管4的热气内部的热能流失。通过导气管4的热气将热量传输到螺旋管5管体内,隔热层10的设计进一步的防止热量通过真空腔流失,从而防止热能的消耗和浪费,避免能量的流失,加强了热量传导的效率。被加热介质通过进液口14流入所述螺旋管5的上管体,通过螺旋管5的下管体内部水蒸气的凝结将热量放出从而加热被加热介质,泄压阀13的设计防止下管体内部的压力过大导致螺旋管5损坏,水位观察孔12的设计用来观察下管体内部的水位防止水位过高,使水蒸气不能很好的凝结放热,从而导致热传导效率低下。固定底座16和固定支架20的设计使换热器的安装方便,定位孔17的设计进一步的方便了换热器的安装,防止在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导致换热器的偏移导致换热效率低,壳体1内部真空的设计防止被加热介质的热量流失,隔热棉21的设计进一步的防止换热器工作时内部热量的流失,使热传导更加的充分、快捷,防止热能的消耗和浪费,避免能量的流失,加强了热量传导的效率。通过螺旋管5的分层设计,将螺旋管5分为两个管体,使下管体的水蒸汽凝结时产生的热量充分的传导到螺旋管5的上管体,加快了水蒸气凝结的速度,加快的换热器的工作效率,降低热量的损耗,提高换热器的实用性。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