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饮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2.饮料设备是伴随着饮料工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伴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1890年美国就制造出了玻璃瓶灌装机。1912年又发明了皇冠盖压盖机,接着制造出了集灌装和压盖于一体的灌装压盖机组。在20世纪初德国也制造出了手动灌装机和压盖机。目前为了确保饮料的卫生安全,生产饮料时需要对饮料进行加热消毒处理。或者有时为了提高饮料的溶解度,需要将饮料升高至一定的温度。但是为了充分地保证饮料的性质,又不能升高太多,(通常为30度
‑
60度)。而现有的加热装置中,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很容易造成与加热装置直接接触的部分饮料过热,或者很难精确地控制温度升高的速率,导致对最终的饮料性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综上,设计一个能够高效且稳定的逐级加热饮料并且避免对其性质产生影响的加热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饮品加热装置,其能够高效且稳定的逐级加热液体饮品。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包括多件升温装置,用以连接相邻两件升温装置的连接管,以及设于连接管内的温度传感器;升温装置包括两端均为封口端的加热管,设于加热管内的螺栓状的送液管,与加热管导通连接的进液管,以及与加热管导通连接的出液管;进液管远离加热管的一端与热水供应装置导通连接;送液管端部穿过加热管端部后与连接管导通连接。
6.进一步地,加热管为水平设置,进液管设于加热管下侧,出液管设于加热管上侧。
7.进一步地,出液管设有多件;多件出液管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8.进一步地,进液管设有多件,多件进液管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9.进一步地,进液管与出液管交错分布。
10.进一步地,送液管设有一对,一对送液管呈双螺旋结构状分布。
11.进一步地,送液管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送液管外壁与加热管端部密封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通过将液体导入螺旋状的送液管中,并在经过加热管内部时被加热管内部的循环流动的热水加热,在一个加热管中完成一次加热后流进连接管中,并经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并根据温度情况实时改变后续加热管内的热水温度。这样逐级加热不仅能够有效保持液体的原本性质不变,而且还能精确地控制温度升高速率以及最终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的加热管部分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的送液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标:10
‑
加热管,11
‑
送液管,12
‑
进液管,13
‑
出液管,20
‑
连接管,21
‑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
‑
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包括多件升温装置,用以连接相邻两件升温装置的连接管20,以及设于连接管20内的温度传感器21;升温装置包括两端均为封口端的加热管10,设于加热管10内的螺栓状的送液管11,与加热管10导通连接的进液管12,以及与加热管10导通连接的出液管13;进液管12远离加热管10的一端与热水供应装置导通连接;送液管11端部穿过加热管10端部后与连接管20导通连接。具体的,通过将液体导入螺旋状的送液管11中,并在经过加热管10内部时被加热管10内部的循环流动的热水加热,在一个加热管10中完成一次加热后流进连接管20
中,并经过温度传感器21检测其温度,并根据温度情况实时改变后续加热管10内的热水温度,避免液体温度升高过快或过慢,这样逐级加热不仅能够有效保持液体的原本性质不变,而且还能精确地控制温度升高速率以及最终的加热温度。
26.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管10为水平设置,进液管12设于加热管10下侧,出液管13设于加热管10上侧。具体的,水平设置的加热管10能够方便地将多个加热管10水平排列,且液体流动的阻力小,流速可控。而进液管12设置在下侧是为了使从进液管12进入加热管10内的液体充分的充满加热管10后再从出液管13排出,避免热水从进液管12进入后,直接就从出液管13排出,造成热水的浪费以及加热管10内温度分布不均。
27.本实施例中的出液管13设有多件;多件出液管13沿加热管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进液管12设有多件,多件进液管12沿加热管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具体的,多件进液管12以及出液管13能够有效提高热水的循环速率,保证加热管10内的热水温度保持一致。并且通过多根进液管12将热水导入加热管10还能使热水充分的充满整个加热管10,避免加热管10内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
28.本实施例中的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交错分布。具体的,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交错分布使得热水从进液管12进入后能够先往周围流动,再通过出液管13排出,也是能够保证热水充分且均匀地分布于加热管10内,避免加热管10内温度不一致的情况。
29.本实施例中的送液管11设有一对,一对送液管11呈双螺旋结构状分布。具体的,在加热管10内设置一对送液管11能够充分利用热水,提高液体的加热效率。并且呈双螺旋结构分布的一对送液管11能够尽量保证两者的加热温度保持一致。且在一个加热管10内加热完成后还会进入到连接管20中进行混合,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两根送液管11内的温度不一致。
30.本实施例中的送液管11与连接管2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这样可以方便地随时增减升温装置,使得液体的逐级升温过程更加细化。更能保留液体的原本性质。
31.本实施例中的送液管11外壁与加热管10端部密封固定连接。具体的,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循环的热水漏出。
32.综上,本实施例的液体饮品加热装置,通过将液体导入螺旋状的送液管11中,并在经过加热管10内部时被加热管10内部的循环流动的热水加热,在一个加热管10中完成一次加热后流进连接管20中,并经过温度传感器21检测其温度,并根据温度情况实时改变后续加热管10内的热水温度。这样逐级加热不仅能够有效保持液体的原本性质不变,而且还能精确地控制温度升高速率以及最终的加热温度。
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