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5778发布日期:2021-12-04 12:0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电暖器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温度提升,室内的空气也越来越干燥,使人体感不适。并且电暖器长时间使用后房间较为干燥容易致使人体上火,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3.现有一种电暖器通过在电阻丝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水槽,通过热空气将水槽内的水蒸发从而实现对热空气加湿的效果。但是水槽内的水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小,水槽内的水蒸发的速度慢,加湿效果并不理想。
4.现有另一种电暖器通过设置雾化装置向室内空气加湿,该方案需要设置额外的雾化装置,会增加电暖器尺寸,同时会大大增加电暖器的成本,而且雾化装置通过雾化头向外喷雾,这样会造成环境湿度不均匀的情况。
5.现还有一种电暖器其内部没有设置蜗壳等部件,仅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了网状的湿帘以对从出风口出来的热气进行加湿。这样电暖器内部的气流方向不一致可能会形成紊流,出风效率低且可能出现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加湿,且加湿效果良好、加湿均匀性好的电暖器。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热元件、风机、供水组件和湿帘组件。外壳开设有外壳进风部和外壳出风部。外壳内还设置有蜗壳,蜗壳形成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风机位于蜗壳进风口处,湿帘组件位于蜗壳出风口处,供水组件用于加湿湿帘组件,蜗壳出风口靠近外壳出风部并与外壳出风部连通,电热元件位于外壳进风部和风机之间。
8.由上述方案可见,电暖器工作时,室内的冷空气从外壳进风部进入外壳内部后由电热元件进行加热,在风机的驱动下,气流进入蜗壳的风道内并从蜗壳出风口经过湿帘组件后从外壳出风部排出。热空气经过湿帘组件时能够蒸发湿帘组件中的水分,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从而实现增加空气湿度的效果。
9.蜗壳能够实现对气流的聚集和引导,以保证从外壳进风部进入外壳内的气流均流向外壳出风部,从而提高出风效率,同时经过蜗壳的引导流向湿帘组件的气流均匀,由于湿帘组件的面积大,吸水能力强,均匀的热气流经过湿帘组件后,热空气能够得到均匀的加湿,从而保证从外壳出风部出来的气流湿度和湿度均匀,从而使得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的均匀性好。
10.另外,湿帘组件具有自然吸水、扩散速度快、效能持久的特点,热空气经过时湿帘组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大,能够达到很好的加湿效果。
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蜗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围成风道;第一壳体固定在第二壁板上且位于外壳出风部的上方。
12.由此可见,这样,蜗壳出风口与外壳出风部连接,从蜗壳出风口流出的加湿后的热空气能够直接从外壳出风部流出,从而提高电暖器的工作效率,也避免第一壳体与外壳之间形成漏风间隙而可能出现噪音。
13.进一步的方案是,供水组件连接在第二壳体靠近外壳出风部处,第一壳体与供水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湿帘组件位于第一壳体与供水组件之间。
14.由此可见,供水组件和湿帘组件设置在外壳底部的角落位置,从而充分利用外壳的内部空间。
15.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湿帘组件覆盖蜗壳出风口。
16.由此可见,保证从蜗壳出风口流出的空气能够充分加湿,从而提高加湿效果。
1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供水组件包括水槽,水槽安装在湿帘组件的下侧,湿帘组件的下端伸入水槽内,或者水槽安装在湿帘组件的上方,水槽靠近湿帘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孔。
18.由此可见,湿帘组件的下端伸入水槽内,水通过毛细作用渗透到湿帘组件上,从而起到加湿帘组件的作用。
19.进一步的方案是,供水组件还包括水箱,水箱位于水槽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与水槽连通。
20.由此可见,水箱用于向水槽中供水,并且水箱设置在水槽长度方向的一端能够有效利用外壳内部的空间,达到减小电暖器尺寸的效果。
21.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水箱设有出水口,水槽连接在出水口处,出水口设置有用于开闭出水口的阀门。
22.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暖器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湿度传感器和阀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3.由此可见,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的湿度,当湿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阀门打开,水箱内的水流入水槽中,热空气经过湿帘组件后,湿帘组件中的水蒸发,开启加湿功能。当湿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阀门关闭,加湿功能关闭。
24.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暖器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内,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25.由此可见,水箱中装有水位传感器,在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中,进行报警,提醒用户加水。
26.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外壳包括相交设置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第一壁板位于外壳的顶部,外壳进风部位于第一壁板上,外壳出风部位于第二壁板的下侧。
27.由此可见,通过将外壳进风部和外壳出风部设置在距离稍远的位置上,可以避免被加热加湿过的空气又从外壳进风部进入电暖器内,而降低电暖器的工作效率。另外,外壳出风部靠近电暖器的下侧,这样,热空气能够均匀地向上浮动,从而使得环境温度更均匀。
28.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外壳进风部、外壳出风部、蜗壳进风口、蜗壳出风口、电热元件、蜗壳、风机、供水组件均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29.由此可见,能够提高电暖器的进风量和出风量,从而提高电暖器的工作效率。
3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风机为贯流风机。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隐藏第二壁板后的结构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的剖视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3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5.参见图1至图3,电暖器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电热元件2、电器盒3、蜗壳4、风机51、扫风电机52、供水组件6、湿帘组件7和控制器。电暖器通过安装在外壳1底部的支脚10支撑在地板上。本实施例中的风机51为贯流风机。
36.外壳1呈长方体状,外壳1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壁板11和第二壁板12,第一壁板11位于外壳1的顶部。第一壁板11开设有外壳进风部14,第二壁板12上靠近下侧的位置开设有外壳出风部15。外壳进风部14包括多个呈矩阵布置的矩形孔,外壳出风部15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条状开口。
37.电热元件2、蜗壳4、风机51、外壳进风部14和外壳出风部15均沿着外壳1的长度方向l延伸。电热元件2位于外壳进风部14和风机51之间,电器盒3与电热元件2电连接,并且电器盒3位于电热元件2的轴向端,扫风电机52连接在风机51的轴向端。电热元件2包括电阻丝发热管和设置在电阻丝发热管上的散热片。
38.蜗壳4包括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固定在第二壁板12上且位于外壳出风部15的上方,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的围成风道43,风道43的两端分别设有蜗壳进风口44和蜗壳出风口45,蜗壳进风口44和蜗壳出风口45均沿着外壳1的长度方向l延伸。蜗壳出风口45靠近外壳出风部15并与外壳出风部15相对且连通。风机51位于蜗壳进风口44处,湿帘组件7位于蜗壳出风口45处,湿帘组件7完全或部分覆盖蜗壳出风口45。
39.供水组件6用于加湿湿帘组件7,供水组件6包括水槽61和水箱62,水槽61沿着外壳1的长度方向l延伸,水箱62位于水槽61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与水槽61连通,水箱6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水槽61连接在出水口611处,出水口611设置有阀门64,阀门64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水口611。水槽61连接在第二壳体42靠近外壳出风部15处,第一壳体41与水槽6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湿帘组件7位于第一壳体41与水槽61之间,且湿帘组件7的下端伸入水槽61内。水箱6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62内储水量的水位传感器63,外壳1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未图示),水位传感器63、湿度传感器和阀门6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40.湿帘组件7由叠置在一起的多层波纹纸构成,波纹纸具有多条平行设置有波纹,相邻两层波纹纸的波纹倾斜方向相反,从而形成一系列相互交错的通道,相邻两层波纹纸在波峰或波谷上接触,产生通道接触网点,水流入湿帘纸中,在湿帘纸中形成在湿帘纸上形成一层水膜,因此湿帘为空气和水提供了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水充分蒸发,因而能够实现很好的增加空气湿度的效果。
41.电暖器工作时,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湿度,当湿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如湿度低
于45%时,开启加湿功能,阀门打开,水箱62内的水流入水槽61中,水槽61内的水在毛细作用下进入湿帘组件7中,室内的冷空气从外壳进风部14进入外壳1内部后由电热元件2进行加热,在风机51的驱动下,气流进入蜗壳4的风道43内并从蜗壳出风口45经过湿帘组件7后从外壳出风部15排出,实现加湿效果。当湿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如湿度达到65%时,阀门关闭,加湿功能关闭。
42.由上可见,电暖器工作时,热空气经过湿帘组件时能够蒸发湿帘组件中的水分,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从而实现增加空气湿度的效果。另外,湿帘组件具有自然吸水、扩散速度快、效能持久的特点,热空气经过时湿帘组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大,能够达到很好的加湿效果。
43.此外,供水组件的水槽也可以位于湿帘组件的上方,水槽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以对湿帘组件进行加湿,同时为避免多余的水流到外壳,同时在湿帘组件的下方设置另一个水槽。湿帘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湿帘结构。外壳进风部和外壳出风部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同时,湿帘组件和供水组件设置在蜗壳的上方,电热元件设置在靠近外壳进风部的位置,这样加湿后的热空气可以从外壳的上侧排出。湿帘组件可以直接放置在水槽内,也可以固定在外壳或蜗壳上且下端伸入水槽中。外壳的形状、以及外壳进风部、外壳出风部的位置、尺寸、形状、数量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44.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