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0694发布日期:2022-02-08 0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件(200)和扫风连杆(100),所述第一传动件(200)包括传动凸起部(210);所述扫风连杆(100)包括容纳空间(110)和开口部(120),所述容纳空间(110)容纳所述传动凸起部(210),用于在被所述传动凸起部(210)抵接时驱动所述扫风连杆(100)沿所述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开口部(120)连通所述扫风连杆(100)的侧壁面和所述容纳空间(110),供所述传动凸起部(210)在脱离所述扫风连杆(100)时远离所述容纳空间(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包括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相对设置,当所述传动凸起部(210)驱动所述扫风连杆(100)沿第一径向运动时,所述第一侧壁(111)与所述传动凸起部(210)抵接;当所述传动凸起部(210)驱动所述扫风连杆(100)沿所述第二径向运动时,所述第二侧壁(112)与所述传动凸起部(210)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120)包括第三侧壁(121)和第四侧壁(122),所述第三侧壁(121)和所述第四侧壁(1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121)与所述第一侧壁(111)相邻且均位于所述传动凸起部(210)的同侧,所述第四侧壁(122)与所述第二侧壁(112)相邻且均位于所述传动凸起部(210)的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121)包括第一倒角部(123),所述第四侧壁(122)包括第二倒角部(124);沿自所述容纳空间(110)向所述开口部(120)的方向,所述第一倒角部(123)和所述第二倒角部(12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和所述开口部(120)沿所述扫风连杆(100)的宽度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扫风组件盒(600),所述扫风连杆(100)与所述扫风组件盒(600)滑动连接,所述扫风连杆(100)与所述扫风组件盒(600)相对滑动的方向为所述扫风连杆(100)的长度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200)包括传动件本体和活动限位部,所述活动限位部沿径向突出于所述传动件本体,所述活动限位部用于被固定限位部(330)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传动件(200)的旋转极限角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400)和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机(400)的电机固定套(310),所述电机固定套(310)向外延伸有侧翼(320),所述固定限位部(330)固设于所述侧翼(320),且自所述侧翼(320)朝向所述第一传动件(200)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0)沿所述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扫风连杆(100),所述传动凸起部(210)具有轴向限位部(211),所述轴向限位部(211)用于阻止所述传动凸起部(210)沿所述扫风连杆(100)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扫风连杆(100)相对移动。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扫风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和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空调扫风装置难以拆卸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空调扫风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和扫风连杆,第一传动件包括传动凸起部;扫风连杆包括容纳空间和开口部,容纳空间容纳传动凸起部,用于在被传动凸起部抵接时驱动扫风连杆沿扫风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开口部连通所述扫风连杆的侧壁面和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扫风连杆的侧表面,供所述传动凸起部在脱离所述扫风连杆时远离所述容纳空间。该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扫风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扫风装置和空调器提高了拆卸扫风机构的便利性。有利于用户对扫风机构的各个部件进行更加全面、彻底的清洁,降低空调室内机吹风出现异味的可能性或减轻异味,提高用户体验。验。验。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颖 武晨 尚彬 王杰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